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ppt课件.ppt
《病毒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学ppt课件.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病 毒 与健康,生命科学学院,2,近20年来肆虐的病毒性疾病,AIDS,SARS,禽流感,病原体 是病毒!,3,乙肝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HIV,几种致病病毒,4,全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为3.5亿,我国为1.2亿; 全球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疾病的人数为75万,我国为50万人;中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1/3以上的病例为病毒性肝炎;我国每年用于肝炎和肝病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 广东七成五的人口现在或曾经感染过乙肝; 乙肝病人歧视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乙型肝炎,5,SARS,6,禽流感,7,10000,利用噬菌体治疗鸡腹泻,8,病毒(virus):是一类
2、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型(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或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学(virology):即研究病毒的本质、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和规律的生物学科。病毒学的分支:普通病毒学、医学病毒学、兽医病毒学、植物病毒学、昆虫病毒学、细菌病毒学、肿瘤病毒学、环境病毒学、分子病毒学等。,9,研究病毒学的主要目的,病毒能引起人类、家畜和作物很多危害性的疾病,研究病毒的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有效防治和控制各种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病毒具有生命与非生命双重属性的特殊本质,研究病毒的另一目的是通过对病毒的认识,使人们进一步认识生命物质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对生命起源有所启示;研究病毒的第
3、三个目的是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10,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普通病毒学,谢天恩、胡志红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参考书目动物病毒学,殷震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分子病毒学,黄文林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分子病毒学,侯云德主编,学苑出版社,1990年现代微生物学,刘志恒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噬菌体分子生物学,贾盘兴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11,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12,病毒学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病毒学教学,旨在带领本科学生进入病毒学研究领域的大门,了解病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一些病毒学研究的方
4、法和手段,对病毒引起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确的认识,为病毒学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病毒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课程学习前必须对授课内容进行充分预习,以了解课程内容,病毒学研究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认真做好课堂记录,查阅资料、讨论,以便系统完整的掌握病毒学知识。,13,教学内容,第一章 病毒学导论-概述 主要介绍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特征、研究病毒的目的意义、病毒的发展简史、病毒对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贡献、病毒的发展方向、研究病毒的方法、病毒的识别、病毒的起源、病毒学的任务等。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病毒学有基本了解。,14,第二章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本章主要介绍病毒的分类意义;病毒分类
5、的发展简史;病毒的命名规则;病毒的分类原则;病毒的分类方法等。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病毒分类过程和分类方法。,教学内容,15,第三章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本章是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主要介绍病毒的组分;病毒核酸的种类;结构类型、结构特征和核酸的功能;病毒蛋白质的种类、结构,存在部位和功能;病毒脂类的种类,结构、来源和功能;病毒糖类的种类、结构、来源和功能;病毒其它组分的种类和功能;病毒的形态、大小;病毒的结构、结构特征;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和复合对称的结构特征;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噬菌体的结构特征。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病毒的化学本质和形态结构以及其功能有深入的了解。,教学内容,
6、16,第四章 病毒的复制 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介绍研究病毒复制的意义;研究病毒复制的方法;病毒的吸附和影响吸附的因子;病毒的侵入和侵入过程;病毒的脱壳和脱壳过程;病毒核酸的复制;DNA病毒的复制过程;单链DNA病毒的复制过程;双链RNA病毒的复制过程;单股负链RNA病毒的复制过程;单股正链RNA病毒的复制过程;逆转录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的装配过程和原理;病毒的释放原理和类型;病毒的流产感类型和形成流产感染的因素;缺损病毒;病毒的拯救;病毒的整合感染等。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病毒生命活动整个过程。,教学内容,17,第五章 病毒的遗传变异 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介绍病毒遗传变异的意义;研究病毒遗
