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生产管理制度课件.ppt
《高铁生产管理制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生产管理制度课件.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昌铁路局高铁养修管理制度,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考核工务处2017年3月15日,序,1. 南昌铁路局管内高速铁路有沪昆高速、合福高速、杭深、龙漳、昌九城际、昌福、永莆、赣瑞龙线,正线延长合计5562km;今年还将接管瑞九、九景衢铁路。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高铁生产管理制度基本建立,高铁各段正在贯彻实施,但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为强化生产秩序管理,进一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为今后新接管的单位建立管理套路和模板,特编写本课件。,序,2.高铁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六个环节,分别为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考核,环节之间有紧密联系,并存在相应逻辑关系。晃点病害的处理只是养修生产管理的一部分,不
2、是唯一。生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定期体检式检查掌握线路设备状态并控制住,尽量延长设备安全使用寿命。,第一章 检查,第1条 检查包括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1.静态检查分周期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包括临时检查)、作业检查。,第一章 检查周期性检查内容,1.1周期性检查包括:CP网复测、正到发线仪器检查、正线及道岔巡查、正到发线道岔手工检查、站线及道岔手工检查、调节器检查、小型仪器钢轨探伤、侧磨、位移、焊缝、胶接接头检查等。,精测小车,全站仪,第一章 检查周期性检查示例1,轨检小车检查,手工道尺检查,第一章 检查周期性检查示例2,道岔结构周巡查,轨件光带检查,胶接接头检查,无砟轨道板裂纹检查,第一章 检查周
3、期性检查示例3,钢轨探伤,焊缝探伤,第一章 检查周期性检查示例4,检查密贴,检查扣压力,量支距,检查辊轮,量降低值,量各部开口尺寸,第一章 检查周期性检查周期及执行单位,CP网复测,委托有资质单位,正到发线仪检(含扣件检查),1-3年1遍,技术组(检查工区),每月1遍,正到发线道岔巡查,正线徒步查(含胶接接头),正线每季1遍,到发线每月不少于1遍,管理班组,每周不少于1遍,管理班组,线路设备周期性检查,正到发线道岔手工检查/降低值检查,每月/每季1遍,管理班组,每季1遍,管理班组,其它站线及道岔手工检查,每季1遍,技术组,班组配合,侧磨及位移观测,焊缝平直度测量,每年1年,技术组,班组配合,宽
4、枕板及经常下沉变化的股道 仪检,每月1遍,技术组(检查工区),调节器几何尺寸、结构/降低值检查,每月/每季1遍,管理班组,第一章 检查周期性检查周期及执行单位,每季1遍,焊缝探伤仪对焊缝检查厂焊/现场闪光焊/铝热焊/加固伤损焊缝,钢轨探伤班组,每5年1遍/每年1遍/每半年1遍/每月1遍,技术组,班组配合,钢轨周期性检查,磨耗检查仪对磨耗接近轻伤轨件检查,每季1遍,技术组,班组配合,每半年1遍/每年6遍/每年2遍,钢轨探伤班组,每月1遍,技术组,班组配合,小型探伤仪对钢轨检查正线道岔及调节器/到发线道岔/站线道岔,每月1遍/每年6遍/每年2遍,钢轨探伤班组,小型探伤仪对钢轨检查正线/到发线/站线
5、,磨耗检查仪对磨耗已达轻伤轨件检查,专用卡尺对已达轻伤锈蚀钢轨检查,对剥离裂纹、表面裂纹和擦伤钢轨检查,对钢轨、道岔磨耗情况,每年结合秋检全面检查1次,每月1遍,技术组,班组配合,第一章 检查作业检查,1.2 作业检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2.1一是编制作业前的工作量调查,不管哪种方式,均应按作业单元化要求同步调查其它工作量,而不能仅是几何尺寸。,人工复核(采用轨检仪、道尺、或弦线等工具),精测小车测量线型线位,编制作业方案前的工作量调查,水准仪测量纵断面,第一章 检查作业检查,1.2.2 二是按作业方案进行作业时,应进行人工复核,不管方案编制日期与作业日期相隔几日,当天动道作业前后均应进行
