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苏州作为一个因制造业辉煌而实现经济腾飞的城市,清晰地体察到自主创新是未来竞争的利剑,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适时出台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等四大行动计划,力争在产业集聚的高平台上积聚创新能量,实现从“苏州制造”到“苏州创造”的跨越。本文通过分析苏州自主创新历史和现状,对我市自主创新关键要素的优劣势做一个基本研判,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自主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指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核心是自主创新。它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
2、,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由此可见,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否定、排斥引进先进技术,更不是要关起门来自己一切从头干起,而是要求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切实抓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还要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纵观世界各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与人类历史上多次技术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伴随着大量的产业、基础设施、相关服务从技术核心国家向外围国家转移、扩散。千年繁华的苏州不乏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没有赶上前几次世界技术革命的浪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和
3、创新活动逐渐恢复和发展,开始沿着世界发达国家和技术先进地区曾经走过的道路前行。考察苏州的发展历程,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与产业演变进程紧密联系。(一)第一阶段,休眠期以创新停滞为主(解放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从解放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全市经济发展几经波折,缓慢前行,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4.38亿元增至1978年的31.95亿元,年均增速8.2%;三次产业比例从45.8:24.8:29.4发展为28.1:55.7:16.2。全市经济逐步恢复、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仍然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在产品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企业的重点在于生产,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自主创新基本处于
4、休眠期。(二)第二阶段,萌芽期以技术模仿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90年代中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苏州乡镇企业率先发展,凭借紧邻上海的地域优势,抓住上海工业资源外扩、技术外溢的机遇,通过模仿移植、消化吸收一些实用技术和工艺,壮大了工业基础,迎来了我市经济第一轮发展高潮。到1996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亿元,比1978年改革之初增长了10.2倍,年均增速达到14.4%;三产比重调整为8.8:56.7:34.5。工业演变为主体经济,乡镇工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份额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自主创新意识开始出现萌芽,1996年县及县以下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科
5、技经费筹集额已达6.40亿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和研究实验的经费分别为2.18亿元和467万元。以技术模仿、新品研发为主的工艺改造和更新开始了我市创新之路的探索。(三)第三阶段,蕴育期以技术引进为主(90年代后期“十五”期末)9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技术是国家竞争力基础这一观念得到广泛认同,资本流动的热潮伴随着产业的转移随之兴起,我市抓住机遇,承接转移,大力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开放型经济迅速崛起,到2005年,苏州累计合同利用外资726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以年均40.8%的高速度增长,2005年突破140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脱颖而出,2001年被美国新闻周刊
6、列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9%,IT等高科技产品制造产业链基本形成,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领军力量。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多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的低端加工环节、以加工装配为主要形式,技术含量偏低,技术引进后的消化、溢出效应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成份还较低。(四)第四阶段,发展期以自主创新为主(“十一五”以来)我市制定的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放在
7、“十一五”发展的重中之重位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大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大品牌,加快构建有苏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这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背景和宏观环境,再加上苏州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积聚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等,均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正逢绝佳机遇。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水平以后寻求新突破和新发展所必须跨越的关键台阶,从自主创新的三大要素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和创新成果分析,我市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
8、战同在。二、自主创新主体分析自主创新的主体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企业,第二类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从创新主体的产权性质来分,自主创新又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狭义的自主创新是指苏州本地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广义的自主创新是指在苏州注册的所有企业(包括外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创新。境外资本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研发活动,对科研人才的聚集、先进技术的外溢等意义非常重要。(一)自主创新主体的现状1.企业主体地位加强,自主创新主体的活力逐渐被激发从创新的主体来看,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正在增强,企业发展离不开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
