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无线城市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深圳无线城市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无线城市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无线城市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广东电信深圳分公司二一一年十一月目 录一、无线城市概述1(一)无线城市的定义11.无线城市的定义12.无线城市的范畴1(二)建设深圳无线城市的意义1(三)国内外无线城市发展概况21.早期的无线城市22.新阶段无线城市43.无线城市与智慧城市6(四)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1.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必要性72.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可行性7(五)无线城市接入技术分析9(六)深圳电信“无线城市”建设策略111.商业模式分析112.竞争对手分析123.政府诉求分析144.无线城市建设策略及我们的定位155.中国电信深圳无线城市的优势条件19二、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规
2、划22(一)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规划原则221.政府民生需求导向原则222.覆盖与容量并重原则223.覆盖区域精确部署原则224.融合组网、统一认证原则22(二)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覆盖模式231.室内AP直接覆盖的适用场景232.AP接入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的适用场景243.小型分布系统覆盖的适用场景244.室外AP覆盖室内的适用场景245.AP覆盖室外区域的适用场景256.覆盖方式建议表257.频率使用26(三)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运营模式261.市政基础设施WIFI热点运营模式262.校园网、医疗网类WIFI热点运营模式273.企业类WIFI热点运营模式28(四)深圳“无线城市”
3、公共热点网络安全策略28(五)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主要场景分析311.覆盖热点的选择312.覆盖区域的选择323.覆盖场景分类324.深圳政府“无线城市”系统架构35三、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专题规划方案38(一)无线政务381.方案说明382.主要热点393.重点应用424.建设方案42(二)无线景区451.方案说明452.主要热点463.重点应用484.建设方案49(三)无线文化541.方案说明542.主要热点553.重点应用564.建设方案57(四)无线口岸601.方案说明602.主要热点613.重点应用614.建设方案62(五)无线会展641.方案说明642.主要热点64(六)无
4、线民生64(七)无线校园651.方案说明652.主要热点663.重点应用674.建设方案68(八)无线医院701.方案说明702.主要热点713.重点应用714.建设方案72四、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建设行动计划76五、深圳无线城市其他场景分析82(一)购物商场82(二)餐饮娱乐82(三)宾馆酒店83(四)行政办公区域84(五)商务楼宇84(六)产业园区85(七)仓储物流85(八)电信自有网点86(九)商务楼宇86(十)金融网点87六、深圳移动WLAN热点分析88(一)热点规模88(二)热点分布88(三)深圳电信与深圳移动热点分布比较89七、案例参考:珠海电信无线城市分析90(一)项目概况9
5、11.珠海电信无线城市项目概况912.承建无线城市项目的意义913.热点分布92(二)网络方案921.用户接入方案免费接入922.网络组织方案943.无线侧方案95(三)珠海无线城市方案亮点分析971.网络方案972.建设模式983.比较与借鉴98八、规划附表98深圳无线城市发展策略研究报告一、 无线城市概述(一) 无线城市的定义1. 无线城市的定义所谓“无线城市”,就是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向公众提供利用无线终端随时随地的上网服务。是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2. 无线城市的范畴(1) 狭义的无线城市狭义的无线城
6、市是网络层面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它首先是一张多层次、全覆盖、具有宽带、泛在、融合特性的信息网络,使得用户根据应用和场景自由切换,随时接入最合适的网络,为市民构建一个能够便捷、安全、迅速接入信息世界的通道,它是所有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应用的基础。(2) 广义的无线城市广义的无线城市在网络基础上将应用囊括到了定义的范畴之内,它是一张融合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信息应用平台,通过聚合大量信息内容和应用,能够为市民的购物、出行、学习、教育、保健等方面提供便利,能为为企业的开张、销售、宣传、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工具,能够为政府的政务公开、监督、城市管理等方面提供有益帮助。(二) 建设深圳无线城市的意义
7、城市信息化需求和信息产业发展是无线城市发展之动力。无线城市的建设是深圳民生幸福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助推剂,是无线互联网、无线电子商务、无线电子政务的基础,体现了低碳的产业发展趋势。一方面,“无线城市”作为“第五公共事业”,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无线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给市政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商务旅游、文化生活等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使人们尽享无线数字的品质生活,从而为民生幸福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无线城市”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强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在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有效促进其他产业的创新升级与优化调整,建设
