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docx
《第2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目 录报告术语界定.4内容摘要.5第一章 调查介绍.10一、调查背景.10二、调查方法.11第二章 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14一、网民规模.14(一)总体网民规模.14(二)不同接入方式网民规模.15二、网民结构特征.16(一)性别.16(二)年龄.16(三)学历.17(四)网民身份.18(五)收入/婚姻状况.18第三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20一、基础资源概述.20二、IP地址.20三、域名.22四、网站.23五、国际出口带宽.24第四章 上网条件.26一、上网接入
2、设备情况.26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二、上网地点.27三、上网时长.28四、上网费用.29五、手机上网情况.30第五章 网络应用情况.33一、网络应用概述.33二、互联网基础应用.35三、网络媒体.36四、数字娱乐.37五、电子商务.39六、网络社区.40七、其他网络应用.41第六章 网民对互联网的评价.42一、互联网对网民的帮助度.42二、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44三、网民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度.45附录1 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47附录2 表目录.55附录3 调查支持单位.58报告术语界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将于2008年7月24日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
3、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次调查显示,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2.53亿人。以下为报告术语界定:报告术语界定网民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宽带指专线(光纤入户、以太网等)、xDSL、CABLE MODEM和电力线等互联网接入方式。手机网民指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家庭上网计算机指网民在家中上网时使用的计算机,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IP地址IP地址是互联网络协议即IP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IP协议中对网络和网络中特定主机的全球唯一标识。目前使用的IP地址类型为IPv4,IPv4地址为32位,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72.16.0.0。IPv6是新一代互联网络协议,与之对应的地址
4、是IPv6地址,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域名本报告中仅指英文域名,是指由点(.)分割、仅由数字、英文字母和连字符(-)组成的字串,是与IP地址相对应的层次结构式互联网地址标识。常见的域名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ccTLD),如以.CN结尾的域名代表中国;一类是类别顶级域名(gTLD),如以.COM,.NET,.ORG结尾的域名等。网站是指以域名本身或者“WWW.+域名”为网址的Web站点,其中包括国家顶级域名(如.CN等)和类别顶级域名(gTLD)(如.COM等)下的Web站点。如:对域名来说,它的网站只有一个,其对应的网址为或,除此以外,等以该域名为后缀的网址只被视为该网站的不同频
5、道。调查范围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均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调查数据截止日期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08年6月30日。内容摘要(一)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1.网民规模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同比增长56.2%。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万人。中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的28.9%在过去半年曾经使用手机上
6、过网,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305万人。手机上网成为网络接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网民结构特征中国网民中女性比例上升到46.4%,比2007年底上升了3.6个百分点,中国网民逐渐走向性别均衡。目前中国男性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为19.9%,女性为18.3%。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2/3。从学历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显现向下扩散的趋势。目前高中学历的网民比例最大,占到39%。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趋近,这是互联网大众化的表现。(二)互联网基础资源1.IP地址IPv4地址数量为1.58亿个
7、,年增长率为33.7%。比其他三类互联网基础资源中的增长水平低,IPv4地址平稳增长。2008年6月份,中国IPv4地址拥有量已经超过日本,跃升至世界第二位。IPv4地址的人均拥有水平为6251个/万网民,与2007年12月相比,网民万人拥有量减少了191个,IP地址的增速落后于中国网民规模的增速。如果IP地址数和网民人数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可能制约中国互联网的整体发展。2.域名我国的域名注册总量为1485万个,同比增长61.8%。中国CN域名数量为1190万个,同比增长93.5%,已占我国域名数量的80.1%,是我国域名数量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3.网站中国网站数量为191.9万个,年增长率为
8、46.3%。其中CN下的网站数为137万,占总网站数71.4%。4.国际出口带宽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数达到493,729Mbps,年增长率为58.1%。目前人均拥有水平为20Mbps/万网民,比2007年12月增长了2Mbps,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连接能力不断增强。 (三)上网条件1.上网接入设备家庭上网计算机数量为8470万台,2008年上半年增加了670万台,半年增长率为8.6%。台式机仍为目前上网设备的主流,有87.3%的网民使用台式机上网。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选择,分别有30.9%和28.9%的网民使用这两种设备上网。就总体趋势而言,台式机的使用比例在下降,笔记本和手机的
