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心理干预 课件.ppt
《第12、13章心理干预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13章心理干预 课件.ppt(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医学心理学第8-9讲,心理治疗,2,医学心理学教材体系,基础篇(心理学基础,医学心理学理论),临床心身问题,心理病因学,心理治疗,心理诊断,3,本章掌握,心理治疗是一种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有效的方法。心理治疗是一种严肃、专业的方法,且对心理治疗工作者有严格的要求。心理治疗的种类繁多,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每一种方法都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并有一定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在学习本章时,要重点掌握几种心理治疗方法的基本原理,弄清楚其理论来源、主要的治疗特点,以及其适应的对象。并能力争将学到的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相结合。,4,第12-13章 心理干预,第一节 心理治疗总论第二节 精神
2、分析疗法第三节 行为治疗第四节 认知治疗第五节 来访者中心疗法 第六节 森田疗法第七节 暗示与催眠疗法第八节 松弛疗法第九节 生物反馈疗法第十节 其它心理干预方法 心理治疗总结,心理治疗具体方法,5,第一节 心理治疗总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一、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二、心理治疗基本过程和原则 三、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四、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其认识自己,克服心理困扰,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其成长的过程。,1、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7,心
3、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8,2、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9,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1.都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2.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实施;3.服务对象都是需要给予心理帮助者;4.都要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下进行;5.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不良认识和行为
4、, 增强身心健康等。,10,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遵循发展与教育的模式针对有现实问题或心理困扰的正常人侧重于对来访者的支持、启发、教育、 指导哲学社会学倾向,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的病人侧重于分析与矫正,消除症状,重建 人格医学倾向,11,各种心理助人活动关系图,12,是心理咨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主要对象是患者或寻求医学帮助的人,着重处理的是医学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具备专业化医学知识和技能,又有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才能承担医学心理咨询任务。,医学心理咨询(medic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13,一、心
5、理治疗的基本概念,1、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4,2、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治疗者必须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治疗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需要使用各种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心理治疗是建立在密切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的职业行为; 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改善病人的心理机能,最终消除或缓解其可能存在的各种心身症状,恢复健全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
