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课件.ppt
《第2章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钢筋的材料性能 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2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本章主要内容:,2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 材料性能(物理力学性能) 钢筋的强度、变形性能 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 重点 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 本章在本课程中的作用 后续各章的基础,钢筋的成分、级别和种类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重点)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2 .1 钢筋的基本性能,主要成分:铁其他成分:碳、锰、硅、磷、硫等碳素钢:低碳钢 (含碳量0.25%);中碳钢(0.25%0.6%) 高碳钢(0.6%1.4%)。含碳量高,强度高,延性差锰、硅、钛、钒:可提
2、高钢材强度,保持一定的塑性,2.1.1 钢筋的分类,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2.1.1 钢筋的分类,钢筋的工程符号要记!(重要),普通钢筋一般为软钢;预应力筋一般为硬钢。,热轧钢筋的符号说明,hot rolled plain bar fyk=300 N/mm2,hot rolled ribbed bar fyk=335 N/mm2,hot rolled ribbed barfyk=400 N/mm2,remained heat treatment ribbed bar fyk=400 N/mm2,2.1.1 钢筋的分类,热轧钢筋的外形,2.1.1 钢筋的分类,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流幅的钢筋,
3、软钢),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上限,屈服下限,屈服平台,强化阶段,颈缩阶段,钢筋的两个强度指标: 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 屈服强度作为钢筋设计强度取值依据,2.1.2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流幅的钢筋,硬钢),条件屈服强度:取残余应变为0.2%所对应的应力,2.1.2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钢筋的塑性性能,2.1.2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1)延伸率:,(2)冷弯性能:,延伸率越大,钢筋的塑性和变形能力越好。,弯心直径越小,弯过的角度越大,冷弯性能越好,钢筋的塑性性能越好。,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gt应不小于附表5的规定的数值。,2.1.2 钢
4、筋的强度和变形,L0至少为100mm。,2.1.2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2.1.2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钢筋的松弛:,钢筋在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脆性突然断裂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钢筋的疲劳应力幅。,钢筋受力后在保持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现象。,钢筋的疲劳:,软钢与硬钢的区别 软钢:有明显的屈服平台、屈服强度,极限强度 硬钢:只有极限强度,人为规定 “条件屈服强度”设计取值依据 屈服强度(软钢)、条件屈服强度(硬钢)钢筋的屈强比 = 屈服强度/极限强度0.8钢筋的延性(ductility) 钢筋在强度无显著降低情况下抵抗变形的能力(屈服后的变形能力).软刚延性好,硬钢延性较
5、差。弹性模量:弹性极限以下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2.1.2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冷拉 冷拉是在常温下用机械方法将有明显流幅的钢筋拉到超过屈服强度即强化阶段中的某一应力值,然后卸载至零。,2.1.3 钢筋的冷加工,2.1.3 钢筋的冷加工,钢筋在冷拉后,未经时效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屈服台阶。经过停放或加热后进一步提高了屈服强度并恢复了屈服台阶,这种现象称为冷拉时效硬化。冷拉钢筋仅能提高钢筋的抗拉屈服强度,抗压屈服强度将降低,冷拉钢筋不宜作为受压钢筋。焊接高温作用下,冷拉钢筋的冷拉强化效应完全丧失,故钢筋应先焊接再冷拉。,冷拔 冷拔一般是将小直径的热轧钢筋强行拔过小于其直径的硬质合金拔丝模具。可同时提
6、高抗拉和抗压强度。冷加工目的是节约钢材和扩大钢筋的应用范围。混凝土规范不提倡冷拉钢筋,已取消冷拔钢筋.,2.1.3 钢筋的冷加工,适当的屈强比0.8 足够的塑性 HPB300: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小于10.0%; HRB400HRB500: 不小于7.5% 预应力筋:不小于3.5% 可焊性 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 耐久性 耐火性,2.1.4 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简单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立方体抗压强度(uniaxial compressive cube strength) 轴心抗压强度(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轴心抗拉强度(uniaxial t
7、ensile strength)复杂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双轴受力强度 三轴受力强度 剪压及剪拉强度,2.2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边长为150mm的标准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或设计规定龄期后,以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破坏时的平均压应力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注:对掺加粉煤灰等时,试验龄期可适当延长,如60、90天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k 按上述规定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2.2.1 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
8、的分级 按 fcu,k 划分为14级,即 C15C80,级差5MPa。 符号 C35 C: 立方体(Cube) 3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 N/mm2 当C50时,普通混凝土(normal-strength concrete) 当C50时,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fcu,k是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2.2.1 混凝土的强度,简单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受压破坏机理,骨料之间的微裂缝是内因纵向受压破坏是横向拉裂造成的。,骨料之间的微裂缝,2.2.1 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组成:最主要因素,在材料组成一定时,还有下列
9、因素加载速度:加载速度快,微裂缝不能充分扩展,强度高试验条件:试件上、下表面不涂油,横向变形受到约束,强度高试件尺寸:尺寸大,内部缺陷相对较多,端部摩擦力影响相对较小,强度低 龄期:龄期长,试件强度高,2.2.1 混凝土的强度,轴心(棱柱体)抗压强度 fc,采用棱柱体试件,能够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工作状态。我国取150150300mm为标准试件,按与立方体试验相同的规定所得的平均应力值,为 fc 。棱柱体高度取值的原因:摆脱端部摩擦力的影响 试件不致失稳,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轴心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棱柱体强度与立方体强度的比值,混凝土考虑脆性的折减系数,结构中混凝土与试件混凝土的强度差异修正系数,2.
