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近几年来,在奇瑞公司的强劲带动下,一大批国内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聚集芜湖,初步形成了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全面了解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现状、产品配套及产业链发展情况,为市委、市政府打造我市汽车及其零部件“千亿元产业”提供决策依据,自2007年10月起,市政府发展研究研究中心联合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经委、奇瑞汽车公司等单位,对本市范围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投资、主要产品、技术创新、市场销售等情况,调查对象基本涵盖了市内已经建成投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共发放调查问卷200多份,在各县、区及工业园区的大力协助下,收回问卷193份,有效问卷
2、一八1份,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一三7家。调查有关数据的时点为2006年底。合肥工业大学在调查数据的整理上给予了支持。现将调查情况及初步分析研究意见报告如下。一、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1、调查企业类型在一八1家调查企业中,按企业性质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11家,占6%;民营企业一三6家,占76%;外商独资企业6家,占3%;中外合资企业(包括奇瑞与外资合资企业)28家,占一五%。图1 被调查四种类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分布状况2、调查企业空间分布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我市分布较广,所填写的一八8家企业中(含无效问卷的7家),位于芜湖县59家,占31.4%;经济技术
3、开发区40家,占21.3%;鸠江区39家,占20.7%;弋江区21家,占11.2%;南陵县17家,占9%;繁昌县6家,占3.2%;镜湖区5家,占2.7%,大桥开发区1家,占0.5%。图2 被调查汽车零部件企业区域分布状况按企业资产分,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大型企业较多,其资产总额约占全市的51%,远远高于其它县区;处于第二、第三位的依次是芜湖县和鸠江区,分别占22%、11%。图3 被调查汽车零部件企业资产总量分布状况3、调查企业投资来源在调查中,填明投资来源地的有179家,其中,来自省内的62家,占34.63%左右;来自国内省外的91家,约占50.84%;来自境外的26家,占14.53%。其中,长
4、三角地区是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主要来源地,达71家,约占全部企业的39.66%,又以浙江的投资企业最多,达44家,占24.58%。从投资控股比来看,内资企业的投资控股比普遍较高,基本上是全资控股,与本地企业合资合作的比例较低。但国外投资企业与奇瑞等本地企业合资合作相对较多,外方投资控股比例为61%,比国内来芜投资企业低1/3。表1 企业投资来源分布 (%)投资区域分布个数比例%投资控股比例省内6234630.94国内省外9150840.99长三角7139660.95浙江4424580.92省外其他2011170.94国外(台港)2614530.61(二)企业投入产出及从业人员情况1、调查企业资
5、产状况在填写的170家企业中,截止2006年,企业净资产总额33.8亿元,平均为1989万元;累计资本金20.16亿元,平均为1126万元。按企业类型分,民营企业净资产规模、资本金分别占全部企业的60.64%和53.26%,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也有一定比例。表2 2006年被调查企业资产的资本金状况 (万元)2006年净资产资本金额合 计平 均合 计平 均国有企业2一八77292250750民营企业196427.91475.42107362.9725.43外商独资1一五02.532875.6394682367中外合资1280一三.14923.5882501.073173.12总和338一三0.6
6、20一五82总平均1989.311126.一五62、调查企业产销情况在填写的一五5家企业中,截止2006年,芜湖汽车零部件企业平均销售额为3643万元,在有产品出口的41家企业中,出口额平均为395万元。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的指标平均值最高。表3 2006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平均产销量及产销额 (万件套 万元)产量销量销售额出口量出口额国有企业229.33 179.33 4一三8 76.67 1174.33 民营企业160.98 140.24 2一三0.17 52.17 280.68 外商独资1078.96 1110.92 2909.04 1一五.25 655.75 中外合资2一三.7
7、7 一八3.65 16453.33 19.27 609.69 各种企业总平均191.04 170.46 3643.05 178.28 394.90 按照企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能力将比2006年增长一八倍,销售额增长2.96倍。其中,民营企业销售额预计增长3.62倍,外商独资企业预计增长11.34倍。由此可见,未来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形势十分喜人。表4 预期生产能力与销售状况 (万件套 万元)2010生产能力比2006年增长(%)2010企业平均销售额比2006年增长(倍)国有企业110460.4721一五87.51.66民营企业628421.42537.588
8、8793.62外商独资9174.80112.5916775.1411.34中外合资22200.87299.4557462.531.78总平均3651.39一八11.3116565.922.963、产品销售对象、区域及营销方式被调查的企业生产产品中,为主机厂家配套生产的占49.22%,提供维修市场的占38.一八%,其它用途的占12.60%。可见,以整车配套为主导是当前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基本特点。表5 2006年企业产品主要销售对象比例状况 (%)为主机厂配套为维修市场提供其它国有企业33.3333.3433.33民营企业61.3429.459.21外商独资50.0046.253.75中外合资5
