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
《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学 校:城南中学作 者:徐园园 郑露芸 胡冰杰 任凌杰指导教师:高建江我们小组以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为探究课题,以实地调查、请教专家、查阅资料、分析数据的基础等方式,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分析了虞南山区发展立体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和由此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虞南山区发展立体农业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新路子,可供乡镇政府和有关农户参考。【引 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上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尤其是鼓励农民发展生态效益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市委市府农村工作的重心。通过几年的发展,虞南山区扬长避短发展立体农业取得了显著成
2、绩。我们探究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请教有关专家、查阅资料、分析调查统计数据等方法,具体了解了蜮南山区发展立体农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今后发展立体农业的相关建议。同时对政府的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问题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有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理解。【正 文】一、探究方法与过程我们探究学习小组的成员经常在电台、电视、报纸中听到或看到虞南山区的发展变化较快,想通过我们自己的走访调查,实地了解发展变化较快的现状及原因。同时,也想结合我们学习的知识,提出进一步更好发展的建议。因此,我们决定以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为探究课题。立体农业(stereo farmi
3、ng):又称层状农业,是指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即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条件下呈现出的农业布局差异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它有利于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产品的多级、深度加工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我们小组的探究方法与探究过程主要通过:1.实地走访赴岭南、丁宅、陈溪、下管等地考察山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实际情况,了解山地资源的立体开发所产生的巨大效益。2.问卷调查对岭南、丁宅、陈溪、下管等地部分农户问卷调查,了解山区立体农业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3.查阅资料赴上虞市气象局查阅气象资料、赴统计局收集农业生产、农业企业等有关数据。 4.访
4、问专家赴上虞市统计局、农林牧业局请教有关专家,请教探究中遇到的问题。5.整理分析将问卷调查、收集的气象资料和虞南山区人民立体开发的成就等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6.撰写报告在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撰写结题报告。二、课题探究的结果我们探究学习小组通过赴丁宅、章镇、岭南等乡村,实地考察虞南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等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该地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状况,赴统计局收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有关数据,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一虞南山区立体农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上虞市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及省、市政府的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政策,提出了“发展生态效益农业,使农业增产、
5、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建立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园区。虞南山区家民用自己的智慧,根据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了山区立体农业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几年的发展,立体农业成效显著。1、名茶基地建设茶叶是虞南山区的传统经济作物,也是分布最广泛的经济作物。2006年,全市共有茶园面积5万亩,茶叶总产量3511吨,产值947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6.3%和13.7%。其中良种茶面积1.5万亩,名优茶产量353吨,产值6979万元,产量和产值分别比上年增25%和35%。蒸青茶产量320吨,产值1124万元,分别比上年减20
6、%和28%。珠茶产量2427吨,产值1376万元。茶叶品种改良提早上市增产既增收,市场占有率更高;改传统珠茶生产为针形茶生产,取茶形轻盈灵动之胜;有机茶的发展,是当前形式下发展茶叶生产的根本之中,也为出口创汇创造了前提条件。目前已有“觉农舜毫”、“龙浦仙毫”等名优产品闻名国内外。2、魁栗基地建设上虞魁栗是劳动人民长期在生产实践中,精心培植和选育出来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素以颗粒大、色泽鲜艳、风味佳美而闻名中外。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嘉庆上虞志记述,上虞魁栗形成的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了,主要分布于下管、陈溪、岭南、丰惠、章镇等虞南山区乡镇,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市总数的80%以上。岭南乡被绍兴市人民政府
7、列为“绍兴市板栗之乡”,“浙江省魁栗之乡”。 魁栗外形美观,果皮赤褐色,富光泽,少茸毛,顶部平或微凹,肩部浑圆,底座小,接线平直。坚果大,为板栗之“魁”,平均单果重17.8519.23克。魁栗果肉淡黄色,味甜且粳性,宜作菜用,也可加工成罐头、栗子羹、糕点等副食品。魁栗营养丰富。据测定,种仁含总糖8.49.2%,蛋白质6.711.1%,淀粉4.767.6%,脂肪1.43.3%,还富含多种维生素(A、B1、B2、C)与矿物质(ca、P、K)。3、毛竹基地建设毛竹基地主要在陈溪乡。陈溪乡现有3万余亩毛竹林,当地农民在积极改造低竹林的同时,建设高效无公害竹笋两用山1.5万亩,亩值达到2000元。以虞南
8、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现有6家毛竹加工企业为依托,新创建陈溪竹笋专业合作社,形成企业联基地再联农户的格局,做大做强竹笋产业,把陈溪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浙江省“毛竹之乡”。其次是下管,目前已建成竹山基地16000万亩其中包括省级森林食品基地10000亩,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6000亩。4、优质草莓基地建设丁宅优质草莓基地现有面积4000余亩,种植的品种个大,呈心形,鲜红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因此常被誉为“果中皇后”。全镇现有1000多户农户大力发展优质草莓,并进行标准化、无公害化管理。5、果桑基地建设凭借多年蚕桑业发展传统和优势,丁宅乡近年来大力发展果桑
9、种植,目前全乡拥有果桑基地超过430亩,并成立了舜露果桑合作社。年产桑果5万公斤以上,产值超过400万元。 桑果的高回报促进了桑树的种植,带动了蚕桑养殖,带来了农民的增收。今年全市共饲养蚕种16800张,收购蚕茧16544坦,蚕农收入1566.7万元,平均单产达49.2公斤/张,比去年增加了5公斤,每张收入达932元;每担蚕茧价格947元,比去年增加77元,高产加上茧价的上涨,使蚕农的经济收入增加很多。而有养蚕传统的就是虞南山区各乡镇。 6、樱桃基地建设 下管、岭南是樱桃主要分布地区,樱桃种植的发展迅速,两地已有近三千亩种植面积,下管镇目前已有1000亩樱桃被认定为省级森林食品基地。三、课题探
10、究的讨论上虞市生态效益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在调查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一发展立体农业是因地制宜的好措施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是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明显,农业生产要取得经济效益,首先要得益于“天时地利”自然条件。(1)位置优越。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离港城宁波67公里,西距杭州78公里。地处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中部。全市现有人口78万,面积1427.5平方公里,辖18个镇6个乡,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上虞市位于北纬29443016,东经120361216。虞南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大,不利
11、于种植业发展,却为林业、经济林木种植,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气候适宜。上虞地处东南沿海,纬度较低,具有气候温和,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湿润多雨的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多年的平均气温16.5左右。最热7月平均气温28.8;最冷1月平均气温4.4。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mm;年平均日照在19732329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43474625焦尔/,无霜期8个月(238天),日均温10的多年平均5积温24.5。气候条件优越,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3)交通便利。上虞不仅自然环境优势明显,社会经济环境也很好。东临宁波,西近杭州,杭甬铁路、杭甬高速、上三高速、104和329国道穿境而过
12、,素有“九县通衢”之称。北濒杭州湾,有上虞港出海码头。向东北、西、东有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辽阔经济腹地为依托。上虞市交通便捷,社会经济环境优越,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4)市场广阔。上虞有“九县通衢”之称、交通便捷,邻近杭州、宁波、上海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生活消费水平高,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上虞市内建有农副产品、水果交易等大型专业市场,辐射区域广,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的市场区位优势明显。(5)地形优势。虞南山区海拔100500米,最高海拔超过800米,属四明山、会稽山余脉,地势起伏大,南高北低,坡度较大,耕地面积小,山地资源丰富,全市76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山 经济发展 生态建设 新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1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