7、传变异的方法;病毒的物理化学诱变;病毒的突变和突变种类及原理;病毒基因重组类型和原理;病毒之间的非遗传相互作用类型和原理;病毒基因图谱的构建方法;病毒的干扰类型和原理;噬菌体的干扰;动物病毒的干扰及后果;植物病毒的干扰及后果等。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病毒的遗传变异种类、机理、遗传变异过程,病毒基因图的构建和应用等。,教学内容,18,教学内容,第六章, 病毒的进化第七章, 病毒与肿瘤第八章,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第九章, 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第十章, 人类及动物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十一章,昆虫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十二章,植物病毒与寄主间的相互作用第十三章,病毒基因工程第十四章, prio
8、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或朊病毒,19,第一章 导论-病毒学概述,第一节 病毒学知识的起源及发展第二节 病毒和病毒学第三节 病毒的主要类群第四节 病毒性病害因果关系的概念第五节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第六节 病毒研究的发展趋势,20,第一节 病毒学知识的起源及发展,经验时期病毒的发现时期病毒本质的研究时期近代病毒学研究时期,21,一、经验时期,病毒学是年轻的学科,从病毒的发现到目前仅有百余年历史。然而,人类对病毒病的记载却自古就有。 (一)小儿麻痹症的记载 (二)天花的记载 (三)狂犬病的记载 (四)植物病毒病的记载,22,3000 BC,埃及孟非思壁画中记载了一个患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病毒导致)而瘫
9、痪的牧师,(一)小儿麻痹症的记载,23,16世纪下半叶,我国率先发明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明代隆庆年间,人痘预防天花对外推行种痘法的发明,可以说是我国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若时苗能连种七次,精加选炼,即为熟苗。” -种痘心法,(二)天花的记载,24,1796年 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发明了“种牛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966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对接触天花患者的人进行计划免疫 1977年10月26日 世界上最后一位天花病人治愈。,25,英国伦敦的皇家医学院还珍藏着一幅由Thomas Spack
10、man 绘制的患狂犬病的病狗图,早在古希腊时代就 有关于狂犬病的记载 公元4世纪,我国东晋 时代记载将咬人的疯 狗杀掉,将犬脑敷贴 在被咬的伤口上以防 治狂犬病,(三)狂犬病的记载,26,巴斯德(Pasteur,1822-1895),他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的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减毒的液体注射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27,1885年一个被疯狗咬得很厉害的9岁男孩迈斯特尔(Meister)被送到巴斯德那里抢救,巴斯德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过去之前,使他产生抵抗力。结果巴斯德成功
11、了,孩子得救了。迈斯特尔后来当了巴斯德研究所的守门人。 巴斯德在1886年还救活了另一位在抢救被疯狗袭击的同伴时被严重咬伤的15岁牧童朱皮叶,记述着少年见义勇为和巴斯德丰功伟绩的雕塑就坐落在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外。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他还指出这种病原物是某种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的“过滤性的超微生物”。,28,巴斯德的功绩,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免疫学预防接种,发明巴氏消毒法,29,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郁金香碎色花病荷兰种植者用嫁接的方法使健康的郁金香球茎变成病球茎,美丽的郁金香与植物病毒病,(四)植物病毒病的记载,30,二、病毒的发现时期,(一)第一个病毒的发现(二)人类病毒的
12、发现(三)噬菌体的发现,31,烟草花叶病毒(TMV)在病毒学发展史乃至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基因工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是病毒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1859年斯威腾(Van Swieten)最初描述烟草花叶病症状。,(一) 第一个病毒的发现-烟草花叶病毒,32,烟草花叶病毒(TMV),1886年,那时在荷兰工作的德国人麦尔(Adolf Mayer)把烟草花叶病株的汁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中,引起了烟草的花叶病,证明这种病可以传染。1892年俄国的伊万诺夫斯基( Dimitri Iwanowski )不但重复了麦尔的试验,而且发现其病原能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过滤器,可是他抱怨过滤器出了毛病。,Dm
13、itri Iwanowski (1864-1920),Chamberland过滤器,33,伊万诺夫斯基(Ivanowski)用这个他认为出了“毛病”的过滤器滤过的汁液,保持了几个月都未污染细菌的事实也没能改变他的看法。因为他生活在巴斯德细菌致病说的极盛时代,没有足够的勇气冲破思维定势。,34,1898年,贝杰林克(Martinus Beijerink)首次提出“病毒 ”的概念,被誉为“病毒学之父”,Martinus Beijerinick (1851-1931),能通过细菌滤器能在琼脂糖凝胶中扩散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不能用培养细菌的方法培养(即 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真正发现病毒存在