6、道尺、轨检仪检查并记录。以下为轨道动道记录本中的格式。,第一章 检查季节性检查,1.3季节性检查包括秋检、防断、防胀及其它临时性检查,均由工务(桥工)段根据文件要求布置组织开展。线路车间一定要做到:一是重视,这些检查都是有鲜明的季节性特点,都是根据掌握设备状态的需要提出的检查;二是做好结合,要把这些检查有机地结合到日常周期性检查中;三是突出重点,毕竟与周期性检查有不同之处,因此要明白检查重点。,第一章 检查动态检查,2.动态检查包括轨检车、动检车、车载式晃车仪、SY-3添乘仪及人工添乘。,动检车,轨检车,晃车仪,第一章 检查动态检查,2.1动态检查周期及执行部门或人,1遍/月,路局检测所或部,
7、动态检查,轨检车,动检车,2遍/月,晃车仪,每周覆盖至少一遍,车间主任检控车间添乘组,每半月不少于1遍,每季度不少于1遍,段长,车载,每天至少一遍,铁道部检测中心,人工添乘确认车,添乘仪,线路科科长、检控主任,大型探伤车,8遍/年,检测所,每月不少于1遍,主管副段长,1遍/每天,检控车间添乘组,每月覆盖至少一遍,工务处(含检测所),每周覆盖至少一遍,生产副段长、线路科科长、检控主任,每月覆盖至少一遍,段长、主管安全副段长,第一章 检查记录,第2条 检查记录及要求1.静态:现把主要记录格式说明演示如下。1.1 CP网精测自动记录并生成数据,属CP网复测时,由测量单位提供复测结果给工务处及工务(桥
8、工)段各一份;属人工和大机精确法作业精测时,根据计算需要采撷数据。,第一章 检查记录,1.2轨检仪必须生成超限报表及波形图。技术组每天应将检查结果报车间和所在班组各一份。,第一章 检查记录,1.3正、到发线道岔每月手工检查一般指定点检查,若班组劳力许可,也可按一块板一量实施。主要项目必须齐全,不能仅检查轨距水平,开动程、密贴、结构状态、支距、开口尺寸、框架等应同时检查。有轨检仪检查时,所能检查到的几何尺寸可以利用,但其它项目必须同步检查。,第一章 检查记录,道岔手工检查记录本,第一章 检查记录,1.4现场病害复查时使用精细检查记录表,数据用于编制指导书分析。,第一章 检查记录,1.5线路及道岔
9、巡检时,重点检查轨件和零配件状态,兼顾其它,并实行零记录,即没有问题也要将该公里或道岔写上,胶接接头应与线岔同步检查。,第一章 检查记录,第一章 检查记录,2、动态:除添乘仪和人工添乘外,其它动态检查均有规定的记录格式,故不一一列出。,第一章 检查计划编制,第3条 检查计划的编制及汇总1.静态:属技术组、班组完成的周期性检查应每月编制计划。2.为掌握各类周期性检查进度,确保任务完成,工务(桥工)段每周应对周期性检查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挂网通报,内容包括完成进度表、存在问题及措施。并于每周一12点前上报工务处高速科。3.探伤类检查按规定上报工务检测所探伤管理组。,第一章 检查计划编制,技术组月
10、检查计划及完成情况表,第一章 检查计划编制,班组月检查计划及完成情况表,第一章 检查计划编制,周期性检查周统计表,第一章 检查量具,第4条 为确保检测工具状态良好,精度符合要求,应按各类量具的鉴定周期定期进行校验和鉴定,杜绝超期服役量具。,第二章 分析,检查是高铁生产管理的基础,分析是核心或灵魂,贯彻“严检慎修”理念就必须打造一支水平高的分析队伍,好比医生治病必须在检查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才好对症下药。分析包括常规分析和作业病害分析,本章重点阐述常规分析。第5条 工务处、工务(桥工)段、线路车间需按各自侧重点进行针对性分析。,第二章 分析,第6条 工务处分析重点及要求,第二章 分析,第7
11、条 工务(桥工)段分析重点及要求。,第二章 分析工务(桥工)段分析,1.级偏差分析:目的是为了发现重复级偏差地点,结合日常添乘掌握级变化趋势,防止级偏差恶化发展成级偏差,为作业计划安排提供依据。,第二章 分析工务(桥工)段分析,2. 作业效果对比是对作业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可以互相比较,促进各车间提高计划安排、病害分析能力,还可对车间干部进行有效考核。前提要对动道作业进行统计,后面再表述。,第二章 分析工务(桥工)段分析,3.每趟轨检车、动检车检查结束后,应形成简明分析报告,为下步工作指明方向。,第二章 分析工务(桥工)段分析,4.对轨检车、动检车级及以上偏差副段长应亲自组织
12、逐处分析,查明形成原因,对由级变化成级的要严肃追究责任。高铁必须杜绝级及以上偏差。,第二章 分析工务(桥工)段分析,5.每日各类添乘的峰值应加强管理。设专人对晃车仪级及以上偏差进行统计,重复且多车出分地点应在2日内安排天窗上道检查核实,存在静态超临修病害时应立即组织处理。对突然新增的出分地点应结合最近一次可用的动态波形图谱、当天天气、出分点前后风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无外部影响因素时应在2日内安排天窗上道检查核实。,第二章 分析工务(桥工)段分析,6.对添乘结果应坚持多车对比原则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统计反映存在病害的,应纳入车间检查和作业计划,尽快安排测量,编制作业指导书,安排日计划进行整治处理