9、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创新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生存息息相关,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是目前我市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2005年我市专利申请6780件,其中68.7%由企业申请;大中型工业企业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22.63亿元,其中81%由企业自筹;当年用于新产品开发64.23亿元,用于R&D支出45.43亿元,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热情高涨。图一:2005年苏州市专利申请人分类图表2.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目前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技术创新能力的逐步增强直接推动了经济实力的提升。目前我市已经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数字交换设备、光纤通信、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
10、形成产业集群,汇集了一大批相关领域内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高新技术企业,逐步从简单的装配加工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拥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8家、省级706家、市级64家,拥有各级高新技术产品近两千个,其中省级1733个,市级94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创新高,产业规模与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拉动全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使苏州成为世界知名的新兴科技城市。从纵向来看,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从1998年的315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08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8.5%,户均产值从7244万元猛增至25965万元,增长了3.6倍。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
11、技术产业的支柱地位日益显现,产值占比从1998年的19.4%升至2005年的31.1%。图二: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3.大中型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大中型企业在资金、人才、设备方面等拥有的强劲实力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大中型企业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量近年来呈现逐步增多的态势,2005年全市1206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541家,创办科技机构数达188个。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数量和素质同步提升,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共计43464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5360人。科研经费和研发投入大幅度增长,进行自主创新的资金得到
12、保障,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22.63亿元。在智力和资金支持下,我市取得的科研成果、专利的数量和水平也显著提高。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48.03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8.5;申请专利1546件,其中专利发明339件。4.大量外资企业为技术溢出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市大规模的外资流入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1990年0.70亿美元增至2005年51.16亿美元,年均增长33.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的数量、工业总产值、资产、利润、利税的比重分别占到了43.7%、66.9%、65.3%、72.1%、6
13、5.2%,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且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本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跨国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又称技术扩散),技术溢出属于跨国投资的外部效应,主要通过四个渠道增强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一是后向和前向联系,随着跨国公司组成的产业链不断延伸扩展,我市本土企业从跨国公司设立的更高技术标准、配套产品质量控制的经验等方面获益匪浅。二是人力资本流动,外资企业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有部分流动到本地企业中。三是竞争效应,借助中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外资企业加剧了国内外市场竞争,产生了“鲶鱼效应”,促使本地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
14、。四是示范效应,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或新产品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模仿的样板。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或合作的研发机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研发机构促使我市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吸引和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2005年末认定的外资研发机构有48家。在省科技厅公布的第二批16家江苏省外资研发机构中,我市有14家入围,占全省的87.5%。(二)自主创新主体存在的问题1.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规模不大近年来,由于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化,随着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逐渐消除,外资和民营科研机构相对灵活的体制、激励机制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逐年减少、研发力量削弱。2005年末全市
15、有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46家,专业技术人员1952人,平均每家不足50人。表一:部分年份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年 份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机构数(个)71635349494846专业技术人员数(人)30152218178819031993176619522.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不快外资企业是苏州高科技产业的主角,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89.7%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由外资企业实现,而大多数本土企业是传统产业的主角、高科技产业的配角,在高科技产业高速增长的同时,本土企业在承接外资企业“管理溢出”方面受益匪浅,但是“技术溢出”效应并非十分
16、明显。一方面外商掌握核心技术,以独资方式经营的比例很大,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占43.7%,外资企业中75.3%为独资企业,“技术溢出”相当有限,本土企业难以吸收消化,更谈不上二次创新;另一方面产业的核心技术、尤其是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牢牢掌握,外资的流入水平直接决定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本土企业相对处于技术跟随的弱势地位。因此,从我市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来看,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开发能力相对薄弱,内生创新能力不强,高校和研究院所仍然是科研的主要力量。 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不够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由于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重视程度不够