9、2.1943.694.12总平均49.2238.一八12.60从销售区域上看,产品销往本地的汽车生产、组装、修理企业的占47.32%,销往省内的占8.26%,销往省外的占30.99%,销往境外的占一三.43%。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市内的销售份额较高,对本地配套率贡献较大。表6 2006年企业产品主要销售额区域分布状况 (%)市内省内市外国内省外国外国有企业24.4811.0551.5812.89民营企业46.088.8131.17一三.94外商独资29.251.2562.007.50中外合资69.784.69一五.2310.30平均占比47.328.2630.99一三.43在销往国内
10、省外区域的产品中,销到长三角地区的占一半以上,说明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与主要投资来源地有较为密切的市场协作关系。表7 2006年企业产品国内省外主要销售区域分布状况 (%)长三角区域占珠三角区域占环渤海区域占其它区域占国有企业46.一五0.005.430.00民营企业16.733.611.819.02外商独资12.404.964.9639.68中外合资一五.230.000.000.00平均占比16.743.371.869.02在企业产品营销方式上,企业自销比例占70.17%,通过授权代理店的形式分销占一八.36%,通过专业销售公司销售产品的占11.47%左右。自销是目前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产品
11、使用最广泛的营销形式。表8 2006年企业产品主要销售渠道比例状况 (%)厂家销售公司自销授权代理分销专业销售公司国有企业33.3533.3133.34民营企业69.2520.3510.40外商独资50.003.7546.25中外合资85.357.936.73总平均70.17一八.3611.474、从业人员情况2006年,调查企业雇员总数达24523人,平均每个企业一三5人,民营企业雇员总数达17280人,占全部企业70.46%。从人员结构分析,生产、技术、销售和管理人员平均比例为0.73:0.11:0.04:0.12。表9 企业雇员情况 (人)雇员总数生产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国有企业
12、一五8108一五一三22民营企业172801293316107851952外商独资7一三530852969中外合资6372416710712199一五合计2452317738278110462958总平均一三598一五616在人才引进方面,来自长三角的比例高达33%,其次是省内其它地区和市内。这说明,在我市产业的发展带动下,东部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人才有向我市流动的趋势,以往“人才洼地”的局面有所改善。图4 企业引进人才主要来源分布状况5、企业融资情况通过2004-2006年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有78家企业填写了银行贷款情况,合计获得银行贷款77276万元,平均每家企业990.72万元。有一三家企业
13、填写了政策性扶持资金情况,合计获得各级扶持资金1654万元,平均每家企业127.23万元。总体来看,银行贷款占企业融资总量的97.90%,政策性扶持资金占2.10%,平均而言,银行贷款与扶持性资金比约为:88.62:11.38。银行贷款目前仍然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政策性扶持资金,特别是针对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比例越来越高,而来自风险投资基金的几乎没有。表10 三年来企业吸纳的投资途径分布(%)银行贷款政策性扶持资金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风险投资基金97.902.1060.4820.4719.050(三)企业科技创新情况1、技术研发途径在调查企业中,通过自主研发获得技术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59
14、.67%,合作研发的占29.28%,全部引进的占16.57%。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看,外商独资企业自主研发占比达到75%,均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另外,企业规模越大,自主创新能力越强,以企业净资产和自行研发比进行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75。表11 企业技术研发途径分布状况 (%)自行研发占比合作研发占比全部引进占比国有企业49.3333.3317.34民营企业一八.2431.7650.00外商独资75.0025.000.00中外合资73.08一五.3811.54总平均53.9126.3719.72在合作研发方式中,长三角地区是我市企业选择最多的研发合作区域,其次是省内合作和市内合作的比例
15、也相当高,而与国外、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合作研发相对较少。图5 企业研发合作伙伴来源分布状况从企业原始技术开发商的来源看,来自省外的比例合计达66%,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占29%,环渤海地区占17%;来自国外的占14%。由此可见,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还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省外原始技术的支持。图6 企业原始技术开发商来源分布状况2、研发管理人员培训状况在两种基本研发管理人员培养方式中,独立培养研发管理人员的企业数占全部企业的77.25%,合作培养所占比重22.75%,说明企业大多倾向于独立培养自己的研发管理人员,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与国有企业这一比例较高;民营企业虽然也侧重于培养自己的管理研发人员,
16、但通过合作培养研发管理人员的比重达到33.81%,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说明合作培养是民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与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表12 企业研发管理人员培养方式状况 (%)企业类型独立培养占比合作培养占比国有企业86.67一三.33民营企业66.1933.81外商独资83.7516.25中外合资72.3727.63总平均77.2522.75在企业合作培养研发管理人员的合作对象选择上,企业最倾向于选择邻近的长三角地区,比例高达42%以上,其次是省内其它地区和市内。图7 企业合作培养研发管理人员合作伙伴来源状况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大多数企业倾向于独立培训,较少与其他机构与组织合作培训,仅有16.
