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new)课件.ppt
《第四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new)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new)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四十六章抗恶性肿瘤药,2,目的要求,1、掌握抗肿瘤药分类及代表药;2、掌握抗肿瘤药共同的不良反应;3、掌握常的抗肿瘤药如氮介、环磷酰胺、氨甲喋呤、长春新碱等。,3,一、概述,(一)发病概况:WHO:全球:每年死于癌症患者达600万;我国:现有癌症病人200万以上 死于癌症者约有130万 我国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6.52/10万 占总死亡人数的21.75%,每死亡5人中就有1人是恶性肿瘤患者,4,癌细胞的特性,1、失去控制:生长速度大于死亡速度。2、生长迅速:按指数分裂,2n进行分裂,30代 1kg3、侵袭性:到处播种、开花、结果、生根转移。,5,癌症发生的原因,有关:1、环境因素:工
2、业污染、化学污染、病毒感染等2、体内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平衡失调 作用人体基因造成人体基因结构或功能上错乱。,6,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7,生物治疗(80年代以后) 1、生物反应调节剂:干扰素;2、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3、重组的细胞因子;4、过继转移的免疫细胞5、肿瘤疫苗;6、基因治疗:两种形式 7、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剂:肿瘤的生长需要大呈的血和氧的供应断粮、饿死。,8,6、基因治疗:两种形式(1),(1)体外导入基因后再输入体内首先从人体内取出细胞,将外源性基因(即具有治疗价值的基因)导入细胞(如淋巴细胞),然后将这种细胞扩增输入体内,从而纠正病的某种基因缺陷。,9,如1990年9月1
3、4日美国一4岁小女孩,患有严重免疫缺陷症,由于缺乏一种先天性基因腺嘌呤脱胺酶(ADA)基因。将ADA基因导入患儿自身的淋巴细胞,扩增后输入患儿体内,从而纠正了病儿体内的ADA基因的缺陷。这种治疗风险小,但是扩大规模实行工业化较难最适合于遗传病的治疗和用于基因工程疫苗。,10,6、基因治疗:两种形式(2),(2)体内导入将外源性基因直接导入体内。常用的是将基因组装入病毒中,或用脂质体包裹基因,然后再将这种含外源性基因的载体直接注入人体。这种治疗技术难度高,但适用于工业化生产,11,二、肿瘤细胞生物学和药物治疗的关系,检查点2,G1,S,G2,M,G0,检查点1,Rb基因作用P53基因作用,负性调
4、节,正性调节,生长因子,周期素/cdksD,E,A,B,大多数抗癌药主要作用在DNA合成阶段,一些抗癌药主要作用在有丝分裂阶段,12,(一)细胞周期,增殖期静止期,13,增殖细胞群:不断按指数进行分裂,1、分期:四期 (1)G1期(DNA合成前期)主要是合成mRNA和蛋白质,为DNA合成作好准备,约占1/2;(2)S期(DNA合成期)主要是合成DNA,同时也合成RNA和蛋白质,约占1/4;,14,(3)G2期(有丝分裂前期)DNA合成结束,继续合成RNA和蛋白质,约占1/5;(4)M期(有丝分裂期)蛋白质合成减少,RNA停止,细胞核和细胞浆一分为二,一个母细胞分化成两个子细胞,约占1/20。,
5、15,2、特点,(1)肿瘤生长旺盛;(2)对药物敏感性高,疗效好。,16,3、生长比率,增殖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所占的比率(GF)GF高增长迅速的肿瘤如急性白血病,对药物的敏感性高,疗效较好;GF低增长慢的肿瘤,如多数的实体癌,对药物敏感性低,疗效差。,17,非增殖细胞群(G0期,静止期),特点:(1)该群细胞处于暂时不分裂增殖的静止状态;(2)对药物敏感性低,疗效差,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3)肿瘤的复发根源,当增殖细胞被大量杀灭后或免疫功能下降时,此期细胞可重新进入增殖周期而导致肿瘤的复发。,18,无增殖力细胞群,特点:(1)永远不分裂增殖;(2)衰老、死亡。(3) 与药物治疗关系不大,19
6、,细胞周期的就变化依赖于,(一)正性调节力 平衡负性调节力,20,正性调节力,刺激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生长因子周期素(cyclins)周期依赖性激酶(CDKS) D周期素/cdksG1期 E周期素/cdks进入并经过S期 A周期素/cdks经过S期 B周期素/cdks经过G2期,21,负性调节力,结合到周期依赖性激酶CDKS上抑制它们作用的蛋白质由p53基因及Rb(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诱导又称为细胞周期“超级煞车”,22,细胞周期调控紊乱原因,1、生长因子功能异常;2、周期素/cdk功能异常;3、癌基因引起的DNA合成异常;4、负性调节力的降低。,23,(二)细胞凋亡,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
