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系统传染病防治课件.ppt
《监狱系统传染病防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狱系统传染病防治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品,1,监狱司法系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精品,2,目 的,通过此次培训,使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了解羁押人群中常见的传染病;如何早期发现和识别此类传染性疾病;确诊为传染病时如何处置;初步掌握羁押人员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一般性治疗手段。,精品,3,一、传染病防治总论,1、羁押人员应注意预防的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流感及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感染性腹泻、霍乱、鼠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炭疽、甲型H1N1流感等。其中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各选5种,媒介、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及重大传染病选4种。共14种。,精品,4,2、传染源、病原体和发病特点
2、概述(1),病原体体类型: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病毒和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类型。常见的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动物。,精品,5,2、传染源、病原体和发病特点概述(2),人接触传染病病原体,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相互斗争可大致产生5种结果:病原体被消灭;病原体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潜在性感染;显性感染。,精品,6,2、传染源、病原体和发病特点概述(3),传染病基本特征有3个: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免疫性。传染病一般病程分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传染病常见特殊表现:发热;发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精品,7,3、常见传染病的诊
3、断方法 (1),流行病学资料与可传染源的接触史是诊断为传染病的重要依据。无流行病学史的诊断一定要有明确的特异性较强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以个案调查表的形式收集、保存和分析。,精品,8,3、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2),临床诊断资料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细致地查体;注意非典型和轻型病人;准确地综合描述、分析和判断。,精品,9,3、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3),实验室资料和辅助诊断病原学依据;血清学依据;B超、X线、CT、细胞计数、心电图、核磁、同位素造影;代谢物检查等手段。,精品,10,4、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常见处理方法 (1),传染病常见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生活接触传播;虫媒传播
4、;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感染等。,精品,11,4、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常见处理方法 (2),常见的处理方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精品,12,4、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常见处理方法 (3),常见的治疗方法一般疗法、特效疗法、对症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细菌多可用特效抗生素治疗;病毒常无特效药,轻型可自愈。,精品,13,5、传染病的预防(1),“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报告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甲乙丙类有不同的报告时限。报告方式: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紧急时,可先电话、传真等快捷方式报告。,精品,14
5、,5、传染病的预防(2),病因预防是一级预防积极治疗是二级预防促进康复是三级预防,精品,15,5、传染病的预防(3),平时预防卫生防病教育;爱国卫生运动;食品安全执法检查;饮用水管理;学习和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污物污染环境管理;免疫预防;卫生保健;疫区新来人员检疫;疾病控制部门监测等。,精品,16,5、传染病的预防(4),发生疫情时准备个人防护用品;调查处理病人用物品;消杀灭药械;预防用疫苗和治疗用抗生素等;疫源地处理主要针对“三环节两因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因子、易感人群为三环节,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为两因素),精品,17,二、传染病防治各论,艾滋病结核病流感及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
6、热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感染性腹泻霍乱鼠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炭疽等 甲型H1N1流感,精品,18,1、艾滋病 (1),所谓艾滋病(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乙类传染病。,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19,1、艾滋病 (2),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
7、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20,1、艾滋病 (3),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21,1、艾滋病 (4),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艾滋病毒,进一步又在无意中传染给了别人,也有些人怀孕生子后,孩子得了艾滋病才知道父母是艾滋病毒携带者,还有些人对艾滋病一知半解,一旦感染上了则惶惶终日,不知所措,更感到羞于见人而不敢找医生。,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2
8、2,1、艾滋病 (5),自己如何能够及时发现感染艾滋病毒,感染以后又应该选择那些检查项目来确定病期,然后又必须采取什么治疗措施来争取早期治疗和延长生命。简单介绍如下。,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23,1、艾滋病 (6),感染艾滋病毒有急性期吗? 有。有些人通过性交或经带艾滋病毒的针头注射毒品等,曾出现感染艾滋病毒的急性表现。这种急性感染通常发生在接触病毒后一周到十天左右,临床症状一般都很轻微和短暂, 像感冒或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乏力,夜间盗汗和淋巴结肿大,皮肤疹子是十分常见的症状,经过对症处理甚至未经治疗,2-3周后可以恢复正常。在这段时期内,病毒在体内的消长与机体对病
9、毒的反应是十分显著的,通过适当的检查是完全能够明确诊断的。,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24,1、艾滋病 (7),急性期应作哪些检查? 一般而言,艾滋病毒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持续2-4周左右。急性感染期意味着一定量的病毒进入体内,按照目前的研究所见,病毒可以进入体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周围淋巴结肿,病毒迅速复制和繁殖,因此在血清中可以发现相当高水平的艾滋病毒抗原,而机体方面在开始时还来不及产生相应的抗体对抗迅速生长的病毒,所以临床上又不适的表现,抗体也不能被测及,随着病毒的复制,机体的免疫系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产生相应的抗体,因而,一般在症状出现后的一到二周即可测及抗体。,二、传染病防治各论
