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故居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doc
《孙中山故居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中山故居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孙中山故居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The Museum of Dr.Sun Yat-sen)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成立于1956年,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设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三个机构,分为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其他展区6大区域组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孙中山故居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学习。孙中山故居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区
2、20公里,距广州城区90公里,距澳门30公里,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本馆成立于1956年,目前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5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关于博物馆征集收藏、展示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和本馆业务情况,经上级批准,本馆目前有三个机构名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开展对翠亨村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物收藏、民居与民俗风情展示,抢救与保护民俗文物、民俗文化,并以此保护和烘托孙中山及其故居的历史文化氛围。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主要业务包括:1、孙
3、中山出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含珠江三角洲民俗)研究;2、孙中山生平经历研究;3、孙中山的家世、亲属与后裔研究;4、孙中山与其同时代(特别是香山籍)人物研究;5、孙中山相关文物研究;6、孙中山思想研究;7、相关的博物馆业务和观众服务项目研究;8、相关科研组织工作。纪念馆坚持保护文物及其环境求发展的宗旨,坚持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的理念,坚持守旧守护价值、守护记忆、守护历史文化,并以现代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开展业务和实施管理工作,积极创新。自20_年2月起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现代系统理论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体系实施对博物馆业务、文物环境、自然生态的科学管理。纪念馆的展示体系
4、坚持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兼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构成立体多元、与观众互动、独具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展示体系,具备了现代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要素。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组建于1998年12月28日,是一所以孙中山纪念馆为依托,以保护中山民俗文物、弘扬民俗文化为己任,展览与示范相结合的新型博物馆,开馆以来深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民俗博物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民居展示区,它分为民居展和民俗展两部分,以文物展示为主,使参观者能身历其境,对孙中山成长初期的社会状况和风土民情有直观的认识。农业展示区则以文物展示与耕作示范相结合为特色,知识性、历史
5、感并重,对青少年一代特别有吸引力。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的建立,不但为民俗文物的保护作了大量的工作,也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奇妙旅程,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展览陈列更丰富、更立体。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建立于1956年11月,其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该馆行政隶属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_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
6、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该建筑物门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
7、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故居正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1883年,他从檀香山带两盏煤油灯回来,放置在条台上。后座是孙中山母亲卧室,正厅南侧为孙中山的大哥孙眉与夫人谭氏的卧室。北边耳房是孙中山与元配夫人卢慕贞的卧室,当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妆台和凳等仍旧摆放着。18921895年和1920_年,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二楼南边,是孙中山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室内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1893年冬,孙中山曾在此书房研读古今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并曾在这里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
8、、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1895年与陆皓东在此书房商讨救国方略,还曾在这里为乡亲治病。 故居庭院南边,栽植一株酸子树,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种子亲手栽种的,生势茁壮茂盛,北边是砖砌的花台。 在故居周围还有孙中山青少年时活动过的遗迹。孙中山7至12岁时,常与他姐姐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经常挑水回家的水井,孙中山也常在山下兰溪的溪间捉鱼游泳。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树,是他童年时代常常听参加过太平军的冯观爽老人讲述太平天国将领反清故事的地方。2-3 据悉,孙中山故居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通过对核心景区孙中山故居的打造,建设一个集现代与历史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名镇
9、,计划在3年至5年内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占地19.8亩,总投资约3932万元,目前已竣工。孙中山故居导游词2孙中山故居位于翠亨村后边缘,座东朝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故居的主体建筑,是孙中山于1892年3月亲自主持建造的一座赭红色二层小楼。它的前院北侧是当年孙中山出生的房舍旧址,南侧有孙中山栽种的一棵酸子树。这座融合了中、西建筑特点的两层楼房,首层居中是客厅,后面是孙中山母亲的卧室。两侧分别是孙中山和其大哥孙眉的房间。二楼中间与首层客厅顶部贯通,两侧分别是孙中山的书房和客房。楼房正面,上下层各有由七个圆拱装饰的走廊。整个建筑是砖木结构。内墙四壁粉
10、刷成灰色,并用石灰勾画出白色的砖缝线。该建筑物门多、窗多,外墙的窗全部在玻璃窗外加了一层木制百叶窗,既可遮挡雨水、阳光,又可通风透气。而十多个门和南北两侧的楼梯,即为今天疏导成千上万的观众带来了方便。故居室内陈设保持着1892年至1895年间孙中山先生经常返乡居住时的景貌。孙中山先生最后一次在此小住是1912年5月。1934年,孙中山先生的亲属把这所房子交付给当时的国民政府管理。1938年至1955年,孙中山之姐孙妙茜曾断续在此居住并负责管理。1955年孙妙茜去世,1956年成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的西侧和南侧过去是树林和农田,现已开辟为公园供游人休憩。孙中山故居导游词3孙中山故居纪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孙中山 故居 导游 范文 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