17、11%的企业选择合作培训方式,而使用外包培训方式的企业不到8%,说明我市的企业员工培训仍未达到规模化、专业化的水平。表一三 企业员工培训方式状况 (%)独立培训占比合作培训占比外包培训占比国有企业93.335.001.67民营企业79.4214.536.05外商独资85.005.0010.00中外合资62.1123.5814.31总平均76.6416.117.25(四)产品链情况按照汽车零部件五大模块对照此次问卷调查企业的主要产品,以下列出我市已经能生产和尚未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品种,目的是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具体的目标导向,但由于时间的变化,一些项目可能有所改变。1、动力系统总成模块(1)已能生产
18、的品种消声器总成,散热器总成,汽缸体总成,连杆总成,水泵总成,发动机配件,催化转化器,曲轴,化油器,机油泵,汽油泵,三效,风扇,飞轮壳,飞轮体,曲轴瓦,凸轮轴瓦,连杆瓦,正时齿轮,气门挺柱,进排气门,增压器,高压泵(喷油泵),喷油器(喷油嘴),油箱,进排气岐管,进排气管垫,飞轮齿圈,高压油管,皮带轮、活塞环、活塞、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等等。(2)尚未生产的品种在凸轮轴、活塞销、汽缸套领域具有配套招商空间。2、底盘系统总成模块(1)已能生产的品种前横向稳定装置、传动轴、万向节总成、转向机总成(转向盘、转向节)、转向横直拉杆、横拉杆总成、液压制动总泵、液压制动分泵、制动软管、真空加力器、鼓式制动
19、器总成、盘式制动器总成、制动鼓、悬架弹簧、减震器总成、钢圈总成、轮毂、离合器总成、制动比例阀、前后制动室、制动盘、前轴、半轴、车架总成、离合器总泵、离合器分泵、差速器总成、ABS系统等。(2)尚未生产的品种奇瑞与阿文美驰合资的底盘生产公司目前已在我市开工兴建,预计2008年8月投产,填补了我市汽车底盘生产相对薄弱的空白。但在轮胎、安全带、安全气囊、取力器齿轮及轴总成、前后制动蹄总成、手动制动器总成、铝车轮、车架总成、球头销、分动器等领域仍具有配套空间。3、车身系统总成模块(1)已能生产的品种座椅总成、货厢总成、玻璃升降器、汽车玻璃、空调压缩机、保险杠、安全带、空调装置、空调冷凝器、电动玻璃升降
20、器、空调蒸发器等、汽车门锁、驾驶室及车身总成等。(2)尚未生产的品种车身大部分零部件本地已经具有配套能力。在后视镜、货厢、暖风机、雨刮器等领域可以吸引一些高产品品质的知名企业投资芜湖,其它领域可适当招商引资。4、汽车电子电器总成模块(1)已能生产的品种汽车仪表、行驶记录仪、汽车空调、电动天窗、电动摇窗、自动升降门、自动滑门、汽车线束、电喷系统、汽车电动座椅、车身控制模块、微电机、发电机调节器、继电器、火花塞、汽车音响、汽车灯具、仪表板总成、发电机、起动机、车灯总成、开关(含组合开关)、报警器、感应塞等等。(2)尚未生产的品种在中央控制器、喇叭、蜂鸣器、高档音响、GPS导航、多媒体设施、各类显示
21、屏等高端车载电子产品领域具有广阔的招商引资空间。5、标准件和车载工具模块(1)已能生产的品种汽车轴承、汽车弹簧、汽车涂料、橡胶密封件、标准件、摩擦材料、汽车弹簧、千斤顶等。(2)尚未生产的品种汽车生产需要的标准件品种较多,但芜湖这方面的配套能力相对较强,在随车工具领域具有招商引资空间。(五)产业链情况1、主要原材料采购状况我市汽车零部件工业所必需的钢材从省外采购的比例较高,采购数量和采购金额比重分别达到40.52%和34.95%,其次是市内采购,比例也分别达到32.64%和28.91%。表14 企业钢材采购地区分布状况 (%)市内数量比例市内金额比例省内市外数量占比省内市外金额占比国内省外数量
22、比例国内省外金额比例国际数量占比国际金额占比国有企业4.179.6558.270.0037.5586.820.013.53民营企业32.3030.6526.2025.一五39.5837.861.926.34外商独资50.0428.8224.0638.1425.9023.一八0.009.86中外合资20.0023.4320.0023.4360.0023.430.0029.72总平均32.6428.9125.0922.9340.5234.951.75一三.202、物流状况2006年,被调查企业货运量为195一八万吨,货物价值约25亿元,运费支出4085万元,占整个货物价值的1.6%。在物流形式的选
23、择上,近60%的企业选择了第三方物流,有40%的企业自行组织物流。表一五 企业物流形式的选择分布状况 (%)自身物流第三方物流国有企业30.0070.00民营企业40.9259.08外商独资20.0080.00中外合资38.5561.45总平均40.0659.943、软件采购状况企业软件产品的使用情况是企业现代管理方式的重要体现。从被调查企业采购软件状况来看,2006年,共采购软件278套,价值570万元以上,平均每个企业采购5.35套,平均花费10.97万元。但大部分企业采购的软件主要是办公、杀毒以及财务软件,与汽车零部件生产相关的如测试软件等购买较少,在原因分析上,较多的企业回答是企业资金
24、不足和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表16 企业软件采购状况套数金额(万元)国有企业13民营企业一五7209.47外商独资102196中外合资一八161.94总平均5.3510.97(六)企业对产业扶持政策的需求被调查企业在回答“需要什么产业政策扶持”时,有41%的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研发方面提供支持,有33%的企业需要在销售方面给予帮助,有23%的企业需要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提供政策扶持与指导,有10%的企业需要在会计、法律咨询方面给予帮助,还有19%和14%的企业提出在会展及物流上给与相应的政策扶持。二、当前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规模较小接受调查的一八1家企业平均净资产为1989万元,但
25、其中大企业少,中小规模企业多,约80%的企业为低于平均净资产的中小规模企业,高于平均净资产的企业有博耐尔汽车电子、西门子威迪欧、富卓汽车内饰、福臻技研等37家企业,只占全部企业的20.4%,其中净资产超过5000万元的仅有一五家,仅占全部企业的8.3%。在此次问卷调查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约占90%,据此估算,目前,我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约有一五0家,按照打造“千亿元产业”的目标要求,这一数量仍然是不够的。2、产品附加值低按照汽车零部件生产成本中原材料与附加值比例,可以分为高附加值型、准资源型和资源型三类。大体上,汽车传动部分为高附加值部分,车身、悬架、发动机为准资源型部分,起动机