9、使用比例在上升。但是手机目前还主要以辅助性上网设备的身份存在。2.上网地点网民在家上网比例持续上升,从2007年12月的67.3%上升到目前的74.1%。随着上网条件的改善,在家上网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网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为39.2%,规模达到9918万人,半年内在网吧上网的人数增加了2800万人。网吧网民以男性居多,占到63.3%。以年轻人居多,24岁及以下网民占到网吧网民的70.7%,比总体网民高了20.8个百分点。3.上网接入费用在家上网的网民月均家庭上网接入费用为77元/月,略高于2007年12月的74.9元/月。在网吧上网的费用有所降低,目前网吧网民的月均网吧上网费用为44.8元/
10、月,每月比2007年12月的51.6元/月降低了6.8元。4.上网时长2008年6月网民每周上网时长为19个小时/周。继2007年12月上网时长略有下降之后,2008年6月上网时长呈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网民中新增网民数量较多,网民的属性结构不够稳定,上网时长也有所波动。 (四)网络应用1.网络应用概述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视频、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和网络购物。2.互联网基础应用十大互联网应用中,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三大互联网基础应用均榜上有名,使用率均超过60%,说明互联网基础应用是网民使用互联网的重要方面,
11、在网民中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国网民的搜索引擎使用率为69.2%,为中国第五大网络应用。2008年上半年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了2304万人,半年增长率达到15.5%。但总体使用率低于美国(91%)。网民学历越高,搜索引擎使用率越高。在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搜索引擎使用率已经超过93%。近一两年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可能会对搜索引擎使用率有所影响。电子邮件的使用率为62.6%,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六位。2008年上半年用户增长量较高,半年增长了3973万人。某些网络应用的发展,如电子商务等,对电子邮件的使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国较高的即时通信使用率,对电子邮件的使用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即
12、时通信使用率为77.2%,用户规模达到1.95亿人,半年增长了2442万,半年增长率14.3%。使用率远高于美国网民的39%和韩国网民的47.8%。3.数字娱乐十大网络应用中,三大娱乐类网络应用网络音乐、网络视频和网络游戏都分列其中,娱乐仍旧是中国网民的主要互联网活动之一。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第一大网络应用,使用率达到84.5%,用户量高达2.14亿人。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重要娱乐方式,也是促进网民群体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71%,用户量已经达到1.8亿人,是中国的第四大网络应用。网络游戏使用率为58.3%,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七位,用户规模达到1.47亿人。超过美国35%的使
13、用率。中国网络游戏网民中玩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的比例为53%,此类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达到7815万人。4.电子商务网络购物使用率为25%,用户人数达到6329万人,半年内用户量增加了1688万人,已经成为十大网络应用之一。上海是网络购物最为普及的城市,使用率达到45.2%;其次是北京,为38.9%。经济发达城市的电子支付和物流等环节较为通畅,带动了城市网络购物的发展。中国25%的网络购物使用率低于美国网民的66%,也低于韩国网民的57.3%。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是与网络购物密切关联的两个网络应用。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发展都较为迅速,网民对两者的使用率分别达到22.5%和23.4%。尤其是网上支付,
14、半年用户增量达到2379万人,半年增长率达到71.7%。这两项网络应用的迅速发展会对网络购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5.网络社区博客/个人空间和论坛/BBS跻身前十大网络应用,反映了中国网络应用的新特点,社交类网络应用在中国呈兴起之势。网络社区中的论坛/BBS访问率为38.8%,用户规模达到9822万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九。拥有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42.3%,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亿人关口,达到1.07亿人。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为28%,用户规模超过7000万人,半年更新用户增长率高达43.7%。6.网络新闻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在网络应用中排
15、名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网络音乐使用率。半年增长了5164万人,半年增长率达到了33.4%。网络新闻阅读率比2007年12月增加了8.8个百分点。这与中国上半年出现的社会事件密切相关,2008年上半年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出现使得更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7.其他网络应用网上银行使用率为23.4%。用户增长率较快,半年用户增长率达到47.1%。但使用率远低于美国网民53%的使用率,也低于韩国网民39.1%的使用率。网上炒股/基金使用率为16.9%。网上炒股/基金的使用率与中国的股市同步波动,使用率在下降,总体用户量略涨了466万。目前中国网民的使用率仍高于韩国网民的5.4%,也高于美国网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互联网 发展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1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