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课件.pptx
《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课件.pptx(2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1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特点12.2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的系统综合性12.3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方法12.4 仿真软件介绍12.5 车辆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案例12.6 基于FSS加载的车辆电磁兼容设计案例习题,12.1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是在工程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电磁工程是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开展所指向的客观实体;另一方面,电磁理论为电磁兼容仿真分析过程 中的各环节提供了内涵支撑。,从宏观角度来看,迄今对所有电磁系统的分析均基于 Maxwell电磁理论。该理论由物 理学家、数学家J.C.Maxwell(
2、苏格兰,18311879年)所建立。他首先揭示了电磁场的存 在,实现了电与磁的大统一,完成了光与电磁的大综合,后世学者将他与 Newton和 Ein- stein并称。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是相互作用的客观主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电 磁场所满足的基本原理主要由以下经典关系所支配。,电磁兼容是电磁理论的发展,其源于电磁,但又高于电磁。电磁兼容涵盖微波、天线、 电路、材料、结构、系统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在信息化领域有着广阔而丰富的应用 空间。在实际中,电磁兼容经常涉及规模庞大的复杂电磁系统,其中会包括大量电气、电 子设备和分系统,诸如雷达、电台、传感、电控、动力等,有时还需要兼顾所处平台(
3、陆、 海、空、天载体)以及周围环境等要素。在此情况下,待分析问题的规模会急剧增大,由此 形成的电磁兼容问题整体性将变得复杂,即电磁复杂。,显然,如果没有更为有效的工程处 理工具,而只是单纯用电磁基本理论来直接分析这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并以期实现对相应 复杂电磁环境的整体认知,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则往往显得并不合 适。对此,必须为电磁兼容分析的工程化应用寻求高效的解决途径。,现代计算机自20世纪中叶产生以来,历经飞速发展的阶段,现在无论是超级计算设 备,还是个人计算机都较之早先的设备有了更大的进步。计算机及计算设备在数据、信息 处理方面所拥有的突出能力为分析复杂电磁兼容问题提供了便
4、利。以此硬件为基础,通过 系统化、专业化的仿真分析技术,使得对复杂电磁系统及其环境特性的有效了解与掌握成 为可能。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流程如图121所示。,图121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在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电磁模型是需要明确的仿真对象。对于电磁问题,麦克斯韦 (Maxwell)基本电磁关系是各种电磁现象最通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虽然具有一般性,但 在实际工程中则较显抽象。为此,基于对电磁兼容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的积累与深入,可 以针对实际复杂系统中的各种具体电磁兼容问题建立更合适的模型。通常,电磁兼容模型是多参函数。在建模过程中,既需要能确定参数间的有效关系,还需要考虑能在合理时间 内进行分析的解决办
5、法。在此过程中,采用何种参量、形式、途径表征求解问题,如何使其 在有限的分析资源范围内给出结果,这是建模中需要重视的方面。,在模型中,还需要考虑相应模型对所描述具体现象或过程的可用性,电磁兼容仿真建 模流程如图122所示。可用性通常决定于模型的方便程度和近似效果。对于系统,建模 中往往需要根据系统要求突出电磁兼容问题的关键要素。以强电磁脉冲作用于架空导线为 例,其电磁模型需要考虑三个重要方面: 确定强电磁脉冲源的初始分布; 确定强电磁 脉冲的传输过程;, 确定架空导线对外部电磁场的耦合作用。另外,在建模中,还可以根 据分析要求补充特定的实验测量数据或理论公式,以增加模型的真实性。但需要注意,实