6、。,15,3、心理治疗与各种理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知识、逻辑、是非判断等认知途径不一定能解释和解决被治疗者的问题。,16,4、治疗者角色,治疗者要规避日常的认知规律的影响。 治疗者要避免自己非认知层面(包括心理动力、习惯等)的影响。 治疗角色需要长期的训练。,17,二.心理治疗的原则,(一)信赖性原则(二)整体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四)个性化原则(五)中立性原则(六)保密性原则,18,三、心理治疗基本技术,(一)倾听技术 (二)提问技术(三)鼓励技术 (四)内容反应技术 (五)情感反应技术 (六)面质技术(七)解释技术 (八)非言语性技巧,19,5、情感反应技术及其层次,卡可夫把情感反
7、应分为种不同水平,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这种层次的反应。 来访者对心理医生说:我觉得很难过,因为我从来没有担心过高考,就算想,也只是估计自己能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唉!想不到居然名落孙山,真是越想越不服气,今年的高考其实并不难,班上成绩中等的人都考入了大学,没想到一向成绩良好我却.。我觉得考试根本就不能正确评估一个人的成绩,况且读书也不是为了考试,这样我也就想开了,决定工作算了,但我的父母却骂了我一顿,坚持说考上大学才是有出息的,一定要我参加补习班,然后再考。和他们争了几天,都没结果,我都要烦死了。,20,以下是五种情感反应层次,返回,21,提高情感反应水平的练习,(1)与其他人,例如工作和生活中的朋
8、友、亲戚、家人一起时,练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反应,试着把他们所说过的话的意思讲明白,检查一下你是否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2)试着去想象在各种各样的情景下,你所要帮助的那些人对你讲述他们的事情,然后把他们的经历用准确的图像在你的脑海中显示出来。如果你不想运用视觉思维,那么用你所能想得到的所有词汇来描述别人对你所讲述的各种情景。 (3)努力使你自己有关情绪方面的词汇变得更为丰富,可以应用字典、小说、电影或其他材料,以便你能很准确、生动地表达任何一种感情。,返回,22,四.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1综合性医院有关的病人 2精神科及相关的病人 3各类行为问题 4社会适应不良,23,综合性医院有关的病人,急性
9、疾病的病人:往往存在严重焦虑、抑郁反应。 慢性疾病的病人:病人角色作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身疾病的病人:包括两个方面: 针对致病的心理因素 直接针对疾病的病理过程,24,精神科及相关的病人: 各类神经症性障碍,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等,是心理治疗在医学临床中应用较早的领域。各类行为问题: 包括性行为障碍、人格障碍、过食与肥胖、烟瘾、酒瘾、口吃、遗尿、儿童行为障碍等。社会适应不良: 心理社会压力,适应困难者,可使用某些心理疗法,例如支持疗法、应对技巧训练、环境控制、松弛训练、认知改变及危机干预等给予帮助。,25,二、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一)初期阶段(二)中期阶段 (三)结束阶段,建立治疗同盟、收集
10、信息、评估和确认问题及制定治疗方案。,依据治疗方案,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处理结束治疗所产生的问题,并帮助患者迁移和巩固治疗的效果。,26,第二节 精神分析疗法,1、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结构理论 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医学意义 2、精神分析疗法,27,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1意识(Conscious) 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清晰的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等的心理活动。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2潜意识(Unconscious) 不能被人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被意识遗忘的童年经历等。其活动遵循“享乐原则”。 3前意识
11、(Preconscious) 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28,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1本我(id) 潜意识深处的性本能和破坏欲等,即“性欲或欲力”(libido),是人类本能的内驱力,其控制机制是“快乐原则”。 2超我(superego) 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通俗地是指人类的良心、良知、理性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按“至善原则”行事。 3自我(ego) 自我的动力来自于本我,即为了满足本能的冲动和欲望;自我又要按超我的要求,按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它是人格的执行部门。,29,人的心理活动好比漂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下
