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护理课件.pptx
《病毒性肝炎护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肝炎护理课件.pptx(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护理学,病毒性肝炎,学习目标,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概念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熟悉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熟悉病原学及流行病学,概述,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五型肝炎病毒。 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传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一、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病原学,甲型肝炎病毒(HAV)
2、,1973年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在急性期肝炎患者粪便中发现的,病原学,甲型肝炎病毒(HAV),HAV一个血清型球形颗粒无包膜,病原学,抵抗力,HAV对乙醚、酸、热 (601h) 稳定,在20贮存数年仍保持感染性。HAV经高压 (12120min)、煮沸min)、干热(1801h)、甲醛 (14 000、373d)以及氯 (10ppm15ppm、30min) 等处理均可使之灭活。HAV有相当大的抵抗力,因此对肝炎患者及其排泄物处理应特别小心。,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HBV),1963年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一种新抗原,称为澳大利亚抗原1968年确定这种抗原与血清型肝炎密切相关,称为肝炎相关抗原1
3、970年D.S. Dane在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具有传染性的颗粒,即Dane颗粒。从而HBV被确认。,病原学,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管形颗粒,直径22nm,长度在50700nm之间;大球形颗粒,即Dane颗粒,直径42nm。,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HBV),病原学,抗原系统,HBeAg HBsAg HBcAg,病原学,表面抗原HBsAg,存在于三型颗粒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产生抗-HBs,病原学,核心抗原HBcAg,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不易在血液中检出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G、IgM)表明病毒在复制,病原学,(e抗原)HBeAg,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游离存在于血液中病毒复制及强传染
4、性的指标产生抗HBe,是预后良好的征象,病原学,乙肝五项临床意义,HBsAg、抗HBs(HBcAg)抗HBcHBeAg、抗HBe,病原学,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易感动物 黑猩猩,病原学,HBV抵抗力,HBV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强: 对低温、干燥、紫外线、醚、氯仿、酚有抵抗性。 高压灭菌 (12115min)、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3%漂白粉液、0.2%新洁尔灭等均可使HBV失活。失活的HBV失去感染性,但仍保持HBsAg的抗原活性。,病原学,HBV的致病机制,免疫低下:HBsAg无症状携带者病毒变异:逃逸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为主免疫复合物性的免疫损伤:肝外损伤自身免疫反应的免
5、疫损伤: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病原学,丙型肝炎病毒,HCV呈球形,其直径约为30nm60nm,外有脂蛋白包膜。,病原学,抵抗力,HCV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紫外线照射、1005min、20%次氯酸、福尔马林 (11000)均可使HCV失活。,病原学,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在HBV或其它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因此其致病必须同时有HBV感染,病情较单纯感染HBV的患者严重。,病原学,病原学,感染有两种形式: 共同感染 与HBV同时感染; 重叠感染 在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的基础上再感染HDV,病原学,戊型肝炎病毒,1989年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国际肝癌会上,将肠道传播
6、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 。,病原学,戊型肝炎病毒,HEV呈球形,无包膜,表面呈现锯齿状,类似杯状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病原学,二、流行病学(一) 传染源 1、甲型和戊型肝炎 急性肝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发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大便排除病毒最多,传染性最强,2 乙、丙、丁型肝炎 传染源为急性、慢性肝炎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其中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是的主要传染源 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二)传播途径 1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水的传播食物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媒介传播,2 乙、丁型肝炎血液、体液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是次要的传播方式母婴传播:
7、母亲在分娩、哺乳、经胎盘等方式传给婴儿。,3、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不会传播病毒的行为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如: 同一办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 握手、拥抱 同住一宿舍 同一餐厅用餐 共用厕所等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 未被证实,(三)易感性与免疫力:甲型肝炎 人类HAV普遍易感,儿童、青年发病率高,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乙型肝炎 抗HBV阴性者,婴幼儿及青少年易感,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后出现抗HBs有免疫力。,丙肝 各年龄组均易感,抗HCV并非保护性抗体,感染后对不同株无保护性免疫。丁肝 普遍
8、易感,抗HDV不是保护性抗体。戊肝 青壮年多见,孕妇感染后病情重死亡率高。抗HEV不是保护性抗体。,(四)流行特征散发性发病 甲肝、戊肝和乙肝以散发性发病为主。乙肝具有家庭聚集现象流行暴发 污染食物和水源,常见于甲肝和戊肝季节分布 地理分布,三、发病机制 甲型肝炎 通过免疫介导引起肝细胞损伤乙型肝炎 机体的免疫反应在清除HBV的过程中造成肝细胞的损伤丙型肝炎 与HCV的直接致病作用及免疫损伤有关。HCV极易变异丁型肝炎 同乙肝,有直接的损伤戊型肝炎 同甲肝,四 、 病理生理:症状:乏力、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体征:黄疸、肝大、脾肿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水等肝功:TB、AL
9、T/AST波动或持续升高 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 凝血酶原活性降低 B超、肝活检:肿大,炎症表现。,五 、临床表现潜伏期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16月,平均3月 丙型肝炎2周6月,平均40日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29周,平均6周,(一) 急性肝炎:病程 6个月 急性肝炎分为两个型: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临床分期黄疸前期:本期持续121天,平均57天。流感样症状 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 乏力、全身不适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厌油、纳差、腹胀等 其他症状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黄疸期: 本期持续26周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色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性肝炎 护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