6、 验和理论条件往往具有一些特殊性及针对性,这些往往是特定条件下的特定信息(例如, 响应的线性部分),未必能完整反映系统作用,需要在使用时仔细对待。,图122 电磁兼容仿真建模,从应用角度来看,电磁场数值分析是电磁 兼容仿真分析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框架如图 123所示。针对电磁兼容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电 磁支配方程的数学关系,将实际电磁系统转化 为计算机可分析的电磁模型,通过电磁场数值 分析计算,可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相互作用。 一般情况下,分析中需要完成由电磁场问题向 矩阵代数问题的数值转化,其涉及主要步骤如 下:首先,根据系统电磁分析的要求,基于电磁 专业知识,将实际待分析电磁兼容问题中的关 键
7、数理支配关系或方程提炼出来,并确定待分析问题的边界。不同方程往往会采用不同的 分析方法。,图123 电磁数值分析主要框架,一般而言,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就是将电磁兼容工程中用于描述复杂电磁环 境内相互作用的电磁语言转化为便于计算设备高效处理的计算语言。而在此转换过程中, 又具体涉及两个重要的转换内容,即将实际问题中解析化的支配关系转化为便于计算机处 理的离散数学形式,将实际问题中整体化几何模型转化为便于计算机处理的离散数据信 息。这涉及电磁数值分析方法与计算设备间高效的相互协调、共同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计算设备为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面对信息科 技的不断发展、电磁兼容
8、适用范围的不断拓宽、电磁兼容仿真分析要求的不断提升,迄今 所有的计算资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面对问题,资源总是有限的。在电磁兼容问 题分析中,任何提升分析效率的手段和技术都是有必要的。因此,对于电磁兼容问题的仿 真分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展。,12.2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的系统综合性,电磁环境是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是电磁兼容研究的主要对象。在 实际应用中,为深入剖析系统预定工作电磁环境的特征状态,一般必须进行具体的电磁环 境分析。在对电磁环境的兼容性分析中,常要考虑诸多要素。一些通用的综合分析中常常 涉及以下几方面问题:,设定干扰源的空间、时间、频率、幅度、相位以及
9、极化等特性;制定 电磁功率密度或场强的频谱关系曲线,以说明在指定频率范围内可能产生的干扰;估计最 恶劣的电磁环境电平,计算干扰电平不超过某一允许值的区域范围;分析综合电磁环境电 平的危害等级,区分导致系统性能降级与造成系统失效的电磁环境电平。,在电磁兼容中,干扰三要素是复杂电磁系统的基本单元构成,其中,传输耦合途径为 干扰源与敏感设备间的电磁作用构建起连接的通道。耦合是电磁干扰三要素中的重要连接 环节,其反映了设备、系统间的电磁联系,起到了能量联系传输的作用。在电磁系统中,具 体的电磁连接形式往往复杂多样,一般可分为辐射和传导两种主要方式,如图124所示。,图12 4 电磁传输耦合分类,从电磁
10、理论角度来看,电磁耦合作用可分别以“场”与“路”的形式存在。由电磁兼容基本原 理可知:在辐射耦合分析中,各种具体的辐射耦合方式主要以分布电磁场为模型基础;而 在传导耦合分析中,则主要是以集总电路为模型基础。二者不同的形态往往对应于不同的 分析方法。虽然形式有别,但“场”和“路”有着内在的关联。电磁兼容中的场路协同关系如 图12 5所示。,图125 电磁兼容中的场路协同,在电磁环境中,干扰源端发射电磁能量,通过电磁传输耦合途径后,电磁能量会在敏 感设备端被接收。若将各种具体的干扰源、传输耦合途径、敏感设备进行系统性简化、抽 象,则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系统模型对骚扰的传输耦合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来看,
11、对于电 磁传输耦合途径所在的区域V 可由封闭曲面S 界定。若设定S 面与传输耦合途径所联系 各电磁系统端口的参考面相吻合,则可认为所有的相关电磁作用都来源于端口,除端口 外,S 面上其余部分的场作用可略去。电磁传输耦合中的系统等效如图126所示。,图126 电磁传输耦合中的系统等效,式(12 1)式(12 4)分别从能量和收发的角度展现了电磁系统传输耦合作用中“场” 与“路”的内在联系。这些反映了系统内同一电磁规律的不同形式,对电磁兼容分析中复杂 电磁作用的内在统一认知提供了便利。同时,由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复杂系统, “场”的形式更多地反映了电磁系统的分布特征,而“路”的形式则更多地反映
12、了电磁系统的 集总特征。由基础理论可知,“场”是电磁的基本形式。但是,为了便捷应对复杂的系统问 题,电磁兼容中常会将“场”与“路”的形式相联系、相协同。,由此启发电磁兼容相关的研究 者和读者,在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应逐步树立起系统和协同的思想,以应对待研问题中的 复杂多样性,同时要针对复杂电磁问题明确主、次矛盾的关系,在具体问题中突出重点。 虽然电磁兼容仿真分析属于工程技术,但其显然与电磁理论密不可分。例如,电磁场的唯 一性定理和线性叠加原理就从理论的角度指明了电磁场解所内含的确定组合性,这为实际 工程中通过计算机离散的方式求解与分析电磁兼容问题提供了“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理 论依据。从总体角