13、,第二章 分析工务(桥工)段分析,7.每月末应形成线路综合质量分析报告,包括各类动静态检查结果,形成线路综合评价报告,提出相关作业建议计划或整治措施。,第二章 分析车间分析,第8条 车间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每次周期性检查静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掌握超临修病害,并根据类型安排复核、作业;二是对动检车、轨检车无砟I级及以上和接近I级偏差、有砟级及以上和接近级偏差地点的波形图分析,要与静态检查有机结合;三是作业前的综合分析,用于编制作业方案,必须树立除动检、轨检出分外,其它动道地点原则上只能用监控车间的多车对比结果安排复查或测量。,第二章 分析车间分析,动检、轨检峰值分析,静态数据统计分析,每
14、趟,作业前综合分析,车间分析,车间负责干部,专人,每天/每月,每处动道作业,专职分析员,作业对比分析,每处,车间主任,掌握检查结果,及时安排超临修病害的复查、消灭和结构病害整治/对成段不良地段提出测量计划,掌握大峰值和重复地点,及时安排复核和测量,编制作业方案,掌握作业有效率提高作业水平加强考核,第二章 分析数据运用,第9条 进行系统分析目的是为更好安排生产计划,因此每项分析数据运用需清晰明了。,工务处分析,数据运用,掌握动态大峰值编制作业指导书安排成段保养编制周计划,指导站段月计划安排及布置重点工作,评价线路质量提供建议计划地点提供重点地点,工务段分析,车间分析,复核或测量,确认病害编制作业
15、方案,第二章 分析,第10条 原则上不要求班组(不含技术组)再进行分析,做好上述分析工作,班组要做的就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要通过培训、会议、检查、考核等手段不断促进生产秩序走向规范。,第三章 计划,第11条 计划类型: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核心是周计划、日计划。第12条 年度计划1.工务处每年下达综合维修生产计划,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标;二是根据周期安排的大机生产任务;三是重点工作,经与财务处协商,对重点病害整治实行带帽政策。因此要求各单位对设备情况要非常清楚,对重点病害地点、数量要提前调查和统计,以便来年安排计划。,第三章 计划,2. 工务(桥工)段应于每年底前(一般11月份
16、)编制上报次年维修建议计划,既要有工作量,还要有工作思路;路局年度计划下达后,应根据本段实际情况进行月度分劈,编制本单位年度生产计划。,站段根据调查和周期提报次年维修建议计划,工务处汇总结合费用盘子、大机能力平衡安排年度计划以文件公布,站段根据路局年度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年度维修生产计划及维修指导意见以段文公布,站段线路科在年度计划框架内编制月度生产计划,布置重点工作,第三章 计划月计划,第13条 月度计划:计划格式由各段自行规定。1. 站段月计划:1.1为便于线路车间安排月度计划,应于每月末周周四前完成编制和计划下达,主要内容包括大机、成段精调、测量、卸砟、探伤、重点工作(包括涂油、复拧
17、补充零配件、整治零配件、印刷标记、整外观、标志等),并且要阐述上月存在主要问题和具体做法、注意事项等。1.2大机作业计划应明确详细地点和基本作业日期。1.3应在详细调查基础上明确卸砟地段和数量,具体卸砟日期根据石砟到达情况在周、日计划中明确。1.4探伤计划由探伤组编制上报工务(桥工)段线路科审核后一并纳入月度计划。,第三章 计划月计划,2.车间月计划2.1应于每月末周周六前完成编制和计划下达,主要内容包括段下达的月度生产计划、周期性静态检查计划(已在检查章阐述)、个别点测量计划。段月度计划应细化到每日,对不能完成的应提前向段说明。2.2月计划中要根据上月动态检查病害整治数量预留足够整治劳力和时
18、间。2.3月度计划应以轨道车(或作业车)为核心来安排检查、探伤、测量、作业计划,做到综合利用。2.4月度计划应分项以班组为单位分解编制。,第三章 计划周计划,第14条 周计划1. 周计划是高铁生产管理的核心,要实现生产管理秩序良好运转,编制好周计划是前提。同时也反映车间的管理水平。2.工务(桥工)段下达周精测计划。其它周计划由线路车间编制。3.周计划应在月计划框架内结合天窗单元细化编制,内容包括施工、轨件及配件更换、零配件复拧、卸砟、探伤、测量、检查、病害整治、道床整理、外观整治等。 4.动道作业要根据已编制的作业方案进行安排。,第三章 计划周计划,4. 周计划包括天窗计划和周作业明细计划。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管理 制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