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课件.ppt
《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学的新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人文学院科技所 屠聪艳,参考书目,主要参考:科学技术史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辅助参考:大学物理导论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历史与前沿(上册)向义和 清华大学出版社科学史及其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丹皮尔 商务印书馆历史上的科学贝尔纳 科学出版社,本书的优缺点,优点:条理清晰,容易把握,讲课的理想选择;缺点:过于简单,需要辅助理解。比较:科学史:重思想,有逻辑,过难;大学物理导论:兼顾理论、方法与历史,是理解相对论的最佳选择(p267p337);历史上的科学:揭示了很多本质性的东西,但缺乏内在的连贯性。,物理学革命的序幕,古典物理学的顶峰与物理学危机X射线、放射性
2、与电子的发现物理学的新发现与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相对论的创立,从绝对时空观到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广义相对论极其验证,1、古典物理学的顶峰,牛顿力学建立后,被顺利地推广到刚体和流体。到了19世纪,热力学、统计力学和电动力学也建立起来了。古典物理学在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又完全证实了根据牛顿理论所作出的预言。19世纪40年代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揭示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把力学、热学、电学、化学等联系在一起。牛顿力学成为各门科学的理论基础,这样,大至日月星辰、小到原子分子,似乎无不被牛顿体系所包罗。大部分人认为,物理学大厦已经最终
3、建成,剩下的工作只是把物理常数的测量弄得再准确一些。,2、物理学危机,隐含的危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无法解释正当古典物理达到了顶峰,人们陶醉于“尽善尽美”的境界时,却出乎意料地发生了物理学危机。这场危机是从以太漂移实验和黑体辐射定律的研究开始的。 以太漂移实验的零结果 对比热和热辐射定律研究中出现了“紫外灾难”,两朵乌云乌云密布,这次危机 终于酿成了 空前的物理学大革命,序幕:阴极射线的发现,1836年法拉第就注意到低压气体中的放电现象,但因缺少高真空的手段未能实现真空放电;1854年盖斯勒发明了“盖斯勒真空管”;1876年戈尔茨坦指出真空放电时阴极管壁上产生的绿色光辉,是由负极上所产生的某
4、种射线射到玻璃上引起的,他把这种射线称为“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的发现,引起科学家的兴趣,不少人来研究射线的性质,从而导致了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等一系列重要发现。,X射线的发现,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用“希托夫克鲁克斯真空管”研究阴极射线时偶尔发现,一个涂有亚铂氰化钡(一种荧光物质)的幕屏放在放电管附近时,屏幕上会闪耀着青绿色的光辉;无论怎么挪远屏幕距离,结果都是一样;他将一些东西放在玻璃管与屏幕之间,发现有某种新射线从管中射出来;这种射线不仅能使某些物质发出荧光,而且还能穿透玻璃、厚纸板甚至金属;这种射线还能透过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X射线阴极射线,X射线是由放电设备的玻璃管壁上的阴极射线所
5、产生的。然而,通过移动荧光屏又发现,X射线并不是阴极射线,因为后者决不能在空气中走那么远的距离。伦琴称这种性质未知的射线为X射线。,X射线之后,伦琴的发现震惊了整个科学界,许多物理学家转来研究X射线,产生了一系列的成果: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巴克拉发现,当X射线被金属散射时,散射后的X射线的穿透本领会随金属的不同而迥然不同,这表明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征X射线”。1913年年轻的物理学家莫斯莱求出了各种金属的特征X射线的波长,并且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各种金属的波长非常有规律地随着他们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而递减。利用这个规律,他准确地确立了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并且发现他们恰与核电荷数相等。,放射性的