12、图),30,精神分析理论的医学意义,1Freud强调个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2.潜意识心理冲突与心理防御机制(mental defense mechanism)对神经症的影响。3被压抑的心理冲突可以通过某种防御机制以病态方式表现出来。4通过对梦境的分析或病人的自由联想挖掘和疏泄压抑着的心理冲突以消除病人的症状。这就是精神分析治疗方法。,31,精神分析疗法,1. 原理:潜意识中早年时期的心理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如精神刺激、素质因素等)可转化为各种神经症症状和心身症状(如癔病、焦虑症,心身疾病如溃疡病等)。因此,通过耐心的长期的“自由联想”等内省方法,帮助病人将潜抑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冲
13、突,主要是幼年时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挖掘出来,带入到意识中,转变成为个体可以认知的内容和进行疏导,从而能使病人重新认识自己,并改变原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达到人格重建和治疗的目的。,32,2.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阻抗(resistance) 或称抗拒移情(transference)疏泄(abreaction)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解释(interpretation)非特异性治疗技术(如良好的治疗关系),33,3. 精神分析治疗的适应证和评价,适应证:适应于神经症,如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某些人格障碍者,某些类型的性
14、变态等。精神分析治疗不适合重性精神障碍者。 精神分析治疗的前提是自我认识功能相对完整。 不足:疗程长、费用高,缺乏实证,结果难以重复。,34,病例-恐怖症,吴,男,22岁,未婚,大学文化,医学生。 症状:回避教室、商店、剧院等公共场所,否则便紧张不安,严重时全身发抖、大汗淋漓、头昏目眩,不得不仓惶离开。如此六年,症状时轻时重。 患者自诉读初中时,同桌同学丢失一本书,患者自感紧张不安,上课时心慌意乱。此后班主任虽几易其人,患者对课堂、对教室、乃至对学校,仍有恐惧心理。诉一踏进教室便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惊慌失措,以至常常寻借口逃学。不敢去看电影,不敢单独去商店。1982年考上大学,自以为换了环境,情况
15、可能好转。但好景不长,开学不久,便觉得症状更加严重,在公共汽车上,在拥挤的商店里,在学校图书室均自觉四肢发抖,心跳加快,呼吸紧迫,不得不及时离开。非去这些地方不可时,必须邀上几个同学陪伴,紧张方可减轻一二。自感苦恼,且莫名其妙,说:“我长得这般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却胆小如鼠不如三岁小孩。”原不知是病,羞于启齿,学了神经症之后才知是病,遂来就诊。,35,分析,少年时期引起的恐惧(读初中时,同桌同学丢失一本书,患者自感紧张不安,上课时心慌意乱)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当成年期遇到类似情景时,就可能使年少时期经历的恐惧在成年身上的再现(在公共汽车上,在拥挤的商店里,在学校图书室均自觉四肢发抖,心跳加快,呼
16、吸紧迫,不得不及时离开),此种表现有幼稚性,具有不成熟的、儿童式的心理表现的症状。,36,分析,通过与病人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引导他相信这些症状大多是幼稚的、不符合成人思维逻辑规律的情感或行动,有些想法近似儿童的幻想,在成人看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不值得恐惧,甚至是可笑的。 当病人对上述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之后,再向病人进一步解释其疾病的根源在于过去,甚至在幼年时期。如果病人真正领悟并相信他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人逻辑的特点,症状就会消失。,37,第三节 行为治疗,一、行为治疗原理二、行为治疗方法(重点)三、适应证和评价,38,一、行为治疗原理,行为治疗(behav
17、ior therapy)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ies of behavior)(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内脏学习理论):(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型式,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或改变)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39,二、行为治疗方法,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满灌疗法(flooding therapy )示范法(modelling)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 操作条件法(operant therapy),40,系统脱敏法,1原理: 首先,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
18、件反射。 其次是使不良行为在与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接触中逐渐消退(脱敏)。 通过这两方面的共同影响,最终使不良行为得到矫正。系统脱敏法是南非沃尔普(JWolpe)在50年代未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行为疗法,当时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41,2方法,系统脱敏法应包括三个步骤: (1)松弛训练 (2)划分焦虑等级 (举例-蜘蛛恐怖证) (3)脱敏训练 3适应证 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各种恐怖症或强迫症;也用于医学中的情景性焦虑或躯体症状,例如医院或手术室的情景性紧张和焦虑。还用于某些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下的紧张或恐惧反应,例如特定工作环境所引起的头痛、大规模比赛时的现场紧张、考试焦虑等。,42,(1
