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血型与输血检验课件.ppt
《第5章血型与输血检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血型与输血检验课件.ppt(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第二节 红细胞血型检测技术第三节 白细胞血型第四节 血小板血型第五节 新生儿溶血病第六节 临床输血第七节 发展趋势,主 要 内 容,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血型、血型抗原与抗体,血型 是人类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表达了血液各种成分的抗原型别和遗传性状。血型抗原分类 1.红细胞血型抗原: ABO、 Rh、 MNS 等 2.白细胞血型抗原: HLA 、 CD等 3.血小板血型抗原: HPA等 4.其他血型抗原,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血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按人体血液中红细
2、胞所含抗原及血浆中抗体不同而分为各种型别。,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血型抗原,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血型抗原的化学本质,种类:糖蛋白、脂蛋白、糖脂和蛋白质四种 糖蛋白:唾液中ABH抗原、Lewis、MNSs、HLA脂蛋白:Rh抗原糖脂:红细胞上、血浆中ABH抗原、P血型抗原多糖类抗原刺激产生IgM抗体蛋白类抗原刺激产生IgG抗体,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完全抗体(complete antibody) 在血型抗原物质刺激下形成,与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混合后能引起红细胞凝集的特异性抗体,主要是IgM抗体。,血型抗体,不完全抗体(low-order antibody) 只可使红细胞致敏而不能使
3、红细胞凝集的抗体,主要是IgG抗体。 血型抗体与红细胞血型抗原结合后,体内产生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体外产生凝集、沉淀或溶血反应。,血型抗体(Blood group antibody) 在血型抗原物质刺激下形成的免疫球蛋白。红细胞血型抗体可分为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是红细胞上的遗传性标志。包括ABO、 Rh、MNS 、 P、 Lutheran、 Kell等。,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一、ABO血型系统,1901年,Landsteiner(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血型之父”)发现了人类的第一个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根据人红细胞表面含抗原
4、成分不同分成A、B、O和AB四种血型。,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血型分型: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凝集原与凝集原,血浆中是否存在对应抗体,将血液分为四种血型。 血型 抗原 抗体 A A 抗B B B 抗A AB A、B 无 O 无 抗A、抗B,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O血型系统遗传:,“三复等位基因”学说:第九号染色体上A、B、O三复等位基因控制A、B基因:显性基因O基因:隐性基因父母双方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具6个基因型,4种表型。,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基因型 表型 OO O AO,AA A BO,BB B AB AB,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O血
5、型的遗传,父亲 母亲,表型 A B,可能的基因型 ? ?,子女可能的基因型 ?,子女可能的表型 ?,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O抗原的生物合成,基因ABO及H控制着A、B抗原的形成,O基因为无效基因.,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酶A,+ N-乙酰半乳糖胺,A抗原,H抗原,酶B,+D-半乳糖,B抗原,基因H,基因 H,基因B,H抗原,酶A=-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酶B=D-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A,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基因H,H抗原,H物质上既不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又不连接D-半乳糖,则仅有H活性,没有A、B抗原(为O型),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Biosynthesis of
6、antigen: basic material H酶 H antigen A酶 B酶 A antigen B antigen,=N-乙酰半乳糖胺 =D-半乳糖=N-乙酰葡萄糖胺 =L-岩藻糖,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现在我们知道A抗原和B抗原的合成是以H物质为前提的,O型红细胞也有H物质但不能产生A抗原和B抗原,基因,酶,合成抗原,在ABO血型物质合成过程中:,控制,控制,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首先是H基因控制的L-岩藻糖转移酶的合成,它使1分子的岩藻糖加在血型前体物质上,形成H物质(H抗原):,IB基因控制合成B型转移酶,它将一个D-半乳糖分子加在H物质末端糖残基上,形成B抗原。,IA
7、基因合成A型转移酶,它使一个N-乙酰基半乳糖胺加在H物质末端糖残基上,形成A抗原。,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两种抗原的差异,只在于一个单糖残基的不同。 Io基因为无效等位基因、所以O型红细胞只有H物质,不能由此形成A抗原或B抗原.AB型红细胞受IA IB基因控制,能产生A和B两种抗原。,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O血型系统的分子基础,1. O型个体只能产生H物质(孟买型例外); 2.H物质末端增加一分子的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即成为A抗原; 3.H物质末端增加一分子的D-半乳糖(Gal)即成为B抗原。,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胎儿在56周已可测出,18个月完全表达。存在
