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课件.ppt
《第10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课件.ppt(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内容,第十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第一节 概述(理解)第二节 蛋白的定性测定 一、蛋白质的一般显色反应(理解) 二、复合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理解)第三节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一、凯氏定氮法(掌握) 二、其他测定方法(理解)第四节 氨基酸的定性测定(了解)第五节 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一、 氨基酸的一般定量测定(理解) 二、 个别氨基酸的定量测定(自学,理解),第一节 概述一、蛋白质的作用1、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2、担当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生物体发育及修补组织时所需氨基酸的来源,物质代谢的生物催化剂,营养物质及气体的运输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人体内的组质液pH(健康pH在7.3
2、7.5之间)及水分的平衡为免疫系统制造对抗细菌和感染的抗体;,1、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由很多的AA单体以肽键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有的含有P、S、 Cu、Fe、I等元素,分子量高达数万数百万。含氮是蛋白质区别于其它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标志。2、蛋白质系数:一般而言,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即1份氮相当于6.25份蛋白质,此数值(6.25)称为蛋白质系数。 3、氨基酸的种类: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氨基酸约有170多种,其中组成蛋白的氨基酸只有22种(都是-AA),其中对人而言的必需氨基酸有8种(犬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4、组成蛋白的氨基酸(-AA)的通式及AA两性电解质特性:,二
3、、蛋白质的组成及特性,必需氨基酸:在组成蛋白的氨基酸中,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很慢的氨基酸。 人类而言,优质蛋白质的定义:l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且总体氨基酸的组成比例接近母乳蛋白氨基酸比例的蛋白质。动物来源和豆类食品是很好的优质蛋白质。,若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供给不足: l 会导生物体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减轻,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l 男性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量减少;l 女性引起不孕,即使怀孕,胎儿也常发育不良而发生死胎或畸胎。 开发蛋白质的生理效价高的食品及合理配膳等 是食品科学从业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谷类和面食: (%)大米(糙米、长粒、生) 7.9大米(白米、长粒、生) 7.
4、1小麦粉(整粒) 13.7玉米粉(整粒、黄色) 6.9玉米淀粉 0.3豆类:大豆(成熟的种子、生) 36.5豆(腰子状、所有品种) 23.6豆腐(生、普通) 8.1水果和蔬菜:苹果(生、带皮) 0.2芦笋(生) 2.3草莓(生) 0.6莴苣(冰、生) 1.0,肉、家禽、鱼:牛肉(颈肉、烤前腿) 18.5牛肉(腌制、干牛肉) 29.1鸡(可供煎炸的鸡胸肉、生) 23.1火腿(切片、普通的) 17.6鸡蛋(生、全蛋) 12.5鱼(太平洋鳕鱼、生) 17.9鱼(罐装金枪鱼滴干的固体) 26.5乳制品:牛乳(全脂、液体) 3.3牛乳(脱脂、干) 36.2干酪 24.9酸奶(普通的、低脂) 5.3,三、
