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2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8.童年的水墨画,张继楼,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目标,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三首诗歌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儿童自由快乐的心情。,4,了解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欢乐美好,体会儿童在大自然间的天真快乐的心境。,会认的字,生字学习,会写的字,多音字,斗,钻,墨(墨水) 染(点染)黑(黑夜) 杂(杂乱)拨(点拨) 竿(竹竿) 拔(拔草) 芋(芋头)腾(腾飞) 碎(破碎)藤(藤条) 翠(翠绿),形近字,爽(清爽) 蘑(蘑菇)夹(夹心) 磨(折磨)浪(波浪) 葫(葫芦)狼(狼窝) 胡(胡说)菇(香菇) 姑
2、(姑妈),词语学习,词语理解,梳妆:梳洗打扮。造句:小莉正在镜子前梳妆打扮。钓竿:依钓鱼或其他水生动物用的竿子,一端系线,线端有钩。造句:我拿着钓竿跟着爷爷来到了河边。 扑腾: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造句:只听扑腾一声,他把包扔进了池塘里。,拨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造句:我们用小桨拨动水面,小船就缓缓前进了。清清爽爽:清洁凉爽。造句:洗完澡后,他感觉全身都清清爽爽的。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造句:小明戴上斗笠,拿起雨伞,冲出了门。 欢叫:欢快的叫喊。造句:是谁在林间发出了阵阵欢叫?,近义词,梳妆打扮 平静安静 戏耍嬉闹 清清爽爽凉凉
3、爽爽 开放盛开 明明亮亮闪闪亮亮 欢叫欢笑,反义词,平静喧闹 清清爽爽黏黏糊糊明明亮亮昏昏暗暗,词语辨析,平静 安静 相同点:都有“安宁、不受打扰”的意思。 不同点:“平静”侧重形容心情、环境等安安稳稳,没有动荡。“安静”侧重形容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运用示例: 房间里十分( ),刚才还吵吵闹闹的小兄妹此刻已经( )下来。,安静 平静,1.全文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描绘了哪些场景? 全文用三首小诗分成了三个部分。 分别描绘了孩子们在溪边钓鱼、在江中游泳戏水、在林中欢笑嬉戏的场景。,整体感知,2.你从这几个场景中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欢乐,他们亲近大自然,无忧无虑、自由自
4、在,让人羡慕。,1.仔细阅读溪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大意。 这首诗描绘了溪边钓鱼的场景,先静后动,勾勒出一个垂钓儿童的形象。,课文解读,2.“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垂柳当作人来写,以溪水为镜梳妆,写出了垂柳也爱美。由于有垂柳的倒影,溪水变绿了,如玉带一般,也写出了溪水的碧绿、狭长、平静。,3.品读“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一句。 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溪水染绿了,还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染”字富
5、有动感,“立”字运用传神,静静的钓竿上立着红蜻蜓,使人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儿受惊。此处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4.怎样理解“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一句? 这句写鱼儿上钩的一刹那,孩子手忙脚乱,原有的寂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溪边热闹起来。,5.仔细阅读江上,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节诗的大意。 这一节描绘了江上游泳嬉戏。写了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鲜明的形象感。,6.“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这一句用了比拟(拟物)的修辞手法。 句中的“鸭群”指一群孩子,“翅膀”指
6、孩子们的胳膊,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跳入水中的情态。,7.品读“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一句。 在江中戏水的孩子们,是那样调皮,那样欢快。他们像小鸭子一样跳入水中,挥动着胳膊拨水嬉戏。“你拨我溅”“笑哈哈”写出了孩子们打水仗的场面,多么快乐啊!,8.“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中的“水葫芦”指什么? “水葫芦”原指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 句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水葫芦”代指人,形容孩子们水性极好。,9.怎样理解“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一阵水花两排银牙”写出了孩子的顽皮、可爱。“一阵水花”是指孩子从水中冒出头
