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docx
《2022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一、比赛要求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评价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一)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体现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有机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育人新要求,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训教学内容应体现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二)教学设计。依据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
2、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中等职业学校应执行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三)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关注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收集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信息,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合理选用国家规
3、划教材和优质精品教材,专业(技能)课程应积极引入典型生产案例,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配套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实训教学应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评价。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鼓励依托线上平台和软件工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分析。(五)教学反思。教学实施后应充分反思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总结在课程思政、素养教育、重点突
4、出、难点突破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与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二、比赛分组(一)中等职业教育组1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2 .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3 .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院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二)高等职业教育组1.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
5、、完整的教学内容。4 .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5 .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院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五年制高职前三年课程参加中等职业教育组比赛,五年制高职后二年课程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组比赛。三、参赛对象(一)参赛对象原则上应为职业院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比赛,区教研员可按要求参加相关课程组的比赛。每个教学团队由实际承担参
6、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含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组成。每位教师限报1件参赛作品。(二)获得近3年(2019年一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教学团队全部成员不能报名参赛。获得近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的教学团队需要调整成员方能报名参赛(原4人团队至少调整2名成员;原3人团队至少调整1名成员,并可以再新增1名成员;原2人团队可以保留两名成员,但至少新增一名成员)。(S)获得近3年(2019年一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作品,其教学团队所有成员的所在学校不能以同一公共基础课程报名参加公共基础课程组或以同一专业报名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
7、比赛。(四)鼓励国家级和市级的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教学成果奖主持人、区教研员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报名参赛。(五)教学团队成员所在学校均须在近2年内实际开设参赛作品教学内容所属的专业(须依规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和课程。四、参赛限额各院校在组织校级(或区级)比赛的基础上,各院校按推荐限额分别推荐中职组、高职组参赛作品。限额如下:1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2件,专业技能课程一组5件,专业技能课程二组3件。2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2件,专业课程一组5件,专业课程二组3件。公共基础课程组作品不能出现课程的重复,专业(技能)课程组内作品(一组和二组分别计算)不能出现专业类的重复(按
8、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完成新旧专业对照)。五、参赛作品及材料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要符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必须遵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鼓励推荐落实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针对高职扩招生源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且效果好的作品参赛。参赛作品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客观实际,不得以虚假教学内容或虚假
9、师生身份参赛,不能完全依靠校外公司打造包装。参赛作品材料包括实际使用的教案、34段课堂实录视频、教学实施报告,另附参赛作品所依据的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一)参赛作品文档材料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正文使用小四号字、单倍行距,禁用以装饰为目的的图片或照片,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IOOM。1 .参赛教案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作品名称应为课程标准中具体、明确的模块、单元或任务),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
10、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前后衔接、规范完整、详略得当,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及安排(其内容占主要篇幅),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课后对授课实效、存在不足、改进设想进行客观深入反思。原则上每份教案的教学内容不超过2学时,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超过4学时。每件参赛作品的全部教案(无需附加其他内容)按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2 .教学实施报告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后,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改进措施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体现创新举措和具体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中文字符在5000字以内(文末注明
11、正文“中文字符统计数”),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尺寸合适、清晰可见,一般不超过12张。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团队提交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号)有关要求修订完善。参赛内容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只需提交实际开设该课程的其中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某一成员所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
12、.课程标准教学团队提交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标准要求科学规范制定,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并附某一班级授课计划表(注明授课日期、学时)。多个授课班级只需提交其中一份课程标准;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中某一成员所在学校的课程标准。(二)参赛作品视频材料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I、实习),录制34段课堂实录视频,原则上每位团队成员不少于1段,参与教学的应是授课班级的全体学生(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实际等情况设计实施分班教学的需
13、有专门说明)。课堂实录视频每段时长815分钟,总时长控制在3540分钟;每段视频可自行选择教学场景,应分别完整、清晰地呈现参赛作品中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课程属性特质鲜明、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实况,杜绝过度包装。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的视频中须包含不少于2段反映团队成员关键技术技能教学操作与示范的教学实况。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明显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技术与环境(比如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1.ED显示屏等),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采用MP4格式封装,每个文件大小
14、不超过200M。每段视频文件以“教案序号+教学活动名称”分别命名。视频录制软件不限,采用H.264/AVC(MPEG-4Part1.O)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1024Kbps;分辨率设定为720X576(标清4:3拍摄)或1280X720(高清16:9拍摄);采用逐行扫描(帧率25帧/秒)。音频采用AAC(MPEG4Part3)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码流128KbPS(恒定)。六、比赛办法市赛采用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根据报名情况分为若干评审组,评审参赛作品材料,确定市赛成绩及参加国赛选拔赛名单。国赛选拔原则上采取现场评选方式进行,根据国赛规则和参赛作品材料、教学团队现场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京市 职业院校 技能 大赛 教学 能力 比赛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