5、部分食品的蛋白质含量,四、常用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凯氏定氮法 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酚试剂法 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方法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本章重点: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双缩脲法、印三酮法及氨基酸自动 分析仪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动物实验法,氨基酸总量的测定。,第二节 蛋白质的定性测定,一、蛋白质的一般显色法,1氨基黑法,氨基黑10B 是酸性染料,其磺基与蛋白质反应构成复合盐,是最常用的蛋白质染料。,(1)经点样后的层析纸经电泳或层析后,浸入氨基黑10B 醋酸甲醇溶液(13g 氨基黑10B 溶解于100mL 冰醋酸和900mL 甲醇中,充分摇匀,放置过夜,过滤后可反复使用几次)中,染
6、色10min,染色后,用10%醋酸甲醇溶液洗涤约57 次,待背景变成浅蓝色后干燥。若欲进行洗脱,用0.1mol/L 氢氧化钠浸泡30min,于595nm 比色测定。,(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染色:用甲醇固定后,在含1%氨基黑10B 0.1mol/L 氢氧化 钠溶液中染色5min(室温),用5%乙醇洗脱背景底色。或用7%醋酸固定后,于96水浴中 用7%醋酸(含0.51%氨基黑10B)染色10min,7%醋酸洗脱背景底色。用氨基黑10B 染SDS-蛋白质时效果不好。如果凝胶中含有兼性离子载体,先用10%三氯醋酸浸泡,每隔2h换液一次,约10 次,再进行染色。,(3)凝胶薄层的直接染色:将凝胶薄层
7、放在一定湿度的烘箱内逐步干燥(50),没有调温调湿箱时用一张滤纸放于烘箱内,以保持一定的湿度。将干燥的薄层板于漂洗液(750mL 甲醇,200mL 水,50mL 冰醋酸)中预处理10min,然后在染色液(750mL 甲醇,200mL水,50mL 冰醋酸,在此溶液中加氨基黑10B 饱和)中染色5h,再在漂洗液内洗涤。,本法优点是灵敏度较高,缺点是花费时间长,不同蛋白质染色强度不同。,2溴酚蓝法,此法缺点是灵敏度低,某些摩尔质量低的蛋白质可能染不上颜色。,3考马斯亮蓝法考马斯亮蓝R250,考马斯亮蓝法 (Stain with Coomassie blue):考马斯亮蓝法灵敏度比氨基黑高五倍,尤其适
8、用于SDS电泳的微量蛋白质的染色。在549nm有最大吸收值,蛋白质在110g呈线性关系。可以检测出0.1 ug 的蛋白质条带.,(1)经电泳后滤纸或醋酸纤维膜在200g/L 磺基水杨酸溶液中浸1min,取出后放入2.5g/L 考马斯亮蓝R250 染色液(配制用的蒸馏水内不含有重金属离子)浸5min,在蒸馏水或7%醋酸中洗四次,每次5min,于90放置15min。,(2)聚丙烯酰胺凝胶也可同上处理。在酸性醇溶液中,考马斯亮蓝-兼性离子载体络合物溶解度显著增大,因此能免去清除兼性离子载体的步骤。可运用下列方法之一:凝胶用 10%三氯醋酸固定,在10%三氯醋酸-1%考马斯亮蓝R250(191)中室温
9、染色0.5h,用10%三氯醋酸脱底色。,凝胶浸入预热至 60的0.1%考马斯亮蓝固定染色液(150g 三氯醋酸,45g 磺基水杨酸溶于375mL 甲醇和930mL 蒸馏水的混合液。每1g 考马斯亮蓝R250 溶于此混合液1000mL中)中约30min,用酸性乙醇漂洗液(乙醇+水+冰醋酸=25+25+8)洗尽背景颜色。染色后凝胶保存于酸性乙醇漂洗液中。本法灵敏度:卵清蛋白0.03g,血清清蛋白0.02g,血红蛋0.01g。,凝胶浸入考马斯亮蓝固定染色液(2g 考马斯亮蓝R250,溶于100mL 蒸馏水中,加2mol/L硫酸100mL,过滤除去沉淀,向清液中滴加10mol/L KOH 至颜色从绿变