7、来时掀起的水花,“两排银牙”是指孩子咧开嘴大笑时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齿,从中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在江中游泳、戏水的无限欢乐。,10.仔细阅读林中,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森林里的松树被一场大雨冲洗得干净而清爽,松针上还挂着亮晶晶的水珠。树下,小蘑菇长出了地面,它们伞状的蘑菇顶盖就像一顶顶斗笠,一个个可爱的小蘑菇就像花儿一样在树下开放。 忽然,林中传来一声欢叫,把松针上面的雨珠都震落了。是谁呀?原来,那是戴着斗笠在林中嬉戏的孩子们。,11.“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一句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 这一句属于景物描写,描写了雨后的松树。 先整体描写松树被雨洗得干干净净、清清
8、爽爽,再用特写镜头的方式,局部描写松针上还挂着亮晶晶的水珠。 “刚洗过澡”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雨淋湿松树的样子,十分生动、有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挂在翠绿细长的松针上,也许正反射着五彩的阳光,多么漂亮啊!,12.“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一句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 这一句也属于景物描写,描写了树下的小蘑菇。 雨后,蘑菇从地里长了出来,菌盖部分的外形犹如一把张开的伞,也很像一顶斗笠。因为蘑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通常雨后会大量生长,所以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蘑菇“戴一顶斗笠”,十分形象。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一朵朵蘑菇零零星星或成片成片地长在树下,就像一
9、朵朵小花开放在树下一样。,13.“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声欢叫能把树上的雨珠都抖落下来,足见这欢叫声是多么响亮、多么欢快啊!,14.你知道这“一声欢叫”是谁发出的吗?为什么? 这声欢叫是在雨后林中嬉戏的孩子们发出的。从“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可以看出来。“一个个斗笠”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个戴着斗笠的孩子。,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拟人、比喻) 2.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景物描写、拟人、比喻),佳句积累,童年的水墨画系列诗歌之 街
10、 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课文用三首儿童诗,通过“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小标题,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动静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的美好画面。 三首小诗风景各异,虽然不是图画,但字里行间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童真童趣。同学们喜欢作者描绘的这三幅图画吗?大家也可以尝试拿起笔来,用诗歌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的童年生活。,结构图示,静态:垂柳照镜、溪如玉带 溪边钓鱼 蜻蜓竿上立 动态:人影碎、鱼儿跳
11、 拟物:如鸭群拍水戏耍童年的 江上戏水 动作:你拨我溅、笑哈哈 清新自然水墨画 特征: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纯真欢乐 景物描写:松树清清爽爽 林间嬉戏 松针挂满雨珠 蘑菇戴着斗笠 比喻:孩子头上的斗笠像蘑菇,当堂测试,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首儿童诗通过 、 、 三幅画面,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动静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的美好画面。 溪边 江上 林中,2.你知道在林间玩耍的孩子们为什么发出欢叫吗?发挥想象,试着说一说。 也许他们正在雨后凉爽的林间追逐、嬉戏、打闹着,忽然望见了远处山边架起了一座彩虹桥; 也许他们中间那个最顽皮的家伙正在摇动松树,树上
12、冰凉的雨珠哗啦啦全掉到小伙伴的头上了; 也许他们刚发现了一大片新鲜的小蘑菇,正拿出篮子准备采摘,1.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我在静静的溪边,看到了绿绿的垂柳和平如玉带的小溪,一个孩子正在钓鱼;鱼儿上钩的一刹那,孩子手忙脚乱;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溪边热闹起来了。,课后习题,(2)我在清清的江上,看到了一群正在江中游泳、戏水的孩子,他们是那样调皮,那样欢快。他们像小鸭子一样跳入水中,挥动着胳膊拨水嬉戏,打着水仗。他们的水性极好,从水中冒出头来的时候,咧开大笑,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齿,多么可爱啊!,(3)我在雨后的林间,看到了松树被大雨冲洗得干净而清爽,松针上还
13、挂着亮晶晶的水珠;树下,小蘑菇长出地面,伞状的蘑菇顶盖就像一顶顶斗笠,一个个可爱的小蘑菇就像花儿在树下开放。忽然,林中传来一声欢叫,把松针上面的雨珠都震落了。是谁呀?原来,那是戴着斗笠在林中嬉戏的孩子们。,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这句话是个被动句,是说溪水把人影染绿了。 因为碧绿的垂柳倒映在清澈的溪水里,溪水看上去就成了绿色的;同样倒映在溪水里的人影,也跟着变成了绿色的。一个“染”字富有动感,把溪水写得有情有意。,(2)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个戴着斗笠的孩子。因为蘑菇的伞状菌盖就像斗笠的样子。孩子们像蘑菇
