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复习)课件.ppt
《电工电子学(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电子学(复习)课件.ppt(2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工电子学(复习),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掌握)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 电路模型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 欧姆定律 1.5 电路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6 基尔霍夫定律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P7)2.电路的作用(P7-8)(1)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如电力系统)(2)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如扩音机)3.电路的组成部分(P8)电源(信号源)、中间环节、负载,1. 2 电路模型,1.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是指由理想电路元件或其组合所组成电路。理想电路
2、元件主要有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源元件等。(P8-9),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P9-10),参考方向: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电量任意假定的方向。注意:在参考方向选定后,电流(或电压)值才有正负之分。,电流:,电压:,(2) 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3)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P9-10),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或电压)值为正值;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或电压)值为负值。,1.4 欧姆定律(P11),U、I 参考方向相同时,U、I 参考方向相反时,U = I R,U = IR,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 电压电流关系,U = E IRo (1.5.2
3、),2. 功率与功率平衡,P = PE P,负载取用功率,电源产生功率,内阻消耗功率,UI = EI I2Ro,发出功率=吸收功率(电源) (负载),1.5.1 电源有载工作(P13),开关闭合,接通电源与负载。,3. 电源与负载的判别(P15),(1)根据 U、I 的实际方向判别,电源: U、I 实际方向相反,即实际电流从实际“+”端流出, (发出功率),负载: U、I 实际方向相同,即实际电流从实际“+”端流入。 (吸收功率),(2) 根据功率判别,U、I 参考方向相同,P = UI 0,负载;P = UI 0,电源。,U、I 参考方向不同,P = -UI 0,负载;P = -UI 0,电
4、源。,例1、(a)电压源的作用,(b)电流源的作用,既不是负载,也不是电源,电源,2、 图中向外输出能量是a.电流源 b.电压源 c.电流源和电压源,2 ?,3、 图中电压源的作用a.电源 b.负载 c.既不是电源也不是负载,4、 若将R=2,则电流源为 ,电压源为a.电源 b.负载 c.既不是电源也不是负载,(a),(b),(a),(a),IU,5 ?,5、 若将R=5,则电流源为 ,电压源为a.电源 b.负载 c.既不是电源也不是负载,(a),(c),例2、电压源的作用( ),10A,1,10V,+_,I,+_,U,既不是电源也不是负载,例3、已知RL消耗功率40W,则理想电压源消耗的功率
5、为( )。,-10W,1.5.2 电源开路(P16),(1)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I = 0(2)开路处的电压 U 视电路情况而定。,2、电路中某处断开时的特征:,1、特征:,开关 断开,电源外部端子被短接,(1)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U = 0(2)短路处的电流 I 视电路情况而定。,2、电路中某处短路时的特征:,1.5.3 电源短路 (17),1. 6 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 一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回路: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网孔: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1、电路中基本术语(P19),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定律) (
6、P19),(1)内容: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在任一瞬间,一个结点上电流的代数和 (一般可以规定流入为正,流出为负)恒等于零。,(2)形式: 入= 出 或: = 0,(3)推广:KCL可以推广应用于包围部分电路的任一假设的闭合面。,I =?,例1:,I = 0,IA + IB + IC = 0,广义结点,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定律) (P20-21),(2)形式: U升= U降 或 U = 0,(1)内容:在任一瞬间,从回路中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行一周,则在这个方向上电位升之和等于电位降之和。在任一瞬间,沿任一回路循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可以规定电位
7、降为正,电位升为负)恒等于零。,(3)推广:KVL可以推广应用于回路中的部分电路。,例1、图中电动势E、电压U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例2、在电路中,电压U和电流I之间关系为( 或 ),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P23-24),电位:电路中某点至参考点的电压,记为“VX” 。 通常设参考点的电位为零。,1. 电位的概念,2.电位的计算步骤: (1) 任选电路中某一点为参考点,设其电位为零; (2) 标出各电流参考方向并计算; (3) 计算各点至参考点间的电压即为各点的电位。,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高;某点电位为负,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低。,(1)电位值是相对的,参考点选取的不同
8、,电路中 各点的电位也将随之改变,即与参考点的选取有关;,(2)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固定的,不会因参考 点的不同而变, 即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3.电位和电压与参考点的关系:,例1、3的滑动变阻器向下移动时,则a点电位值将(变大),R,S,3V,6V,a,b,c,例2、图中,c点电位在开关S断开时应比开关S闭和时( )。,解:S闭合时,S断开时,高,例3、图中,当RP的活动触点向右移动时,B点的电位将( )。,降低,- 6V +,+ 3V -,1,2,B,4,A,例4、图中A点的电位( 5V )。,例2、试求图中电路的电流I、I1和电阻R。设Uab=0,解:(1)对acbd的正方形闭合面由
