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建筑设计规范.docx
《楼梯建筑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梯建筑设计规范.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楼 梯学习目标要求1掌握楼梯的组成及分类。2掌握钢筋砼楼梯的构造要求。3掌握坡道、台阶的构造。4掌握栏杆、扶手的尺寸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形式、楼梯的尺度、楼梯的构造设计及细部构造。 难点:楼梯的构造设计51 楼梯概述 房屋各个不同楼层之间需设置上下交通联系的设施,这些设施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爬梯、坡道、台阶等。楼梯作为竖向交通和人员紧急疏散的主要交通设施,使用最广泛;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自动扶梯用于人流量大的场所;爬梯用于消防和检修;坡道用于建筑物入口处方便行车用;台阶用于室内外高差之间的联系。511 楼梯的作用楼梯作为建筑物垂直交通
2、设施之一,首要的作用是联系上下交通通行;其次,楼梯作为建筑物主体结构还起着承重的作用,除此之外,楼梯有安全疏散、美观装饰等功能。设有电梯或自动扶梯等垂直交通设施的建筑物也必须同时设有楼梯。在设计中要求楼梯坚固、耐久、安全、防火;做到上下通行方便,便于搬运家具物品,有足够的通行宽度和疏散能力。512 楼梯的组成楼梯一般由楼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或栏板)和扶手三部分组成,如图2-5-1。楼梯所处的空间称为楼梯间。1楼梯段楼梯段又称楼梯跑,是楼层之间的倾斜构件,同时也是楼梯的主要使用和承重部分。它由若干个踏步组成。为减少人们上下楼梯时的疲劳和适应人们行走的习惯,一个楼梯段的踏步数要求最多不超过18级
3、,最少不少于3级。2楼梯平台楼梯平台是指楼梯梯段与楼面连接的水平段或连接两个梯段之间的水平段,供楼梯转折或使用者略作休息之用。平台的标高有时与某个楼层相一致,有时介于两个楼层之间。与楼层标高相一致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介于两个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3楼梯梯井楼梯的两梯段或三梯段之间形成的竖向空隙称为梯井。在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根据使用和空间效果不同而确定不同的取值。住宅建筑应尽量减小梯井宽度,以增大梯段净宽,一般取值为100200mm。公共建筑梯井宽度的取值一般不小于160mm,并应满足消防要求。4栏杆(栏板)和扶手栏杆(栏板)和扶手是楼梯段的安全设施,一般设置在梯段和平台的临空边缘。要
4、求它必须坚固可靠,有足够的安全高度,并应在其上部设置供人们的手扶持用的扶手。在公共建筑中,当楼梯段较宽时,常在楼梯段和平台靠墙一侧设置靠墙扶手。图2-5-1 楼梯的组成513 楼梯的设计要求楼梯作为建筑空间竖向联系的主要部件,其位置应明显,起到提示引导人流的作用,并要充分考虑其造型美观,人流通行顺畅,行走舒适,结合坚固,防火安全,同时还应满足施工和经济条件的要求。因此需要合理地选择楼梯的形式、坡度、材料、构造做法,精心地处理好其细部构造,设计时需综合权衡这些因素。1作为主要楼梯,应与主要出入口邻近,且位置明显;同时还应避免垂直交通与水平交通在交接处拥挤、堵塞。2楼梯的间距,数量及宽度应经过计算
5、满足防火疏散要求。楼梯间内不得有影响疏散的凸出部分,以免挤伤人。楼梯间除允许直接对外开窗采光外,不得向室内任何房间开窗;楼梯间四周墙壁必须为防火墙;对防火要求高的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应设计成封闭式楼梯或防烟楼梯。 3楼梯间必须有良好的自然采光。 514 楼梯的类型 建筑中楼梯的形式较多,楼梯的分类一般可按以下原则进行: 1按楼梯的材料分类。有钢筋混凝土楼梯、钢楼梯、木楼梯及组合材料楼梯。 2按照楼梯的位置分类。有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 3按照楼梯的使用性质分类。有主要楼梯、辅助楼梯、疏散楼梯及消防楼梯。 4按照楼梯间的平面形式分类。有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如图2-5-2所示。图2
