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
《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6年6月报告目录前言1研究方法3第一章 研究对象41.1研究对象41.1.1软件41.1.2软件企业51.1.3软件产业61.2全球软件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71.2.1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71.2.2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101.3全球软件产业分布10第二章 范式的转变122.1新全球化范式转型背景122.1.1新全球化范式的根源和特征122.1.2新全球化范式的四大经济层次的分析142.1.3新全球化范式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启迪152.2全球软件产业范式转型背景152.2.1网络化152.2.2全球化222.2.3服务化262.2.4开放化292.3中国经济增长
2、范式转型背景322.3.1动态比较优势理论322.3.2动态比较优势与中国增长模式的选择352.3.3结论38第三章 中国软件产业的特点和模式分析393.1中国软件产业的特点393.1.1中国软件产业初步形成393.1.2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水平较低463.1.3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竞争力弱513.1.4软件产业发展不均衡553.1.5外资企业占主导563.1.6结论563.2各个国家模式分析573.2.1美国模式:技术与服务领导型593.2.2日本:嵌入式系统开发型613.2.3印度模式:国际加工服务型633.2.4爱尔兰模式:生产本地化型663.2.5德国模式:企业级应用及自主研发型673.
3、2.6以色列模式:技术顶尖,自主发展型693.3中国软件产业模式分析723.3.1假设模式一:单一的出口模式723.3.2假设模式二:单一的系统集成模式733.3.3假设模式三:单一的软件园模式733.3.4假设模式四:单一的本国化封闭模式743.3.5结论74第四章 新软件观的提出764.1 战略产业的软件观764.1.1软件产业已经对重点经济指标起了拉动作用764.1.2 产业辐射能力爆增774.1.3 社会经济拉动作用巨大784.1.4软件产业的战略意义814.1.5 结论824.2全球化的软件观834.2.1 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834.2.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834.2.3
4、软件全球化的意义834.2.4应对软件全球化的策略874.3服务化的软件观904.3.1软件服务化的不同含义904.3.2面向服务的软件设计具有技术上的优势924.3.3服务化的软件模式将成为软件发展必然趋势934.4互联网的软件观944.4.1网络的发展给软件带来了新的契机944.4.2网络带来软件新的商业模式954.4.3互联网影响着软件发展的各个环节974.5开放的软件观984.5.1开放的含义984.5.2“开放标准”对软件技术产生深远影响1014.5.3“开源软件”发展了软件新模式102第五章 结论1045.1动态发展1045.1.1培育软件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是软件大国的共同经验。1
5、045.1.2 培育动态比较优势是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1055.1.3中国软件产业目前正处在软件发展的初级阶段1065.1.4中国软件产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在软件国际分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1075.2复合创新1085.2.1中国整体经济规模庞大,具备条件发展完整产业链条1095.2.2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需要中国软件产业多元化发展1095.2.3 中国软件产业的目标市场也应多元化1105.2.4 中国软件的发展模式也应该多元化。1125.3均衡发展1125.3.1均衡发展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1125.3.2软件产业和硬件业应该均衡发展1135.3.3发展软件产业不能和传统产业割裂
6、开来,软件要为传统行业的应用服务1145.3.4均衡保护知识产权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关系1145.3.5均衡发展专有软件和开源软件1155.4国际合作1175.4.1国际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1175.4.2 软件全球化趋势需要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时,参与广泛的国际合作1185.4.3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中国软件的快速发展1185.4.4构建和谐的软件环境,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120附录:主要参考文献122图表目录图表1: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7图表2:全球以美国、印度、爱尔兰等国为主的软件产业分工体系11图表3:微软Live战略全景图18图表4:Google Pack成员21图表5:国家竞争力
7、的静态比较优势与动态比较优势33图表6:中国软件产业市场规模分析41图表7:中、美、西欧、日等在全球软件产业总额中所占份额表46图表8:1992年-2005年中国软件人才供需对比分析47图表9:软件人员从业结构48图表10:软件从业人员工作地域构成49图表11:软件开发者涉及的主要业务领域和行业50图表12:软件人员的来源构成分析51图表13:重点软件企业员工数量构成情况52图表14: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情况52图表15: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分析53图表16:数据库管理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分析54图表17:办公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分析54图表18:重点软件企业地域分布情况55图表19:波特的国家竞
8、争优势钻石模型58图表20:美国模式分析表61图表21:日本模式分析表63图表22:印度模式分析表65图表23:爱尔兰模式分析表67图表24:德国模式分析表69图表25:以色列模式分析71图表26:全球软件外包业务发包市场构成72图表27:全球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分布73图表28:构建完整的IT生态链78图表29:中国软件出口呈逐年递增趋势80图表30:20002004年中国和印度出口比较80图表31:软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82图表32:2004年全球软件产业份额比例85图表33:19992005年中国软件出口情况85图表34:2005年中国软件人才比例86图表35:国内软件的标准化程度8
9、9图表36:软件思想演变过程91图表37:长尾理论模型96图表38:软件产业流程示意图97图表39:开源软件与开放标准比较图100图表40:中国软件市场发展路线图108图表41:中国软件发展之路108图表42:商业软件和开源软件区别表115图表43:开源模式与专有软件模式比较图117前言软件产业是本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作为一种“无污染、微能耗、高就业”的产业,软件产业不但能大幅度提高国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而且自身也能形成庞大规模,拉升国民经济指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产业将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因此,发展和扶持软件产业,是一个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参