14、的是贝杰林克,给病毒起拉丁名叫“Virus”,35,1898年,德国细菌学家莱夫勒(Freidrich Loeffler)证明牛口蹄疫病是可滤性病毒引起的。,Freidrich Loeffler (1852-1915),36,1900年,里德(Walter Reed)和卡罗尔(James Carrol)通过实验证明黄热病是由蚊虫传染的一种病毒所致。,(二) 人类病毒的发现,Walter Reed (1851-1902),37,1909年,Karl Landesteiner和Erwin Popper发现了引起人类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灰质炎病毒。,Karl Landesteiner,在这一时期
15、,人们还发现了天花、麻疹、腮腺炎、流感等疾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38,1915年,托特(Fredrick Twort)首次发表了关于噬菌体的文章1917年,代列耳(Felix dHerelle)将“能溶解琼脂平板上的细菌”命名为“噬菌体”,(三) 噬菌体的发现,39,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来(Wendell Meredith Stanley)获得TMV的蛋白晶体,认为病毒是一种蛋白质,并因此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奖。,三、病毒本质的研究时期,40,免疫兔子制备出TMV抗血清-说明病毒的蛋白质本性。1936年,英国的鲍登(Bawden)和皮里(Pirie)证明TMV的结晶含相当量的硫和磷,
16、提示TMV是个核蛋白。 1938年,W.J.Elford测定了各种病毒颗粒大小。 1939年,考齐(Kausche)和Ruska用电镜照片,直观证实TMV是杆状颗粒。,至此,TMV是核蛋白而不是纯蛋白质,病毒是颗粒状而不是毒液的争论到此结束。,41,1952年,美国冷泉港卡内基遗传学实验室的Alfed Hershey和Martha Chase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试图追踪噬菌体吸附进入大肠杆菌细胞的机制,结果证明只有DNA进入细胞就足以提供复制出100多个子代病毒所需的遗传信息。,42,43,44,同年,Wyatt和Cohen在T偶噬菌体和动物病毒中发现有寄主DNA所
17、没有的新碱基羟甲基胞嘧啶,最终证明是病毒DNA编码羟甲基酶被合成的原因,可见病毒的遗传信息在寄主细胞内被表达成蛋白质。 1956年 根据病毒负染的电镜照片第一次提出病毒颗粒的外壳蛋白是由组分相同的蛋白质亚基做对称的二十面体或螺旋式的排列而成。,45,1955-1957年,美国的F. Raenkel Conrat和Singer与德国的Gierer和Schramm分别独立地证明纯化TMV-RNA有侵染性并决定TMV的遗传特性,证明DNA和RNA都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46,(一)病毒学与宿主相互关系(二)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四、近代病毒学研究时期,47,(一)病毒与宿主相互关系,细
18、菌病毒 病毒核酸可以整合入宿主细胞DNA中、细胞基因可以通过病毒传递到另一个细胞、感染作用可以在细胞内诱导出一种新的对病毒特异的酶等动物病毒 完整的病毒粒子与病毒核酸相比显示不同的宿主范围、某些病毒可引起细胞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有关的细胞转化、某些病毒感染可引起细胞融合、阐明了某些病毒致病与免疫的分子基础、羊瘙痒病由朊蛋白引起等植物病毒 卫星病毒和具有多分基因组病毒的存在、发现类病毒与一般病毒不同,48,利用噬菌体突变体的重组,以及基因缺失和置换突变的杂交,鉴定和定位噬菌体的基因,获得基因组的物理图谱。,噬菌体溶原性和裂解性生活史的发现和相互转换机制的研究,如阻抑蛋白cI的负调控和转录因子N蛋白
19、和Q蛋白的正调控、以及多基因间表达调控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分子生物学操纵子学说的基础。,(二)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49,T4噬菌体是另一个利用突变体获得基因组物理图谱的实例。对其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尤其是对rA和rB两个顺反子的遗传分析导致移码突变,首次支持遗传密码是三联体密码的学说。,利用T4噬菌体溶菌酶基因所进行的移码突变结果直接证实了这一学说。,50,利用噬菌体为材料研究基因组DNA的复制机制及所需各种酶活性,促进了对原核生物遗传物质复制地了解。以病毒为材料,如SV40研究DNA与寄主组蛋白的作用,给E.coli基因组结构和哺乳动物染色体结构的了解以重
20、要的启示。独特类型的病毒基因组,如ssDNA,(+)RNA 、(-)RNA先后在体外翻译体系中被转录,充分显示了生物遗传信息储存方式的多样性。,51,转录增强子元件、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结合 -SV40的研究RNA聚合酶与启动子识别并进行转录-腺病毒VA基因的研究基因在DNA基因组上的位置是不连续的,有内含子存在,转录体需要剪裁,拼接成mRNA-T4噬菌体和腺病毒的研究,52,mRNA3-端的聚腺苷酸化-痘病毒首次发现聚腺苷酸化信号-SV40mRNA5-端的帽子结构和碱基的甲基化作用-弧肠病毒翻译后的前体经蛋白酶加工裂解成为功能蛋白质,经高尔基体的糖基化以及被蛋白激酶磷酸化的研究-病毒,53,意义
21、:1. 揭示了病毒正链RNA基因组复制和基因表达的一种新类型。2. 对20世纪60年代所形成的中心法则理论的重要修饰和补充。3. 反转录酶广泛应用于cDNA克隆的技术。,反转录酶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 反转录酶的发现-RNA肿瘤病毒,54,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DNA芯片技术,55,20世纪70年代另一个病毒学研究中最有深远影响的发现 在对噬菌体与其寄主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56,1972年 P. Berg在斯坦福大学第一次体外构建重组DNA分子,即将噬菌体基因和E.Coli半乳糖基因插入SV40的环状DNA中。1973年 H.Boyer和S. Cohen用E.coli质粒
22、pSCIOI(Tetr)上仅有一个EcoR切点的特点与另一个质粒R6-3(Neor)组合成嵌合质粒,转化E.coli后在含四环素和新霉素培养基上选出有Tetr和Neor的新转化子。,Paul Berg(1926-),基因工程的诞生,57,CMV 立刻早期基因IE的启动子含有增强子、TATAbox、和转录起始位点,载体的一些必要元件如复制原点、启动子、转录增强子、翻译增强子等等大多来自病毒 多种病毒载体的广泛应用,SV40的poly A,58,病毒学发展大事记,1798年 琴纳(E. Jenner)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1885年 巴斯德(L. Pasteur) 制成狂犬疫苗;1892年 伊万诺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