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docx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低压配电设计标准GB500542021低压配电设计标准GB5005420211总那么1.0.1为使低压配电设中,做到保证人身和财产平安、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方便,制订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交流、工频IOOOV及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1.0.3低压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预期接触电压prospectivetouchvo1.tage人或动物尚未接触到可导电局部时,可能同时触及的可导电局部之间的电压.2.0.2约定接触电压限值conventiona1.prospectivetouch
2、vo1.tageIimi1.在规定的外界影响条件下,允许无限定时间持续存在的预期接触电压的最大值.2.0.3直接接触directcontact人或动物与带电局部的电接触.2.0.4间接接触indirectcontact人或动物与故障状况下带电的外露可导电局部的电接触.2.0.5直接接触防护protectionagainstindirectcontact无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2.0.6间接接触防护protectionagainstindirectcontact单一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2.0.7附加防护additiona1.protection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之外的保护举措.2.0。
3、伸臂范围arm,sreach从人通常站立或活动的外表上的任一点延伸到人不借助任何手段,向任何方向能用手到达的最大范围.2.0.9外护物enc1.osure能提供与预期应用相适应的防护类型和防护等级的外罩.2.0.10保护遮栏protectivebarrier为预防从通常可能接近方向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2.0.11保护阻挡物ProtectiveobstacIe为预防无意的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2.0.12电气分隔e1.ectrica1.sepation将危险带电局部与所有其他电气回路和电气部件绝缘以及与地绝缘,并预防一切接触的保护举措.2.0.13保护分隔protectiveseparat
4、ion用双重绝缘、增强绝缘或根本绝缘和电气保护屏蔽的方法将一电路与其他电路分隔.2.0.14特低电压extra-1.owvo1.tage相间电压或相对地电压不超过交流方均根值50V的电压.2.0.15SE1.V系统SE1.Vsystem在正常条件下不接地,且电压不能超过特低电压的电气系统.2.0.16PE1.V系统PE1.Vsystem在正常条件下接地,且电压不能超过特低电压的电气系统.2.0.17FE1.V系统FE1.Vsystem非平安目的而为运行需要的电压不超过特低电压的电气系统.2.0.18等电位联结equipotentia1.bonding多个可导电局部间为到达等电位进行的联结.2.
5、0.19保护等电位联结protective-equipotentia1.-bonding为了平安目的进行的等电位联结.2.0.20功能等电位联结functiona1.-equipotentia1.-bonding为保证正常运行进行的等电位联结.2.0.21总等电位联结mainequipotentia1.bonding在保护等电位联结中,将总保护导体、总接地导体或总接地端子、建筑物内的金属管道和可利用的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可导电局部连接到一起.2.0.22辅助等电位联结supp1.ementaryequipotentia1.bonding在导电局部间用导线直接连通,使其他电位相等或接近,而实施的保护
6、等电位联结2.0.23局部等电位联结1.oca1.equipotentia1.bonding在一局部范围内将各导电局部连通,而实施的保护等电位联结.2.0.24接地故障earthfau1.t带电导体和大地之间意外出现导电通路.2.0.25导管conduit用于绝缘导线或电缆可以从中穿入或更换的圆形断面的部件.2.0.26电缆槽盒cab1.etray用于将绝缘导线、电缆、软电线完全包围起来且带有可转移盖子的底座组成的封闭外壳.2.0.27电缆托盘cab1.ebrackets带有连续底盘和侧边,没有盖子的电缆支撑物.2.0.28电缆梯架CabIe1.adder带有牢固地固定在纵向主支撑组件上的一系
7、列横向支撑构件的电缆支撑物.2.0.29电缆支架cab1.ebrackets仅有一端固定的、间隔安置的水平电缆支撑物.2.0.30移动设备mobi1.eequipment运行时可移动或在与电源相连接时易于由一处移到另一处的电气设备.2.0.31手持设备hand-he1.dequipment正常使用时握在手中的电气设备.2.0.32开关电器switchingdevice用于接通或分断电路中电流的电器.2.0.33开关switchingdevice在电路正常的工作条件或过载工作条件下能接通、承载和分断电流,也能在短路等规定的非正常条件下承载电流一定时间的一种机械开关电器.2.0.34隔离开关swi
8、tch-disconnector在断开位置上能满足对隔离器的隔离要求的开关.2.0.35隔离电器deviceforiso1.ation具有隔离功能的电器.2.0.36断路器circuit-breaker能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也能在短路等规定的非正常条件下接通、承载电流一定时间和分断电流的一种机械开关电器.2.0.37初物绝缘电缆minera1.insu1.atedcab1.es在同一金属护套内,由经压缩的矿物粉绝缘的一根或数根导体组成的电缆3电器和导体的选择3.1电器的选择3.1.1 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产品标准,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电器应适应所在