13、度来看,在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场”与“路”、理论与应用之间的相互结 合、相互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电磁兼容学科中系统综合性的内在特色。,12.3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方法,电磁兼容涉及对于复杂电磁系统及环境的分析。由于所包含的具体电磁问题数量众多,在其仿真中可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如有限差分法、矩量法、有限元法、高频法、时域有 限积分法、传输线矩阵法等,典型方法的应用如图127所示。,图127 典型的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方法,12.3.1 有限差分法 有限差分法是较为成熟的一种数值方法。在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此种方法可以用来 分析系统中所涉及的静场(静电、磁场)以及动场(变化电磁场)等工程问题。作
14、为一种具有 代表性的分析技术,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分析思想是:把连续的求解区域用由有限个节点所构成的离散网格来替代,即用离散节点上的数值解来逼 近连续场区域内的真实解。该分析方法是一种近似方法。,有限差分法的核心求解过程主要包括如下环节: 近似 替代,即采用有限差分公式替代每一个节点处的导数运 算;区域离散,即把所给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区域细分 成由有限个节点组成的网格,网格划分如图128所示; 逼近求解,使用插值法等求解得到整个区域的数值结 果。,图128 差分法中的网格划分,在有限差分法中,重要的一步就是在每个离散点上将微分方程中涉及的各阶导数用该 点的差商近似表示。这一处理方式在数学上是明确的,
15、当x 很小时,微分u(x)可以近似 用差商u(x+x)-u(x)/x 或者u(x)-u(x-x)/x 来代替。与此相仿,u(x) 可以近似用二阶差商u(x+x)-2u(x)+u(x-x)/(x)2 来代替,进而使用差分方 程来代替微分方程。以二维静场为例,其偏微分方程为,可用如下方程,在方程的求解中,支配方程反映了求解问题区域中的 作用规律。在有限差分法中对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则相应 地需要对问题区域进行离散。下面以二维情况为例,对问题 区域的离散过程进行说明。首先做平行于坐标轴的两组直 线,如图129所示,以此将区域 D 分割成有限数目的网 格,网格的边长 x、y 可称为步长,点(xi,yi
16、)为网格上 的节点,xi=x0+ix、yi=y0+iy。当 x、y 足够小 时,在任一节点处,原二维方程可具体表示为,图129 差分法中的区域离散,有限差分法在时域的主要体现为 FDTD。该方法自1966年由 K.S.Yee提出以来,经 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日趋成熟并被逐渐应用在电磁兼容中的多个方面,如天线辐 射和目标散射研究、瞬态电磁场研究、微波电路和光路的时域传导分析等多个领域。这一 方法的经典思想是把带时间变量的麦克斯韦旋度方程转化为差分形式,计算区域在空间各方向上(如x、y、z)分别用标准坐标(如直角)网格进行离散,从而模拟出电磁波和目标作 用的时域响应。由麦克斯韦旋度方程组出发
17、,可得下列方程组:,上面的两组关系也可称为空间离散和时间离散。当完成 以上差分近似后,需要对空间任意分布的电场E 和磁感 应强度H 六个分量进行合理的组合,图1210给出了 具体的设置方式。在 FDTD 中,空间上连续分布的电磁 场物理量被离散排布。,图1210 FDTD中的 Yee网格,有限差分法在频域的主要体现为 FDFD。从求解形式上来看,频域麦克斯韦方程同瞬 态麦克斯韦方程相比较,通常没有对时间求偏微分这一个步骤。FDFD 有时也可称为稳态 或静态有限差分法。对于 FDFD,仍然可以采用与 FDTD 相类似的空间网格离散,从而得 到基于 FDFD的基本方程分析形式。FDFD的求解过程一
18、般是将空间离散化后,在每个节 点建立差分方程,然后将所有的方程组成一个系数矩阵和右端向量,从而通过求解该矩阵 方程得到该空间上各个离散点对应的电场或磁场值。,该方法不存在时域有限差分法的不稳 定问题,但是 FDFD要联合所有的方程,通过求解一个大型的稀疏矩阵从而求得最终的 解。当电磁场的规模增大、网格增多时,该方法的矩阵方程规模会急剧增加,进而导致计 算和存储上的困难。,12.3.2 矩量法 在电磁领域中,矩量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常被用于分析天线辐 射和导体散射等问题。矩量法的基本分析思想是:从频域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出相应 的积分方程,将积分方程通过基函数的内积运算转化为
19、矩阵方程进行求解。,此解的精确程度受到fn 和Wm 选择的影响,当 Wm =fn 时,称为伽辽金(Galerkin)方法。 在任何一个特定问题的求解分析中,其中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fn 和Wm 。选择 fn 时,要使其某种叠加能相当好地逼近f;选择Wm 时,则应使误差尽可能地小。影响选 择fn 和Wm的一些其他因素包括:所要求的精度,计算矩阵元素的难易程度,能够求逆的 矩阵的大小,良态矩阵lmn的可实现性等。,矩量法的优点是通常无需额外设置边界条件,且计算结果较准确,但其缺点往往也较 为明显。对于复杂的电磁问题,矩量法常常以低频方法的形式表现,会对计算机内存形成 较大的消耗,所需计算时