10、,精品,25,1、艾滋病 (8),基于这个规律凡是可疑有艾滋病毒接触使者有上述症状出现时即应去有关医院进行下列检查:(1)艾滋病毒抗原测定;(2)抗体测定;(3)T细胞检查包括CD4T辅助细胞和CD8抑制细胞。,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26,1、艾滋病 (9),急性期抗原存在于血清中是很短暂的,一般是2周到1个月,因此,有症状后应该每隔35天就去检查 ,有的病人过了2周去检查就可能发生漏检现象,同样的也要检查抗体,藉此看出机体的反应。一般说来,抗体出现后就一直存在而不会消失。,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27,1、艾滋病 (10),凡是同性恋,与人合用过针头注射毒品,嫖妓(即使偶尔,特别是泰国
11、妓女),以及发现配偶疑有上述行为,如出现类似艾滋病毒急性感染期表现者,应立即就医,如实告知可能感染的时间,配合医生的检查,一次检查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存在的可能性,可参考上述急性期艾滋病毒抗体和抗原消长演变过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随访,争取获得早期诊断并得以早期治疗。如是长期同性恋,与人合用针头注射毒品,嫖妓者,尤其知道对手已感染艾滋病毒或死于艾滋病者,不管有无症状,都应该找专职医生进行全面检查,以资明确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28,1、艾滋病 (11),小结近几年来在治疗艾滋病毒的研究方面颇有进展,包括新药的开拓,联合用药的发展,特别是早期治疗的探索,一改过去消
12、极等待到CD4细胞数明显下降后再用药的旧观念。加上评估药物疗效的各种新的检测方法迅速更新,包括淋巴细胞内艾滋前病毒的测定,血液中艾滋病毒核糖核酸水平的计算,都有助于艾滋病毒感染者可以争取早期和及时治疗。但是,中国人鲜有急性感染者被发现,除了大家对艾滋病的认识不够外,中国人人感染艾滋病毒后第一是想到保密,第二是感到悲观,直到万不得已才去就医,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这样想和做是既害己又损人。希望通过本文能对中国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毒感染可疑者对艾滋病的认识有所裨益。,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29,1、艾滋病 (12),虽然还没有可靠治疗方法,但是可以预防它。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
13、方法。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规范的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HIV的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进行穿破皮肤的行为时保证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戒断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避免母婴传播。,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30,2、结核病 (1),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如果家中有了结核病人,首先应该劝导结核病人注意不要直接面对周围健康人咳嗽、大声说话和打喷嚏,在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手巾捂嘴;不随地吐痰;睡觉时不同别人同头,以免夜间咳嗽时传染;吃饭时要自己单独用一份餐具,纸巾用后立即烧掉;结核病人的被褥要经常洗晒,直射阳光照1小时结核菌数量会迅速减少,照4小时能
14、将其全部杀死。结核病人的居住环境应尽量减少拥挤,室内尽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健康人则要注意与传染期结核病人的相对隔离,避免与结核病人近距离面对面说话,不食用结核病人吃剩下的食物,要经常认真洗手。,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31,2、结核病 (2),基本知识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卡介苗接种预防结核病纳入计划免疫。,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32,2、结核病 (3),传染源:结核病人,牲畜偶可感染人;传染期:痰检结核杆菌阳性期间;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青春期为多;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潜伏期:长短不一,感染后可很快发病、可1-2年、或更长
15、;,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33,2、结核病 (4),主要临床特点: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咳嗽、胸痛、咯血等;诊断要点:接触史、接种史、典型症状、X线检查、痰涂片检菌阳性;隔离期:至临床症状消失、痰检阴性;预防措施:隔离病人,消毒病人分泌物,加强对病人管理,接种卡介苗,尽快治疗痰检阳性病人。,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34,3、流感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型流感(猪流感)是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35,3、流感 (2),传染源:病人、带
16、毒者;传染期:潜伏期末至发病后3-5天;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流行季节:冬、春季;潜伏期:数小时至3天,常见1-2天;,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36,3、流感 (3),主要临床特点:突然发病、高热、畏寒、头痛及全身酸痛,有呼吸道症状;诊断要点:流行季节,发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于短期内病人大量增多,白细胞正常或稍低;隔离期:至退热后2天;预防措施:隔离病人居室通风,流行期减少集会,戴口罩、接种流感疫苗。,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37,4、麻疹 (1),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麻疹粘膜疹(柯氏斑)及全身玫瑰疹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乙
17、类传染病。儿童麻疹免疫纳入国家计划免疫。,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38,4、麻疹 (2),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传染期:由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先后约10天,其中以出现柯氏斑前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以小儿多见,大面积接种麻疹活疫苗后,发病年龄明显后移,近年常可见成人麻疹,病后获得终身免疫;流行季节:春冬季多发;潜伏期:7-12天,多为9-14天,接受被动免疫可延长至28天;,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39,4、麻疹 (3),主要临床特点:发热、头痛、咳嗽、喷嚏、流涕、流泪、畏光,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斑,暗红色丘疹,疹间皮肤正常;诊断要点:与麻疹患者