10、2.1 混凝土的强度,棱柱体试件尺寸,试件强度不受端部摩擦力和附加偏心距的影响。 中间处于均匀受压状态。,确定方法:对比试验,2.2.1 混凝土的强度,轴心抗压强度 试验值 修正值 :棱柱体强度与立方体强度之比值,C50及以下取 =0.76,对C80取 =0.82,中间按线性规律变化取值; 为混凝土考虑脆性的折减系数,对C40取 =1.00,对C80取 =0.87,中间按线性规律变化取值; 0.88: 考虑结构中混凝土强度与试件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差异而采取的修正系数。,2.2.1 混凝土的强度,轴心抗拉强度 ft,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对于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约 1/17-1/8 的抗压
11、强度 对于高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约 1/24-1/20 的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的试验方法,直接受拉试验劈裂试验 弯折试验,2.2.1 混凝土的强度,轴心抗拉强度试验 直接受拉试验,直接受拉试验的缺点:容易引起偏拉破坏,2.2.1 混凝土的强度,弯折试验,轴心抗拉强度试验 劈裂试验,2.2.1 混凝土的强度,轴心抗拉强度试验 圆柱体劈裂试验,2.2.1 混凝土的强度,轴心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之间的关系,2.2.1 混凝土的强度,复杂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双轴应力状态,研究文献来源: H. Kupfer, H.K. Hilsdorf, H. Rusch, Behaviour of co
12、ncrete under biaxial stresses, ACI J. 66 (1969) 656-666.,研究方法,方形板试件,施加法向应力 1,施加法向应力 2,板处于平面应力状态,2.2.1 混凝土的强度,复杂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双轴应力状态,双等拉,双等压,-1.26,双向受拉的破坏强度接近于单轴抗拉强度。,双向受压的破坏强度高于单轴抗压强度。,一拉一压的破坏强度低于相应的单轴受力强度。,双轴受压的强度最大值不是发生在双轴等压的情况下,而是发生在1/20.5时。,2.2.1 混凝土的强度,复杂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三轴受压状态,侧向等压(常规三轴)的情况,通过液体静压力对圆
13、柱体试件施压,当侧向压力较高时,上式不再为线性关系,可采用蔡绍怀经验公式,当侧向压力较低时,对于普通混凝土,2.2.1 混凝土的强度,复杂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剪压或剪拉复合应力状态,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随着拉应力的增加,混凝土抗剪强度降低; 随着压应力的增加,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达到轴心抗压强度时,抗剪强度为零;,2.2.1 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变形受力变形 一次短期加载下的变形(重点) 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变形(徐变): 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疲劳性能):体积变形 收缩变形:在结硬时体积缩小,是化学收缩,2年后稳定; 干湿变形:干缩湿涨; 温度变形:温度应力裂缝 防止温度裂缝的构造措
14、施,2.2.2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1. 单调短期加载下的变形性能 轴心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a点前内部裂缝没有发展,应力应变近似直线。,b点称为临界应力点,内部裂缝有发展,但处于稳定状态,c点的应变称为峰值应变, 约为0.002,内部裂缝延伸扩展成通缝,c点后出现应变软化。,d点为极限压应变,对普通混凝土取0.0033。,2.2.2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应力-应变曲线特点 oa段:即应力比0.3时,应力-应变关系接近于直线,故a点相当于混凝土的弹性极限。ab段 :当应力比约为(0.30.8)时,应力-应变关系偏离直线,应变的增长速度比应力增长快,故b点称为临界应力点。 bc段 :当应力比约为(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章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课件 钢筋 混凝土 材料 基本 性能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