26、、散热器为资源型部分。我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种类虽然较多,但主要产品仍然集中在一些低附加值的部件,如车身内饰件、底盘件、制动泵、密封件等。一些企业来芜投资汽车电子等高技术产品,但只在我市完成产品最后几道工序的加工生产,其产品核心部件和研发还主要依靠外地采购或母厂提供。一些附加值较高的零部件如:中控电子系统、安全气囊系统、车用玻璃等也没有在本市生产。3、企业研发能力弱我市的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科技研发实力较弱,不具备独立研发的能力。从技术人员的比例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人员仅占全体雇员的9.3%左右,而外资企业达到16.4%。在产品开发途径方面,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比例也大大低于外商独资企
27、业。不少中小零部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投入不够,与各高校、研究机构的联系不强,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弱,一些企业依赖于整车企业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处于被动研发的位置,难以在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和质量满足整车企业的要求。4、本地配套能力不强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已形成全球化、专业化、规模化、技术高新化、精益化、本土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但要与整车厂同步生产、同步研发,搞好配套服务,而且要独立于整车、超前于整车并带动整车发展。我市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数量已超过300家,并且在产品类型上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从总体上来看,由于受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目
28、前还达不到为奇瑞配套的要求,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关联度还处于较低水平。2006年,奇瑞公司市内配套率为27.8%,而国内一些汽车制造厂家,如神龙本地化配套率已达到70%。调查中,大多数零部件企业希望能够加强与本地整车生产企业的联系,能够及时了解到整车企业的配套需求,并获得优先考虑。此外,零部件企业之间在原料采购、合作加工、技术共享、销售体系等方面的合作和协调也较少。5、产业链条短近年来,我市汽车整车生产快速发展,而汽车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汽车零部件产品研发、设计、组装、改装、销售、设备制造乃至人才培训、汽车零部件会展、相关软件、物流、汽车文化推广等环节都处于起步阶段。汽车产业是公认的带动
29、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的产业,但我市的汽车上下游产业发展远远滞后于汽车整车产业。如整车企业所需要的大量的工装设备中,本市可以提供的仅有模具等极少部分,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6、产业扶持政策有待完善在调查中,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政府扶持政策的需求较为强烈,企业希望在拓宽融资渠道、高级人才引进、员工培训、用地指标、政策指导等方面得到政府的扶持和支持。我市至今未出台鼓励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这与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迅速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鼓励、引导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我市汽车产业的中介服务机构还有待加强。目前我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刚刚成立,其行业服务的功能
30、及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三、促进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建议(一)尽快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近几年来,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芜湖县等园区用地的趋紧,一些新建的中小企业选择在鸠江区、弋江区、南陵县等县(区)投资建厂,从而,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空间集聚上表现出多点分散布局的特点。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一是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的功能规划,形成生产制造、技术孵化、人才培训、物流运输、生产和生活服务等功能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二是完善和细化专业规划,明确各园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功能定位、产品重点,打造模具产业园