17、,我市企业每年花费大量的资金从国内外引进技术,但是技术的溢出效应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果不多。2005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购买国内技术的支出为1.36亿元,用于国外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为12.45亿元,而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仅0.37亿元,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支出之比为37:1。4.中小企业还未成为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主体中小企业的创新活跃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低,中小企业应该而且必须成为自主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产业组织经济学家卡曼和施瓦茨认为,对于技术创新来说,最有利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力来
18、源于企业为实现差异产品的技术垄断而展开的非价格竞争;中小企业作为该市场主体在差异产品的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考察目前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近年来中小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使中小企业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小企业虽然有很强的自主创新动机,但还未成为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主体。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占12.4%,其中大型企业有科技活动的为67.5%,中型企业为42.4%,小型企业仅为9.1%,小型企业中开展科研活动的企业数极少;从科研人才来看,在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中,户均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9人、科学家和工程师18人,其中
19、大型企业分别为211人和135人,中型企业分别为44人和27人,小型企业仅12人和7人;从科研经费筹集情况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88.62万元,其中大型企业3806.73万元,中型企业534.88万元,小型企业17.19万元;从科研活动成果来看,每一元钱的新产品研发投入所产生的成果迥异,大型工业企业平均每一元钱的新产品研发投入可以带来30元的新产品产值,但中型和小型企业只能产生13元和12元的新产品产值,大型企业平均每家申请专利5.7件,但中型和小型企业仅0.6件和0.07件。很明显,我市中小型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在人才、资金、成果等各方面都很难担负起创新创业的重任。5.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存
20、在的问题我们最近组织的苏州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调查显示,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很多。首先是创新人才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对仅有的技术骨干、优秀员工,缺乏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培养和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人才的流失;同时,熟悉工艺技术的高级技工短缺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有58%的被调查企业表示,缺乏合格科技人力资源已经阻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有50.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缺乏技术人员直接导致了技术创新活动中止和失败。其次是资金问题,被调查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费用来源中77.6%的企业需要自筹经费,42.3%的企业得到了银行贷款,还有11.8%的企业得到了政府资金支持,得到风险投资的更
21、少,不足4%。可见全社会对于企业创新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最后在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因素的认识上,5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技术创新成本太高,50%认为是技术创新回报期太长,37%认为是技术创新风险太大。三、自主创新环境分析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中国自主创新报告中,苏州被认为是国内外最理想的建立企业创新中心的城市之一,创新环境评价列全国第五位,但苏州自主创新环境并非无可挑剔。(一)自主创新发展环境趋优1.科技人才正在加快集聚科学技术是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基础,而人才是科技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充分认识到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大量引进、培养各类人才,科技人才正在加快
22、集聚,截至2005年底,苏州共有科技人才65.2万人,占全部人才总量的78.6%,每万人拥有科技人才1076人。我市科技人才状况与当前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的实际能力基本吻合,在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专业技术人才的集聚极大的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从1990年到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增长了近3倍,总量突破48万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10.57万人;学历层次也大幅度提高,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学历的比重分别为1.4%、28.1%、35.3%。人才培养和引进是加快人才高地建设的有效途径。根据产业发展特征,全市在加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加强人才
23、载体建设,重点产业人才的集聚力显著提升,人才引进成果斐然。仅2005年就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5万余人,其中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3万余人,引进外地人才2万余人,留学归国人员300余人;引进的人才中,博士133人,硕士1489人,本科2785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46.7%和31.7%。2.自主创新政策和资金支持得到加强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项技术、一个发明的研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单个企业的资金力量往往无法独立支撑这种研究活动,政府财力的适时介入就成为扶植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政府财政支出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5年政府科技三项费用已达5.56亿元,
24、是1998年支出水平的13倍,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66%。图三:19982005年科技三项费用及占比在加大财政支出向技术创新倾斜的同时,相应的金融、税收政策也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对高新技术产品税费的减免、对重大科技项目的信贷支持等等,种种举措均为自主创新提供了较强有力的支持。3.创新载体建设初现成效作为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科技创业园、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等乘着社会各界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的东风顺势而上,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科技创业园的数量与规模同步发展。2005年,全市科技创业机构达到23家,名列全省第一,孵化面积68.6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400多家。在孵企业从业人