20、间也较长,消耗计算资源高,计算效率低。尤其对于电大尺寸问 题,由于未知量非常多,个人计算机较难求解。因此,产生了很多矩量法的加速算法,例如 多层快 速 多 极 子 方 法 (MLFMM)、稀 疏 矩 阵 规 范 网 格 (SMCG)、带 状 矩 阵 规 范 网 格 (BMIA/CAG)及传播内层展开(PILE)等,这些具体技术有利于复杂电磁问题的快速求解。,12.3.3 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也是一种典型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常被应用于分析复杂介质中的电磁传 播、天线辐射和目标散射、电路发射和传导、屏蔽和滤波结构等。有限元法的基本分析思 想是:以变分原理为基础,应用变分原理将所要求解的微分方程及边
21、值问题,转化为相应 的变分问题泛函求极值问题,再利用对求解区域的剖分插值,把变分问题离散化为多 元函数的极值问题,最终得到一组多元代数方程组,对其进行求解即可得到待分析问题的 数值解。,一般遇到的几乎所有物理问题在实际空间上都是三维的,本节主要介绍三维棱边有限 元法。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电磁场的普遍规律,在频域,可通过时谐形式来表示。通过 联立频域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各个方程,分别消去电场强度E 和磁场强度H,即可得到只 含有一个未知场量的二阶微分方程,若以电场和磁场分别表示,则有,式中,Ji 为外加电流或源电流,c=-j/ 为传导电流E 和位移电流jD 的综合贡献, 上面两个方程也称为矢量亥姆
22、霍兹方程。广义地来说,三维麦克斯韦方程组是三维电磁场 问题的支配方程,在此,为便于求解和建模,一般情况下大多选取上述的矢量亥姆霍兹方 程作为支配方程。为了方便起见,以无源区的电场方程形式作为求解区域内的支配方程,则有,式中,r 为复相对磁导率,r 为复相对介电常数,k0= 00 ,为自由空间传播常数。对 于简单材料,由变分原理,可以得到如下的泛函形式:,离散剖分和单元差值是有限元法的核心部分。对于三维问 题,基本的离散单元可以选用四面体或六面体等。但是,一 般来说,不同的离散单元对于有限元计算的速度、精度和 内存需求都有所不同。四面体单元是三维空间最简单的离 散单元。为解决时谐电磁场问题中可能
23、会出现的截面不连 续、伪解和奇异点等问题,可采用棱边单元(也称为矢量有 限元),如图1211所示。棱边与节点编号的对应关系的 定义如表121所示。,图1211 三维棱边单元,在四面体单元e内,电场矢量可以用如下差值函数表示:,在每一个四面体单元内将插值函数带入前面的泛函形式中,将总 的区域积分分解为各单元积分之和,可得到:,有限元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含有复杂媒质、具有复杂边界形状或边界条件的定解电磁问 题。有限元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且各个环节可实现标准化,从而得到通用的计算程序。由于有限元法是区域性解法,需要对求解的区域进行离散剖分,使得剖分的单元数和 节点数较多,导致得到的方程组元素很多,从
24、而计算时间长且对计算机的存储量有较高的 要求。而近些年,有限元法与自适应网格剖分和加密技术相结合,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做 出了进步。自,适应网格剖分技术就是根据场量分布求解的结果,重新调整网格的剖分密 度,在网格密集区采用高阶插值函数,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同时在场域变化剧烈的区域, 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多次加密剖分而其他区域不变。这些都可以减少剖分网格的数量,从而 降低对计算机存储量的要求,减少计算时间。,12.3.4 高频方法 高频方法含有几何光学、几何绕射、物理光学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通常基于高频射 线理论,被用于分析电磁传输、电大尺寸等问题。高频方法明显具有计算效率高、消耗计 算机内存少的特点
25、,但是对于精细电磁结构来说,此类方法会存在精度不够的问题。,1.几何光学法 几何光学(GO)法从射线方法的角度来解释电磁散射的发生机制和电磁能量的传播机制 ,其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有助于使用者对电磁规律的理解。在高频区域,目标的电磁 散射存在局部效应,忽略了各个部件之间的耦合作用,射线方法可以将复杂的目标视为简 单几何体的叠加,故射线法对处理复杂大型目标具有明显优势。几何光学法中的程函方程 是在几何光学极限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认为入射波波长为零,散射体表面的曲率半径远 大于波长,由此可知对应的散射体应为电大物体。,几何光学法依据能量守恒推导出强度定 律,可以绕过复杂的积分运算,大大加快了场的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课件 12 电磁 兼容性 仿真 分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