6、-5-2 楼梯间平面形式 5按楼梯的平面形式分类。按楼梯的平面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1)单跑楼梯 见图2-5-3(a)单跑楼梯不设中间平台,由于其梯段踏步数不能超过18步,所以一般用于层高较少的建筑内。(2)交叉式楼梯 见图2-5-3(b)由两个直行单跑梯段交叉并列布置而成。通行的人流量较大,且为上下楼层的人流提供了两个方向,对于空间开敞,楼层人流多方向进入有利,但仅适合于层高小的建筑。(3)双跑楼梯 见图2-5-3(c)、(d)、(e)。双跑楼梯由两个梯段组成,中间设休息平台。图2-5-3(c)为双跑折梯,这种楼梯可通过平台改变人流方向,导向较自由。折角可改变,当折角90时,由于其行
7、进方向似直行双跑梯,故常用于仅上二层楼的门厅、大厅等处。当折角90成锐角时,往往用于不规则楼梯间中。 图2-5-3(d)为双跑直楼梯。直楼梯也可以是多跑(超过二个梯段)的,用于层高较高的楼层或连续上几层的高空间。这种楼梯给人以直接、顺畅的感受,导向性强,在公共建筑中常用于人流较多的大厅。用在多层楼面时会增加交通面积并加长人流行走的距离。图2-5-3(e)为双跑平行楼梯,这种楼梯由于上完一层楼刚好回到原起步方位,与楼梯上升的空间回转往复性吻合,比直跑楼梯省面积并缩短人流行走距离,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楼梯形式。(4)双分双合式平行楼梯 见图2-5-3(f)、(g)图2-5-3(f)为双分式平行楼梯,这
8、种形式是在双跑平行楼梯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第一跑位置居中且较宽,到达中间平台后分开两边上,第二跑一般是第一跑的二分之一宽,两边加在一起与第一跑等宽。通常用在人流多,需要梯段宽度较大时。由于其造型严谨对称,经常被用作办公建筑门厅中的主楼梯。如图2-5-3(g)所示为双合式平行楼梯,情况与双分式楼梯相似。(5)剪刀式楼梯 见图2-5-3(h)剪刀式楼梯实际上是由两个双跑直楼梯交叉并列布置而形成的。它既增大了人流通行能力,又为人流变换行进方向提供了方便。适用于商场、多层食堂等人流量大,且行进方向有多向性选择要求的建筑中。(6)转折式三跑楼梯 见图2-5-3(i)这种楼梯中部形成较大梯井,有时可利用作电
9、梯井位置。由于有三跑梯段,踏步数量较多,常用于层高较大的公共建筑中。(7)螺旋楼梯 见图2-5-3(j)螺旋楼梯平面呈圆形,通常中间设一根圆柱,用来悬挑支承扇形踏步板。由于踏步外侧宽度较大,并形成较陡的坡度,行走时不安全,所以这种楼梯不能用作主要人流交通和疏散楼梯。螺旋楼梯构造复杂,但由于其流线形造形比较优美,故常作为观赏楼梯。(8)弧形楼梯 见图2-5-3(k) 弧形楼梯的圆弧曲率半径较大,其扇形踏步的内侧宽度也较大,使坡度不致于过陡。一般规定这类楼梯的扇形踏步上、下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过10,且每级离内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用作疏散楼梯。弧形楼梯常用作布置在大空间公
10、共建筑门厅里,用来通行一至二层之间较多的人流,也丰富和活跃了空间处理。但其结构和施工难度较大,成本高。图2-5-3 楼梯形式示意515 楼梯的尺度楼梯涉及到梯段、踏步、平台、净空高度等多个尺寸,如图2-5-4所示。图2-5-4 楼梯各部分尺度1楼梯段的宽度 楼梯段宽度是指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如图2-5-5所示。楼梯段的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 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图2-5-5 楼梯间平面
11、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 2楼梯平台深度级。 楼梯平台是连接楼地面与梯段端部的水平部分,有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平台 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的宽度,并不应小于1.2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当加宽。但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深度以及通向走廊的开敞式楼梯楼层平台深度,可不受此限制,如图2-5-6所示。图2-5-6 楼梯平台深度3楼梯的坡度与踏步尺寸楼梯的坡度是指梯段的坡度,即楼梯段的倾斜角度。如图2-5-7所示。它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角度法和比值法。用楼梯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来表示楼梯坡度的方法称为角
