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部件供应商选择评估与管理的应用研究.docx
《汽车部件供应商选择评估与管理的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部件供应商选择评估与管理的应用研究.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汽车部件供应商选择评估与管理的应用研究学生姓名 范玉波 学 号 2012815292 专业班级 2012级 指导教师 张(良)教授 专业名称 车辆工程 2014年 04月15日目 录摘 要3Abstract.41 绪论51.1汽车行业发展背景51.1.1 2014年乘用车行业发展预测51.1.2 零部件行业环境简介61.2目的及意义62.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简介8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8211 供应链的概念82.1.2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82.2 供应链管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93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体系1131 供应链管理下的供应商选择11311 评价与选择供应商的标准11312
2、供应商选择与评价选择步骤113.2 供应商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133.3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的指标体系144 奇瑞整车开发过程中供应商选择、评估及管理业务简介18结论21谢辞21参考文献22附录1 2013年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前30位)23附录2 罗兰贝格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24 汽车部件供应商选择评估与管理的应用研究摘 要:汽车工业从19世纪发展至今日,零部件供应商选择、评估及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已经非常成熟。典型的行业质量体系标准包括TS16949,个别企业如Cummins甚至会对供应商的工人工作条件有特殊要求,如OHSAS18000。 通过对某主机厂整车的零部件来源进行初步统计,约90%的
3、零部件来自零部件供应商的供应。由木桶理论可知:主机厂供应链的整体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新产品开发能力、质量、成本、准时供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主机厂的生存及 盈利能力。因此如何正确选择、评估、管理零部件供应商对整车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简单阐述供应商选择、评估及后续管理的基本原则、流程。关键词:供应商、选择、评估、管理The Research Applications of Automobile Parts Supplier Select, Assessment &ManagementAbstract: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from t
4、he 19th century to today, supplier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has been very mature. Typical industry including the TS16949 quality system standard; individual companies such as Cummins even workers working conditions hav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suppliers, such as
5、 the OHSAS18000. Through the same vehicle source of spare parts to carry on the preliminary statistics, about 90% of the components from the supply of parts suppliers. By the barrel theory shows: such as capacity of a supply chain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6、quality, cost, and delivery on time) to some extent determines the survival of the hosts, and profitability.So how to correctly parts supplier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OEMs. This article briefly from the Angl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roduces the supplier select
7、ion, evaluation and subsequent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process. Keywords: Supplier, Select, Assessment, Management1 绪论1.1 汽车行业发展背景1.1.1 2014年乘用车行业发展预测在综合行业主要企业的预测意见,以及结合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中汽协预测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需求量约2385万辆至2429万辆,全年销量约2374万辆至2418万辆,增长率约为8%10%。中汽协表示,做出这样的预测的依据是:2014年国内宏观经济总体稳定,消费层面的信
8、心会进一步增强;同时,国内迅速扩张的汽车消费刚性需求仍然存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催生更多购车需求和汽车消费升级,从而进一步拉动国内汽车市场的增长。因此,中汽协方面认为,从总体来看市场利好因素还是会大于不利层面1。基于上述因素,中汽协认为2014年:国内轿车市场预期销量为1270万辆至1294万辆,增长率为5.7%7.7%;SUV将出现高速增长,预测同比增长28.8%31.1%,总量约385万辆至392万辆;MPV销量在155万辆至158万辆之间;交叉型乘用车需求则维持较低水平,销量预测在145万辆至147万辆,增长率为11%到9.8%之间;乘用车销量为1955万辆至1991万辆,增长率为9%到1
9、1%。2014年中国汽车出厂量预测图41.1.2 零部件行业环境简介2013年年底,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与Lazard共同出版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报告2013显示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业盈利性稳定在高位:2012与2013年的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即息税前利润)利润率都为6.5%。供应商获利最大的领域为底盘、传动系统与轮胎,而内饰部件领域利润却会进一步萎缩。行业内对未来几年的发展前 景仍持乐观态度,认为EBIT利润率将保持在6%左右;但同时认为商业复杂度与风险会继续增加,对于供应商而言仍是压力重重。我们再来看看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情况,根
10、据2013年末,74家在沪深股市上市的零部件企业三季度报来看,7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总营业收入约为 2522.38亿元,超七成的企业营业收入相比去年同期稳定增长。目前,中国供应商的利润还是很高的,但是未来面临的挑战也很多。 主机厂每年都有一个针对零部件供应商的降价幅度,供应商利润率持续受到挤压,此外国内零部件厂商核心技术欠缺,一味地拼价格,市场上恶性竞争严重。供应商获利最大的领域在底盘、传动系统与轮胎,利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含量高,具有较高附加值,同时,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根据自身产品特性,突破了后市场。很多产品如轮胎在后市场上的利润远高于整车OE市场,这是其高利润率的一大保证。近年来,国际零部
11、件企业诸如博世、电装、 大陆等也纷纷加快进驻中国售后市场的步伐,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售后市场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张君毅认为,企业要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强化自己的优势地位,同时优化运营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后市场,其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造产品, 而是在于渠道和品牌等等。同样我们也看到国内一些零部件企业在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一些零部件公司纷纷开启了国际化进程,如9月 15日,法士特在泰国设厂,福耀玻璃宣布将分别在俄罗斯卡卢加州,美国俄亥俄州投资建立独资生产线等,国际化布局的初步显现也预示国内零部件公司实力
12、的不断增强,而无论是配套市场还是售后业务,只有找准自身定位,同时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胜出。1.2 目的及意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对于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大小,供应链成本,以及最终赢利都有直接作用,它关系到汽车制造企业能否在市场中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等重大问题。本文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评价与选择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对汽车制造企业优选其零部件供应商,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分类和供应商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竞争环境,提出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分类方法,在此基
