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团民品科技发展规划课件.docx
《某集团民品科技发展规划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集团民品科技发展规划课件.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九洲集团民品科技发展规划(2010-2015)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九年十二月 四川九洲集团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 录第一部分 序言1第二部分 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及总体部署4(一)指导方针4(二)发展目标5(三)总体部署8第三部分 重点发展的领域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10(一)数字电视领域10(二)通信产品市场领域19(三)LED产业领域26(四)RFID产业领域32(五)数字监控产业领域43(六)通信导航产业领域49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54(一)科研创新体系的建设54(二)加强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预先研究54(三)科技投入和基础平台的建设54(四)人才队伍建设611/62第一部分 序言
2、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技进步是企业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创新是一个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009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首都科技界发表的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动力。只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中国这艘巨轮就能产生无尽的力量,任何人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中国科技一定能够
3、支撑和引领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之一,九洲集团公司经过50余年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民品发展快速,规模越来越大,创造了一大批科技成就,技术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较大地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带来了市场需求和营销模式的变化,也使我们面对的客户和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的需求已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产品,而更多的是由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全面的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组成。单纯的产品制造和销售只会面对越来越残酷的价格战,传统制造
4、业,特别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已经面临着越来越小的利润和生存空间。2009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此,以制造业为主的九洲集团公司,尽管从2000年开始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当前面临:科研资源相对分散、科研水平亟待提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体系尚不健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加工装配比重过大,产品附加价值不高等问题。我们要长治久安,要创建九洲的百年基业,面临着由“传统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5、或者“业务服务商”转型的需要。2008年在九洲公司建业50周年之际,九洲集团公司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创建百年基业,制定了“九洲集团发展战略规划(20082020)”,并确定了“12351”的战略发展目标。2010年是公司实现100亿目标的冲刺年,也是公司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九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变化和技术及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当前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发展形成很大的冲击。作为我国企业的一个细胞,九洲集团公司同样面临着经济的寒冬。我们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化挑战为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公司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
6、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公司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和提高公司市场竞争能力的核心动力,把建设创新型企业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贯彻到公司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第二部分 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及总体部署(一)指导方针未来3-5年是九洲公司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日益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强化集团管控,创新扩张模式,短期夯实两个基础产业平台,中期把握三个机会产业延伸,长期打造两个目标产业领袖,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战略途径和“12351”战略发展目标,创新能力建设将是重要的一环。以提
7、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为重点,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为保证,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注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充分发挥公司的整体优势,全面提高公司的综合技术实力。今后5年,公司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优化资源配置、突出重点产业、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就是以公司发展的总体战略为依据,以建设一流企业为目标,以攻克公司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首要任务,优化公司的科研资源(人力资源、资金等)配置,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实现重点专业技术领域的突破。突出重点产业,就是以九洲集团发展战略规划(
8、20082020)中提出的“3+1”的产业结构为基础,以“聚焦核心产业,争创行业一流。规模效益并重,成就百年九洲”的民品发展方针为指导,一方面以重点技术的突破支撑重点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重点突破有发展前景、对公司长期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技术和领域。加强平台建设,就是以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成公司科技创新的战略力量;成为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能够支撑公司整体发展的具有综合功能的技术创新组织;建设一个通畅、高效、共享的信息(包括科技情报,专利检索和信息查询等)平台,建设面向整个公司军民品的基础测试和检测平台。提高创新能力,就是注重原始创新,加强
