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完全版)课件.ppt
《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完全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完全版)课件.ppt(2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学院 闻亭,第二语言习得导论(第一次课 2010.3.9),一、偏于理论 跨文化交际、实验语音学、心理语言学、现代汉语、 汉语言理论、汉语概论、汉语史 第二语言习得二、偏于教学 汉字教学研究、技能教学法三、理论+教学 理论与实践、测试与教学评价、汉语词汇与第二语言教学、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汉语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专题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四、其他文学文化等课程,面向汉语国际硕士的第二语言习得课程,一、理论1、纵向发展历史2、横向研究现状二、方法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介绍2、研究方法实际操作三、实践1、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案例介绍2、第二语
2、言习得案例分析与研讨,研究一门学科从何入手?,两个方面两条线索,两个方面,理论方法,两条线索,纵向横向,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从何入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有哪些方法本课目的之一: 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论,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性质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框架第四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第五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纵向与横向研究,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性质,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归属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四、
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六、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归属,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语言习得、语言测试 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实验语言学,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归属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六、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1、研究对象2、研究目的3、研究方法,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1、研究对象(1)学习者的语言系统(2)学习者自身(3)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机制,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2、研究目的
4、(1)描写语言习得的过程(2)解释语言习得的规律,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3、研究方法 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心理学 认知科学 ,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归属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六、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消费者?,贡献者?,关于“至于”的思考,1、词典释义:现代汉语词典表示另提一件事 。学汉语词典表示提起另外的事。2、学生偏误: 51%(1)“我听说她要回国,但是我不清楚至于什么时候回国。” 至于”在分句中的位置不正确(2)“我听说她要回国,
5、至于她能学好。” “至于”后的话题和前句没有关系(3)“我听说她要回国,至于没有飞机票。” 至于”引出话题后,没有关于话题的进一步说明 ,3、“至于”语法含义的补充(1)至于句式由至于前的分句,至于引出的话题, 以及对话题的进一步陈述构成;(2)话题后常有停顿标志;(3)话题常由名词性成分、问句、名词、动词形成分、 代词等充当;(4)话题与至于前的内容在语义上有密切联系。 4、教学 A+至于B(,)+C 我听说玛丽要回国,至于回国的时间,我不知道。 A 至于 B(NP) , C,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
6、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经典图示,五、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20世纪60年代从第二语言语言教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在理论与方法完善过程中,与语言学的距离越来越大。公认的第二语言习得对语言学的最大贡献? 教为中心学为中心,五、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近期新态势越发彼此关注语言教学研究期望从语言习得研究得到关于语言教学问题的答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也逐渐开始关注语言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试图通过语言习得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师们的期望还有相当的距离。,七、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跨学科的研究趋势理论上的跨学科方法上的跨学科,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
7、性质,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归属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六、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一、母语 VS 目的语,1、母语(native language ) (1)基本概念 “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2)典型范畴:语言环境单一 (3)非典型范畴:语言环境复杂 A. 国内出生,后移居国外的儿童 B. 在国外出生的汉族儿童 C. 父母来自说不同语言的民族,一、母语 VS 目的语,2、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目的语”,也
8、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正在学习的母语、第二语言、第三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Eg.在中国学习汉语 在美国学习汉语,二、第一语言 VS 第二语言,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所属种族、社团使用 第一语言:语言习得的顺序 一般母语第一语言 有时母语第一语言 什么时候?,二、第一语言 VS 第二语言,1、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 L1) 最先习得的语言2、第二语言 (second language L2) 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语 言而言。 包含第二、第三、第四或更多其他语言。,二、第一语言 VS 第二语言,汉语可能成为中国人的第二语言吗?,
9、三、习得 VS 学习,三、习得 VS 学习,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可以转化?无接口(Krashen 早期观点)有接口(Bialystock)什么样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转化?,四、第二语言习得 VS 外语习得,主要依据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社会环境来区分1、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2、外语习得(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学习者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Ellis,1994)Eg.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 在海外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VS汉语作为外语习得,五、自然的
10、第二语言习得 VS 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汉语学院面向留学生的教学属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1、复习2、生词听写与认读3、语法 (1)引入 (2)操练 (3)结构总结 (4)操练4、课文操练5、其他,六、语言能力 VS 语言表达,Chomsky 19651、语言能力(competence)由交际双方内在的语言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隐性语言知识2、语言表达(performance)交际双方在语言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内在语法的运用显性语言运用,补充知识: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 非传统的语言能力目标Communication Cultures Con
11、nections Comparisons Communities,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提出,由美国教育部以及多个外语教学协会共同研制的国家外语课程标准。1996年出版,1999年修订补充再版。标准包括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外语学习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及等级标准。标准的核心主题是“5C”,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1Communication:交际(1)人际交流(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参与对话,提供并获得信息。表达感觉和情感, 交流看法。(2)理解诠释(Interpretive Communication) 能够理解并阐释/翻译各种话题的信息。(3)表达
12、演示(presentational Communication) 能够传达各种话题的信息、概念或观点给听众 或读者,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2Cultures:文化 进行得体的语言交际要了解文化知识。包括: (1)文化观念(perspective,包括含义、态度、 价值观、观点等) (2)文化习俗(practices,包括设计交往方式) (3)文化产物(products,包括书记、食品、 工具、法律、音乐、游戏等),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3Connections:贯连 (1)通过外语学习加强并扩展其他 学科的知识; (2)利用外语和目的文化知识获取 信息并认同不同的观点。
13、,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4Comparisons:比较 (1)通过比较母语和目的语理解语言特征; (2)通过比较母语和目的语理解文化观念。,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5Communities:社区 (1)在学校内外,包括学校社区、 国外运用外语; (2)把学习外语作为获得个人乐趣 和发展的重要方面,成为终身 的学习者。,罗青松 (2009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兼谈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标准的作用与影响 语言文字应用2009.2,标准课程的7个方面,语言系统(Language System)交际策略(Communicative Strategy)文化内容(Culture