8、于多种细胞的细胞膜上和其他体液中。,ABO血型发生及分布,胎儿可产生ABH抗原出生时抗原的抗原性弱5-10岁时达高峰老年的抗原性下降,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O分泌型: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受控于Sese基因ABH抗原不仅存在许多细胞上,还可分泌于许多体液中,体液中的可溶性ABH抗原又称为“血型物质”。凡体液中有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无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血型物质,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血型物质存在的意义:,辅助鉴定血型 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检查羊水,预测胎儿ABO血型等。,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O亚型红细胞上的A抗原,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亚型是指同一血型抗原的
9、结构和性能或抗原位点数有一定差异所引起的变化。ABO血型系统中以A亚型最多见,A抗原的两个主要亚型是A1和A2 。,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检查亚型的目的,防止误定血型,避免输血反应A1与A2之间输血可能引起输血反应亚型抗原性弱,易漏检或误定,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1.孟买型:基因型:hh,表型:Oh,红细胞及体液无ABH抗原,血清中有其抗体2.B(A)型:红细胞上同时存在B抗原和很弱的A抗原,容易误判为AxB型。 A(B)型相仿。,其他特殊类型的ABO亚型,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1952年在印度孟买发现一种特殊的血型这种红细胞既无A抗原和B抗原,也无H抗原。他们的基因型为hh,不能
10、产生H物质,即使有IA和(或)IB基因,也不能形成A抗原或(和)B抗原但IA IB基因可向后代遗传,这种特殊的型,称为孟买型,孟买型,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孟买型首先在孟买发现而得名,没有H抗原的O型基因型为hh,表现型为Oh红细胞和唾液中无H、A和B抗原,但血清中含有抗A、抗B和高效价的抗H抗体除与AB型红细胞发生反应外,还可与O型红细胞凝集如输血,只输Oh同型血,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O血型系统抗体,1.抗A、抗B抗体2. 抗A、B抗体 O型人血清中不仅有抗A、抗B抗体,还含有一种抗A、B抗体。,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出生后36个月才开始出现,510岁达高峰。产生抗体的功能
11、可持续终身,效价随年龄增高而逐渐降低。新生儿血清中可检测出的抗体常是来自母体的IgG,偶尔也有胎儿自身产生的IgM。ABO血型抗体滴度变化大:O型人抗A滴度高于B型人B型人的抗A 又高于A型人中的抗B,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天然抗体 :是指没有可察觉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菌类、花粉尘埃等)多主要存在于ABO、MN、P和Lewis血型系统中,以IgM和IgG共同存在,A型和B型血型抗体多数以IgM为主,O型人在成年后以IgG占优势,特别是女性 免疫抗体:指有可查抗原刺激而产生,常见有输血、妊娠和注射3种方式。规则抗体;指ABO血型系统有规律产生抗A和抗B,符合Landsteiner规则
12、是反定型的依据,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ntibody of ABO system,天然抗体 免疫性抗体,IgM IgG温度低时抗体滴度高 温度升高时抗体滴度也高容易被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 只能部分被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分子量 100万 分子量 16万不能通过胎盘 能通过胎盘在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发生 通常在盐水中不发生聚集,仅在酶聚集 处理或白蛋白溶液中发生聚集,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二、Rh 血型系统,概述 抗Rh抗体一般指抗-D。Rh血型抗原及抗体 1. Rh抗原:含D、E、e 、C、c五种,D抗原性最强。 2.Rh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Rh抗体临床意义:引起输血反应或新
13、生儿溶血病。,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发现: 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家兔血清中产生抗体人RBC: RBC凝集者,为Rh() RBC不凝集者,为Rh() 分布: 白种人:Rh()85%;Rh()15% 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 Rh()99%:Rh()1% 有些民族:Rh()可达8.7%以上,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一) Rh血型的抗原与分型 人类RBC膜上有C、c、D、E、e5种抗原,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分型:Rh+:有D抗原为Rh阳性(汉族99) Rh-:无D抗原为Rh阴性 存在弱D抗原为弱D型,归为Rh阳性(二) Rh血型抗体的特点 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
14、,可通过胎盘。 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血液后可通过体液免 疫产生抗Rh抗体。,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Rh抗原及亚型,1.Rh抗原 已发现40多种,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有5种依其抗原性强弱排列:DECce临床上将含D抗原者为Rh阳性,无D抗原者为Rh阴性。,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Rh抗原亚型,Du :弱D抗原,通常用抗D血清作凝集实验时为阴性或反应很弱。-D-(缺失型) 缺少E/e或既缺E/e,又缺C/c,只表现D。Rhnull 缺少全部Rh抗原,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Rh血型抗体,1Rh抗体产生 极少数是天然抗体,如抗E、抗CW 绝大多数:免疫性抗体2Rh抗体种类 5种,即抗D、抗E、
15、抗C、抗c、抗e 最常见的是抗D。,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1.Rh血型与输血Rh+血2.Rh血型与妊娠,Rh-患者,抗Rh抗体,再次输入Rh+血,溶血,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1. Rh血型系统中血清不含天然抗体 例: 输血 供血者(Rh阳性)而受血者(Rh阴性) 第一次输血无明显凝集反应,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2. Rh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IgG,其分子小能透过胎盘例:,分娩时,胎儿RBC,胎儿(Rh阳性),胎盘,胎儿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新生儿溶血),第二次怀孕:,第一次怀孕:,诱导孕妇(Rh阴性)产生抗D抗体,胎儿(Rh阳性),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Rh血型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16、,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MNSs血型系统,M、N、MN、S、s、Ss型MN与Ss基因复合体MN系统抗M最常见,以IgM为主,抗N为冷凝集素抗S与抗s由红细胞免疫产生,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四、其它血型,. P血型系统: P抗原除存在于红细胞,还存在于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上。天然抗体通常不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 Kell血型系统: 主要抗原是K和k,抗原性较强,抗K引起严重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 . Kidd血型系统:抗原为Jka,Jkb , 免疫抗体能引起严重溶血性输血反应。
