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分析课件.ppt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分析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一)、眼的组成与解剖眼球 、视路、眼附属器眼球:眼球壁、眼内容物眼附属器:泪腺、眼肌、眼部N血管视路: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经路,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球壁三层(从外向内)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感觉层、色素上皮层 眼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球示意图,角膜、巩膜虹膜、脉络膜、睫状体视网膜,眼球睫状体示意图,眼球内容物示意图,房水,房水、晶状体 、玻璃体,眼球整体示意图,眼眶的基本结构,眼眶为一个四棱性锥体状的骨窝, 邻额窦、上额窦、筛窦、蝶窦。眼外肌六条,止于眼球,司眼球运动。
2、肌间膜与四条直肌构成一圆锥体空间,称为肌圆锥。 眶脂体为填充在眼球、眼肌、泪器及神经血管间的脂肪组织,位于中央部份(肌锥内)通常称球后脂肪垫。,眼部的血管和神经,眼动脉由颈内动脉分出,分支主要有视网膜中央动脉系统和睫状动脉系统。视网膜中央动脉由眼动脉第二段分出,于球后约911mm处进入视神经鞘,从视盘穿出。分支形成鼻上、鼻下、颞上、颞下四支,属终末动脉分布于视网膜内,相互间不吻合。较大血管主要分布在神经纤维层内,内核层以外的视网膜各层为无血管区,其营养供应来自脉络膜。睫状后动脉包括23条短动脉和2条长动脉,均在视神经附近从后进入眼内,为脉络膜(短动脉)以及虹膜和睫状体(长动脉)提供血供。 静脉
3、系统包括眼静脉、涡静脉及视网膜中央静脉。,眼超声检查适用范围,(1) 眼内膜性病变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机化膜)(2) 眼球内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等)(3)玻璃体内病变(玻璃体积血、机化膜、先天性第一玻璃体永存、晶体后纤维增生等)(4) 眶内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泪腺肿瘤)(5) 眼外伤(异物、晶体脱位、巩膜裂伤)(6) 突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Graves病、眶内肿瘤),仪器及检查测量方法,超声仪器 有眼科专用仪器(一般尚包含A型模式)及非眼科专用仪器(目前一般多使用具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功能的超声诊断仪)。非眼科专用仪
4、器使用探头频率以5.010MHz最合适。 如检查角膜或睫状体等浅表结构时,可用20-60MHz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眼睛血管的血流情况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头频率为5-6.5MHz。,检查方法,探查方法分为直接眼球法、直接眼睑法和间接水囊法,后两者常用。 直接眼睑探测法:将藕合剂涂于眼睑上,患者轻闭检查侧眼睑,挣开另一侧眼睛并直视正前方。可根据需要嘱患者检查时转动另一侧的眼球。检查时注意:1、切勿重力压迫眼球,以免导致或加重眼部损伤。、要避免藕合剂进入眼睑内部,如不慎进入,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上金霉素眼膏。扫查时可采用纵切、横切、斜切交替扫查。 间接探测法:常用水囊法。即将一水囊
5、前后涂入藕合剂放置于眼睑上,探头放置于水囊上通过水囊进行观察。该方法有利于清除近场的干扰,便于眼球前部疾病的观察。,常用的检查技术:,(1)后运动试验:在检查眼球时嘱患者转动眼球后突然停止,此时可以观察到眼球内的异常回声仍动荡不止,称为“后运动试验”。该现象常见于与眼球壁粘连不密切的病变,如:玻璃体混浊,完全性视网膜脱离。(2)磁性试验:将磁铁靠近眼球,观察眼内异物是否有震动现象,如有震动则表示异物具有导磁性。要谨防异物损伤眼球壁及眼内容物。(3)加压试验:适度压迫眼球,以观察眶内肿物的弹性度。,观察时根据需要作动度观察、磁性试验、体位改变观察和两侧对比。前者在眼球运动时观察,观察球内病变以及
6、后运动情况;通过压迫眼球方法观察眶内病变形态变化,但在青光眼患者慎用。磁性试验的目的是观察球内异物是否有磁性。在二维超声除了观察病灶内部回声外,尚应仔细观察其位置、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和脉冲多普勒技术探测时,应注意超声暴露剂量、探测时勿加压眼球。,眼球正常声像图,眼房:三角形无回声晶状体:椭圆形无回声虹膜:中等一较强条状玻璃体腔:无回声球壁:弧形强回声球后脂肪:三角形高回声区眼外肌:条状中等回声 视神经:略弯曲的轴向走行低回声条状暗带,眼球壁三层膜贴附紧密, 一般超声不能分别显示。脉络膜为成人肿瘤、炎症等好发部位, 是眼超声扫查重点,但在正常情况下, 因其较薄,超声不能分
7、辨。,眼球壁超声特点,(四)、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正常值眼轴长度:23 24 mm角膜厚度:0.5 1.0 mm前房深度:2 3 mm晶体厚度:3.5 5.0 mm玻璃体长度:16 17 mm球壁厚度:2.0 2.2 mm最大流速:眼动脉:30 43 cm/s视网膜中央A:10 14 cm/s睫状后短A:11 15 cm/s,正常眼的超声图报告,双眼球对称,大小正常,左侧眼轴径约21.7mm,右侧眼轴径约21.5mm。双眼晶体显示清晰,大小、位置正常,透声好。玻璃体暗区透声好,内未见异常回声。球壁光滑,连续性好。球后组织回声均匀,视神经显示清晰。 :未见异常超
8、声提示:双眼未见明显异常声像,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眼内病:晶状体疾病:白内障 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疾病: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母细胞瘤,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一)、晶状体疾病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 病因: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炎症等 引起晶体囊膜损害,渗透性增加 or晶体 代谢紊乱,导致晶体蛋白质变性 晶体 混浊。分型(按混浊部位分)皮质性,核性、囊下性,白内障超声诊断要点皮质性和囊下性白内障: 晶状体可轻度增大,后囊膜弧形带回声增 强,囊膜下皮质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聚 集,但中心部为无回声。核性白内障: 晶状体多增大,中心部呈年轮样强回声,二、眼
9、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白内障超声声像图,双晶体前后皮质呈环晕状强回声,自中心向皮质逐渐减弱,以左侧明显。超声提示:双眼晶体改变符合老年性白内障,以左侧明显。,白内障超声声像图,晶体前后囊膜线状强回声增厚增强,形成一完整的椭圆形强回声。晶体内见一环形强回声。,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一)、晶状体疾病晶状体脱位 (晶状体位置改变) 病因:先天性、外伤、炎症及后巩膜葡萄肿等 引起晶体悬韧带异常 晶体位置改变。脱位方向:前房、嵌入瞳孔区、玻璃体(多见),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脱位方向:前房、嵌入瞳孔区、玻璃体(多见),晶体脱位超声诊断要点全脱位: 正常晶状体位置没有其回声 异地见晶体椭圆形光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眼部 常见病 超声 诊断 分析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