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澳三国校长遴选制度比较研究.docx
《美、英、澳三国校长遴选制度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英、澳三国校长遴选制度比较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英、澳三国校长遴选制度研究欧明臣,凌文辁摘 要:校长的素质对学校的发展举足轻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对校长的要求越来越高,校长的选拔工作也就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国外的校长遴选制度发展比较快,本文比较深入的介绍了美、英、澳三国的校长遴选制度的发展状况及校长遴选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并指出了对我国校长选用的借鉴。关键词:校长遴选制度 Abstrat:The principalss 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to school.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the electing of principals will b
2、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principal selection system of overseas is carried out for a long time.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incipal selection system in America、England and Austrian as well as the purpose、principle and approach of the principal selection system.Key Words: principal selection sy
3、stem校长是影响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角色。由于校长领导对于学校人员、过程与结果均可以发挥极大的影响力,又近年来因应教育改革的潮流,校长的角色与定位产生极大的变化。校长们由过去的行政领导者转变成教学领导者、课程领导者、带头学习者、改革者等角色,由此可知,校长们的责任重大。再加上现在的家长与教师懂得争取与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过去的派任校长已不符合需求。为解决上述弊端,世界各国政府开始推展新的校长遴选制度。校长遴选制度的施行,可以让每个学校选出他们理想中的校长、符合学校需求。外国遴选校长的经验比较丰富,其中以美国、英国及澳洲的遴选过程最为开放及有代表性,值得参考借鉴。一、美、英、澳国校长遴选制度之
4、发展1、美国美国属于地方分权制的国家,教育行政体制亦是(联邦参与、各州负责、地方办理)。地方学区均设有地方教育董事会,负责校长人事任命权,而其校长人选则由地方学区教育局长推荐,经地方教育董事会任命,董事会亦有权拒绝推荐人选。各州对于中小学校长的选用,制度设计上亦不尽相同。不过,综观各州的制度设计,欲担任中小学校长,通常是由一些服务若干年限、而有意从事学校行政工作及教育行政的教育工作者,进入大学进修研究所层级的教育行政课程,修完必修及选修科目,并取得相当数目的学分后,向该州州政府教育厅申请取得证照,具备参加该州境内小学校长甄选的资格方可。简而言之,此一阶段校长选用工作,主要是要先获取州级政府对于
5、校长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以科罗拉多州为例,要成为科州学校校长,一般而言,需具备几项条件:第一,要具有二年以上正式教师的教学经验。第二,必须修满在大学所开设的担任校长准备课程;以北科罗拉多大学(UNC)为例,所开设的校长准备课程为三十学分,一般可在一年半到两年之间完成。第三,必须通过科罗拉多州教育人员证照评量(Program For Licensing ssessment For Collrado Educators,简称PLACE)测验。这项测验大约开始于1994年,一年大约考三次。以笔试为主,主要包括四个领域,分别是教学领导、学校经营、课程、以及仿真状况之问题解决。第二阶段则主要是属于地方学区
6、层级的校长选用作业。美国的地方学区之教育董事会拥有人事任命权,地方学区的教育局有权向学区的教育董事会推荐人选,而教育董事会有可以拒绝教育局推荐的人选。一般而言,当各学区有校长出缺时,会由教育局公布出缺情况与应征资格,提供各州有意应征者参考。其次,各学区或各校在经过遴选小组初步筛选后,初选通过的人员则进一步举行面谈(口试),亦辅以笔试、行政实习或工作现场专访、推荐人晤谈、鉴定中心法及仿真行政实况解决行政问题等多重程序,以判断应征者是否适任。最后小组提出一至三名人选推荐给教育局长,如果获局长同意,将由局长正式推荐给学校董事会聘任。另外,虽然偶尔稍稍受到人情关系的介入,但均不至于对教育局长及遴选小组
7、造成压力。另外,如果申请者在获得同意担任校长后,临时又决定不接受聘任,即使其不接受聘任的理由相当充分,但如果一个申请者有两次类似情形发生者,那么他(她)日后担任校长的机会可说是微乎其微。美国的大学遴选校长的第一步是成立遴选委员会,最普遍的方法是由学校各单位选出代表,组成遴选委员会。这种委员会的成员可包括校董、教授、职员、学生、校友或社区的代表。而在私立大学,校董会有权决定遴选委员会成员的人选,普遍的做法是由每个部门提名若干人,包括教授、学生及校友等,然后由校董会或董事长选定。在遴选委员会成立后,委员会便要确立校长遴选的标准,并在其后从所有应征者中选出可能的候选人,确定候选人名单的大小,分阶段进
