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微分方程建模概要课件.ppt
《第5讲 微分方程建模概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 微分方程建模概要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第6章 微分方程建模,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6.4 放射性废料的处理,6.4.1 问题的提出,6.4.2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subs是赋值函数,用数值替代符号变量替换函数例如: 输入subs(a+b,a,4) 意思就是把a用4替换掉,返回 4+b也可以替换多个变量,例如:subs(cos(a)+sin(b),a,b,sym(alpha),2)分别用字符alpha替换a和2替换b,返回 cos(alpha)+sin(2),vpa 函数是什么意思?除了利用MATLAB 的help 还可以借助于网络资源.,simplify和simple是Matlab符号数学工具箱提供的两个简化函数
2、,区别如下: simplify的调用格式为:simplify(S);对表达式S进行化简。 simple是通过对表达式尝试多种不同的方法(包括simplify)进行化简,以寻求符号表达式S的最简形式。,6.5 初值问题的Matlab数值解,数学建模竞赛赛题讲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92年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开始组织.,1994年起教育部高教司和CSIAM共同举办(每年9月).,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学科竞赛,内容,赛题:工程技术、管理科学中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答卷:一篇包含模型假设、建立、求解、计算方法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分析和检验、模型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形式,3名大学生组
3、队,在3天内完成的通讯比赛,可使用任何“死”材料(图书、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讨论,宗旨,创新意识 团队精神 重在参与 公平竞争,标准,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表述的清晰性,题目的特点,题目来源: 实际研究课题的简化、改编;有实际背景问题的编撰;合适的社会热点(或兴趣)问题,题目背景尽量通俗易懂,涉及的专业知识不深,题目需要的数学知识一般不超过本科的三门主干课(非数学专业)内容及统计、优化、计算等基本方法;专科题目力求少用大学数学内容,解题所用的数学方法尽量多元化、综合化,可以查阅到一些参考材料,但是无法照搬现成文献,兼顾数据的处理与数据的收集,基础性,
4、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挑战性,A题:中国人口增长预测,题目分析: 题目属于那种类型:连续的、离散的? 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最优化方案、预测模型、最短路径等等; 可以用哪些相关模型、算法求解、 需要什么数学工具; 论文写作:(1)问题提出和假设的合理性 论文中的假设要以严格、确切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所提出的假设确实是建立数学模型所必需的;假设应验证其合理性.,(2) 模型的建立 在作出假设后,我们就可以在论文中引进变量及其记号,抽象而确切地表达它们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最后顺利地建立方程式或归纳为其他形式的数学问题,把得到数学模型的过程表达清楚,使读者获得判断模型科学性的一个依据.,(3)
5、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把实际问题归结为一定的数学问题后,就要求解或进行分析.在数值求解时应对计算方法有所说明,并给出所使用软件的名称或者给出计算程序(通常以附录形式给出).还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曲线和曲面示意图,来形象地表达数值计算结果。基于计算结果,可以用由分析方法得到一些对实践有所帮助的结论.,(4)模型的讨论 对所作的数学模型,可以作多方面的讨论.例如可以就不同的情景,探索模型将如何变化.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文章一开始所作的某些假设,指出由此数学模型的变化.还可以用不同的数值方法进行计算,并比较所得的结果.有时不妨拓广思路,考虑由于建模方法的不同选择而引起的变化.通常,应该对所建立模型的
6、优缺点加以讨论比较,并实事求是地指出模型的使用范围.,2007A题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2007年初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附录1) 还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附录2就是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收集到的部分数据。 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上述特点出发,参考附录2中的相关数据(也可以搜索相关文献和补充新的数据),建立中国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并由此对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做出预测;特别要指出你们模型中的优点与
7、不足之处。,类比、引用和借鉴是很有效的方法:现状!,数学建模方法= 创造性的本质方法 + 模型类比方法,但是:,Logistic模型(阻滞增长模型) 基于Logistic 模型,建立了含市、镇、乡人口相互流动关系的微分方程模型,求得全国总人口数在短期内将持续增长,到2010 年、2020 年分别为13.59 亿和14.44亿,具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1. 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预测,从网上可查得2000-2005年的总人数如下表1表1,(1) 数据预处理,题中所给5年我国人口1%调查数据是对人口的抽样调查数据,由于数据的不完备性,并不能由它来估计当时的全国总人口数. 但基于抽样调查的等概率性
8、,可以认为它所反应的市、镇、乡三个地区的人口比例及男女比例是与实际较为接近的.根据网上得到的具体的全国总人口数. 进而可以得到各部分人口数.所得数据见表2。例:,表2,(2)模型建立考虑单一地区只受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限制Logistic 模型:,其中 为固有增长率. , 分别表示第t 年的人口数和此条件限制下的最大人口容量.因子 体现了人口自身的增长趋势,因子 则体现了资源和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阻滞作用,人口增长是两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考虑市、镇、乡三个地区的总人口变化规律,假定在一段时期内,这三个地区各自均处于稳定状态,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没有太大变化。然而居民在三个地区间的迁移会对总人口产
9、生一定的影响。对原Logistic 模型进行修改,得到多地区条件下的改进模型:,(3)模型求解 未知参数为: , , :,3.1 求解r,3.2,3.3,表3 迁移系数,3.4,表4 模型对全国总人口的预测,(4) 模型分析结果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在短时间内仍会继续增长,增长水平为每年1000 万人左右,到2010 年和2020 年,全国总人口将达13.59 亿人与14.44 亿.2.灵敏性分析,3. 模型优点 基于传统的Logistic 模型,建立起市、镇、乡人口间的相互流动关系,综合考虑了出生率、死亡率与迁入迁出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对Logistic 原模型做了合理的扩充,使其更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讲 微分方程建模概要课件 微分方程 建模 概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2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