8、创新型城市,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最后,无线城市带来的便利和信息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更体现了一种现代的低碳生活宗旨。无线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符合低碳的产业发展趋势。(三) 国内外无线城市发展概况1. 早期的无线城市“无线城市”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前景,带动了“无线城市”在全球的建设浪潮。自从2004年美国费城首次提出“无线城市”计划以来,根据相关统计,全球在建和规划中的“无线城市”项目已经超过了1000个。早期发展无线城市进行了非常多的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能够成功的盈利模式,导致“无线城市”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具有代表性的如美国费城、台北等的,早期无线城市
9、的运营模式主要可归纳为以下4种:新兴运营商出资模式:“无线费城计划”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该计划由新兴运营商EarthLink出资建设,市政府的投入很少,签约的Earthlink负责在路灯杆上安装无线发射器,主要通过收取宽带接入费用来支撑运营。这种模式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没有太多话语权,对网络的控制程度相对较低。此外,运营商出于营利的考虑还会向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无线城市”带来的便利,同时收费并不能获得用户的认同。2007年5月运营商Earthlink退出,当时已经完成了80%的网络建设,然而140万人口的费城只有6000用户注册;2008年费城计划重新启动,将由Net
10、work Acquisition接管,完成剩余的建网工作。这说明,早期新兴运营单一的运营并不能支撑无线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商业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虽然费城在2004年启动的无线城市计划,但WIFI终端的匮乏,尤其是如WIFI手机这样手持终端的匮乏,以及应用的匮乏,不成熟的商业链,也是早期无线城市失败的主要原因。政府出资模式:法国巴黎的“无线城市”计划采取的都是政府出资的模式。在巴黎,则是由巴黎市政府与大巴黎区区政府联合推出“无线上网自由行”服务,并且由巴黎市政府承担每年50万欧元的维护费。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实现真正的免费,最大程度体现无线城市公益性的一面,但政府无法承担长期高成本的运营费用,且
11、缺乏网络运维经验。政府出资模式只适用于中小城市,对于大城市来说建设和维护的压力巨大,难以推广。上游付费模式: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也是一种免费模式,即由上游的广告商付费,用户可免费使用网络,但是要花上几分钟时间收看广告。旧金山的“无线城市”建设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但缺点是大多数用户对于通过收看广告换取免费上网的方式并不买账。公众分享模式:FON Technology S.L.于2006年开始推行全球无线网络建设计划。该公司希望所有拥有WiFi资源的人或机构通过加盟的方式开放自己的资源,使私人拥有的分散的WiFi网络连在一起形成虚拟的“无线社区”甚至是“无线城市”,使
12、全世界的人都能受惠于更便宜甚至免费的无线网络。公众分享的模式的缺点是缺乏法律依据,对运营商资产的占用来获取商业利益,容易引起纠纷,特别是网络安全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缺乏网络监管的手段,只适用于私有热点的分享,不适宜作为公众接入的手段进行大范围的推广。早期“无线费城”、“无线台北”被称为1.0版本的无线城市,强调WIFI接入功能,而不重视应用,主推免费的宽带,因而缺乏盈利模式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个阶段无线城市的特点是:1) 建设的主体是政府或新兴的运营商;2) 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初期一般为免费模式,依靠政府补贴,政府压力大,而一旦脱离的政府支持,用户数极具减少。如费城、台北在收费后活跃用户的变
13、化就与资费政策密切相关;3) 由于缺乏主流运营商的关注和支持,网络一般是独立的WIFI网络或WIMAX网络,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未建立起成熟的盈利模式,抗风险能力差;4) 缺乏成熟的产业链支持,终端普及率低,应用内容少,网络缺少活力。2. 新阶段无线城市目前“无线城市”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但还处于摸索阶段,新的无线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克服早期无线城市盈利模式的匮乏,无线城市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有市政公益的特点,同时必须引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保证网络的持续发展。因此专家提出了现阶段无线城市的发展是WIFI与2G/3G、互联网相融合的,无线接入与无线应用相结合的无线城市,这个阶段被无线城市2.0
14、阶段。我们认为,总结失败的教训,成功的无线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从建设主体上,无线城市的建设主体不能仅是一家运营商或一个政府,而是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无线产业链健康发展。无线城市网络运营商在建设中起主导地位,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角色是无线城市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政府一方面应推动资源共享,使数字城市的范畴向无线领域拓展,另一方面,在关乎城市民生方面,加大对无线行业应用的支持,在无线城市网络基础上,终端制造商、SP/CP、政府企业、用户成为无线城市环境有机的组成部分。2) 运营商在无线城市中的定位应首先是智能的“管道”,这个管道对上游和下游是开放的,这样才能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做
15、大内容与应用,对所有公民做到平等接入,最终实现信息惠民。聚焦“管道”角色的基础上,再平等参与到产业链的上下游,通过对内容的集成、终端的定制向上游和下游拓展,而不能垄断整个产业链。3) 无线城市的网络作为城市信息化和通信基础设施,具有公益的性质,同时应具有商业网络的可运维和和盈利的特征,应该由城市主流的网络运营商建设,规模运营,因为主流运营商运营可解决如下难题: 运营商建设的无线城市网络不再是独立的WIFI接入网络,而是对运营商有线网络、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一个有益的补充,网络是融合的,建设的网络是个融合的网络;网络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的。用户也能在不同业务切换上获得更好的体验。 运营商运营无线城市的
16、范围可以拓展到全国更大范围内多个城市,用户能在区域漫游使用上获得更好的体验。 运营商存量的用户均是无线城市的潜在用户,运营商通过网络、应用的加载,开放新的服务,而避免了新兴运营商拓展用户的瓶颈。4) 无线城市的网络,必须是一个融合的网络,而不是单一的WIFI网络或WIMAX网络,而是和3G/2G/光缆接入网相融合互补的网络。单一的WIFI网络无法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使用,也无法满足人们接入不同业务时的QOS需求。5) 建设模式上,运营商具备大规模建设运维的基础,如光缆、核心网、3G/2G网络,从物质上、能力上具备支持政府建设无线城市的能力。同时作为市政设施建设的无线城市网络,应该可以获得政府政策、