10、与全球化竞争所必须占领的战略制高点。当前,随着全球化范式的转变,世界软件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网络化、全球化、服务化、开放化的转型。这给世界各国的软件产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网络化是第一个明显的趋势。最近数十年,电脑技术和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网络的影响力已经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互联网把世界各地的电脑连接到一起,网络成为一个崭新的平台,各种基于网络的软件飞速发展起来。全球化是第二个明显的趋势。航空和运输业的发展,让世界各国人们感觉相互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世界各地的人们如此之近,仿佛同处一个地球村,而地球村效应让市场全球化、资金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成
11、为可能,全球国际分工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开放化是第三个明显的趋势。网络化和全球化给软件产业打上深深的烙印。这让各国的软件市场成为开放市场。一方面是标准的开放化,全球软件商共同遵循开放标准,保证软件产品的相互兼容,保证软件市场的平等竞争秩序。另一方面是源代码的开放化。开源软件运动大大推动了软件产业的创新,逐渐成为全球软件产业的潮流。服务化是第四个明显的趋势。开放的软件市场和开源软件的流行,也发展出一种新的软件模式软件的服务模式。有别于传统软件的产品模式,软件的服务模式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软件不断升级和其他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的不断变化需求的软件模式,软件的服务模式正在
12、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综观世界各国,美国、以色列、德国、爱尔兰和印度等国的软件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形成了适合本国的发展模式。美国面向全球市场,发展全程的产业链;日本面向本国硬件产业,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印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逐渐成为软件出口大国;爱尔兰专注分销环节,成为美国产品进入欧洲的分销基地;德国重视应用,兼顾国内与国外市场。中国软件产业在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初步展示出软件大国的潜力。但从国家竞争力角度来看,我国目前软件产业整体水平较低,大多数软件企业规模较小,还处于作坊模式阶段,软件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缺少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软件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进
13、一步提高,世界跨国公司无不将中国市场列为战略重点,中国软件产业别无选择地融入到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中。如何营造和谐的产业发展环境,如何打造完善的软件产业价值链条,如何保护自有软件,完善知识产权,如何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发展瓶颈等等问题,遂成为影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焦点中的焦点。总结软件强国的产业发展模式,不难发现,各国在发展本国软件产业时,都尽量扬长避短,通过利用本国市场和相关支持产业的相对优势,积极开展与之配套的专业软件人才教育和培训,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将本国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同时,各国政府都给予软件企业各种政策优惠和扶持,积极开拓国际软件市场,推动软件发展。中国国情和这些国家有类似之处,又并
14、不完全相同。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利用自身产业规模上的相对优势,积极培育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动态比较优势,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国情,动态调整发展战略;同时,我们也应该均衡处理软件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以促进软件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积极构建国内和谐的软件发展环境,并不断加强和跨国软件公司合作,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发展复合创新之路,全面推进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方法本报告在形成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实地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和历史研究。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对北京地区的中关村软件园区、20家软件经销商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对164家重点软
15、件企业、50家上市软件公司和23家网上商城,利用其公开报告和网上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用户问卷抽样调查软件用户问卷抽样包括2000个个人用户和500家单位用户。电话访谈对象包括软件园区负责人、软件经销商、软件企业员工、软件院校教师等共近百人。专家访谈法面访业内知名专家31人。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世界各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中外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差异,总结各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律,探究适合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道路。文献分析法文献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外有关软件产业研究论文和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有关软件发展模式的研究 成果、国家、社会、产业等方面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文
16、献资料来源涉及政府有关软件行业的政策和发展计划、信息产业部的行业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国家统计局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公开出版物和权威机构的调查分析报告等。历史研究法本报告研究对象涉及到软件发展,但一直贯穿着对软件发展历史过程的全景分析。因此,本报告有一个很好的背景和框架,在这个大的框架和思路下,考察软件产业的应用和发展,可以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有清楚的认知。第一章 研究对象1.1研究对象1.1.1软件软件,是人们为了告诉电脑要做什么事而编写的、电脑能够理解的一串指令,有时也叫代码、程序。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其中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