8、行筛选工作,最后将三至五名候选人的名单呈交校董会。2、澳洲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澳洲的中小学教育也在80年代末随之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改革,其中也包括了中小学校长的遴选,主要实现在遴选的标准、方式、过程和任期等方面;在遴选的标准上,改革之前注重工作资历和工作年限,改革之后注重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而在工作能力方面,除了要求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准之外,还要求校长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善于推销学校和推销自己,尽最大能力地取得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在遴选的方式和过程上,改革之后更加公开和民主,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理事会、教师、家长及社区等各方面在校长遴选过程中的作用,并建立严
9、谨的遴选过程,健全监督机制,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在校长的任期上,改革前基本实行的是终身制,校长一旦获聘就终身任聘,而改革后逐步推行任期制,每届任期5年,任职满期后经考核任职合格可连任。澳洲的中小学校长,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独立学校,都是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遴选产生的。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长职位出现空缺,就临时组成一个选聘委员会来专门负责校长的选聘工作。选聘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理事会确定,一般由理事会主席、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和社区代表等几个方面人员组成。在选聘委员会组成之后,就开始着手校长的遴选工作。校长遴选的一般过程是: (一)前提条件。澳洲是联邦制国家,根据联邦宪法规定,中小学教育的权限在各州,联邦
10、政府不直接参与中小学的管理。因此,从全国来讲,没有一个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遴选标准。但各个州一般都规定有自己的统一遴选标准。主要是考察候选人资格条件,包括适合教育系统的专业资格、专业经验、管理经验、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权威性(专业可信度)、社交能力、沟通技能、客观判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此外,还包括倾听技能、对话、班级管理、团队工作、教学管理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二)选拔过程,主要分为四大阶段。首先是选拔阶段,包括公开招聘、填写申请表、评价中心鉴定和会谈;其次是培训阶段, 依据合同可以分为永久性的、 定期性和借调三种情况;第三是实习阶段,旨在为校长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形成自信;第
11、四是重新选拔阶段。选聘委员会在综合了个人的申请报告、向证明人调查和了解申请人的情况以及面试等三方面的情况的基础上,集体讨论确定校长人选,并形成推荐意见报总督学助理审批,最后由州教育部任命。3、英国英国属均权制国家,教育行政体制亦采地方分权制。中小学均应依规定设置学校董事会,校长均由学校董事会任免,并以契约方式规定双方义务。关于校长的任命的规定,是由英国的学校中25000个学校管理委员会所个别订定出来的。管理委员会的责任就是评估校长的表现。管理委员会主席是由管理委员会的成员选出来的,是非常的重要而且有影响力,而校长将由这些人来任命。由于有这样的中心角色,所以在任命校长的时候,这可说是学校管理委员
12、会所做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校长的遴选由新的学校管理委员会执行,他们的职责改变了,使用强化的顾问知识来确保整个遴选过程越来越严谨。以社区学校的管理委员会为例,若学生在600人以上,管理委员会是由6个被选出的家长,5个地方教育局的成员,2个被选出来的教师,1个其它教职员的人和5个大家共同商议出的成员组成,另外校长可以选择是否成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总计20人)。其遴选过程如下:(1) 地方教育当局公告缺额。(2) 由学校董事会组成遴选小组,依据前后阶段,规划分配不同身分代表之比例,展开遴选作业。(3) 由学校董事会任命,订立契约。在新任命时,学校管理委员必须考虑职位的责任,以及来就读这个学校学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 校长 遴选 制度 比较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1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