6、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昂利贝克勒尔对一种称为硫酸双氧铀钾的物质进行了研究,想知道这种荧光辐射中是否含有X射线。实验发现,虽然未经阳光照射(失去了紫外线对荧光的刺激作用),底片却由于很强的辐射而变得很黑。这决不是荧光或阳光所能造成的,必然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在起作用。经过多次实验,他很快判明这种东西就是硫酸双氧铀钾中的铀,这就是最早发现的放射性现象。居里夫人建议把这种辐射能力叫做“放射性”。,三种射线,天然放射性元素能够放射出、 射线。射线是带两个氦核的粒子流;射线是高速的电子流;射线是波长比X射线更短的电磁波,即光子流。这三种射线都是从原子里跑出来的,原子不可分的观念被彻底打破了。1902年
7、卢瑟福和索迪提出原子自然衰变的理论,阐明放射性的本质就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自发地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这就证明了元素不是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转化的。,电子的发现,阴极射线究竟是什么?电磁辐射or某种粒子流?1897年JJ 汤姆生演示阴极射线证明,阴极射线不仅能被磁铁所偏转而且还能被电荷所偏转,并且确定它是带负电的粒子流。汤姆生用“电子”作为这种粒子的名称。,汤姆生的发现,汤姆生巧妙地测出了阴极射线在磁场和电场中的偏转度,求出这种粒子的荷质比e/m约为氢离子的2000倍,确定它的质量相当于氢原子的质量的1/2000左右。他还发现不管怎样改变放电管中的气体,也不管怎样改变电极材料,阴极射线粒子
8、的荷质比总是保持不变。由此可以断定这种粒子应是电极材料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它是一组元素的原子的组成部分。,迎接物理学的新时代,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否定了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的传统观念,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微观领域,推动人们去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从而确立了物质结构的新理论。这些发现打破了物理学已经达到最终绝对真理的迷梦,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迎来了物理学的新世纪!,新发现对旧理论的冲击,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批判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的传统思想;以太漂移实验否认了绝对不变、绝对静止和绝对连续的另一始原物质以太,动摇了牛顿的绝对时
9、空观念;黑体辐射定律的研究否定了能量是绝对连续的旧观点;放射性的发现揭示了新的能量形态,要求对旧能量守恒定律加以重新考察。,新发现对哲学观的冲击,物理学的新发现暴露了古典物理学的局限性,给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以巨大的冲击,不少物理学家在思想上开始陷入混乱和动摇之中。“在今天,人们提出与昨天所说的话完全相反的主张,在这样的时期,已经没有真理的标准,也不知道科学是什么了。我很悔恨我没有在这些矛盾出现的五年前死去。”洛伦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绝对的空间,就其本质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
10、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从古典力学及其实验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它又是古典力学的基础。,伽利略变换,古典力学是以力学相对性原理和惯性定律为基础的。力学相对性原理要求力学定律在一切惯性系中保持不变。满足这个要求的座标变换是伽利略变换。在伽利略变换中,空间和时间座标彼此独立,并且与物质运动无关,长度、时间和同时性都有绝对的意义。伽利略变换体现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水桶实验”,牛顿还设计了一个“水桶实验”来证明绝对空间以及相对于绝对空间的绝对运动的存在:设有一桶水,把它吊在一根长绳上,让它做旋转运动。最初桶壁与水之间有相对运动,桶壁旋转而水不运动,水面会同静止时一样是平的;但此后
11、桶壁逐渐把它的运动传递给水,使桶壁与水间的相对运动消失,水桶便和桶壁一起旋转,并且逐渐离开中心而向水桶的边缘升起,形成一个凹面。,注意!,绝对旋转运动存在的前提是:可以找到一个比其它一切惯性系都优越的绝对静止的坐标系!,马赫的挑战,马赫指出不可能用绝对空间来描述运动,并且认为“水桶实验”只能说明水桶相对于地球和其它天体是否有转动,并不能证明水桶是否相对绝对空间有转动。马赫认为,不存在相对于绝对空间的加速度,他把加速度看成是物体相对于世界上存在着的其它一切物体的加速度;他还提出了惯性力起源于宇宙间物质的相互作用的观点。马赫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批判虽然没有动摇它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对论的产生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纪末 20 世纪 物理学 革命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