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标识规范.docx
《网络工程标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工程标识规范.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络工程标识规范(试行)2022年12月目录第一章 概述31.1 标识分类31.2 标识的要求51.3 布线系统管理文档15第二章 标识编码规范161.1 范围161.2 定义171.3 说明171.4 机架、电源柜标识181.5 终端设备标识221.6 电源线/地线标识231.7 线缆标识241.8 信息口面板标识301.9 配线架位置标识311.10 插座位置标识311.11 标识参考示例图33网络工程标识编码规范(试行)第一章 概述在弱电工程中,设备的连结点及信息点经常移动、增加和变化。一旦标识不清楚或不正确,都会给工程施工和系统维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规范弱电网络工程标识编码,进一步
2、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本着简洁易懂、信息表达充分、使用简便原则,我们以TIA/EIA-606标准为依据,制定本规范。TIA/EIA-606标准通讯基础结构管理包括电缆文档(标签、记录、图纸、报告和工单)、端接硬件、跳接和交叉连结设备、管道、其它电缆路径、设备间和其它设备空间。弱电网络工程标识编码规范为业主、最终用户、监理方、施工方和设备管理方建立了统一的标识编码管理标准。1.1 标识分类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常用三种标识:电缆标识、场标识和插入标识,其中插入标识用途最广。1 电缆标识电缆标识主要用来标明电缆来源和去处,在电缆连接设备前电缆的起始端和终端都应做好电缆标识。电缆标识由背面为不干胶的白色材料制
3、成,可以直接贴到各种电缆表面上其规格尺寸和形状根据需要而定。2 场标识场标识又称为区域标识,一般用于设备间、配线间和二级交接间的管理器件及相关设备(如:房间、机柜、设备相关信息),以区别管理器件及设备连接线缆的区域范围。由背面为不干胶的材料制成,可贴在设备醒目的平整表面上。3 插入标识插入标识一般贴在管理器件上,如110配线架、IDC配线架、AIX配线架等。插入标识是硬纸片,可以插在1.27Cm20.32Cm的透明塑料夹里。如图是典型的配线架色标应用方案,可以清楚地了解配线架各区域线缆插入标识的色标应用情况。 为了方便记忆,根据标识分类原则,我们将弱电工程系统所涉及到的各种标识细分如下:1.
4、机架、电源柜标识(1) BDF(综合配线架、多媒体配线箱)(2) MDF(音频配线架)(3) 网络配线架(4) 电源柜2. 终端设备标识3. 线缆标识(1) 光缆标识(2) 尾纤标识(3) 网线标识(4) 模拟音视频线、RF射频线标识(5) 电源线/地线标识4. 信息口面板标识5. 配线架位置标识6. 插座位置标识1.2 标识的要求所有需要标识的设施都要有标签。按照“永久标识”的概念选择材料,标签寿命应能与布线系统设计的寿命相对应;建议标签材料符合通过UL969(或对应 标准)认证以达到永久标识的保证;标签应能打印,应能保持清晰、准确、完整美观,并能满足环境的要求。1. 线缆标签要有一个耐用的
5、底层,材质要柔软,易于缠绕。像乙烯基材质均匀,柔软易弯曲,适合于包裹缠绕。一般推荐使用的线缆标签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白色的打印涂层,下半部分是透明的保护膜。使用时可以用透明保护膜覆盖打印的区域,起到保护作用。透明的保护膜应该有足够的长度以包裹电缆一圈或一圈半。2. 水平和主干子系统电缆在每一端都要标识。推荐用标签贴于电缆的每一端而优于只是给电缆作标志。作为适当的管理,额外的电缆标识可以被要求在中间的位置,像管道的末端,主干的接合处,检修口和牵引盒。3. 连接的线缆上需要在两端都贴上标签标注其远端和近端的地址。4. 线缆标签分为三类:(1) 覆盖保护膜标签:常用于单根线缆。这种标签带有粘性并
6、且在打印部分之外带有一层透明保护薄膜,可以保护标签打印字体免受磨损。如下图所示: (2) 非覆盖保护膜标签旗形标签、热伸缩套管式标签:常用于单根线缆。如下图所示: 旗形标签 热缩管标签热缩管标签(3) 吊牌标签:常用于成捆的线缆。这种吊牌标签可以通过尼龙扎带或毛毡带与线缆捆固定,可以水平或者垂直放置。如下图所示: 吊牌标签吊牌标签5. 标签在线缆中的位置(1) 水平和主干子系统电缆应在每一端都必须做上标签;在电缆中间不同位置,如导线端头、主干接线点、入孔、拉线盒处,也可能需要有附加电缆标签。(2) 将标签固定在电缆的每一端,而不是在电缆上做标识;每根水平链路线缆末端都应有标识,标识符号应平行于