10、蓝为止。量体积,每100mL 加入三氯醋酸12g)中1h,然后用蒸馏水洗净背景颜色或在0.2%H2SO4 溶液中浸泡片刻脱除背景颜色。染色后的凝胶保存于蒸馏水中。本法机制未明,起染色作用的可能不是考马斯亮蓝本身,灵敏度不如上法。,4酸性品红法经电泳后滤纸置于 0.2%酸性品红溶液中(2g 酸性品红溶解于500mL 甲醇,400mL 蒸馏水和100mL 冰醋酸中)加热染色15min;取出后浸入醋酸甲醇溶液(500mL 甲醇,加400mL蒸馏水和100mL 冰醋酸)15min;然后浸入10%醋酸溶液,每次20min,至背景无色为止。若欲进行比色,可用0.1 mol/L NaOH 溶液浸泡2h,在波
11、长为570nm 处比色。,5氨基萘酚磺酸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把凝胶暴露于空气中几分钟,或在 2mol/L HCl 中浸一下使表层蛋白变性,再在0.003%氨基萘酚磺酸的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染3min,在紫外光下可显黄绿色荧光。这样的染色可保留凝胶内部的酶和抗体的活性。如不需保留活性时,可先在3mol/L HCl 中浸2min 以上使蛋白质充分变性,再染色。,二、复合蛋白质的显色反应,1糖蛋白的显色(1)过碘酸-Schiff 氏试剂显色法:试剂过碘酸液:1.2g 过碘酸溶解于30mL 蒸馏水中,加15mL 0.2mol/L 醋酸钠溶液及100mL乙醇。临用前配制,或
12、保存在棕色瓶中,可用数日。,还原液:5g 碘化钾,5g 硫代硫酸钠溶100mL 蒸馏水中,加150mL95%乙醇及2.5mL 2mol/LHCl 。现配现用。亚硫酸品红液:2g 碱性品红溶解于400mL 沸水中,冷却至50过滤。在滤液中加入10mL 2mol/L 盐酸和4g 偏亚硫酸钾(K2S2O5),将瓶塞紧放在冰箱中过夜,加1g 活性炭,过滤,再逐渐加入2mol/L 盐酸,直至此溶液在玻片上干后不变红色为止,保存在棕色瓶中,冰箱贮存,当溶液变红时不可以再用。,亚硫酸盐冲洗液: 1mL 浓硫酸,0.4g 偏亚硫酸钾加入到100mL 水中。显色步骤 将含有样品的滤纸浸在 70%乙醇中,片刻后吹
13、干,在高碘酸液中浸5min,用70%乙醇洗一次,在还原液中浸58min,再用70%乙醇洗一次,在亚硫酸品红液中浸2425min, 用亚硫酸盐冲洗液洗三次,并用乙醇脱水后,放在玻璃板上吹干。显色结果:在黑灰色的底 板上呈现紫红色。,(2)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显色法: 试剂 试剂甲:1.2g 过碘酸溶解在30mL 蒸馏水中,加15mL 0.5mol/L 醋酸钠和100mL 96%乙醇。现配现用。 试剂乙:100mL 甲醇加20mL 冰醋酸及80mL 蒸馏水。 试剂丙:溴水。试剂 试剂丁:10g/L 甲苯胺蓝水溶液。 试剂戊:40g/L 钼酸铵溶液。,显色步骤:将点有样品的滤纸依
14、次在试剂甲中浸 15min,试剂丙中浸15min,用自来水漂洗,再在试剂丁中浸30min,自来水中漂洗至没有蓝色染料渗出(约3040min)后,再依次在试剂戊中浸3min,试剂乙中浸15min,丙酮中浸2min 后在空气中干燥。显色结果:糖蛋白部分染成蓝色,背景带有红紫色。,(3)阿尔新蓝(Alcian blue )显色法:聚丙烯酰胺凝胶在 12.5%三氯醋酸中固定30min 后,再用蒸馏水轻轻漂洗。放入1%过碘酸液(在3%醋酸中)中氧化50min。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去除多余的过碘酸盐。再放入0.5%偏重亚硫酸钾中还原剩余的过碘酸盐30min,再用蒸馏水洗涤。浸在0.5%阿尔新蓝(在3%醋酸中)
15、溶液中染4h。,2脂蛋白的显色(1)苏丹黑(Sudan black)显色法: 将 0.1g 苏丹黑B 溶解于煮沸的100mL 60%的乙醇溶液中,制备成饱和溶液,冷却后过滤两次,备用。显色时将点有样品的滤纸浸于上述溶液中,3h 后取出,用50%乙醇溶液洗涤两次,每次15min,空气中干燥。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预染法:加苏丹黑B 到无水乙醇中成饱和液,并震摇使乙酰化。用前过滤。按样品液的1/10 量加入样品液中染色1h 或4过夜。染色后的样品再进行电泳。,(2)油红-O(Oil red O)显色法: 0.04g 油红溶解于100mL60%的乙醇中,30放置过夜(16h)使充分饱和后,在30下滤