31、、标准件产业园、塑料内饰件产业园、线束电子件产业园、装备制造业产业园、销售大市场等特色产业模块,从而形成空间和产品双集聚的合理布局。(二)加大招商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按照产业链招商的原则,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扩大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壮大产业集群,同时要突出重点,提高质量。一是争取引进国内外的行业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提升产业发展档次,增强产业竞争力;二是加快关键产品的引进,增强汽车产业的核心配套能力,提高产业的安全性;三是加强短缺产品的引进,结合产业发展状况和整车企业的生产需求,加大对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中目前缺乏的产品和尚未实现本地配套的产品引进工作,完善产品链,逐步提高本地配套率。三是加
32、强生产服务业企业的引进,重点引进设计、信息技术服务、员工培训、出口销售、物流、中介服务等生产服务性企业,以培育完整产业链为目标,向上游拓宽产品研发设计、模具制造、主要原材料生产等行业;向下游发展会展、销售、维修等行业,加快由“汽车制造”向“汽车经济”转型的步伐。(三)整合产学研资源,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和产品技术改造。鼓励、支持企业培育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挥整车企业和大企业的技术引领作用,加强对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和带动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打造连接科技创新供求双方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33、,组建专业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一方面广泛收集国内外的高校、科技机构的相关技术或产品的研发能力和成果,另一方面全面征集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开发需求,建立信息发布机制,打通和拓宽产学研沟通渠道,实现供求双方的高效对接。进一步加强“科创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孵化”产品的本地生产率。(四)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打造专业大市场在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的良好形势下,乘势建设专业大市场具有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要充分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聚集优势,以高起点的定位、优质的服务及优惠的政策,鼓励本地企业或引进外地企业,在我市强势打造1-2家大型综合性汽车配件用品交易市场,使
34、之成为中部地区占地面积最大、配套设施最全、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汽配、汽车用品交易批发中心,实行“交易、仓储、配送、信息、商务”一体化、全方位、多功能、跨领域的服务,形成汽车销售、汽配、汽车用品、汽车装饰、汽车美容、汽车养护于一体的产业链,为汽车配件界和汽车用品界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发展平台。(五)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发挥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公平竞争、提供政策咨询、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涉及技术、设计、策划、管理、法律、会计、培训等环节的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召开汽车产业发展论坛研讨会,举办汽配产品和汽车用品大型交易会展。打造面向汽车及其零部件产
35、业的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中国(芜湖)汽车产业集群网”,开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工作,充分发挥网络招商、网络推介、网络宣传的强大辐射作用,促进产业内部合作,扩大我市汽车产业集群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六)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是我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发展并形成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打造 “千亿元”产业,是市委、市政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一项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路子,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充分调动和整合全市各方面优势资源,做精、做优、做专汽车零部件产业,应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市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课题组成员:谈祚龙、孙光辉、张春虎、袁家和、潘君齐、丁 民、谢家欣、汪跃进、 桂 飞执 笔:谈祚龙、潘君齐12.20.202202:2302:23:5222.12.202时23分2时23分52秒12月. 20, 2220 十二月 20222:23:52 上午02:23:522022年12月20日星期二02:23:5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1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