9、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I=6A,(2)由Uab=2+2I1=0,得I1=-1A,(3)由Uab=0,得I4、I5平均分流,故I4=I5=3A,对b点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3=I1+I5,得I3=-1+3=2A,对a点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4=I1+I2,得I2=3-(-1) =4A,对R由欧姆定律得R=Uad/I2=Ubd/I2=(1I3)/I2=2/4=0.5,(3)对c点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4+I5=6A对回路abca基尔霍夫电压定律Uab-4I5+4I4=0对a点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4=I1+I2,得I2=3-(-1)=4A对b点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3=I1+I5,得I3=-1+3=2A对回路a
10、bda基尔霍夫电压定律Uab+I3-RI2=0,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掌握、理解),2.4 支路电流法(会应用),2.5 结点电压法(掌握、理解),2.6 叠加原理(掌握、理解),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掌握、理解),2.8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掌握、理解),1、 电阻的串联 P31,特点:,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1)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 =R1+R2,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2)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11、。,2 、 电阻的并联 P31,(1)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特点:,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2 、 电阻的并联 P31,特点:,(2)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3、 电阻混联电路的计算,方法:运用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变换,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3.1 电压源模型 P37,(1)实际电压源模型,UO=E,理想电压源,O,电压源,U = E IR0,(2)理想电压源(恒压源),电压源的外特性:,2.3.2 电流源模型 P37-38,电流源的外特性:,U0=ISR0,理想电流源,O,IS,电流源,(1)实际电流源模型,(2)理想电流源(恒流源),1、 电源两种
12、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 P40,由图a: U = E IR0,由图b: U = ISR0 IR0,方向:电流的流向为电动势的电位升,2.3.3 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内阻R0相等,(1)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 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2)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2、 电源等效变换的注意事项 P40,(5) 若理想电压源与某一支路并联,则等效为该理想 电压源;若理想电流源与某一支路串联,则等效 为该理想电流源。,(7)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的三步骤:,1、结构:串联的电压源、并联的电流源,2、参数大小: E = ISR0 或IS=E
13、/R0,3、方向:电压源的电位升和电流源的流向相同,例1:,求下列各电路的等效电源,解:,-+,-5v,-5A,例2、图示电路的戴为宁等效电动势E和等效内阻R0为( )。,b.E4V,R02,c.E10V,R02,a.E8V,R02,(c),a,3A,b,图4(b),+,5V,图4(a),IS,a,b,IS=-3A,例3、,若将图(a)中的3A换成1或4A,则图(b)中的IS如何,图3(a),+,5V,R1,+,a,b,RO,US,图3(b),R2,a,b,若RO=10,则R1=10,例4、,2.4 支路电流法 P45,(1) 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标出回路循行方向。,(
14、2) 应用 KCL 对结点列出 ( n1 )个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3) 应用 KVL 对回路列出 b( n1 ) 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通常可取网孔列出)。,(4) 联立求解 b 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1、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例1、在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s 值均已知,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压源的电流I,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3和3,2. 5 结点电压法 P48,1、结点电压的概念:,任选电路中某一结点为零电位参考点(用 表示),其它各结点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为结点电压。 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从结点指向参考结点。,2、两结点的结点电压公式,注意: (1)分
15、母是各支路电导之和, 恒为正值; 串联在恒流源支路中的电阻不起作用 (2)分子中各项可以为正(其中以流入该节点 的电源电流为正),也可以可负。,2.6 叠加原理 P50,1、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不作用电源的处理: E = 0,即将E 短路; Is= 0,即将 Is 开路 。,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 但功率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2、注意事项:, 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若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
16、方 向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例1、 在图示电路中,当Us单独作用时,电阻RL中的电流IL=1A,则当Us和IL共同作用时,IL应为( )。(a)2.5A (b)1.5A (c)1A,例2、求解图中电流I4,解:(方法1)电源的等效变换,例1、求解图中电流I4,解:(方法2)应用叠加定理,例1、求解图中电流I4,解:(方法3)结点电压法,+Uab,例1、求解图中电流I4,解:(方法4)戴维宁定理,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电压源(戴维宁定理),电流源(诺顿定理),1、无源二端网络可化简为一个电阻,2、有源二端网络可化简为一个电源,一、基本的等效变换,2.7.1 戴维宁定理 P54
17、,1、内容: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E的理想电压源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等效电源的内阻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 、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0,即将负载断开后 a 、b两端之间的电压。,等效电源,2、戴维宁定理的解题步骤:,(1)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断开待求支路开路 电压U0C )(2)求戴维宁等效电阻R0 (理想电压源短路, 理想电流源开路)(3)作等效电路图求待求量U或I,例1、求图中电流I,方法1:戴维宁定理,P67-71,2.3.4
