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动植物课件.ppt
《有毒动植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毒动植物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 毒 动 植 物,1,什么是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分,或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引起的中毒。自然界中有毒的动植物种类很多,所含的有毒成分复杂,常见的有毒动植物品种有河豚鱼、含高组胺鱼类、毒蕈、含氰甙植物、发芽马铃薯、豆角、生豆浆等。,2,有害动植物食物中毒,1.黄花菜中毒案例介绍 2008年7月7日晚,50余名工作在碧水庄园的员工食用过鲜黄花菜后突然感到不舒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中毒者被紧急送往附近的昌平沙河医院救治,由于抢救及时,全体人员已无生命危险。 据调查,这起中毒事件的中毒原因是厨师制作鲜
2、黄花菜的方法不当,未能有效去除其中的有毒成分秋水仙碱,造成多人中毒。,3,黄花菜中的毒素,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毒素。秋水仙碱本身是无毒的,但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则含有剧毒,会对肠胃及呼吸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表现为嗓子发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有烧灼感,严重的可产生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症状。常食用的干黄花菜不含有秋水仙碱毒素,因此无毒。,4,预防黄花菜中毒的措施,1)每次不多吃,最好不超过50克,因每50克鲜黄花菜约含0.1毫克的秋水仙碱,人吃的秋水仙碱不超过0.1毫克时不会中毒。 2)秋水仙碱溶于水,吃之前先用开水焯一下,再用凉水浸泡2小时以上,就不会中毒了。 3)吃鲜黄花菜
3、时,放入开水中煮后弃水,捞出后再加温,煮熟后即 。,5,有害动植物食物中毒,2.河豚鱼中毒案例介绍 近期,云南镇康县连续发生3起腌制干鱼中毒事件,导致8人中毒,其中一名5岁孩童死亡,据调查判定中毒原因是食用腌制的河豚鱼。 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警示称,河豚鱼体内含有剧毒的河豚神经毒素,炒煮、腌制和日晒均不能被破坏,食用后在短时间内即可使人中毒并因呼吸系统麻痹而死亡。,6,河豚鱼中的毒素,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鱼体中含毒量在不同部位和季节有差异,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而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产卵期卵巢毒性
4、最强。,7,预防河豚鱼中毒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新鲜河豚鱼应统一加工处理,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8,有害动植物食物中毒,3.贝类中毒案例介绍 1991年7月12日晚,连云港市赣榆县某村民一家8口人,有6人食用盐水煮透的半摺织纹螺肉。该螺是当日在邻近村庄的浅海域捕捞的,进食者在1h内先后发病,潜伏期最短为20min,初期症状为唇、舌、双手麻木,继而双脚麻木,呈下行性麻痹症状表现,头晕、乏力、胸闷、呕吐和站立不稳。户主60岁的母亲和10岁小女儿因重症呼吸肌麻痹分别于食后3、6h死亡,其余4名男性经对症抢救脱险。,9,贝类中的毒素,海水中含有大量单细胞藻类等多种浮游生物,因其含有黄色或棕
5、色色素,当其大量繁殖、集结时产生赤潮。这些藻类大多含有毒素,对特定海域造成了污染。贝、螺类等动物摄入这些有毒的藻类虽然本身不中毒,但能将其毒素储存在体内成为有毒贝、螺类,人若不小心食用了这些贝、螺类,就会引起中毒。,10,引起疾病的相关食物,麻痹性贝类中毒(PSP)一般与贻贝(海虹)、蛤蜊、扇贝、和干贝有关;神经毒性贝类中毒(NSP)与从佛罗里达海岸和墨西哥湾捕捞的贝类有关;腹泻性贝类中毒(DSP)与贻贝(海虹)、牡蛎、和干贝有关;失忆性贝类中毒(ASP)与贻贝(海虹)有关。,11,预防贝类中毒的措施,严控被赤潮污染的贝、螺类海产品上市买卖,避免群体性食后中毒。绝对不要购买被赤潮污染的贝、螺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毒 动植物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