12、度法;用楼梯段在垂直面上的投影高度与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的比值来表示楼梯坡度的方法称为比值法。一般来说,楼梯的坡度越大,楼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越短,楼梯占地面积就越小,越经济,但行走吃力;反之,楼梯的坡度越小,行走较舒适,但占地面积大,不经济。所以,在确定楼梯坡度时,应综合考虑使用和经济因素。一般楼梯的坡度范围在2345,适宜的坡度为30左右。坡度过小时(小于23),可做成坡道;坡度过大时(大于45),可做成爬梯。公共建筑的楼梯坡度较平缓,常用2634(正切为1/2)左右。住宅中的共用楼梯坡度可稍陡些,常用3342(正切为1/1.5)左右。图2-5-7 楼梯间剖面楼梯坡度一般不宜超过38,供少量
13、人流通行的内部交通楼梯,坡度可适当加大。楼梯、坡道、爬梯的坡度范围如图2-5-8。 图2-5-8 楼梯、台阶和坡道坡度的适用范围 楼梯的坡度取决于踏步的高度与宽度之比,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踏步尺寸以控制坡度。踏步高度与人们的步距有关,宽度则应与人脚长度相适应。确定和计算踏步尺寸的方法和公式有很多,通常采用两倍的踏步高度加踏步宽度等于一般人行走时的步距的经验公式确定,即: 2hb600620 mm式中 h一踏步高度,b一踏步宽度。600620 mm为一般人行走时的平均步距。民用建筑中,楼梯踏步的最小宽度与最大高度的限制值,见表2-5-1。表2-5-1 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mm)楼 梯 类
14、别最小宽度最大高度住宅共用楼梯260175幼儿园、小学校等楼梯260150电影院、剧场、体育馆、商场、医院、旅馆和大中学校等楼梯280160其他建筑楼梯260170专用疏散楼梯250180服务楼梯、住宅套内楼梯220200对成年人而言,楼梯踏步高度以150mm左右较为舒适,不应高于175mm。踏步的宽度以300mm左右为宜,不应窄于250mm。当踏步宽度过大时,将导致梯段长度增加;而踏步宽度过窄时,会使人们行走时产生危险。在实际中经常采用出挑踏步面的方法,使得在梯段总长度不变情况下增长踏步面宽(如图2-5-9)。一般踏步的出挑长度为2030mm。图2-5-9 增加踏步宽度的方法 4楼梯栏杆扶手
15、的高度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指踏步前沿至扶手顶面的垂直距离。楼梯扶手的高度与楼梯的坡度、楼梯的使用要求有关,很陡的楼梯,扶手的高度矮些,坡度平缓时高度可稍大。在30o左右的坡度下常采用900mm ;儿童使用的楼梯一般为600mm。对一般室内楼梯900mm,通常取l000mm。靠梯井一侧水平栏杆长度500mm,其高度1000mm,室外楼梯栏杆高1050 m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0mm。5 楼梯的净空高度 楼梯的净空高度包括楼梯段间的净高和平台上的净空高度。楼梯段间的净高是指梯段空间的最小高度,即下层梯段踏步前缘至其正上方梯段下表面的垂直距离,梯段间的净高与人体尺度、楼
16、梯的坡度有关;平台过道处的净高是指平台过道地面至上部结构最低点(通常为平台梁)的垂直距离。在确定这两个净高时,还应充分考虑人们肩扛物品对空间的实际需要,避免由于碰头而产生压抑感。我国规定,楼梯段间净高不应小于2. 2m,平台过道处净高不应小于2.0m,起止踏步前缘与顶部凸出物内边缘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m,如图2-5-10所示。图2-5-10 梯段及平台部位净高要求当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时,为使平台净高满足要求,常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降低底层楼梯中间平台下的地面标高,即将部分室外台阶移至室内,如图2-5-11(a)所示。但应注意两点:其一,降低后的室内地面标高至少应比室外地面高
