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式电涡流课件.ppt
《电感式电涡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感式电涡流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金属导体内产生的涡流存在趋肤效应,即涡流渗透的深度与传感器激励电流的频率有关。根据电涡流在导体内的渗透情况,电涡流传感器分为:高频反射式低频投射式,4.3.1 工作原理,传感器线圈通以正弦交变电流 I1 时, 线圈周围空间必然产生正弦交变磁场H1, 使金属导体产生感应电涡流 I2 , I2 又产生新的交变磁场 H2 。,根据愣次定律,H2的作用将阻碍原磁场 H1 的变化。 由于磁场H2的作用,涡流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导致传感器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由上可知,线圈阻抗的变化完全取决于被测金属导体的电涡流效应。 电涡流效应既与被测体的、以及几何形状有关,,还与激磁线圈的几何参数、激磁线圈中激磁
2、电流频率 f 有关,同时还与激磁线圈与导体间的距离 x 有关。 传感器线圈受电涡流影响时的等效阻抗 Z 的函数关系式为 :,Z=F (, r, f, x) r 为激磁线圈与被测体的尺寸因子。 如果保持上式中其它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传感器线圈阻抗 Z 就仅仅是这个参数的单值函数。,通过与传感器配用的测量电路测出阻抗 Z 的变化量,即可实现对该参数的测量。 4.3.2 基本特性,电涡流式传感器简化模型,在被测金属导体上形成的电涡流可等效为一个短路环, 即假设电涡流仅分布在环体之内。,电涡流的轴向贯穿深度 h 贯穿深度是指把电涡流强度减小到表面强度的 1/e (0.37)处的表面厚度。,
3、f 为线圈激磁电流的频率。,电涡流式传感器简化模型,电涡流的等效电路图。,R2为电涡流短路环等效电阻,电涡流式传感器简化模型,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线圈激磁电流角频率; R1线圈电阻;L1线圈电感;L2短路环等效电感; R2短路环等效电阻;M互感系数。,等效阻抗 Z 为,Req线圈受电涡流影响后的等效电阻,线圈的等效品质因数Q值为,4.3.3 电涡流形成范围 1. 电涡流的径向形成范围 线圈与导体系统产生的电涡流密度既是线圈与导体间距离 x 的函数,又是沿线圈半径方向 r 的函数。,当 x 一定时,电涡流密度 J 与半径 r 的关系曲线如图4-25所示。,电涡流密度J与半径r的关系曲线,J0
4、为金属导体表面电涡流密度, 即电涡流密度最大值。 Jr为半径 r 处的金属导体表面电涡流密度。, 电涡流径向形成范围大约在传感器线圈外径ras的1.82.5倍范围内,且分布不均匀。,电涡流密度J与半径r的关系曲线, 电涡流密度在 ri=0 处为零。 电涡流的最大值在r=ras附近的一个狭窄区域内。 可以用一个平均半径为 的短路环来集中表示分散的电涡流(图中阴影部分)。,电涡流密度J与半径r的关系曲线,2. 电涡流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当 x 改变时,电涡流密度也发生变化,即电涡流强度随距离 x 的变化而变化。,金属导体表面的电涡流强度,I1线圈激励电流; I2金属导体中等效电流; x线圈到金属导体
5、表面距离; ras线圈外径。,电涡流强度与距离归一化曲线,金属导体表面的电涡流强度, 电涡流强度与距离 x 呈非线性关系,且随着 x/ras 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当利用电涡流式传感器测量位移时,只有在 x/ras1(一般取0.050.15)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较好的线性和较高的灵敏度。,金属导体表面的电涡流强度,电涡流强度与距离归一化曲线,3. 电涡流的轴向贯穿深度 贯穿深度是指把电涡流强度减小到表面强度的 1/e 处的表面厚度。 由于金属导体的趋肤效应,电磁场不能穿过导体的无限厚度,仅作用于表面薄层和一定的径向范围内。,导体中产生的电涡流强度随导体厚度的增加按指数规律下降。,d金属导体中某一点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感 涡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