16、去多余的染料,澄清液即可用于染色。将滤纸浸入染料液中,在30下染色18h 后,用水冲洗,使背景变浅,在空气中干燥。脂蛋白为红色,背景为桃红色。本法在30以下显色时,会引起染料沉淀。,第三节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一、凯氏定氮法(一)常量凯氏定氮法1、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部分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过量的硫酸结合成硫酸铵; 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弱酸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强酸如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催化剂煮沸,(1)、消化:NCOC + 浓H2SO4 (NH4)2SO4
17、+ CO2 + SO2 + H2O (2)、氨化: 2NaOH +(NH4)2SO4 2NH3+Na2SO4 + 2H2O (3)、吸收: 2NH3 + 4H3BO3 (NH4)2B4O7 + 5H2O (4)、滴定:(NH4)2B4O7 + 5H2O + 2HCl 2NH4Cl + 4H3BO3 (注: NCOC, Nitroge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凯氏定氮法原理(方程式),2、结果计算,凯氏定氮法操作方法,a消化装置,1、硫酸钾 及硫酸铜的作用2、火候控制3、装置的气密性4、何时加碱5、难消化的 对策6、停止蒸馏,b蒸馏吸收装置,操作方法,继续
18、微沸30min,冷却定容,0.5g Cuso410gk2so4,20mlH2so4,先小火,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停止,加大火,保持瓶内液体策沸,在消化反应中,为了加速蛋白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常加入下列物质:1)硫酸钾 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它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氢钾可提高反应温度。其反应式如下:K2SO4 + H2SO4 = 2KHSO42KHSO4 = K2SO4 + H2O+ SO3但硫酸钾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则消化体系温度过高,又会引起已生成的铵盐发生热分解放出氨而造成损失:(NH4)2SO4 NH3+(NH4)HSO4(NH4)HSO4 NH3+ SO3+ H
19、2O2)硫酸铜 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硫酸铜的作用机理如下所示:2CuSO4 Cu2SO4 + SO2+ O2,C + 2CuSO4 Cu2SO4 + SO2+ CO2Cu2SO4 + 2H2SO4 2CuSO4 + 2H2O + SO2,溶液呈现清澈的蓝绿色。指示消化到达终点,说明及注意事项当浓硫酸的用量为改变时,硫酸铜,硫酸钾,氢氧化钠等试剂应按比例改变。所用试剂溶液应用无氨蒸馏水配制。 消化时不要用强火,应保持和缓沸腾,以免粘附在凯氏瓶内壁上的含氮化合物未消化完全而造成氮损失。消化过程中应注意不时转动凯氏烧瓶,以便利用冷凝酸液将附在瓶壁上的固体残渣洗下并促进其消化完全。,样品中若含脂肪或
20、糖较多时,消化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为防止泡沫溢出瓶外,在开始消化时应用小火加热,并不停地摇动;或者加入少量辛醇或液体石蜡或硅油消泡剂,并同时注意控制热源强度。当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时,可将凯氏烧瓶冷却,加入30%过氧化氢23mL后再继续加热消化。若取样量较大,如干试样超过5g,可按每克试样5mL的比例增加硫酸用量。,一般消化至呈透明后,继续消化30min即可,但对于含有特别难以氨化的氮化合物的样品,如含赖氨酸、组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或脯氨酸等时,需适当延长消化时间。有机物如分解完全,消化液呈蓝色或浅绿色,但含铁量多时,呈较深绿色。蒸馏装置不能漏气。蒸馏前若加碱量不足,消化液呈蓝色不生成氢氧