13、础上提出基于分类思想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策略,为汽车制造企业制定相应的供应商优化、培育和开发策略,确保企业拥有优秀的核心供应商团队提供思路。为汽车制造企业选择供应商提供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与选择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定性指标的量化问题、评价者的主观性问题等。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绩效改进指明方向。零部件供应商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发现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同时评价结果还可用于检验改进措施的效果。汽车制造企业和供应商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措施和检查改进效果这样一个循环,进而提升供应商的竞争力。2.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简介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
14、理211 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这一名词直接译自英文的supply chain,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目标。有些学者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得到了研究合作关系、JIT关系、精细化供应、供应商行为评估和用户满意度等问题的学者的重视,但这样一种关系也仅仅局限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而供应链中的各企业独立
15、运作,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军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例如,美国的史蒂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向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子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向,立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这些定义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
16、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链中成员的关系)。而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络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2.1.2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供应链管理是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系统化、集成化、敏捷化的管理模式。顾客需求的差异、个性化及快速的变化,使得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态的经营环境,使快速响应顾客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供应链管理强调提高企业的柔性,尽可能的
17、满足顾客的需要,抓住并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适应企业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的环境。那些在旧的经济体制、旧的供需模式和落后的科学技术时代和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传统经营理念、管理模式面临全新的挑战,使企业须重新审视和思考自身存在的理由和发展前提,企业必须重新规划、构造自身的运营体系,并将企业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来全面的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使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能高效地运转,同时在结点处能发挥最大作用,将自身建设成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从而使资源在整条供应链上达到合理的利用和最佳的配置。2.2 供应链管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合理性,供应链管理思想也不例外。归纳起来
18、,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产生有如下4点必然性:1进入2l世纪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空间和形态与以往都不一样,这种变化必然会对传统管理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带来挑战。同时,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这必然要带来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消费需求的变化。在短缺经济时代,数量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所以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从数量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主要特征。现在,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多样化需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品种的增加必然增大管理的难度和对资源获取的难度。企业在兼顾社会利益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使企业
19、即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社会利益。2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新环境下的不适应性。传统管理模式是以规模化需求和区域性的卖方市场为决策背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获得效益。这样,生产方式必然是少品种、大批量。虽然生产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取得良好的规模效益,但它适应品种变化的能力很差。另外,管理层次多必然影响整个企业的响应速度,其组织结构是一种多级递阶控制,管理的跨度小、层次多、且采取集权式管理,以追求稳定和控制为主。3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纵向一体化。这种模式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企业必须自己筹集资金进行建设,然后自己进行经营和管理。因为企业的发现一个新的市场机会时
20、,要进行扩建或改建,延长了企业响应市场的时间,如此一来,企业还要承担丧失市时机的风险。“纵向一体化”模式还是迫使企业去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这样的管理体制模式显然不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在这样的外部压力下,企业间寻求彼此的合作,以整合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思想应运而生。4交易成本变动形成的无限动力。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全球制造的出现导致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同时用户的需求层现出多样化、变化频繁的趋势,因而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超竞争。原有的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机会成本,已经完全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制定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尽可能低的成本、尽可
21、能多的产品品种为特征的战略,将主要精力用于其核心竞争力,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外部资源。供应链就是企业群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下的积极应变。3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体系供应商的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首要职能,也是供应链中合作关系运行的基础,选择供应商是双方开展合作关系的关键一步。在供应链环境中,选择供应商或合作伙伴,不再是获得质优价廉的供应来源那么简单,供应商的业绩对制造商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交货、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影响着制造商的成功与否。因此,为了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柔性生产、快速反应的目标,企业就必须做好供应商合作伙伴的评价工作。选择供应商成为与一个企业的长期业绩和发展前景密切相关的重
22、要决策项目,必须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地指导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工作。31 供应链管理下的供应商选择311 评价与选择供应商的标准供应链管理中强调拥有互补性能力或资源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期获得竞争优势和提高效率,这种选择实际是合作伙伴的选择。因而要构建一种风险最低的合理的供应商结构,并谋求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供应链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是“双赢”。具体来说本文认为供应链管理环境中供应商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标准。1可与供应商建立一种能不断促进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供应质量的契约关系。2可与供应商建立一种实现物流一体化的高效共享数据的高度信赖关系。3可与供应商建立一种彼此业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部件 供应商 选择 评估 管理 应用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