25、员超过15000人,销售总收入超过30亿元;累计毕业企业4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就业人数13000多人,累计毕业企业总收入超过20亿元。新建、扩建了相城区脱颖科技创业园、苏州吴中(木渎)科技创业园、太仓软件园、沧浪创业园和金阊创业园,尤其是苏州科技城、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正式启用掀起了科技创业园新的建设高潮。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闪现亮点,园区的IC设计平台、软件测试平台,新区的新药创制平台、吴中区的实验动物服务中心在全省甚至全国都较有特色,在集聚企业、服务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4.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顺应自主创新的新一轮高潮,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共拥
26、有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科技情报研究所1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1家,技术市场、科技开发服务机构3家,各类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10家,专利、商标事务代理机构7家,技术贸易机构180家,各级咨询机构230家,初步形成了技术贸易、投融资、成果转化、信息咨询等较为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二)自主创新发展的环境制约1.人才结构不能适应转型要求实现“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型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源源不断的输入,而我市在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高层次科技人才比例却在下降,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从1990年的13.18万人增至2005年的48.99万人,总量增了近4倍。但是,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的占比却出现了逐年下降的态势
27、。见下图。图四:历年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为了分析这几年的变动情况,我们将专业技术人员按职称从高到低排列构筑成一个人才金字塔,很显然,金字塔底部由初级以下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基座呈总量、占比扩大趋势,而位于金字塔顶部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尽管总量有所增加、但占比却显著下降。这说明,我市人才金字塔向上拓展不快,呈现扁平化趋势。由于我市外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未参加职称评定,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指标值总体偏小,但并不影响金字塔型的整体格局。高级人才总量和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不匹配,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已经成为
28、我市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大瓶颈,关系着我市自主创新之路的成败。中级初级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级中级初级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图五: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金字塔形分布结构人才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培养和引进。从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来看,瓶颈在于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和壮大,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引进人才,2005年全市城镇单位增加就业人员35.37万人,其中吸纳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10.96万人,而当年全市三类学校毕业生总数不足5万人;我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和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还需要大规模引进人才。2
29、.R&D经费占GDP比重较低目前我市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相对于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还比较少,与全省其他各市相比,苏州R&D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与国内先进城市差距更大。2004年,南京R&D支出占GDP的比重3.57%,常州为1.67%,无锡为1.54%,扬州为1.48%,苏州仅为1.35%;2005年,我市的R&D投入强度提高到1.46%,依然没有达到上述各市2004年的水平。2005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45.43亿元,占全市R&D经费的77.3%,平均每一家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投入仅377万元,仅占当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的0.6%。3.科技创新的投入有待多元化
30、发展科技创新的投入来源应该是企业自筹资金、风险投资、信贷资金、政府资金等的有机结合。企业科技创新应该以市场投入为主,而从目前的结构来看,企业自筹仍然是筹集科技活动经费的主要方式,占比仍然维持在80%以上;政府直接投入企业的科研经费占比逐渐减少;而金融机构贷款占比在2004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收紧银根以后占比缩小。表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 单位:%年份本年经费筹集总额政府资金企业自筹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其他2001100.0 1.9 89.6 6.5 2.0 2002100.0 2.2 72.5 10.9 14.4 2003100.0 0.4 64.3 14.3 21.0 200
31、4100.0 0.5 90.6 4.3 4.6 2005100.0 0.7 81.0 10.8 7.6 国际经验表明,风险投资是促进高科技产业进步、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苏州风险投资体系和机制尚在起步阶段,大量民间资金难以进入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机构少,风险资金规模不大,技术和资本结合困难,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也不够完善。四、自主创新成果及转化分析能否取得自主创新成果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检验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最终标杆,我市应用领域创新硕果累累,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创新成果技术含量不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依然有限。(一)自主创新成果及转化现状1.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年年攀升“十五”
32、以来,市场的竞争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影响,使广大市场参与者的自主创新意识逐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我市专利申请量年年取得新突破。“十五”期间,全市累计专利申请量突破21000件,其中发明专利2342件;专利授权量达127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38件。“十五”期间列入“星火计划”项目68项,“火炬计划”项目276项,获市级、省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分别为681项、94项、5项,“十五”期末高新技术企业已达706家。2.产学研合作顺利推进近年来,我市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目前,苏州企业已与全国10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250多个产学研联合体,并在技术转化