14、一样,出现在雨后的林中,尽情的嬉戏玩耍,欢乐极了。,谢谢观看,19.剃头大师,秦文君,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目标,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划分层次结构。,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何不同。,4,通过学习本文,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会认的字,生字学习,会写的字,多音字,折,处,表(表现) 胆(胆量)麦(麦苗) 担(扁担)鬼(捣鬼) 理(道理) 愧(惭愧) 里(里程)夺(争夺) 骂(骂人)守(守卫) 驾(驾车),形近字,付(支付) 倍(加倍)附(附加) 培(培养)虽(虽然) 件(
15、零件)强(强壮) 伴(伙伴)仇(仇恨) 差(差不多)九(九霄云外) 羞(害羞),词语学习,词语理解,监督:察看并督促静。造句:我愿意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一定把值日做好。 否则:如果不是这样。造句:我们应当先把场地清理干净,否则无法施工。,仇人:因有仇恨而敌视的人。造句:他们兄弟俩怎么闹得跟仇人似的?。冤家:仇人。造句:他和张强是冤家对头,一言不合就吵起来了。 规规矩矩:合乎标准或常理;(行为)端正老实。造句:张老汉是个规规矩矩的手艺人。,夺门而逃:忧摆脱阻拦,冲出门逃跑。造句:听见老妈打上门来了,闯祸的小明夺门而逃。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造句:他还因升职
16、一事耿耿于怀。 央求:恳求。造句:张朱小星央求我帮他捎封信回家。,处置:安排(事物);解决(问题)。造句:这件事怎么处置,还得听张老师的。表示: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造句:大家热烈鼓掌,表示对小明的欢迎。无所谓:不在乎;没有什么关系。造句:他大家都替他着急,而他自己倒好像无所谓似的。,近义词,监督督促 仇人冤家 摆布操纵 央求恳求 处置处理 架势姿势 时髦时尚 清除清理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反义词,胆小勇敢 噩梦美梦 监督放任 抗议支持 折磨享受 随意谨慎耿耿于怀不以为意,词语辨析,耿耿于怀 念念不忘 相同点:都有“一直放在心上”的意思。 不同点:“耿耿于怀”指事情在心里,难以排解
17、,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念念不忘”指随时都想着,强调牢记在心,时刻不忘,多为好的事情。,运用示例: 1.他所( )的是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 2.朱小星对老鼠偷吃他的苹果还( )。,念念不忘 耿耿于怀,1.全文可以分成了几个部分?概括每部分大意。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小沙天生有“四怕”。 第二部分(26):写以前小沙是怎样理发的。 第三部分(718):写“我”给小沙理发,因为手艺太糟糕,最后小沙只能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整体感知,2.通读全文,说说文中哪些描写最吸引你。 本文的描写生动而充满童趣,比如第3自然段的神态描写、第9、11、14自然段的语言描写,第10、16
18、自然段的动作描写和第13、16自然段的外貌描写。,1.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表弟小沙天生有“四怕”,为后文写他去理发店里剃头买下了伏笔。,课文解读,2.第2、3自然段是怎样表现小沙害怕剃头的?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拿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着,否则小沙就会逃跑。小沙会骂给他剃头的师傅是“害人精”,还用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3.以前都是谁给小沙理发的?为什么是他来理发? 以前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给小沙理发。因为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这让小沙又害怕又无可奈何
19、,所以只得由老师傅摆布。,4.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小沙在此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和感受?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老师傅眼神也差,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一会儿痛一会儿痒,就跟受刑一样,让小沙受尽了“折磨”。更让小沙不高兴的是,难受完了,还得付给老师傅双倍的钱。,5.文中的哪些段落写了“我”给小沙理发?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什么? 第10、16两段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写“我”给小沙理发。 第10自然段中,“围上”睡衣、“摆出”架势、“剪下”头发等描写,表现了“我”是如何给小沙理发的。“嚓嚓两剪刀”“剪下一堆头发”说明“我”剪头发时动