21、化铜沉淀,此时需再增加氢氧化钠用量。,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对氨的吸收作用减弱而造成损失,此时可置于冷水浴中使用。11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清洗管口,再蒸1min后关掉热源,否则可能造成吸收液倒吸。 12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二)微量凯氏定氮法1、原理同常量凯氏定氮法。,微量凯氏定氮装置,10ml140%NaoH和少量水,绿色,红色,灰色,2、 说明及注意事项蒸馏前给水蒸汽发生器内装水至2/3 容积处,加甲基橙指示数滴及硫酸数毫升以使其始终保持酸性,这样可以避免水中的氨被蒸出而影响测定结果。20g/L 硼酸吸收液每次
22、用量为25mL,用前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 滴。在蒸馏时,蒸汽发生要均匀充足,蒸馏过程中不得停火断气,否则将发生倒吸。加碱要足量,操作要迅速;漏斗应采用水封措施,以免氨由此逸出损失。,(三)、自动凯氏定氮法 所谓自动凯氏定氮法,是将常量凯氏定氮装置组装成具有自动操作功能的一套装置,其原理与试剂与常量法相同,操作方法简述如下:,kdn-04b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价格,操作方法:(1)称取0.501.00g 样品,置于消化瓶内,加入硫酸铜与硫酸钾制成的片剂两片,加入浓硫酸10mL,将消化瓶置于红外线消化炉中。消化炉分成两组,每行一组共4 个消化炉。消化瓶放入消化炉后,用连接管连接密封住消化瓶
23、,开启抽气装置,开启消化炉的电源,30min 后8 个样品消化完毕,消化液完全澄清并呈绿色。(2)取出消化瓶,移装于自动凯氏定氮仪中,接连开启加水的电钮、加碱电钮、自动蒸馏滴定电钮,开启电源,大约经12min 后由数显装置即可给出样品总氮百分含量,并记录样品总氮百分比。根据样品的种类选择相应的蛋白质换算系数F,即可得出样品中蛋白质含量。(3)开启排废液电钮及加水电钮,排出废液并对消化瓶清洗一次。大约在2h 左右时间内可完成8 个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工作。该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及样品用量少等优点。,二、双缩脲法,1原理当脲被小心地加热至 150160时,可由两个分子间脱去一个氨分子而生成二缩脲
24、(也叫双缩脲),反应如下:,双缩脲与碱及少量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此可用吸收光度法来测定蛋白质含量,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2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本法灵敏度较低,但操作简单快速,故在生物化学领域中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常用此法。本法亦适用于豆类、油料、米谷等作物种子及肉类等样品测定。,3操作方法标准曲线的绘制:以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出蛋白质含量的样品作为标准蛋白质样。按蛋白质含量40mg、50mg、60mg、70mg、80mg、90mg、100mg、110mg 分别称取混合均匀的标准蛋白质样于8 支50mL 纳氏比色管中,然后各加入1mL 四氯化碳,再用碱
25、性硫酸铜溶液准确稀释至50mL,振摇10min,静置1h,取上层清液离心5min,取离心分离后的透明液于比色皿中,在560nm 波长下以蒸馏水作参比液调节仪器零点并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以蛋白质的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操作方法,1mlccl4碱性Cuso4,加水至50ml,4结果计算,式中 c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蛋白质质量,mg;m样品质量,g。,5说明及注意事项蛋白质的种类不同,对发色程度影响不大。标准曲线制作完整后,无需每次再作标准曲线。含脂肪高的样品应预先用醚抽出弃去。样品中有不溶性成分存在时,会给比色测定带来困难,此时可预先将蛋白质抽出后再进行测定。,当肽链中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蛋白质 氨基酸 测定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