17、,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第二节 红细胞血型检测技术,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溶血反应(hemolysis),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一、凝集反应,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二、沉淀反应,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三、溶血反应(hemolysis),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一、红细胞血型鉴定,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MN血型鉴定,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O血型鉴定,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断血型。 常规的方法包括正向定型与反向定型正定型:用已知抗体特异性的血清检查红细胞抗
18、原反定型:用已知血型红细胞检查血清抗体,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O血型鉴定,1.正向定型2.反向定型,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ABO血型鉴定常用方法,盐水凝集法凝胶微柱法,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1盐水凝集法,ABO血型抗体一般IgM,属完全抗体IgM抗体分子链较长,能克服红细胞表面排斥力,同时分子量较大,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在生理盐水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简便,不需要特殊仪器玻片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离心,适于大规模血型普查反应时间较长,易忽略较弱的凝集而导致定型错误。试管法:需时间短适用于急诊定型。可发现亚型或较弱抗原抗体反应,结果判断可靠,为常
19、规检查方法。,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2凝胶微柱法,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和亲合效应亲合效应: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分子筛效应:低速离心后,凝集红细胞悬浮在凝胶中或表面,而未被抗体结合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底部。结果观察:肉眼/血型分析仪,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操作标准化,结果特异、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手工、半自动及全自动操作不足之处:需要特殊试剂和离心机成本较高。,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红细胞的常规ABO定型,正向定型 反向定型抗A 抗B 抗A,B A细胞B细胞O细胞 - - + - O+ - + - + - A- + + + - - B+ + + - - - AB,判断结果
20、,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标准血清质量人ABO血型血清抗体 / 单克隆抗体,高度特异高效性抗A1:128 抗B 1:64高亲和力无冷凝集素/稳定性无菌灭活补体,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正定型的红细胞问题,标本新鲜,严防污染肠道细菌感染,红细胞出现类B抗原,与抗B血清凝集。抗原位点过少/弱/消失:婴幼儿、老年人白血病或恶性肿瘤血浆成分:可能影响鉴定结果,要用盐水多次洗涤红细胞。,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反定型的血清问题,标本新鲜,严防污染婴儿及老年人血清中ABO抗体效价较低,反定型时可出现不凝集或弱凝集。冷凝集素干扰血型鉴定。疾病影响:丙种球蛋白缺乏症:血清中缺乏抗A、抗B而不出现凝集或弱
21、凝集某些肝病和多发性骨髓瘤:血清球蛋白增高引起假凝集。,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二) Rh血型鉴定,1原理: (1)单克隆混合试剂检测法 用Rh抗血清(IgM+IgG型)试剂通过凝集反应对红细胞上Rh抗原进行鉴定。 (2)酶介质检测法 酶介质可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降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细胞间的静电排斥力,使细胞间的距离缩小,有利于IgG型小分子特异性Rh血型抗体与红细胞上的Rh抗原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指D抗原的变异型,有些Rh阳性细胞能被一些抗D血清凝集,但不能被其他一些抗D血清凝集,实际上有D抗原,Du意义:Du抗原是一种弱抗原,可分不同等级,高
22、等级可在盐水介质立即反应,献血者为Du型,应归Rh阳性,受血者为Du型,应归Rh阴性,D抗原和Du型,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三)MN血型鉴定,1原理: 用IgM类特异性抗M、抗N单克隆血清来鉴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M抗原和/或N抗原。,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二、交叉配血实验,概念:血型配合性试验分类 1.“主侧”配血 2.“次侧”配血 3.自身对照,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献血者 受血者红细胞 红细胞血清 血清,主侧,次侧,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反应(主侧交叉配血) 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反应(次侧交叉配血)其目的是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是否存在血型抗原与抗体不合的情况。,第五章 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型 输血 检验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