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课件2022届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pptx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课件2022届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课件2022届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ppt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阅读下列材料:上元灯词。节选自乾隆御制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思考(1)间年“外域”有什么人曾来中国?“关不开”体现的是清政府的什么政策?,答:传教士、西方殖民者。闭关锁国政策。,(3)这种做法造成了什么后果?,(2)“人事天时诚极盛”体现了当时投资者的什么心态?,答:对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极度自信,妄自尊大。,答: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 重点:封建土地所
2、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 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一、土地制度的演变,2奴隶社会:井田制,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正式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土地分赐诸侯,层层分封;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
3、生变化。井田上劳动力不断减少。各诸侯国相继税制改革,促使土地从国有向私有转变。,(2)特点: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1)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3)评价:原始共产主义,(3)类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如始于北魏,瓦解于唐中期的均田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是根本原因;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是直接原因;战争频繁是重要原因。,(5)发展演变:土地兼并,(4)特点: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经济特权,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没有土地。“富者田联阡陌
4、,贫者亡立锥之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是根本特点。,(2)确立: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源),地主官僚和贵族依靠政治经济特权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6)历朝政府抑制土地兼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一、土地制度的演变,(5)发展演变:土地兼并,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增加政府收入。,实质: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影响:A、两极分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B、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措施: A、北魏至隋唐 :“均田制” B、明朝:编定鱼鳞图册
5、),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结果: 鼓励农民垦荒,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不能抑制兼并原因: 土地兼并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买卖或转让,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可根治的弊病,封建政府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封建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不能真正抑制兼并。,“均田制”背景:时间:内容:性质:作用:,中原地区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北魏到唐前期,安史之乱后逐渐瓦解。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政府掌握有一定土地。封建土地国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
6、发展;稳定了统治秩序;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3.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出现土地兼并的原因与影响(2017届蓝本99),(2)影响消极影响: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加剧了社会动荡,导致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统治;土地兼并使政府赋税减少,激化了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土地兼并导致地主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积极影响:土地兼并促使租佃关系的产生,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以维护其统治。,(1)原因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政府原因: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重要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剧了土地兼并。,练练看:按
7、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 )铁器牛耕的使用;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公元前594年鲁国进行税制改革。A B C D,C,练练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对此公羊传中的解释是:“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几年后秦国宣布“为田开阡陌封疆”。 材料二:魏书食货志记载: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十。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请回答:(
8、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土地制度曾经发生过怎样的变革?(4分),答:井田制逐步瓦解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练练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对此公羊传中的解释是:“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几年后秦国宣布“为田开阡陌封疆”。 材料二:魏书食货志记载: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十。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请回答:(2)材料二反映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在当时有何
9、积极作用?(4分),答:均田制。北魏均田制的实行,使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经济逐渐恢复。,练练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对此公羊传中的解释是:“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几年后秦国宣布“为田开阡陌封疆”。 材料二:魏书食货志记载: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十。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请回答:(3)简述材料二所反映的土地制度的发展过程。
10、材料三和材料一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答:发展过程:均田制从北魏时期开始实行,隋朝和唐朝前期沿用完善,唐朝中期以后均田制瓦解。联系: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兼并现象不可避免,均田制的瓦解主要是由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的频繁所致。均田制。北魏均田制的实行,使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经济逐渐恢复。,材料一:战国: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材料二:汉朝:“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 、“告缗”。,材料三:明朝:“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 ,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思考:1.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社
11、会推行了哪几项经济政 策?,材料四:清朝: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阅读与思考,2. 这些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3)抑商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1含义:又称“重本弃末”,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二、“重农抑商”政策,(1)根本: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2原因,3目的,(1)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2)直接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2)重农:因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人民生计和社会稳定。,阅读下列材料,思考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
12、目的。 材料1:战国时期,法家认为,商人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d也” 材料2:雍正帝:“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危及政权统治,与农业争夺劳动力,(2)目的:(1)维护政权经济基础,巩固统治。 (根本目的) (2)保护小农经济,确保徭役赋税。 (直接目的),探究:古代为何要抑私商?(原因),(3)明清继续采取“重农抑商”政策:,4表现,二、“重农抑商”政策,(2)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1)战国首倡:,措施:A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
13、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农本商末);B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C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作用:保护秦国农业生产,增强秦国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封建制度,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明太祖和雍正帝沿袭“重本轻末”治国理财思想;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常经营。,探究:古代如何抑商?(对象和手段),材料一:农辟地,商致物。官治民 商鞅 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财匮。 桑弘羊 材料二: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材料三: 2010全国卷44直接专卖制(多在唐以
14、前,采取民制或官制、官收、官运、官销的方式,如汉武帝时的“盐铁专卖”)间接专卖制(采取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方式,如唐代刘晏改革贵盐法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天下之赋,盐利过半”),1、根据上述材料一,概括材料关于商业的共同观点。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卖制度抑制的对象是谁?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古代抑商的主要手段,(1)肯定商业作用,重视商业发展,(2)对象:私商和私人手工业目的:发展官营工商业;将商业利益集中于官府手中增加财政收入。,(3)经济上:重税;专卖制度。政治上:贬低商人地位,官商大鳄桑弘羊,西 汉政治家、
15、 理财专家出身富商家庭与汉武帝命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大冶铁商孔仅共同筹划盐铁官营,帝国政府出于财政的考量,以行政手段介入商业,与商人夺利,这才是历代帝国当权者在“抑商”口号下隐藏的真正利益动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5评价,二、“重农抑商”政策,(1)积极作用:,(1)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封建社会初期,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维护了政治稳定,(2)消极作用:,(1)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2)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 观规律; (3)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 流。是 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重农”不错,但把“农业”和
16、“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则是错误的。,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必须经过交换一环,商业不可或缺商品绝大部分是生活消费品,其中包括粮食、布帛、盐、茶等一般生活消费品,用于社会上层的奢侈品、用于国家机器运转所需兵器等消费品或以货币征收赋税从而迫使农民将自己的生产品变为商品这些都表明中国商业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是协调的,是其必然的组成部分 袁林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探究 古代 “重农”必“抑商”吗?,盖制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又恶其衰,衰则货不通,故制法以权之 (宋)王安石,(1)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治民。”“三官贫,必削。(战国)商鞅(2)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课件 2022届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 古代 经济政策 ppt 课件 2022 届高三 历史 人教版 必修 一轮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