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ppt课件剖析.ppt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ppt课件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ppt课件剖析.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2/19,1,工 程 测 量 学,第十章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2022/12/19,2,主 要 内 容 和 重 点,主要内容:1 绪论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4 轨道系统精密测量5 双块轨枕精调6 轨道板精调7 通用型强制对中装置8 高速铁路的变形监测,重点,友情提示!,难点,需要掌握点,2022/12/19,3,1 绪论,1.1 高速铁路定义,时速100120公里称为常速; 时速120 160公里称为中速或准高速;时速160 200公里称为快速; 时速200 400公里称为高速; 时速400公里以上称为特高速。,国际铁路联盟对高速铁路的定义: 通
2、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2022/12/19,1 绪论,1.2 高速铁路分类,优点:技术成熟,经济,与既有路网的兼容性好。缺点:噪声大。,优点:速度快,噪声小。缺点:技术不成熟且造价高,与既有路网不兼容。,上海磁悬浮世界唯一磁悬浮营运线路,列车在钢轨上运行,列车悬浮在轨道上,4,2022/12/19,1 绪论,1.2 高速铁路分类,优点:轨道稳固、线路平顺,运营维护工作量小。缺点:造价高。,优点:造价低。缺点:线路不稳定,昼间运营,夜间维护,运营维护成本高。,5,双块轨枕,单元板:无挡肩,
3、板间不连接,连续结构:有挡肩,板间张拉连接并灌注砼,将轨枕精确压入混凝土中,将双块轨枕排精调好后再浇混凝土,2022/12/19,1 绪论,1.2 高速铁路分类,6,钢轨铺设和轨道精调(精度0.3毫米),浇筑轨道板间的接缝,轨道板纵连与锁定形成带状受力结构,灌注CA砂浆填充层轨道板与底座板耦合,轨道板铺设和精调亚毫米级精度(0.3mm),1 绪论,1.3 高速铁路修建过程(以CRTS型板为例介绍),下部主体工程施工桥梁、隧道、路基、涵洞厘米级精度,下部主体工程,支承层或底座板施工毫米级精度(3mm),通过锁件张拉,宽接缝,无砟轨道成型,7,1 绪论,1.4 高速铁路工程分类和测量要求,精密工程
4、测量独立测量基准三网合一技术专用测量工具特殊测量手段强调相对精度精密测量设备,8,2022/12/19,1 绪论,1.5 高速铁路测量关键技术变形控制和精密测量技术是高速铁路建设中与测量相关的两大关键技术。高速铁路实现列车高速行驶的前提条件: 轨道系统的高稳定性一次性建成稳固、可靠的线下工程;严格控制沉降和变形。 轨道系统的高平顺性精密测量技术:测量精度0.3mm ;特殊测量手段:严格控制误差传递和积累,确保轨道平顺。,9,2022/12/19,10,1.6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提速中国铁路步入现代化的起点,1997年4月1日,1998年10月1日,2000年10月21日,2001年10月21日
5、,2004年4月18日,2007年4月18日,铁路六次大面积提速,新增“D”字头的动车组时速200250公里,1 绪论,1.6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京津城际铁路,全长119公里,桥梁比例86 ;2005年7月4日开工,三年建成,运营时速350公里;运营第一年,旅客输送量达1870万人次。,追赶,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建成通车中国高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 绪论,11,2022/12/19,1.6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超越,全长1069公里,设15个客运站;桥隧比67; 2005年6月23日开工,2009年12月通车运营; 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3小时; 设计
6、行车间隔3分钟,每天开行列车达201对。,武广高铁首次实现两车组重联动最高试验时速394.2公里世界领先,1 绪论,12,2022/12/19,1.6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领跑,全长1318公里,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技术最先进; 设计时速38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4小时; 行车间隔3分钟,为沿线居民提供“陆地飞行”般的便利。,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创造了486.1km/h的铁路运营试验的世界最高速度中国高铁,领先世界,1 绪论,13,2022/12/19,1.6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到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16500公里,约占世界总里程的2/3;“四纵四横”高铁路网主骨架已
7、经大部分建成。,1 绪论,14,中国高铁,带着世界飞,2022/12/19,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1 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分级平面控制网分四级,逐级向下控制;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第一级为框架控制网,简称为CP0网;第二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简称CP网;第三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简称CP网;第四级为轨道控制网,简称CP网。,15,2022/12/19,16,2.2 布网方法及数据处理原则 框架控制网(CP0)布设在线路初测前布网和测量,用静态GPS技术建网;点间距约50km,应与IGS参考站或国家A、B级GPS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少于2个,且均匀分布;每个点上的独立基线不小于3条