20、作干净利落,毫不犹豫。 第16自然段中“剪掉”“修了修”,写“我”在把头发剪坏以后想尽量弥补,结果越搞越糟。,6.“我”是怎样给小沙剪头发的?成果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我”毫不吝惜地剪了很多头发下来,从第12自然段“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此处运用比喻,说明被“我”剪掉的头发之多)可以看出来。,“我”下剪刀的时候毫无章法,只图痛快,从第12自然段“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一厘米”可以看出来。 “我”知道自己剪坏了以后,急于补救,却越修越糟,从第16自然段“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发”“整个头上坑
21、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可以看出来。,7.小沙在“我”给他理发的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 刚开始时,他“有些慌”,怕被“我”剪破耳朵。当他看见“我”真剪下头发来时,很高兴。当他听见“我”叫“坏了”时,只是摸了摸耳朵,确定耳朵没受伤,就表示无所谓。最后剪完了,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他是被自己的丑模样吓到了。,8.“我”这个剃头大师服务得好不好?为什么? 服务得不好。因为“我”的一通乱剪,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睡衣上的碎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害得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最后“我”也没得到小沙答应付给“我”的五块钱。,
22、1.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动作描写、比喻) 2.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排比),佳句积累,AABC式成语 耿耿于怀 津津有味 窃窃私语 欣欣向荣 历历在目 奄奄一息 息息相关 滔滔不绝 摇摇欲坠 亭亭玉立 翩翩起舞 彬彬有礼 默默无闻 比比皆是 夸夸其谈 生生不息 闷闷不乐 斤斤计较 念念不忘 蒸蒸日上 寥寥无几 扬扬得意 振振有词 沾沾自喜,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大师”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我”与理发店的师傅相比,技术差太多了,表现也很糟糕,但这是“我”第一次拿起剪刀帮表
23、弟理发,是“我”人生中一次有趣而难忘的经历,是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用“大师”一词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我”第一次拿起剪刀的骄傲和自信,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也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故事的兴趣。,结构图示,耳朵不好,听不到抗议无可奈何 老师傅 老掉牙的推剪,咬住头发痛 童剃头 眼神不好,碎头发掉进脖子里痒 年大师 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 趣 “我”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 事 长长短短,坑坑洼洼,只能剃光头,当堂测试,“我”的表弟小沙最怕_,因为理发店里的老剃头师傅总是弄得他 _。为了不去理发店,他央求“我”给他理发,从无经验的“我”一通乱剪,结果小沙被迫去理发店 ,姑父睡衣上的 怎么也清除
24、不干净,害得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剃头 又痛又痒 剃了光头 碎头发,1.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从课文中找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和同学交流。 老剃头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老师傅眼神也差,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一会儿痛一会儿痒,就跟受刑一样,让小沙受尽了“折磨”。,课后习题,而“我”毫不吝惜地剪了很多头发下来,“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我”下剪刀的时候毫无章法,只图痛快,“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结果“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一厘米”来。“我”知道自己
25、剪坏了以后,急于补救,却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发”“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因为“我”的一通乱剪,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2.一边读一边想,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剃头大师”指的是帮小沙理发的“我”。“大师”一词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我”第一次拿起剪刀的骄傲和自信。 “害人精”指的是理发店里为小沙理发的剃头师傅。因为小沙怕剃头,剃头师傅总是把他弄得又痛又痒,他讨厌他们,所以这么称呼剃头师傅。,(2)为什么“我” 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因为小沙信任“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ppt 课件 第六 单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