7、线缆,位置在距线缆末端约300mm,标识于线缆外层的可见部分。1.2.1 线缆标识1. 通道电缆的标识要求各种管道、线槽应用良好的、明确的中文标识系统,标识的信息包括建筑物名称、建筑物位置、区号、起始点和功能等。路径标识:路径要在所有位于通信柜、设备间或设备入口的末端进行标识。另外,在中间位置或是路径平均的分配点上作标识时非常好的。封闭的环形路径(像电缆盘的环形)要在平均间隔上作标识。接合标识:每一个接合终止处或它的标签上要标识标识符。2. 空间的标识要求所有的空间都要求被标识。建议贴标签到每个空间的入口处。在各交换间管理点,应根据应用环境用明确中文标识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场。3. 端接硬件的
8、标识要求信息插座上的每个接口位置应用中文明确标明语音、数据、光纤等接口类型,以及楼层信息点序列号。信息插座的一个插孔对应一个信息点编码。信息点编码一般由楼层号、区号、设备类型代码和层内信息点序号组成。此编码将在插座标签、配线架标签和一些管理文档中使用。跳接面板/110模块标识:每一个端接硬件或它的标签都应该标识一个标识符。位于工作区域的连结硬件的重复的标签是可选的。例如,如果一个连接器的标识符被电缆使用的话,那么面板或箱子就不需要用一个分开的标识符。出口/面板标识:每一个端接位置标签都要被标识一个标识符。每一个端接位置标签都要被标识一个标识符,但是在高密度的端接位置作标识是不切实际的。在这种情
9、况,标识符将被分配到每一个端接硬件单元和实际的端接位置,这将由硬件单元的习惯用法来决定。在工作区的末端标识也可以包括电缆另一端端接位置的标识符和电缆标识符。配线架布线标识方法应按照以下规定设计。(1) FD(楼层配线架)出线:标明楼层信息点序列号和房间号。(2) FD入线:标明来自AD的配线架号、缆线号和芯/对数。(3) AD(建筑物配线架)出线:标明去往FD的配线架号、缆线号。(4) AD入线:表明来自CD的配线架号、缆线号和芯/对数(或引线引入的缆号)。(5) CD(建筑群配线架)出线:标明去往AD的配线架号、缆线号和芯/对数。(6) CD入线:标明由外线引入的缆线号和线序对数。(7) 当
10、使用光纤时,应明确标明每芯的衰减系数。(8) 当使用集线器时,应标明来自AD的配线架号、缆线号和芯/对数,以及去往FD的配线架号和缆号。(9) 端子板的端子或配线架的端口都要编码,此编码一般由配线箱代码、端子板的块号及块内端子(或端口)编码组成。此编码要在一些文档中使用。(10) 面板和配线架的标签要使用连续的标签,以聚酷材料为好,这样可以满足外露的要求。由于各厂家的配线架规格不同,所留标识的宽度也不同,所以选择标签时,宽度和高度都要多加注意。配线架和面板标识除了清晰、简洁易懂外,还要美观。4. 接地的标识要求空间的标识和接地的标识要求清晰、醒目。1.2.2 线缆标识的选择1. 在端子做好以前
11、还是做好后做标识覆盖保护膜线缆标签:可以在端子连接之前或者之后使用,标识的内容清晰。标签完全缠绕在线缆上并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缠绕在打印内容上。可以有效地保护打印内容,防止刮伤或腐蚀。管套标识:只能在端子连接之前使用,通过电线的开口端套在电线上。有普通套管和热缩套管之分。热缩套管在热缩之前可以随便更换标识,具有灵活性经过热缩后,套管就成为能耐恶劣环境的永久标识。2. 线缆的直径线缆的直径决定了所需缠绕式标签的长度或者套管的直径。大多数缠绕式标签适用于各种尺寸的线缆。贝迪缠绕式标签适用于各种不同直径的标签。对于非常细的线缆标签(如光纤跳线标签),可以选用旗帜标签。3. 自己打印标识还是购买预印好的标
12、识现场打印标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打印各种内容的标签预印标识:有多种各样的预印内容可供用户选择;预印标识使用方便,运输便利,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4. 线缆标识的应用环境是否会接触到油、水、化学物品或者溶剂?是否需要阻燃?是否有户外的环境?政府对此是否有特殊规定或其他规定?是否用在洁净或其他环境中?对于各种特殊的应用环境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才可以保值要求。基本上与结构化布线系统有关的每种组件都需要管理。因此,每种组件都应相应地贴上标签。这些组件包括:工作区、设备间、设备间和输入设施内的连接硬件;线缆,包含线缆敷设的路径;端接点的空间;与结构化布线系统有关的搭接接地;与结构化布线系统有关的设备。
13、(1) 连接硬件每个连接硬件部件,例如接点(配线架、110打线系统等)和工作区(面板、表面安装盒)需要贴上标签,便于辨认。另外,每个单个的端接位置也需要贴上具有标识符的标签,以便于辨认。(2) 线缆无论是在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水平部分还是在其主干部分上,每一根电信线缆都必须贴上标签。这还包括跳线和设备线。至少必须在每根线缆的两端贴上标签。应在线缆的任意一端粘贴一个标签,而不是直接在线缆上作记号。除了在线缆的两端粘贴标签之外,建议在线缆的整个长度范围内每间隔一定的距离也粘贴上一个标签。这样,在通路上任何地点都可以快速辨别线缆。建议使用不干胶标签来作为粘贴线缆的标签。不干胶标签包括印有文字部分的透明部