8、,采用精密星历解算基线;要求全线一次性布设、测量和整体平差。,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2 布网方法及数据处理原则基础平面控制网(CP)布设在线路初测阶段建立,用静态GPS技术建网;点间距约4km,隧道段应在洞口处加设一对CP点;由三角形、大地四边形构成的带状网,附合在CP0网上;全线一次布网、测量和整体平差;整网三维约束和无约束平差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进行;GPS测量的空间直角坐标分区、分带投影带至工程独立坐标系中。,2022/12/19,17,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022/12/19,18,2.2 布网方法及数据处理原则 线路控制网(CP)布设在线路
9、定测阶段建立,用静态GPS技术或精密导线建网;沿线路每600800m布设一个点(隧道洞内每300600m布设一对点);由三角形、大地四边形连接成的带状网,并附合在CP网上;隧道段,采用四至六条边的导线环布网,并附合在洞口CP点上;全线应一次布网、测量和整体平差。,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022/12/19,19,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2 布网方法及数据处理原则轨道控制网(CP)布设在线下主体完工、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后建立,用精密测量机器人施测;平面和高程共点的三维控制网,控制点埋设强制对中装置;平面控制基准是CP或CP点;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方式布设,网形规则
10、;轨道系统施工和运营维护的控制基准;数据处理采用传统平面、高程平差或三维平差。,2022/12/19,20,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3 建立高速铁路精密测量基准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应在精密的工程独立基准下进行测量;建立精密测量基准,包括确定最佳区域椭球和选择最佳投影两方面;高速铁路测量通过对WGS84椭球的改造来确定最佳区域椭球;目的:实现区域椭球面与工程投影面的最佳拟合。,2022/12/19,21,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3.1 同时改变椭球的长半轴和偏心率以WGS84为基准椭球,便于GPS成果转换;推算条件:测区中心P在基准椭球和区域椭球中大地坐标不变。,
11、变量假设:投影面高程为WGS84椭球参数:长半轴为第一偏心率为基准位置点 在84系中的坐标:大地经度为大地纬度为大地高为,2022/12/19,22,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3.1 同时改变椭球的长半轴和偏心率保持椭球定位、定向不变,P点三维空间直角坐和大地坐标都不变;同时改变椭球的长半轴和偏心率;新椭球面通过P点沿法线方向在测区平均高程面(投影面)上的投影;新的椭球面最大限度地接近测区平均高程面。,假设新椭球要素为 和 ;在新椭球坐标系中,P点大地高由 变为 ;由右图可知,P点大地高的变化量为:,2022/12/19,23,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3.1
12、同时改变椭球的长半轴和偏心率,2022/12/19,24,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3.2 垂线偏差改正通过垂线偏差改正实现区域性椭球与测区水准面的最佳拟合;区域椭球的法线与WGS84的椭球法线一致;转换过程:,2022/12/19,25,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3.2 垂线偏差改正,2022/12/19,26,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3.2 垂线偏差改正,2022/12/19,27,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3.2 垂线偏差改正,2022/12/19,28,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3.2 垂线偏差改正对于旋
13、转中心P,转换前后三维坐标应保持不变,由此可得即,2022/12/19,29,2.3.3 垂线偏差如何确定?,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022/12/19,30,2.3.3 垂线偏差如何确定?,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022/12/19,31,2.3.3 垂线偏差如何确定?高铁建在狭长带状区域,沿线每两公里左右就有一个二等水准点;大约有50%的水准点与CP点重合;利用GPS测量的大地高,很容易求得沿线路走向上的高程异常;对于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直接利用线路走向上垂线偏差的子午分量 和 卯酉分量来代替 和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02
14、2/12/19,2022/12/19,32,2.3.4 选择最佳投影传统投影方法是高斯投影。对于地形起伏不大的南北走向工程,建立一个坐标系就可以控制较大区域,甚至是整条铁路。而对于非南北走向工程,就需要划分许多投影带才能满足精度要求。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是狭长的带状网,可根据以下原则灵活选择投影方式:南北走向,可选择横轴投影;非南北走向,可选择斜轴投影;东西走向,可选择兰勃特投影。,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2022/12/19,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3.1 测量基准和精度匹配问题高速铁路线下基础工程施工,其测量控制网可以基于国家统一基准。确保新建工程不与既有建筑发生矛盾和冲
