第二章 第七节 有源噪声控制ppt课件.ppt
《第二章 第七节 有源噪声控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第七节 有源噪声控制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声学基础第三节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第四节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隔声第六节 噪声控制技术消声,第七节 有源噪声控制简介,第七节 有源噪声控制简介,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二,(一)有源噪声控制原理,(二)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有源噪声控制(ANC)技术:在指定区域内人为地产生一个次级声信号,通过次级声源产生与初始声源的声波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声波辐射,二者相互抵消,达到降噪的目的。作用:消除低频噪声。 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大多以低频噪声为 主,如空调、冰箱的噪声,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给出了 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基本原理:根据两列声波相消性干
2、涉或声辐射抑制的原理,在管道上游布置的前置传声器拾取噪声信号,经电信号处理馈送给管道下游的次级声源,调整次级声源的输出使得在下游与原噪声信号相位相反而实现“静区”的目的。,图2-49 有源噪声控制示意图,控制依据:电信号处理速度远远大于声传播的速度,电信号处理过程可以实现十分精确的反相位声压的控制。问题点:次级声源在向下游声场辐射的同时也向上游传播,被上游传声器所接收,形成声-电-声的闭合回路,引起消声系统出现“自激现象”,即声反馈过程。因此,ANC技术的发展一度受到制约。改进方法:1953年,美国的H.Olson创造性地将声反馈过程同控制系统中的反馈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负反馈控制方法设
3、计了有源消声装置,在对声场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即无需前置传声器)来实现有源消声控制过程(图2-50)。,采用反馈控制结构,无需获得待抵消噪声的先验知识,并且将声反馈环节作为整个ANC系统的一部分加以控制,从而更符合实际声场状况。到目前为止,有源噪声控制大都沿用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两种基本思想。,图2-50 H. Olson的电子吸声结构原理图,(一)有源噪声控制原理,(二)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在控制中采用自适应方法,以自动调节次级声信号,确保次级声信号能有效地抵消初始声信号,提高消声效果,达到降噪目的。,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中包括多个次级声源和误差传感器,这种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十分复杂,用模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第七节 有源噪声控制ppt课件 第二 第七 有源 噪声控制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