18、 、2.7.8、 2.7.1,方法1:戴维宁定理,例1、求图中电流I,方法2:叠加定理定理,例3: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I。已知R1 = R3 = 2, R2= 5, R4= 8, R5=14, E1= 8V, E2= 5V, IS= 3A。,(1)求UOC,解:,(2)求 R0,(3) 求 I,R0 = (R1/R3)+R5+R2=20 ,例4:用戴维宁定理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解:(1)断开待求支路,得有源二端网络如图(b)所示。由图可求得开路电压UOC为:,(2)将图(b)中的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得除源后的无源二端网络如图(c)所示,由图可求得等效电阻Ro为:,(3)根据UOC和Ro
19、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并接上待求支路,得图(a)的等效电路,如图(d)所示,由图可求得I为:,例2、求图中电流IL,戴维宁定理,例3、在下图中,(1)试求电流I和电压Uab ;,(2)试计算理想电压源的功率,并说明它是取用功率还是发出功率。,解:(1)用戴维宁定理求解,(2)理想电压源的功率,两结点的结点电压公式:,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掌握、理解),3.3 RC电路的响应(掌握、理解),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掌握、理解),3.6 RL电路的响应(掌握、理解),3.5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掌握),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3.1.1
20、 电阻元件,根据欧姆定律:,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P75,电阻的能量,1、电压和电流的基本关系式,2、电阻元件耗能 p75,电阻总是消耗电能,是耗能元件,3.1.2 电感元件 P75,1、电压和电流的基本关系式,直流电路中,电感短路,2.电感元件储能,磁场能,即电感将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储存在线圈中,电感是储能元件。,3.1.3 电容元件 P76,1、电压和电流的基本关系式,电场能,2、电容元件储能,即电容将电能转换为电场能储存在电容中,电容是储能元件。,直流电路中,电容短路,例1、图中,A点电位值为( )。,3V,例2、图中,A点电位值为( )。,11V,A,20k,6V,+_,
21、20k,10k,1000pF,例3、图中,A点电位值为( )。,A,8,15V,+_,5,10,0.5uF,0.1H,5V,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理解),4.4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交流电路(掌握),4.1 正弦电压与电流(理解),4.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掌握、理解),4.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掌握、理解),4.9 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4.8 功率因数的提高(理解),4.7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4.6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4.1 正弦电压与电流,幅值、角频率、初相角成为正弦量的三要素。,一、正弦量的三要素 P101,4.1.1 频率与
22、周期 P102,周期T: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 (s),角频率:,(rad/s),4.1.2 幅值与有效值 P103,幅值:Im、Um、Em,有效值: I、U、E,4.1.3初相位与相位差 P104,2、相位差 :,两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的初相位之差。不同频率的正弦量不能比较它们的相位差。,1、初相位: 表示正弦量在 t =0时的相角。,设正弦量:,1、相量: 表示正弦量的复数称相量,2、相量表示:,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P106,注意:相量只是表示正弦量,而不等于正弦量。,(1)相量式:,(2) 相量图: 把相量表示在复平面的图形,可不画坐标轴,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画在同一相量图上。,4.
23、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P109,4.3.1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P109,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相量式:,相量图:,特点: (1) 频率相同(2)大小关系:,(3)相位关系 :,u、i 相位相同,2. 功率关系,(1) 瞬时功率 p,(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P,单位:瓦(W),(3) 无功功率 Q,单位:var,4.3.2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P111,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相量式:,相量图:,(2) U =IXL,(3) 电压超前电流90,相位差,特点: (1) 频率相同,2. 功率关系,(1) 瞬时功率,(2) 平均功率,单位:瓦(W),(3) 无功功率 Q,单位:var,功率因
24、数为0,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4.3.3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P114,相量式:,相量图:,特点: (1) 频率相同,2. 功率关系,容抗(),(3)电流超前电压90,相位差,(1) 瞬时功率,(2) 平均功率,单位:瓦(W),(3) 无功功率 Q,(2) U=I XC,单位:var,功率因数为0,单一参数电路中的基本关系,小 结,P120,例、在电阻和电容串联电路中,电容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为( )。a.,b.,c.,a,例、在纯电感电路中,下列各式哪个式子是对的( )a.,b.,c.,例、在纯电容电路中,下列各式哪个式子是对的( )a.,b.,c.,c,c,1. 电流、电压的关系,4.4 R、
25、L、C串联的交流电路 P117,1)相量式,阻抗,阻抗模:,阻抗角:,电路参数与电路性质的关系:,阻抗模:,阻抗角:,例6、已知,,,,则电路为( )。,2) 相量图,由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由功率三角形:,由电压三角形:,例、已知某负载无功功率Q=3kvar,功率因数为0.8,则其视在功率为多少?,3kvar,4w,5 V.A,2.功率关系,(1) 瞬时功率,(2) 平均功率P (有功功率),单位: W,(3) 无功功率Q,单位:var,(4) 视在功率 S,单位:VA,注: SNUN IN 称为发电机、变压器 等供电设备的容量,例、图中,us=50sinwt V,R1消耗的功率为10W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 电子学 复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