33、、成果推广、人才培养以及研发中心、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实施了1000多个合作项目。这些产学研合作项目大大提升了苏州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水平,产学研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比如江苏梦兰集团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共建了龙芯产业化基地,“清华紫光产学研基地”和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创新基地落户苏州工业园区。3.通过科技攻关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通过近几年来的项目引导和扶持,我市企业科技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迅速提高,掌握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如高分辨力数码有机光导鼓攻关,DK7632-全闭环无电解低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的研究和开发,3吨、5吨、10吨大推力电动
34、振动试验系统的开发等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掌握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4.重视知识产权,企业自主创新结硕果多年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深刻认识到,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和专利,沿“微笑曲线”的两端向上爬,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中国名牌产品29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拥有江苏省名牌产品179只、省著名商标205件,国家免检产品54个,重点出口名牌5个。在名牌效应的作用下,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名牌产品企业(简称名牌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52.4亿元,实现利税
35、总额149.4亿元,分别增长36.9%、20.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重分别达25.8%和25.0%。名牌效应带给企业的丰厚回报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2006年,我市又有12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二)自主创新成果及转化的问题1.专利申请与授权总量与先进城市差距较大考察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指标,我市与先进地区相比(如上海、北京)距离相当大,与经济总量相近的城市(如深圳)相比差距明显,和周边城市(如无锡、南京)相比优势也不算显著。从2005年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创新实力雄厚,专利申请量分别是苏州的4.8倍、3.3倍、3.1倍,专利授权量分别是苏州的3
36、.8倍、3.0倍、2.7倍。表三:2005年部分城市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 单位:件地区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苏州67803315上海3274112603北京2257210100深圳209408983广州110125724南京52282166无锡562120952.发明专利授权量处于较低水平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多少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该地区创新能力的高低。我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部专利授权量的比重较低,仅为4.5%,与其他城市相比差距甚大,说明我市的创新水平还不高。 表四:2005年部分城市发明专利授权占比 单位:件、%地区专利授权量其中: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占比苏州33151484.5 上海1260319971
37、5.8 北京10100347634.4 深圳898391710.2 广州572460410.6 南京216659327.4 无锡20951537.3 3.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水平不高从机制角度来看,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供需双方常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技术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自行联系洽淡的比例大。从创新成果来看,我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掌握可以应用的核心技术成果少。从资金角度看,一般而言用于科研、开发、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的资金投入比例大体是110100,某些高新技术投入生产应用所占资金的比例更大,技术转化的风
38、险较大,资金筹措难度也比较大。从企业角度看,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还没有成为企业的主导发展战略,大部分企业仍然通过资金、人力投入来实现量的扩张,通过扩大规模来增加企业效益,因而缺少应用高科技成果的内在动力。五、增创自主创新优势的思考政府和企业努力寻求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途径,期望在自主掌控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并形成体制、机制、产品以及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力。没有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就缺乏土壤;缺少了科技创新,高涨的创业局面就无法形成。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苏州
39、“十一五”发展规划和自主创新行动计划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切实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营造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等方面新的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加快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自主创新市场优势从自主创新的内因出发,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依赖于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激发,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是当前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以扶植高新技术企业为切入点,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目前我市自主创新水平实现质的飞跃的必由之路。1.强化意识,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应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集成应用的
40、主体。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是难以长期生存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达到5%的企业才具有核心竞争力。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还达不到1%的要求,这也是一些企业生命力短暂的原因之一。因此树立创新意识刻不容缓。要注重激发企业的主动精神。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优势独特,企业可以筹集和投入足够的资本,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赢得丰厚的回报。近年来,我市许多企业主动寻求同科研院所合作,成果丰硕,在多个领域成为全国的“单打冠军”。当然,还有为数众多的企业在技术、管理、制度方面创新步子不大,在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面前,准备不够充分。要