17、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软件被应用于世界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计算机软件的概念,现在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原则上采用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意见,结合实际加以修改。197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表了保护计算机软件示范法条,对计算机软件作了如下定义:计算机软件包括程序、程序说明和程序使用指导三项内容。l “程序”是指在一计算机可读介质合为一体后,能够使计算
18、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以标志一定功能,完成一定任务或产生一定结果的指令集合。l “程序说明”是指用文字、图解或其他方式,对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所作的足够详细、足够完整的说明和解释。l “程序使用指导”是指除了程序、程序说明以外的,用以帮助理解和实施有关程序的其他辅助材料。在上述定义中,对“程序”的定义不够准确,按照这一定义,源程序(以高级计算机评议编写的程序)可能会被排除在“计算机软件”之外。因此各国在参考这一定义时,大多数都将“在与计算机可读介质合为一体后”这一条件删除,这样就可以明确无误地将源程序列入“计算机程序”之中了。1980年美国版权法案将软件明确为“在计算机中被直接或间接用来产生一个确
19、定结果的一组语句或指令”,1983年,IEEE对软件给出了新定义,指出: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方法、规范极其相应的文稿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是所必须的数据。所谓软件是对事先编好了具有特殊功能和用途的程序系统极其说明文件的统称,即能指示计算机完成一个任务的、以电子格式存储的指令序列和相关的数据。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 软件和硬件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互相依存的两大部分,它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 硬件和软件互相依存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计算机系统必须要配备完善的软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发挥其硬件的各种功能。l 硬件和软件无严格界线随着计算机技术
20、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计算机的某些功能既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因此,硬件与软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面。l 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 计算机软件随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而软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又促进硬件的更新,两者密切地交织发展,缺一不可。1.1.2软件企业软件企业,即以开发、研究、经营、销售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为主的企业组织。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软件企业的认定标准是:(一)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二)以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服务和其他相应技术服务为其经营业务和主要经营收入;(三)具有一种以上由本企业开发或由本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
21、产品,或者提供通过资质等级认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技术服务;(四)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五)具有从事软件开发和相应技术服务等业务所需的技术装备和经营场所;(六)具有软件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质量保证的手段与能力;(七)软件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年软件收入8以上;(八)年软件销售收入占企业年总收入的35以上,其中,自产软件收入占软件销售收入的50以上。(九)企业产权明晰,管理规范,遵纪守法。1.1.3软件产业软件产业,即以开发、研究、经营、销售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为主的企业组织及其在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它是与信息产业中的硬件产业相对应的。产
22、业的概念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企业和家庭消费者)与宏观经济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的若干经济单位的“集合”。现代经济社会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居于不同层次的经济单位,企业和家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小的经济单位。整个国民经济为最大的经济单位;介于二者之间的经济单位往往大小不同、数目繁多,因具有某种同一属性而组合到一起的企业集合,又可看成是国民经济按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这就是产业。1.2全球软件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在信息产业中,软件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软件产业造就出一大批地位稳固、甚至垄断性的巨头,比如2005年SAP、Oracle的年收入已经超过100亿美元,微软的净收益甚至已经超过350亿美元。20世纪
23、90年代以来,软件产业发展连续增长率是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5倍以上,根据信产部统计,2004年全球软件产业保持稳定增长,产业规模为8862亿美元,全球软件产业在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11.5%,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8.37%,达到3400亿美元。西欧是全球第二大软件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0.16%,达到2673亿美元,而中国2004年软件产业在世界软件产业份额中仅仅占了2.99%,达265亿美元。1.2.1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软件”作为术语首次被使用是在1959年,而软件类业务从1949年就已起步。“软件”初期的发展几乎都是在美国完成。我们借用麦肯锡公司观点,简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件产业 发展战略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1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