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分子轨道理论(1)课件.ppt
《第四章 分子轨道理论(1)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分子轨道理论(1)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分子轨道理论,1,PPT课件,4.1 氢分子离子4.2 分子轨道理论4.3 分子轨道的类型、符号和能级顺序4.4 双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4.5 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和共轭分子4.6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第四章 分子轨道理论,2,PPT课件,路易斯理论1916,现代共价键 理 论,现代价键理论,价键理论(VB 法),价层电子对 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共价键 理 论,分子轨道理论,化学键:原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大致分为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引言,分子轨道理论是原子轨道理论在分子体系中的自然推广。,3,PPT课件,4.1 氢分子离子,4.1.1 H2+ 的Schrdinger方程4.1
2、.2 变分原理与线性变分法4.1.3 线性变分法解H2+ Schrdinger方程4.1.4 主要结果分析,4,PPT课件,三质点体系, 基于Born-Oppenheimer近似:,4.1.1 H2+ 的Schrdinger方程,5,PPT课件,其中ra、rb、R均以a0为单位。,原子单位制(Atomic Unit),6,PPT课件,变分原理:对任意一个品优波函数,用体系的算符求得的能量平均值,将大于或接近于体系基态的能量E0:,变分原理的意义:设想一系列尝试变分函数,逐个求其能量平均值,其中能量最低的那个函数一定最接近体系的真实波函数。,4.1.2 变分原理与线性变分法,7,PPT课件,【例
3、】利用变分函数=x(l-x)求一维势箱中粒子基态能量的近似值,波函数。(0 xl;在箱外f=0),解:据变分法原理:,与一维势箱解法相比,4.1.2 变分原理与线性变分法,8,PPT课件,归一化态函数,变分法的成功应用取决于尝试变分函数的选择。,9,PPT课件,尝试函数的线性组合的变分方法,10,PPT课件,选择一组已知线性无关的函数1,2,m(基函数),进行线性组合,作为尝试变分函数,利用求变分积分,可得,得 m个关于ci的联立方程久期方程!,线性变分法,11,PPT课件,试探变分函数 =c1a+ c2b (原子轨道用表示,分子轨道用表示),LCAO-MO法(Liner Combinatio
4、n of Atomic Orbits):取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做为分子轨道。,4.1.3 线性变分法解H2+ Schrdinger方程,12,PPT课件,4.1.3 线性变分法解H2+ Schrdinger方程,13,PPT课件,分别对c1,c2 求偏导数(用E代替),得,4.1.3 线性变分法解H2+ Schrdinger方程,14,PPT课件,解得,基态能量,第一激发态能量,归一化,久期行列式,4.1.3 线性变分法解H2+ Schrdinger方程,15,PPT课件,(1) Sab 重叠积分,S的大小与核间距离R有关(1 Sab 0 ),4.1.4 主要结果分析,重叠积分是表明成键强度的量
5、度指标,其典型值在0.20.3范围内。,16,PPT课件,一般来说后两项近似相等,所以 J 0,(2) Haa 库仑积分(积分),基态氢原子的能量,两核的库仑排斥能,电子处在a轨道时受到核b的库仑吸引能,17,PPT课件, 0,因为:Sab0 ,EH 0,在电子处于分子核间的条件下,K0 。,(3) Hab交换积分或共振积分( 积分),18,PPT课件,成键轨道,排斥态,反键轨道,(4) 分子轨道能量,是R的函数, 决定了原子结合成分子倾向的大小,分子能量降低的程度。, 0,19,PPT课件,平衡核构型下,能量的近似处理能级相关图,20,PPT课件,氢分子离子波函数是单电子空间波函数。在分子中
6、,单电子空间波函数称为分子轨道(简写为MO)。,(5) 态函数,21,PPT课件,电子云密度,22,PPT课件,量子力学揭示共价键成因:电子进入成键轨道后在两核之间概率密度増大,把两核结合到一起,而电子同时受到两核吸引势能降低,有利于体系的稳定;若电子进入反键轨道则两核之间概率密度很小,键中点垂直于键轴的平面上概率密度为零,两核处于排斥态,无法结合成分子。MO理论认为:共价键的实质是电子从AO转入成键MO的结果。,共价键的本质,23,PPT课件,1是将分子两端原子外侧的电子,抽调到两个原子核之间,增加了核间区域的电子云。 核间电子云同时受到两个核的吸引,即核间电子云把两核结合在一起,形成H2+
7、 稳定态。,共价键的本质,24,PPT课件,4.2 分子轨道理论,简单分子轨道理论(MO)的要点: (1) 单电子近似(轨道近似)(2) 电子在分子轨道上的排布规则(3) LCAO-MO(4) 成键三原则前两点与和原子轨道理论相似。,25,PPT课件,(1) 单电子近似(轨道近似),分子中每个电子都在全部核和其余电子的有效平均势场中运动,势能函数只是单电子坐标的函数,分子中的单电子态函数为分子轨道。,26,PPT课件,(2) 电子在分子轨道上的排布规则,分子中电子按 Pauli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和Hund规则排布在MO上。分子体系的态函数可看作各个单电子态函数(分子轨道)之积, 分子体
8、系的总能量可看作处在各分子轨道上的电子能量之和。,27,PPT课件,(3) LCAO-MO,分子轨道可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称为LCAO-MO。n个AO,可以组合出n个MO。能量低于原子轨道的称为成键轨道,高于原子轨道的称为反键轨道,等于原子轨道的称为非键轨道。,28,PPT课件,(4) 成键三原则,原子轨道有效地组成分子轨道, 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i) 对称性匹配; (ii)轨道最大重叠; (iii)能级相近,能级差通常小于15eV。 对称性匹配是形成分子轨道的前提,其余两条则是组合效率的问题。,29,PPT课件,(i) 对称性匹配原则,态函数的符号相同,组成成键轨道。,30,PPT课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分子轨道理论1课件 第四 分子 轨道 理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5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