17、市政资产使用等方面的倾斜,运营商与政府相互支持,是建设成功的保证。6) 盈利模式上,运营商的参与能够是盈利模式多样化,能够提供作为政府第五市政设施特点的免费接入,也能提供商业宽带接入包流量、包时长、上游付费、与固网手机绑定的融合套餐等丰富的资费手段。7) 无线城市,必须有完整的产业链,从终端的研发、制造到应用平台的建立、加载,需要全社会的倾力支持,目前,移动WIFI终端的普及越来越高,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又给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发展无线城市的时机已经成熟。3. 无线城市与智慧城市专家普遍认为,无线城市的发展下一阶段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指通过广泛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
18、、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这里,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未来广义的无线城市发展方向,更是一种政府、市民与企业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是人脑智慧、电脑网络、物理设备三位一体建设的城市形态。它包含的范畴比较广,是一些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深圳在2010年2月提出了建设“智慧深圳”的目标,提出,深圳要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深圳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
19、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建设“智慧城市”是我们建设“无线城市”服务的最终目标,但我们首先还是应该聚焦在网络层,因为深圳提出智慧城市包括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建设“无线城市”两方面的内容,信息化应用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无线城市”网络的建设是运营商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业务发展的机遇。在上海刚刚出台的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中,也将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基本建成作为与“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效能初步显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信息安全总体实现可信、可靠、可控”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四大发展目标之一,这说明从行动
20、上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无线网络质量、服务是首要的基础目标。上海智慧城市也将WIFI热点布点规划作为一个重要的专项以付诸于行动。(四) 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必要性根据深圳“十二五”规划,深圳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民生幸福城市、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努力争当“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先行市。建设无线城市是创新城市和民生幸福城市的需要,“无线城市”必将成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城市第五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深圳发展战略的历史性方向。深圳在“十二五”将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创
21、新驱动、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建设智慧深圳。如果把智慧深圳当作一个人,云计算是他的大脑,物联网是他的感觉器官,那么无线城市将是他最重要的骨架和神经。无线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建设“无线城市”,全力促进“智慧深圳”早日实现,并加快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信息化项目实施,为深圳市民的通信生活提供坚实保障,建设民生幸福城市。深圳是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政务示范城市、三网融合示范城市,信息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有无线城市建设的需
22、求和必要性。无线城市是无线互联网、无线电子商务、无线电子政务的基础,体现了低碳的产业发展趋势,无线城市带来的便利和信息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更体现了一种现代的低碳生活宗旨;建设低成本、无处不在的城域无线宽带网络,实现宽带的地域和人群的全覆盖,为每个人提供“创造、获取、传播、利用知识和信息,提升自身智能和潜力”的公平机会,以便最终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这应该是信息社会的基本承诺。2. 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可行性从国际无线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应用内容、无线终端的不断丰富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深圳建设WIFI覆盖的时机已经到来: 在无线应用与无线内容方面,三网融合、三屏互动等富媒体应用,传统的运营
23、商2G/3G网络并不能满足所有无线应用对带宽的需求,特别是在城市热点区域,WLAN的速率远远高于3G网络,可有效缓解热点区域的带宽压力,提高用户感知。 从无线终端的发展来看,WIFI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开始普及,游牧WIFI用户适用的场景越来越多,丰富的终端产生了大量的WIFI接入需求。 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运营商已经能提供免费与付费相结合、融合套餐账号等多种盈利模式,为WIFI覆盖的无线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运营商有线宽带用户、移动用户有发展为无线城市用户的可能。从深圳信息化发展现状看,深圳具备建设无线城市的条件: 良好的潜在用户基础,深圳2010年宽带用户规模突破2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 无线 城市 发展 策略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1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