9、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加大科研的投入,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二)发展目标 科技发展的目标是“一个核心三个目标”。即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实现三大发展目标,逐步实现九洲民品科技的整体突破和跨越式发展。1.核心目标增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一是加大科研投入,以平均不低于每年销售收入5.0%的资金投入民品新品研制;二是打造一支具有雄厚实力的核心研发团队。保证每年科研人员的增长率为20%以上,预计到2015年公司民品科研技术人员(包括科研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达30%以上;三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
10、。在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的基础上,把扩大产学研合作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一方面加强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加大同高校、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力度,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联合开发新产品,研发前沿技术和项目,共同申报、承担国家基金项目,并将科研院所、高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能接受的产品。注重原始创新,进一步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自主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基点,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今后5年,在数字电视领域、通信市场产品领域、LED产业领域、RFID产业领域、数字监控产业领域和通信导航产业领域等重要的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握一批产业的
11、关键技术,拥有一批核心专利和标准,开发出具有自身独特技术优势的产品。专利申请数量较2009年度每年增长20%,其中发明专利增长量20%。2.三大发展目标(1)建设好企业技术中心,使之成为公司创新的战略力量。努力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成为公司的优质资产和战略力量,使其成为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创新能力的组织依托,成为一个能够支撑企业整体发展的具有综合功能的技术创新平台,成为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在此基础上,在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支持下属公司的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各下属公司的科研力量。未来5年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工作的重点是:科研体系的建设。加强企业技术中心
12、本部、分中心和各下属公司科研队伍和科研体系建设,加强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团队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使公司获得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科研能力的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将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产业规划,以公司重点发展的产业为基础,重点支持这些产业的科研能力建设,支持对该产业发展起着关键和重要作用的核心技术突破的科研项目,使其形成长期和持续的发展能力。着眼于整个集团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搞好科研的基础平台的建设。在支持各下属公司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工作的力度。建设好九洲集团公司与四川电信、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电子科技大学等著名企业、科研院所和高
13、校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并结合公司产业的发展重点,进一步扩展科研开发思路和手段,增强产业竞争能力,进而在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形成公司长期的核心竞争能力。(2)实现公司民品的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3-5年的努力,在实现公司的优势产业由市场跟随型向市场引领型转变的基础上,加快重点发展产业的技术突破和跨越式的发展,使之能够成为公司向更大更强发展的新产业支撑,形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公司的产业结构由“硬”向“软”的调整,由“传统设备制造商”向“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业务服务商”的转型。(3)实现123的建设目标建设一个国家级的工程中心(或实验室)、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三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三)总
14、体部署在未来5年里,公司科研发展的总体部署是:举旗,抓纲,树标杆。通过一批重点发展技术的突破和标志性项目的建设,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调整和优化公司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实现“聚焦核心产业,争创行业一流,规模效益并重,成就百年九洲”的民品发展方针。1.举旗:建设以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为主体,以面向网络的处理技术、传输技术和终端技术为基础(包括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和控制软件等),构建以网络融合为目标的全业务服务平台,实现公司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优化调整。2.抓纲:以目前公司有一定技术积累和市场基础的数字音视频、LED等产业的存量为基础,继续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积极跟进下一代网络(NGN、N
15、GI和NGB)和物联网的技术演进路线,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着力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紧紧抓住通信业战略转型和网络融合的契机,特别是3G技术带来的新业务发展机遇,从新的通信增值业务入手,切入通信市场,进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领域。3.树标杆:未来5年,一是立足于公司现有产业的优势,在数字有线电视领域的前端处理、接入网技术和数字终端产品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实现由市场跟随型向市场引领型转变;二是实现重点发展产业(如LED产业、RFID产业等)的技术突破,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使之能够成为公司向更大更强发展的新产业支撑;三是抓住物联网、“网络融合”的技术发展机遇和相关政策等带来的