7、ammed cell death , PCD)。是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的一种主动死亡方式(过程)是细胞在基因控制下采取的“自杀”行为。作用:清除衰老和异常细胞,维持细胞多方面功能。,24,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发生机制与细胞凋亡失调密切相关。不同基因产物如p53(抑癌基因)蛋白调控细胞凋亡,对肿瘤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该基因失活会加强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bcl-2(B细胞淋巴瘤基因-2)蛋白抑制细胞凋亡。,25,目前有相当的证据表明,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通过启动或诱导细胞凋亡过程杀灭癌细胞 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损伤肿瘤细胞的DNA,从而达到抗癌作用。,26,细胞凋亡的简
8、单信号通路与过程,胞质通路细胞凋亡,胞膜,细胞因子TNF,TGF-,27,(三)细胞增殖失控与端粒酶,蛋白质,能够修补DNA两端的结构端粒。细胞每次分裂,DNA端粒都会受一点损伤。如果损伤太严重,细胞就会死亡,因此端粒酶直接关系到细胞的寿命。此前人们已经发现,癌细胞往往会产生格外多的端粒酶,使它们能不断分裂繁殖。科学家认为80%的癌症与端粒酶过多密切相关。,28,(四)细胞分化,分化人体细胞是由幼稚不 成熟的细胞转变为结构功能正常细胞的过程高分化低分化目前比较公认的癌症发生 的机理是基因突变致细胞反分化说。,29,(五)侵袭和转移,基因突变移行的细胞不凋亡分泌金属蛋白酶移行,30,(六)肿瘤抑
9、制基因失活,正常细胞分子内带有抑制细胞的生长和促进细胞的分化。称为抑癌基因或抗癌基因分子警察启动有损伤的细胞进行凋亡。一旦突变引起癌症,31,(七)原癌基因,在正常人体不表达的癌基因未被激活、不具有致癌作用的细胞癌基因,保持着控制细胞生长的正常生物学功能,病毒感染或理化因素作用,致细胞突变 癌变.,32,三、抗肿瘤药分类及有关特性,(一)分类:按来源分1、烷化剂2、抗代谢药3、抗肿瘤抗生素4、铂类配合物5、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6、影响激素的抗肿瘤药7、其他,33,(一)分类:按作用机制,嘌呤,嘧啶,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NA,RNA,蛋白质,酶等,微管,抗嘌药呤,抗嘧啶药,抗叶酸药,干扰RNA
10、转录药,激素,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DNA多聚酶抑制剂,直接破坏DNA药,影响蛋白质合成药,抑制微管功能药,34,1、干扰核酸合成(1)抗嘌药呤药:抑制嘌呤核苷酸的合成6-MP、硫鸟嘌呤;(2)抗嘧啶药:抑制嘧啶的生物合成5-Fu;(3)抗叶酸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MTX;(4)核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5)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35,2、破坏DNA结构和功能:CTX、丝裂霉素、顺铂等;3、干扰RNA转录的药物:放线菌素、柔红霉素、阿霉素;4、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门冬酰胺酶、紫杉醇、秋水仙碱、长春碱等;5、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36,(一)药物的分类:
11、按作用周期,(一)周期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specific agents,CCSA)1、S期:抗代谢药MTX、6-MP、5-Fu、Ara-c2、M期:抑制有丝分裂药长春碱、长春新碱、秋水仙碱等,37,(二)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s , CCNSA)1、烷化剂CTX、氮介、马利兰、塞替哌等烷化作用干扰破坏现成的DNA;2、抗癌抗生素阿霉素、更生霉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柔红霉素等;3、其他:强的松、顺铂等。,38,(二)肿瘤细胞的抗药性,39,(三)常见的不良反应,本类药物选择性低,毒性大,对更新率高的组织、器官、系统如骨髓、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new课件 第四 十六 恶性肿瘤 new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