9、场所及其环境条件2、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3、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4、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5、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6、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接通水平和分断水平.3.1.2 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接通水平和分段水平应采用接通或分断时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应电流的影响.3.1.3 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或彼此靠近的单级隔离器.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
10、,应采取预防误操作的举措.3.1.4 在TN-C系统中不应将保护接地中性导体隔离,严禁将保护接地中性导体接入开关电器.3.1.5 隔离电器应符合以下规定:1、断开触头之间的隔离距离,应可见或能明显标示“闭合和“断开”状态;2、隔离电器应能预防意外的闭合:3、应有预防意外断开隔离电器的锁定举措.3.1.6 隔离电器应采用以下电器:1、单极或多极隔离电器、隔离开关或隔离插头;2、插头与插座;3、连接片4、不需要撤除导线的特殊端子;5、熔断器;6、具有隔离功能的开关的断路器.3.1.7 半导体开关电器,严禁作为隔离电器.3.1.8 独立限制电气装置的电路的每一局部,均应装设功能性开关电器.3.1.9
11、 功能性开关电器可采用以下电器:1、开关2、半导体开关电器;3、断路器:4、接触器;5、继电器;6、16A及以下的插头和插座.3.1.10 隔离器、熔断器和连接片,严禁作为功能性开关电器.3.1 .H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除在TN-S系统中,当中性导体为可靠地地电位时可不断开外,应能断开所保护回路的所有带点导体;2、剩余电路动作保护电器的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应大于在负荷正常运行时预期出现的对地泄露电流;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类型,应根据接地故隙的类型按现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一般要求?GB/Z6829的有关规定确定.3.1.12 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
12、器作为间接接触防护电器的回路时,必须装设保护导体.3.1.13 在TT系统中,除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与保护电器之间的电气装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局部?GB/T17045规定的H类设备的要求或绝缘水平与H类设备相同外,当仅用一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保护电气装置时,应将保护电器布置在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3.1.14 在IT系统中,当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保护电气装置且在第一次故障不断开电路时,其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值不应小于第一次对地故障时流经故障同路的电流.3.1.15 在符合以下情况时,应选用具有断开中性极的开关电器:I、有中性导体的IT系统与TT系统或TN系统之间的电
13、源转换开关电器;2、TT系统中,当负荷侧有中性导体是选用隔离电器;3、IT系统中,当有中性导体时选用开关电器3.1.16 在电路中需预防电流流经不期望的路径时,可选用具有断开中性极的开关电器.3.1.17 在IT系统中安装的绝缘监测电器,应能连续监测电气装置的绝缘.绝缘监测电器应只有使用钥匙或工具才能改变其整定值,其测试电压和绝缘电阻整定值应符合以下规定:1SE1.V和PE1.V回路的测试电压应为250V,绝缘电阻整定值应低于0.5MQ;2SE1.V和PE1.V回路以外且不高于500V回路的测试电压应为500V,绝缘电阻整定值应低于0.5MQ3高于500V回路的测试电压应为1000V,绝缘电阻
14、整定值应低于1.0MQ3.2 导体的选择3.2.12 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3.2.13 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以下要求:1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2导体应满足线路保护的要求;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4线路电压损伤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启动时端电压的要求;5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体最小截面,应根据敷设方式、绝缘子支持点间距和导体材料按表3.3.3的规定确定.注:数量较多的电缆工作温度大于70C的电缆敷设于未装机械通风的隧道、电气竖井时,应计入对环境温升的影响,不能
15、直接采取仅加56 .2.6当电缆沿敷设路径中各场所的散热条件不相同时,电缆的散热条件应按最不利的场所确定.7 .2.7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线路,中性导体的截面应与相导体的截面相同:1单相两线制线路;2铜相导体截面小于等于16mm2或铝相导体截面小于等于25mm2的三相四线线路.1.2.8符合以下条件的线路,中性导体截面可小于相导体截面;1铜相导体截面大于16mm2或铝相导体截面大于25mm2;2铜中性导体截面大于等于16mm2或铝中性导体截面大于等于25mm2;3在正常工作时,包括谐波电流在内的中性导体预期最大电流小于等于中性导体的允许载流量;4中性导体已进行了过电流保护.3.2.9 在三相四线
16、制线路中存在谐波电流时,计算中性导体的电流应计入谐波电流的效应.当中性导体电流大于相导体电流时,电缆相导体截面应按中性导体电流选择.当三相平衡系统中存在谐波电流,4芯或5芯电缆内中性导体与相导体材料相同和截面相等时,电缆载流量的降低系数应按表3.2.9的规定确定.3.2.10 在配电线路中固定敷设的铜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IOmm2,铝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3.2.11 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应按预期出现的最高电压进行绝缘.3.2.12 当从电气系统的某一点起,由保护接地中性导体改变为单独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应分别设置单独的端子