16、市场变化和消费者新的需求而形成的产业机会(如通信产品市场领域和数字监控产业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包括成本创新、用户体验创新和功能组合创新等),着力打造对于公司未来产业发展有巨大支撑作用的产业;四是应对未来发展挑战,培育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兴产业(如通信导航产业领域),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 重点发展的领域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一)数字电视领域目前公司在数字音视频产业领域中,数字终端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整个数字电视产业链中,中国目前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数字机顶盒的核心技术(如芯片、CA和中间件等)和运营品牌都被国际大厂商和大的国内软件厂商(如ST、TI、永新视博等)垄断。同时运营
17、商、CA和中间件厂商通过渗透机顶盒软件的方式不断蚕食机顶盒厂家的利润空间。作为支撑公司产业规模的数字机顶盒产品面临着产业和技术转型的压力。我们必须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将产业结构由“硬”向“软”调整,由“传统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或者“业务服务商”转型。 1.数字电视前端技术的开发(1)数字电视信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是目前数字电视前端技术发展的两大领域。在信源编码技术方面。研究与开发符合MPEG-4、H.264、AVS和VC-1等标准的编码技术,尤其要重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标准的技术、兼容MPEG-2标准的转码器、多路TS流输出的专业卫星解调器(含透明流输出或
18、解码流输出)等的研究。信道编码技术方面。研究和开发支持各类有线/无线的调制器、激励器;开发支持DVB-C、DVB-T、DTMB和CMMB的标准,进行DVB-T2和DVB-C2的预先研究。同时注重无线技术(如WiFi、Mesh-WiFi和MocA技术等)的研究,注重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开发适应不同带宽、不同应用环境的信道编码技术,结合信源编码技术,扩展数字音视频传输的应用领域。(2)数字电视业务支撑平台的研究和开发为了更好的开展数字电视的各项增值业务,增加数字电视网络和终端的功能和附加值,构建一个可管理、可运营和可服务的综合复用平台。我们在开发各类硬件产品的同时,更加高度的重
19、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业务支撑平台软件的开发,提高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软件包括计费分析系统(CAS)、业务管理系统(SMS)、电子节目指南(EPG)等。(3)根据NGB的发展规划和广电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和开发基于IP网络传输和处理的技术、IP信息流在有线电视网络中传输的技术等,包括TS over IP、3TNet技术和CMMB技术等。2.有线电视接入网的技术研究和开发网络传输技术领域是公司的优势领域。目前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光纤化和无线化。公司要充分发挥多年在传输网络方面的技术积累,特别是光纤传输方面的技术和市场的积累优势,跟进网络数字化和网络融合技
20、术的进程,抓住广电传输网络双向化改造的市场契机,强化数字化网络设备和系统设备的开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九洲固有的市场优势。(1)光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加强1310nm、1550 nm的光传输设备和EDFA光放大器的研究和开发;加强超长距离传输的色散补偿技术及拉曼光放大技术的开发;加强对密集波分复用(DWDM)和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CWDM技术研究与开发。(2)双向接入网技术加强对EPON、EoC、网元管理系统(EMS)、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等技术的开发。注重对MocA技术和WiFi及其降频技术在接入网中应用的跟踪与开发。特别是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
21、EoC和MocA技术,真正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线数字电视双向接入网的整体解决方案,以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的市场需求。(3)积极跟进FTTx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加强对国际标准和我国自行制定标准的跟踪和参与力度,研发适合国情的FTTx技术与产品,并根据市场的发展进行示范工程的建设和市场的推广应用,巩固公司在光传输和接入网领域的优势地位。(4)加强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研究与开发PON技术,包括ATM-PON和Ethernet-PON,作为一种新兴的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光纤技术,具有带宽资源丰富共享、设备安全性高、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有线电视网络进行
22、双向化改造的主要技术,也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采用的重点技术。(5)加强智能光网络(ASON)技术发展的跟踪和预研适时投入研发力量,对ASON的组网技术和应用进行研发和试验,积极参与有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国家示范工程的建设,推进我国ASON规模应用,促进ASON技术产业化,形成在国内有竞争力的智能光网络技术与产品。(6)统一网管系统的研究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和广播电视网络开发增值业务的需要,网络的构架将越来越复杂,因此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十分重要。统一网管是针对多种网络技术平台、多种网络设备、多种通信接口进行综合管理的一套网络管理系统,它支持多种网管协议,如ITU-T的电信管理网络模
23、型、IETF的SNMP协议及其网络管理模型、ISO的CMIP、ATM论坛的ATM网络管理模型等。采取网络分级/分层、服务器与客户端集中/分布式的框架体系。研究开发统一、智能的网管系统,使各类网络设备能够在网络管理层上与网络中其它各类设备一起统一管理,同时提供对不同厂商设备的管理接口,其功能包括拓扑与视图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策略管理、资源管理、日志管理、系统管理等。由于目前广电网络在城域网改造中大量使用了电信级的设备,统一网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一方面能够使我们提供的设备更好的适应广电城域网的系统改造,增强产品的适应性和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电信级的网络管
24、理协议,为我们设备进入电信网络奠定基础。3.数字终端产品以数字机顶盒为代表的终端将长期存在,功能将逐渐向网络融合的方式演变。未来数字机顶盒的发展趋势:一是由单向被动接收向双向多媒体终端方向转化(双向化、WIFI接入、硬盘存储、IP内容下载、3D游戏等),以更好地实现终端产品与不同网络服务的结合;二是从标清向高清发展,以实现优质的视听娱乐效果;三是高端产品由机顶盒厂家独立软件向中间件或统一软件转化。为此我们应重视高清技术和产品,关注CA系统、中间件等相关技术。(1)基本型数字终端产品在继续保持技术和成本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开发的速度,通过对软硬件设备的持续改进,形成“快鱼吃慢鱼”的市场竞争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团 民品 科技 发展规划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