14、 Content)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其他学科内容(Content From Other Subjects)严谨的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技术运用(Technology),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论,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性质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框架第四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第五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纵向与横向研究,主 要 参 考,一、外文书籍,专著:Ellis,R 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Ox
15、ford University Press,二、中文书籍,1、理论专著:王建勤等 200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商务印书馆,2、论文集:王建勤主编 2006 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3、研究方法之实验设计 舒华 张亚旭 2008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3、研究方法之统计方法卢纹岱 2006 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三、外文期刊,1、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on,三、外文期刊,2、 Se
16、cond Language Research,三、外文期刊,3、其他外文期刊Language LearningApplied LinguisticModern Language JournalTESOL Quarterly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四、中文期刊,1、世界汉语教学,四、中文期刊,2、语言教学与研究,四、中文期刊,3、汉语学习,五、网 络,六、其他学校的课程,北大: 心理学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 社会学研究方法 SPSS北师大: 实验设计 统计中科院心理所,思 考,在你的学习或工作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第二
17、语言习得的理论或方法?你学习了外语?习得了外语?你觉得学习和习得哪一种效果好?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关于考核,10%=课堂参与30%=小组发言60%=期末论文,小组发言题目,1、中介语研究2、习得顺序研究3、克拉申的监控模式4、语言输入与互动5、学习者的个体因素,第二语言习得导论(第二次课 2010.3.16),回 忆,研究一门学科从何入手?,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论,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性质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框架第四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第五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纵向与横向研究,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习得的
18、学科归属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五、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经典图示,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主 要 参 考,小组发言题目,1、中介语研究2、习得顺序研究3、克拉申的监控模式4、语言输入与互动5、学习者的个体因素,思 考,在你的学习或工作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或方法?我们常常是“学习”了外语,但是在“学习”占主导的过程中有没有“习得”偶然发生?你觉得学习和习得哪一种效果好?(注意分析思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如果存在接口,什么样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转化?,学
19、习和习得哪一种效果好?,学习和习得哪一种效果好,一般情况 VS 特殊情况效果? 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听、说、读、写其他因素的影响 学习者个体因素 ,学习和习得哪一种效果好,外显学习 VS 内隐学习实证研究 Reber 1976 人工语法测试规则发现组(外显学习)VS 记忆组(内隐学习)测试:判断是否合乎语法规则发现组 劣于 记忆组,学习和习得哪一种效果好,外显学习作用?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Reber 1980 1994 外显学习的作用发现外显学习是能够促进内隐学习的。当被试所学语法规则较复杂,难于外显发现,甚至不能被外显发现时,熟识该语法特征的设计者直接演示其内在语法结构,同时配合一些具体的
20、举例说明,这种深入且精当的外显指导会促进内隐学习,并且越早越好。,学习和习得哪一种效果好,同时,也有其他实验证明,当学习者共同运用内隐和外显两种学习方式时效果最好。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协同效应。,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 如果存在接口,什么样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两种对立观点:无接口(non-interface position)有接口(interface position),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无接口观点代表人物:Krashen证据:An advanced L2 learner who consciously know
21、s rules like 3rd person s and yet cannot use them in free speech, nor for other cases of learners who have acquired rules without ever having learned them (Krashen 1985:39-40),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有接口观点代表人物:Bialystok McLaughlin 等证据:通过正规学习的德国英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凭借直觉(隐性知识)判断出78%的语法错误,但只能说出46%的错误的原因(显性知识),什么样的教学有
22、助于知识的转化?,不同的教学流派、不同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教学法听说法情景法全身反应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思 考 思 路,在你的学习或工作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或方法?我们常常是“学习”了外语,但是在“学习”占主导的过程中有没有“习得”偶然发生?你觉得学习和习得哪一种效果好?(注意分析思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如果存在接口,什么样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转化?,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性质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SLA-心理学-语言学-语言教学,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论,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性质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
23、研究框架第四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第五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纵向与横向研究,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框架,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框架,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框架的建立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框架的具体内容,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框架的建立,Learners language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描写) 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特征研究学 习 者 是 怎 样 获 得 第 二 语 言 的(解释) 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Language learner 学 习 者 的 个 体 差 异 问 题 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语 言 教 学 与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的 关 系 语言教学与
2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框架的具体内容,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特征研究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1、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特征研究,(1)偏误分析(2)习得顺序与发展过程研究(3)语言变异性研究(4)语言的语用特征研究,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框架的具体内容,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特征研究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1)社会环境(2)语言的输入与互动研究,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框架的具体内容,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特征研究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第
25、二语言学习者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3、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1)母语迁移(2)认知过程(3)交际策略(4)语言普遍性研究,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框架的具体内容,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特征研究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4、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1)一般个体因素研究(2)学习者学习策略研究,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框架的具体内容,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特征研究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5、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1)课堂互动与第二语言习得(2)正规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完全版课件 第二语言 习得 概论 完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