17、或母线;2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应首先接到为保护导体设置的端子或母线上;3中性导体不用连接到电气系统的任何其他的接地局部.4 .2.13装置外可导电局部严禁作为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一局部.5 .2.14保护导体截面积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能满足电气系统间接接触防护自动切断电源的条件,且能承受预期的故障电流或短路电流;2保护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式(3.2.14)的要求,或按表3.2.14的规定确定3k2-保护导体的系数,应按本标准表A.0.2一表A.0.6的规定确定.3电缆外的保护导体或不与相导体共处于同一外护物内的保护导体,其截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1)有机械损伤防护时,铜导体不应小于2.5mm2铝
18、导体不应小于16mm2;2)无机械损伤防护时,铜导体不应小于4mm2铝导体不应小于16mm2.4当两个或更多个回路公用一个保护导体时,其截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根据回路中最严重的预期故障电流或短路电流和动作时间确定截面积,并应符合公式(3.2.14)的要求;2)对应于回路中的最大相导体截面积时,应按表3.2.14的规定确定.5永久性连接的用电设备的保护导体预期电流超过IOmA时,保护导体的截面积应按以下条件之一确定:1)铜导体不应小于IOmm2或铝导体不应小于16mm2;2)当保护导体小于本款第1项规定时,应为用电设备敷设第二根保护导体,其截面积不应小于第一根保护导体的截面积.第二根保护导
19、体应一直敷设到截面积大于等于10mm2的铜保护导体或16mm2的铝保护导体处,并应为用电设备的第二根保护导体设置单独的接线端子;3)当铜保护导体与铜相导体在一根多芯电缆中时,电缆中所有铜导体截面积的总和不应小于10mm2;4)当保护导体安装在金属导管内并与金属导管并接时,应采用截面积大于等于2.5mm2的铜导体.3.2.15总等电位联结用保护联结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配电线路的最大保护导体截面积的1/2,保护联结导体截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应符合表3.2.15的规定.1保护联结导体的电导不应小于局部场所内最大保护导体截面积1/2的导体所具有的电导;2保护联结导体采用铜导体时,其截面积最大值为25
20、mm2.保护联结导体为其他金属导体时,其截面积最大值应按其与25mm2铜导体的载流量相同确定;3单独敷设的保护联结导体,其截面积应符合本标准地3214条第3款的规定.4配电设备的布置4.1 一般规定4.1.1 配电室的位置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央,设置在尘埃少、腐蚀介质少、周围环境枯燥和无剧烈震动的场所,并宜留有开展余地.4.1.2 配电设备的布置必须遵循平安、可靠、适用和经济等原那么,并应便于安装、操作、搬运、检修、试验和监测.4.13 配电室内除本室需用的管道外,不应有其它的管道通过.室内水、汽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和中间接头;水、汽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应做等电位联结.配电屏的上、方及电
21、缆沟内不应敷设水、汽管道.4.14 电设备布置中的平安举措4.14.1 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宜抬高,高出地面的高度室内不应低于5()mm,室外不应低于2(X)mm;其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举措,并应能预防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4.14.2 一配电室内相邻的两段母线,当任一段母线有一级负荷时,相邻的两端母线之间应采取防火举措4.14.3 压及低压配电设备设在同一室内,且两者有一侧柜有裸露的母线时,两者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m.4.14.4 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时,屏后的通道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其间尚应增加出口.4.14.5 防护等级不低于现行国
22、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规定的IP2X级时,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4.2.5的规定.4.14.6 电室通道上方裸带电体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2.5m;当低于2.5m时,应设置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的规定的IPXXB级或IP2x级的遮拦或外护物,遮拦或外护物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2.2m.4.15 建筑物的要求4.15.1 电室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局部不应低于三级.当配电室与其他场所毗邻时,门的耐火等级应按两者中耐火等级高确实定.4.15.2 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两端.当配电
23、室双层布置时,楼上配电室的出口应至少设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平安出口.配电室的门均应向外开启,但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为双向开启门.433配电室的顶棚、墙面及地面的建筑装修,应使用不易积灰和不易起灰的材料;顶棚不应抹灰.4.15.4 电室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水盒排水举措.配电室的地面宜高出本层地面50mm或设置防水门槛.4.15.5 严寒地区冬季室温影响设备正常工作时,配电室应采暖.夏热地区的配电室,还应根据地区气候情况采取隔热、通风或空调等降温举措.有人值班的配电室,宜采用自然采光.在值班人员休息间内宜设给水、排水设施.附近无厕所时宜设厕所.4.15.6 于地下室和楼层内的配电室.应设设备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压配电 设计规范 GB50054 201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