17、出一级台阶的高度,即100150mm;其二,移至室内的台阶前缘线与顶部平台梁的内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2)增加楼梯底层第一个梯段踏步数量,即抬高底层中间平台,如图2-5-11(b)所示。(3)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即降低楼梯中间平台下的地面标高的同时,增加楼梯底层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如图2-5-11(c)所示。 另外,也可考虑采用其他办法,如底层采用直跑楼梯等,如图2-5-11(d)所示图2-5-11 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的几种处理方法516 楼梯的设计与实例分析5161 设计步骤及方法1已知楼梯间开间、进深和层高,进行楼梯设计 (1)选择楼梯形式根据已知的楼梯间尺寸,选
18、择合适的楼梯形式。进深较大而开间较小时,可选用双跑平行楼梯,如图2-5-12所示;开间和进深均较大时,可选用双分式平行楼梯;进深不大且与开间尺寸接近时,可选用三跑楼梯。图2-5-12 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平、剖面内视图(2)确定踏步尺寸和踏步数量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楼梯的使用要求,确定踏步尺寸,参见表2-5-2。 通常公共建筑主要楼梯的踏步尺寸适宜范围为:踏步宽度300 mm、320mm,踏步高度140150mm;公共建筑次要楼梯的踏步尺寸适宜范围为:踏步宽度280mm、300 mm,踏步高度150170mm;住宅共用楼梯的踏步尺寸适宜范围为:踏步宽度250mm、260mm,280mm,踏步高度1
19、60180mm。设计时,可选定踏步宽度,由经验公式 2hb=600620mm(h为踏步高度,b为踏步宽度),可求得踏步高度,且各级踏步高度应相同。 根据楼梯间的层高和初步确定的楼梯踏步高度,计算楼梯各层的踏步数量,即踏步数量为: N=层高(H)/踏步高度(h) 若得出的踏步数量N不是整数,可调整踏步高度h值,使踏步数量为整数。 (3)确定梯段宽度 根据楼梯间的开间、楼梯形式和楼梯的使用要求,确定梯段宽度。 如双跑平行楼梯: 梯段宽度(B)(楼梯间净宽一梯井宽)/2 梯井宽度一般为100200mm,梯段宽度应采用1M或1/2M的整数倍数。 (4)确定各梯段的踏步数量 根据各层踏步数量、楼梯形式等
20、,确定各梯段的踏步数量。如双跑平行楼梯:各梯段踏步数量(n)=各层踏步数量(N)/2各层踏步数量宜为偶数。若为奇数,每层的两个梯段的踏步数量相差一步。(5)确定梯段长度和梯段高度根据踏步尺寸和各梯段的踏步数量,计算梯段长度和高度,计算式为:梯段长度=(该梯段踏步数量n一1) 踏步宽度b梯段高度=该梯段踏步数量n 踏步高度h(6)确定平台深度根据楼梯间的尺寸、梯段宽度等,确定平台深度。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对直接通向走廊的开敞式楼梯间而言,其楼层平台的深度不受此限制,如图2-5-6。 但为了避免走廊与楼梯的人流相互干扰并便于使用,应留有一定的缓冲余地,此时,一般楼层平台深度至少为500600
21、mm。(7)确定底层楼梯中间平台下的地面标高和中间平台面标高若底层中间平台下设通道,平台梁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平台净高的要求,即不小于2000mm。否则,应将地面标高降低,或同时抬高中间平台面标高。此时,底层楼梯各梯段的踏步数量、梯段长度和梯段高度需进行相应调整。(8)校核根据以上设计所得结果,计算出楼梯间的进深。若计算结果比已知的楼梯间进深小,通常只需调整平台深度;当计算结果大于已知的楼梯间进深,而平台深度又无调整余地时,应调整踏步尺寸,按以上步骤重新计算,直到与已知的楼梯间尺寸一致为止。(9)绘制楼梯间各层平面图和剖面图楼梯平面图通常有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和顶层平面图。绘图时
22、应注意以下几点:1)尺寸和标高的标注应整齐、完整。平面图中应主要标注楼梯间的开间和进深、梯段长度和平台深度、梯段宽度和梯井宽度等尺寸,以及室内外地面、楼层和中间平台面等标高。剖面图中应主要标注层高、梯段高度、室内外地面高差等尺寸,以及室内外地面、楼层和中间平台面等标高。2)楼梯平面图中应标注楼梯上行和下行指示线及踏步数量。上行和下行指示线是以各层楼面(或地面)标高为基准进行标注的,踏步数量应为上行或下行楼层踏步数。3)在剖面图中,若为平行楼梯,当底层的两个梯段做成不等长梯段时,第二个梯段的一端会出现错步,错步的位置宜安排在二层楼层平台处,不宜布置在底层中间平台处,如图2-5-12所示。2已知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楼梯 建筑设计 规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