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现代文阅读技巧课件.ppt
《七年级现代文阅读技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现代文阅读技巧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讲,语文阅读及答题技巧,基础预习,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基础预习,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基础预习,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基础预习,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基础预习,10、描写(或抒情)
2、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基础预习,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5、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阅读答题技巧,一、某(段)句话在文中的作用:,阅读答题技巧,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阅读答题技巧,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
3、前文。,阅读答题技巧,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升华感情,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结构严谨(议论文、记叙文、小说),画龙点睛。,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答: (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 (2) 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 ( 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阅读答题技巧,二、句子含义的解答:就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句话,阅读答题技巧,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
4、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阅读答题技巧,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阅读答题技巧,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1、修辞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阅读答题技巧,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阅读答题技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阅读答题技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阅读答题技巧,4、对比:强调
5、了突出了,阅读答题技巧,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答题示例,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答题示例,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答题示例,阅读答题技巧,四、某句话中的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现代文 阅读 技巧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