14、分,它可以保护标签长时间不受潮湿、油污和灰尘的损坏。(3) 线缆通路n 通路,例如线缆托架,它需要在位于设备间、设备间或输入设施在内的所有的端点粘贴标签。基于与线缆同样的原因,最好在通路上每隔一定距离贴上一个标签。n 分段通路,如:内管道,必须对每一段粘贴标签。如果通路包括独立的活动盖,那么,最好在通道的固定部分上粘贴标签或者在通道的固定部分与活动盖上都粘贴标签。如果只在活动盖上粘贴标签,那么,这个活动盖可能会被装在别的通路上,进而导致日后管理工作的麻烦。(4) 空间所有空间都必须粘贴标签。建议将标签粘贴在空间的入口处。这类空间包括设备间、设备间、输入设施、吊顶和活动地板等。(5) 搭接接地与
15、电信系统有关的所有搭接接地组件都必须粘贴标签连接电信的主要接地母线(TMGA)和电器接地的导线必须贴上与下图类似的标签。一般情况下,建议这类标签和其它搭接与接地标签尽可能为绿颜色标签。n 接地线/焊接标识符通信系统主接地母线(TMGA)应标上“TMGA”。此标识是独一无二的。n 每个通信接地排(TGA)应有一个专用的标识符。这些标识符应使用前缀“TGA”。必须尽可能地在靠近总线的一端粘贴上标签。n 接地线/焊接标签将“TMGA”连接到建筑物接地线的导线应在每一端作标识。这些标签应固定在导线上明显位置处,并尽可能靠近导线每端的焊接点。(6) 设备电信设备的每一个部件和端口必须贴上标签并作出相应的
16、记录。1.2.3 标签的粘贴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写在组件上作标识;(2) 使用预先打印的标签;(3) 使用手写的标签;(4) 使用借助标签软件设计和印刷的标签;(5) 使用手持式热转印打印机印刷的标签;(6) 使用颜色代码标签。1. 直接标识当然,最经济节省的方法是直接使用永久性标识符,在组件上简单地作标识。许多厂商,就在许多组件上提供空白可书写区域,以便在其上作标识。2. 预先打印的标签有文字和符号两种。常见的印有文字的标签包括“Data(数据)”、“Voice(语音)”、“Fax(传真)”、和“Lan(局域网)”、“TV(电视)”。其它预先印制的标签包括电话、传真机或计算机的
17、符号。通常它会被用户用于工作区域,以便于他们可以确定哪条引出线引向哪个设备。3. 借助软件设计的标签对于需求数量较大的标签而言,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用软件程序。这类软件程序在印制标准的标签或设计与印制用户自己的专用标签时可为你提供最大的灵活性。使用支持windows平台的点阵式、喷墨或激光的打印机你便可印制出任何数量、各种类型的标签。在标签内可插入公司的徽标、条形码、图案、文字(字母和数字)或其它类似的内容等,也可制作用户自定义的标签。4. 便携式热转印打印机印制的标签对于印制少量的标签来说,有多种类型的手持印字机可以使用。手持印字机可以“现场”制作标签。在安装施工期间,你可能从来也搞不清楚何时
18、需要标签。手持印字机可以节省时间。5. 颜色代码签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简化管理系统的方法。一些生产厂家提供颜色编码组件。颜色编码可用于区别不同的服务功能(如数据和语音)、应用(如以太网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部门(如工程与财会部门)。它提供一种清晰易见的管理方案。1.2.4 标签的材料1. 规范要求(1) 材质:乙烯覆盖保护膜,聚丙烯(旗帜标签),尼龙布(吊牌)。(2) 背胶:丙烯酸基粘胶。(3) 使用年限:8年以上。(4) 所有材质必须通过UL969认证(美国保险商试验所)(产品包装必须有UL认证标志),拥有相应测试报告TDS数据技术表。(5) 为保护网络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所有材
19、质必须符合环保RoHS指令要求(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文件)。(6) 规格及颜色n 覆盖保护膜标签:标准尺寸电缆(AWG-美国电缆标准)和电线,选用不同规格覆盖保护膜标签;打印区域按照业务必须选用不同颜色标识,建议选择颜色红、橙、黄、绿、棕、蓝、紫、灰、白。n 旗形标签:光纤类线缆建议使用旗形标签。30MM*20MM 白色。n 吊牌标识:大对数电缆建议使用吊牌。规格:76.20mm19.05mm 。颜色:白色。2. 终端现场颜色标识(根据TIA/EIA606标准)终端类型颜色典型应用分界点橙色中心办公室连接(例:公共网终接点)网络连接绿色自电信部门的输入中继线公共设备紫色连接到PAX、大型计算机、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工程 标识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1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