19、)松弛训练,43,蜘蛛恐怖症患者不同的焦虑情景,1.打印“蜘蛛”字样的卡片;2.看一幅静止的蜘蛛图画;3.看移动的蜘蛛画面;4.观看园子里5米远的静态蜘蛛;5.观看2米远蜘蛛的运动;6.近看蜘蛛结网;7.让小蜘蛛在戴手套的手上爬行;8.让蜘蛛在裸手上爬行;9.让大蜘蛛在裸手上爬行;10.拿起大蜘蛛并让它向手臂上爬行。,44,示范法(modelling),1.原理 2.方法 3.适应证,45,1.原理,社会学习理论中的示范作用。其主要观点是,通过反复观看和接触具体的具有良好行为模式的人物模型,可不经强化被试者即可以使其形成(学会)这种行为。,46,2.方法,(1)选择模型:用于示范的模型可分为两
20、种。生活示范(live modelling):现实生活中能被病人接近的具体人物模型称为活体模型,例如病房中某一位情绪积极、配合良好的病人,学校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等,以此为模型的示范过程称生活示范。替代示范(vicarious modelling):以电影或录像中的某一角色人物作为模型时,称象征模型,其示范过程称替代示范。,47,(2)示范方法,以改善病房中病人的消极情绪气氛为例。医护人员可有目的地选择一位情绪积极乐观的同类病人作为模型,不时地有意识地当着众病人的面对这个“模型”病人的行为表现加以关注和赞赏,以引起其他病人的注意和观察;或者让这一模型人物对其他病人作现身说法,从而使其他病人的情绪状
21、态也逐渐转向积极。 再以儿童外科行为教育为例。为了帮助儿童克服对外科手术的不良行为反应,可用电影人物模型对即将接受手术的儿童进行示范教育。电影内容包括某一个儿童从入院、麻醉、手术到康复的全过程,以及该儿童一系列的正确的心理行为表现。一般在儿童入院时即开始放映此类示范电影。 (3)影响因素:年龄、性别相近者,示范效果好;有兴趣的、尊敬的和有权威的模型效果好。,48,3适应证,示范法可用于不良行为的矫正,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及消除临床病人所表现的焦虑反应(如术前焦虑和牙科恐惧)。对焦虑源敏感性越高的病人示范的效果也越好。,49,厌恶疗法,1.原理 2.方法 3.适应证,50,1.原理,经典条件反射中
22、的惩罚作用(punishment)。其主要观点是,如果一种不良行为的结果是使消极(痛苦)刺激增加,则该不良行为就会逐渐减弱。因此,在一种不良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一定的痛苦刺激(或称厌恶刺激),经过长期结合训练,这种行为可被矫正。,51,2方法,(1)确定厌恶刺激 (2)实施 (举例-酒瘾案例) (3)治疗要领 3适应证 用于矫正各种不良行为,包括酒瘾、烟瘾、性变态行为、特定的犯罪(如窃瘾)和多食肥胖等。,52,确定厌恶刺激,厌恶刺激种类如下: 物理刺激:例如电击、橡皮筋弹击手腕或掐手腕致痛等; 化学刺激:例如吐根制剂、阿朴吗啡等致吐剂及苦味酊等苦味剂; 环境刺激:例如隔离(time-out)等;
23、 想象:例如想象痛苦、羞辱、恶心等情景或体验。,53,厌恶疗法治疗酒瘾,饮酒所产生的欣快感对饮酒行为产生正强化作用。如果在每次饮酒的同时给以电击使之产生痛苦或注射阿朴吗啡使之产生恶心呕吐,经过反复的惩罚过程,可使饮酒行为逐渐减少(患者失去兴趣)。,54,治疗要领,厌恶刺激必须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刺激要达到明确厌恶的水平;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此外,不良行为稍有改变时应随时进行鼓励强化,并逐渐转为由病人自己作进一步自我控制。,55,操作条件法(operant therapy),1.原理 以操作条件反射为依据,主要通过正强化(使用奖励)过程塑造新的社会行为模式,从而矫正原有的不良社会
24、行为,因而又称奖励法。 案例:某儿童的行为孤独。经分析他有以下不良行为要素:不愿多讲话、不喜欢集体玩耍、不喜欢出门。但影响该儿童社会活动功能的主要行为问题是第一项即不愿多讲话,由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差,逐渐影响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进而不愿出门。 2.方法,56,2.方法,(1)分析行为问题:确定其中的主要不良行为要素(不愿多讲话);(2)选择强化物:一般应选择儿童所喜欢的奖励物,如钱币、糖果、卡通、成人们的注意、与大人玩耍、接受抚摸等,也可使用“代币”;(硬币或接受抚摸等)(3)强化训练:首先针对首要的行为问题,逐渐进行良好行为的强化训练。(先给他讲一个小故事,然后诱导他重述故事内容,达到目的后
25、立即给予硬币或抚摸头部的奖励),57,(4)在主要的行为问题(讲话)初步得到训练后,随之开始对其它不良行为因素(玩耍、出门)进行同样的强化训练。由于首要行为问题训练的成功,往往使其它行为较易训练。3适应证 主要用于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以矫正某些社会行为障碍,如孤独症、慢性精神病人行为问题、某些慢性躯体疾病病人的习惯性病卧等。,58,病例:,男性,39岁,患精神分裂症。他喜欢吸烟,但每天要有一次用香烟烫自己皮肤或衣服的自伤行为。 问:如何用操作条件法矫正这种异常行为?,59,三、行为治疗适应证和评价,(1)恐怖症、强迫症和焦虑症等;(2)神经性厌食症等,烟酒及药物依赖等;(3)性功能障碍;(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2、13章心理干预 课件 12 13 心理 干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