15、突;便于地理信息的统一。轨道系统施工前,需要在线下基础工程的永久结构物上,重新建立基于工程独立坐标系下的CP、CP、CP三网合一的精密控制网。实现最佳精度匹配:相邻CP点的相对精度应优于7mm; 相邻CP点的相对精度应优于 3mm。轨道控制网(CP网)是精密三维控制网。 工程独立坐标系应确保轨面上的长度投影变形不大于10mm/km。 这一要求的依据是:高速铁路轨道系统是狭长结构,净宽很小(通常小于10m),施工测量时,现场实测距离因长度投影变形而引起的横向误差(通常小于0.1mm,轨道平顺性要求是0.3mm)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的程度。,33,2022/12/19,3.2 CP布设CP控制点成对且
16、对称布置,点间距9米15米,点对间距约60米,网形非常规则。CP点要永久保存,需埋设在专用观测墩。路基段:,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34,2022/12/19,3.2 CP布设CP控制点成对且对称布置,点间距9米15米,点对间距约60米,网形非常规则。CP点要永久保存,需埋设在专用观测墩。桥梁段:,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35,2022/12/19,3.2 CP布设CP控制点成对且对称布置,点间距9米15米,点对间距约60米,网形非常规则。CP点要永久保存,需埋设在专用观测墩。隧道段:,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36,2022/12/19,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3.3 CP网平面测量观
17、测:CP观测条件苛刻,一般要求在夜间或阴天,用边角交会自由设站模式,向前、后各3对CP点进行全圆法方向和距离的全自动化观测。每测站至少测量三个测回,测站之间重叠4对点。处理:全站仪的测量成果要在工程独立坐标系中,利用联测的CP点作为强制约束点,分段进行约束平差,求得CP点的平面坐标。分段长度不能小于四公里,平差方法为常规平面网平差。精度要求:点位绝对精度优于2mm,相邻点的相对精度优于1mm。,37,2022/12/19,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3.3 CP网平面测量CP测量通常按照间隔2对点设站的形式向前推进;施工干扰或观测条件不佳时可采用间隔1对点设站的形式向前推进;可以直接在CP点上安
18、置仪器进行CP和CP的联系测量。,38,2022/12/19,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3.4 CP网高程测量CP高程利用二等几何水准施测,要求相邻CP点高程的相对精度为0.5mm。特点每个CP点都是水准点,水准测量时没有转点;网形规则,测量中无须量距,每站观测四个点;水准尺立在与CP标志配套的转接杆上,确保测量结果准确转换到CP棱镜中心;用精密数字水准仪施测,劳动强度低,且方便CP点名的自动录入;测点高于地面1米左右且大致等高,测量中宜选用1米或1.5米长的特制水准尺。,39,2022/12/19,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3.4 CP网高程测量中视法往测:自一个水准基点沿线路右侧CP点测至
19、另一个水准基点,形成附合水准线路,左侧CP点作为支点同步观测。返测:测量左侧CP点形成附合线路,右侧CP点作为支点。,40,2022/12/19,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3.4 CP网高程测量矩形法实质是沿前后两对CP点按顺时针施测水准,形成规则的水准环;各个小的水准环环环相连,形成规则的水准环网。,41,2022/12/19,3.5 三网合一技术在线下工程的永久建筑上,布设CP点;每隔600至800米,选取一个CP点作为CP和CP的公共点; 利用CP网和重新布设的CP点构成整体网;通过CP网的联系作用,整体网具有两套平面坐标:一套是国家测绘基准下的坐标;另一套是工程独立基准下的精密坐标。
20、用几何水准或精密三角高程,将二等水准引测到CP点上,使CP点具备三维坐标;,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42,2022/12/19,3.5 三网合一技术在线下工程的永久建筑上,布设CP点;每隔600至800米,选取一个CP点作为CP和CP的公共点; 利用CP网和重新布设的CP点构成整体网;通过CP网的联系作用,整体网具有两套平面坐标:一套是国家测绘基准下的坐标;另一套是工程独立基准下的精密坐标。 用几何水准或精密三角高程,将二等水准引测到CP点上,使CP点具备三维坐标;通过强制对中装置实现CP和CP的无缝联接。,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43,2022/12/19,3.5 三网合一技术,3 轨道
21、控制网布设和处理,44,2022/12/19,3.5 三网合一技术,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45,2022/12/19,3.5 三网合一技术,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46,2022/12/19,3.6 CP网三维严密平差技术CP是三维网,理应按照三维数据处理技术来处理观测成果;传统技术是平面和高程分别测量和处理的,本质上并不是三维平差;利用传统技术,CPIII平面网测量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测量机器人的精密测量成果仅用于求得CPIII的平面坐标,同样精密的三角高程弃置不用。用复杂的几何水准测量来求得CPIII的高程。传统数据处理技术的缺点:观测量要改化(地面到椭球面、椭球面到平面)非原始观
22、测量不能充分发挥“数据探测技术”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全站仪三维观测成果的作用,应采用三维严密平差技术。,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47,2022/12/19,3.6.1 CP网三维平差函数模型以全站仪三轴交点 (简称测站)为原点,建立站心天文坐标系;以垂线和水准面为基准;坐标原点:仪器三轴交点;在该坐标系中列立观测方程;原始观测量直接参与平差。,3.6 CP网三维严密平差技术,48,2022/12/19,3.6.1 CP网三维平差函数模型空间斜距的误差方程,3.6 CP网三维严密平差技术,49,2022/12/19,3.6.1 CP网三维平差函数模型空间斜距的误差方程线性化,3.6 CP网三维严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铁路 工程 测量 ppt 课件 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