18、接触史、冬春季节、典型临床症状、血清学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呈四倍增长;隔离期:至出疹后5日,有并发症者延长5天;预防措施:加强疫情报告,隔离治疗,如有合并症者入院治疗,居室通风,密切接触者4日内注射丙种球蛋白0.4-0.6ml/Kg,接种麻疹疫苗。,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40,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由于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以发烧、头痛、呕吐、皮肤淤点及颈项强直,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4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染期:一般自潜伏期至病后10天;传播途径:以病人飞沫经空气传播为主,间接接触传播机会甚少;易感
19、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病后获得巩固免疫;流行季节:冬春季(3-4月是高峰);潜伏期:数小时-10天,一般3-4天;,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42,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主要临床特点: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烦躁、意识障碍、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皮肤淤点;诊断要点:季节、年龄、接触史、典型临床体征,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液、脑脊液、淤斑、鼻咽部均可查到脑膜炎双球菌;隔离期:从发病起隔离7天或症状消失后3天;预防措施:隔离病人,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可服磺胺药预防,居室通风,接种疫苗。,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43,6、猩红热 (1),为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20、,以发烧、咽唊炎、弥漫性猩红色皮疹为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44,6、猩红热 (2),传染源:病人及链球菌带菌者;传染期:由潜伏末期到皮肤脱屑前均有传染性,约10-21日,经治疗可缩短为24-48小时,咽外型链球菌感染也有传染性;传播途径:病人飞沫经空气传播为主,直接接触,以及间接接触病人的用具,污染的饮食,牛奶或创伤面亦可受感染,经产道护理者的手带菌也可感染;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因链球菌型别较多又无交叉免疫,再次患猩红热仍有可能;流行季节:冬春季;潜伏期:1-12日,多为2-5日;,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45,6、猩红热 (3),主要临
21、床特点:高热、头痛、呕吐、咽唊炎、颈前淋巴结肿大,起病一天左右见弥漫性鲜红色点疹,可见“口周苍白圈”及“草莓舌”;诊断要点:季节、年龄、接触史,典型症状体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鼻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隔离期;从发病日算起,隔离不少于7天,但有合并症者应适当延长,集体居住机构发病检疫12日;预防措施:隔离病人,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有发病征兆可服磺胺等药预防,污染的外环境及物品进行消毒,居室通风。,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46,7、病毒性肝炎 (1),系由多种嗜肝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急性或持续性传染病。属常见乙类传染病。新生儿乙肝纳入计划免疫。,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
22、,47,7、病毒性肝炎 (2),病原体;甲、乙、丙、丁、戊及未分型的肝炎病毒;传染源:各型肝炎以急性期病人或亚临床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乙肝和丙肝传染源还有慢性病人及带病毒者;传染期:甲肝由潜伏期末至黄疸后8-10日内,不超过30日;乙肝取决于HBsAg携带状态,也以潜伏期末及急性期最强;丙、丁肝与乙肝相似,戊肝与甲肝相似;,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48,7、病毒性肝炎 (3),传播途径:甲肝、戊肝:粪口途径;乙肝、丙肝:母婴垂直传播、血源传播、性传播、其他方式传播;丁肝在乙肝感染基础上感染;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婴儿出生即易感;甲肝感染后可变持久免疫力;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故可重复感染;
23、流行季节:甲肝、戊肝秋冬季高峰,乙肝等无明显季节性;潜伏期:甲肝2-6周,平均4周;乙肝6周-6个月,以60-90天多见;丙肝为14-140天,平均44天;主要临床特点: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肝大疼痛,有或无黄疸;甲肝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乙肝起病缓慢,常无发热;,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49,7、病毒性肝炎 (4),诊断要点:流行季节、接触史、典型症状体征,肝功、转氨酶异常,抗原抗体测定等;隔离期:甲肝发病后2周或黄疸出现后1周;乙肝传染期按接触性传染病常规隔离;丙肝输血传播多见;预防措施:隔离传染期病人,消毒污染物;甲肝、戊肝:切断粪口途径传播;乙肝、丙肝:阻断母婴传播及
24、血源传播;甲肝、乙肝可进行疫苗接种。,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50,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菌痢和阿米巴痢疾都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黏液便等。急性中毒型菌痢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常常危及生命。菌痢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全国各地的城市和农村均有发生,各年龄的人群均可发病,全年都有发病,以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由于痢疾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预防和治疗菌痢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51,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2),急性、慢性患者和带菌者是菌痢的传
25、染源,急性期患者排便次数多,大便中所含细菌数量较多,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是主要的传染源。慢性患者患病时间较长,排菌时间也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病人症状轻微且活动范围大,传播机会多,范围广,作为传染源的危害不可忽视。恢复期带菌者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但大便仍可排菌,也具有传染性。菌痢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痢疾杆菌从病人、带菌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苍蝇等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水、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用具,进而再经口感染健康人。,二、传染病防治各论,精品,52,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3),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可分为4种流行类型:(1)食物型传播,生吃的瓜果、蔬菜被病人大便污染,以及餐饮制售人员是菌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狱 系统 传染病 防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17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