41、改变这种现状,很重要的一条是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自主创新的推进需要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力作用。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管理方法,都有不断研发、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这需要众多企业充分发挥主力作用,通过相互协作,实现各个领域的突破。创造市场环境给予创新鼓励和保障。凡市场经济型国家、科技创新型国家,它的基本条件是市场必须法制化,必须是公平、公正的,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等,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创新来赢得竞争优势,使企业成为关心创新、投资创新、积极创新的群体性自觉行为的主体。2.抓住龙头,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2、,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走出一条有重点、多层次的自主创新路径是适合我市产业发展特色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苏州地处长三角都市圈、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上海在资讯、商业服务、智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辐射,从产业升级、产业集聚、产业转化的高度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要重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发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作用,改善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降低传统产业的生产成本,改善传统
43、产业产品的品质,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3.以点带面,形成自主创新的梯队结构微软、英特尔等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小企业应该是自主创新的最重要的主体,而我市科技创新活动大多集中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面临很多难题。中小型企业作为自主创新最具有活力的群体,其活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全市自主创新水平的高低,应重点支持行业内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型优势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前沿技术和广阔发展前景、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型自主创新科技企业,鼓励其参与国际产业竞争。为了给中小型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必须从目前中小型企业反响最大、困难最集中的方面着手。一方面,在整合创
44、新资源时,要为中小型企业解决长期投资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创新融资模式,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在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将财政补贴或财政贴息贷款、扶持专项资金等政府资金通过整合资源加以集中管理使用,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为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信用支持。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合理的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银行信心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降低银行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门槛,推动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应出台配套政策、完善操作办法,将好事办好,尽可能减少企业受惠、政府买单现象。(二)完善创新动力体系,营造自主创新环境优势1.强化导向,增添激励创新的体制优势机制是
45、自主创新得以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企业的自主创新,首先源自政府和企业自身的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只有政府和企业互动“共振”,才能有效保障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不宜直接插手企业的创新活动,不宜过多地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但政府的导向性作用不能缺失。从苏州的实际情况看,关键是要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落实自主创新的各项扶持和鼓励政策、措施,做好自主创新企业的认定和评价,在税收方面特别是所得税上给予优惠,在重点领域内引导发展方向和施行鼓励政策,通过有组织的重大科技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化的有效突破。同时,在政府采购
46、方面,也要在符合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向自主创新的企业倾斜。要不断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和自主创新要求的新机制,把机制建设放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首要位置,增添激励创新的体制优势。 2.加强配套,发展为自主创新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业是苏州的短腿,创新型企业所需的服务配套能力更弱,针对创新型企业,要加强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组织形式多样化、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力强为目标,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布局重心从官方组织逐渐向半官方和民间发展,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科技中介服务,健全发展担保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3.设立基金,打造创业风险投资新高地最新统计显示
47、,中国目前约300家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其中240家人民币基金,60家美元基金,总投资额已达120亿美元。我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和中小企业数量上具有较强优势,但风险投资起步较晚。我市要抢抓机遇打造创业风险投资的高地,逐渐改变“蜻蜓点水式”的资金扶持方式,尽快设立不以赢利为目的政策性扶持资金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定位为创业风险投资的母基金,吸引起市场各类资金对苏州创业投资业的关注,引进国内外知名专业机构进行多元化合作,通过专业化的风险投资管理,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管理上的支持,充分发挥和放大中小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通过股权投资和提供增值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壮大,让创业投资家们得到丰厚回报,形成双赢局面。4.以人为本,形成创新人才集聚的新局面围绕“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变的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构筑一个与苏州国际国内地位相当、与苏州产业特点、人文特色相一致,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新平台,着力做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载体建设等方面工作,将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创新型管理人才、高技术研发人才、科技服务人才作为引进和培养的重点,努力优化创业和人居环境,着力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努力激发人才活力,让苏州成为高科技创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沃土,形成创新人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1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