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课件.ppt
《颈源性头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源性头痛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颈源性头痛 Cervicogenic Headache,颈源性头痛的提出,1983年Sjaastad提出颈源性头痛,1990年国际头痛委员会(IHS)颁布颈源性头痛的分类标准,1995年Bobduk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直接原因,2004年ICHU将颈源性头痛作为一个独立的头痛类型,颈源性头痛已经在临床被广为接受,定义,颈源性头痛学会将颈源性头痛描述为:在头枕部、顶部、颞部、额部或眼眶区或者上述区域同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这个定义缺乏特异性,因为几乎包括了整个头部,定义,由于上述定义缺乏特异性,颈源性头痛学会又补充了颈源性头痛的特征:头痛的同时伴有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颈部僵硬、或活动时上
2、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多有头、颈部损伤史,特征,在头枕部、顶部、颞部、额部或眼眶区或者上述区域同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头痛的同时伴有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颈部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多有头、颈部损伤史,特征,具体部位:关节、椎间盘、韧带、肌肉、硬脑膜(C1C3)这些类型的头痛通常是单侧的,往往在颈部或者颅底开始,并蔓延到眼额颞区,流行病学,在普通人群中颈源性头痛的发病率为 1%4.1%,流行病学,在严重头痛患者中占 17.5%,流行病学,在挥鞭伤者中颈源性头痛患病率可达 53%,解剖学基础,头面部表面和深层结构都是由三叉神经及第 13 颈神经分布支配,解剖学基础,第 1 颈神经在寰椎后弓上
3、方发出,后支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大多数头痛(偏头痛除外)都可能与颈椎的病理变化有关,解剖学基础,第 2 颈神经从椎板间隙中出来,内侧支与来自第 3 颈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是传导颈原性头痛的主要神经,解剖学基础,第 3 颈神经出椎间孔在椎动脉后方发出第 3 颈神经后支,其内侧支分布到多裂肌,解剖学基础,第、2、3 颈神经后支借交通支相连接形成神经环(或称为颈上神经丛),解剖学基础,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分类,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部分神经源性疼痛:神经根的感觉根纤维受刺激肌源性疼痛:腹侧运动神经根受刺激,常见病因,颈椎及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椎间孔狭窄颈椎间盘退行
4、性变、突出引起的无菌性炎症颈部损伤肌肉痉挛,发病机制,头面部表面和深层结构都是由三叉神经及第 13颈神经分布支配大多数头痛(偏头痛除外)都可能与颈椎的病理变化有关神经解剖学发现上部颈神经和三叉神经核团之间有联系,发病机制,第 1、2、3 颈神经离开椎管后走行在柔软的肌肉组织内,软组织炎症、缺血、损伤、压迫等都可能会影响神经的功能,引发颈源性头痛,发病机制,第 1、2、3 颈神经的分支容易受到椎骨突起及肌肉在附着处的刺激及损伤。压迫和刺激这些神经时在头皮上可出现感觉减退、过敏或感觉缺失,发病机制,来自嗅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支的终末纤维与第 13 颈神经后根传入纤维在颈髓
5、 12 后角内联系。这些颈神经的感觉范围可向前延伸到前额部、眶下部,发病机制,当神经受卡压或炎症刺激时可出现牵涉性头部疼痛、耳鸣、眼胀以及嗅觉和味觉改变,类似鼻窦、耳部或眼部疾病的表现,发病机制假说,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假说-解剖会聚理论,三叉神经第一支和颈神经上三对的感觉传入纤维在上颈髓的三叉颈神经核聚集成二级核团 。这种聚合介导疼痛信号放射至颈神经或三叉神经支配的头颈区域,发病机制假说,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假说-肌肉痉挛学说,颈部肌肉的异常和机械性损伤,穿行于其间的神经受到卡压,形成颈源性头痛,发病机制假说,肌肉痉挛学说-产生于颈部肌肉组织,伏案工作者多见,通常在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劳累后加重,多数病
6、人伴有轻重不同的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及颈肩部酸痛,发病机制假说,其他致病说,机械刺激学说:颈椎病变可造成颈神经或交感神经的机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疼痛: 如:椎间盘变性、椎体退行性病变、椎体间的错位、脱位或小关节紊乱、骨赘形成、椎间孔狭窄,发病机制假说,其他致病说,机械刺激学说:颈部肌肉、韧带以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机械损伤也可刺激颈神经或交感神经丛而引发头痛,发病机制假说,其他致病说,炎性水肿学说:上颈椎的炎性疾病如风湿、椎间盘炎或肌腱、筋膜、韧带、软骨的炎性水肿,均可以导致高位颈神经受炎症刺激而产生头痛,临床表现,患者年龄多在 2060 岁早期多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源性 头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