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立体化管理进展课件.ppt
《高血压立体化管理进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立体化管理进展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高血压立体化管理进展,开化县中医院吴国伟,心血管疾病是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20年内,心血管疾病死亡将继续稳居全球死亡率排行榜之首,远高于癌症。,2008年,2015年,2030年,0%,2%,4%,6%,8%,10%,12%,14%,16%,18%,20%,22%,24%,心血管死亡,癌症死亡,呼吸科疾病死亡,糖尿病死亡,2008WHO:WORLD HEALTH STATISTICS,3,可干预,年龄,男性,遗传(如家族史),高血压,肥胖,胆固醇升高,糖尿病,AS,AS,AS,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类,吸烟,焦虑抑郁,低体重儿,饮酒,室内烟尘,危险性行为,高胆固醇,超重和肥胖,缺
2、乏体育锻炼,高血糖,吸烟,血压升高,危险因素相关死亡(以千为单位),WHO reports: global health risks-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elected major risks,高血压位居引起死亡的十大危险因素之首,2009WHO报告指出,全球约有13%的死亡可直接归因于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是雪上加霜 协同促进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国人群中相当于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CONSIDER研究:纳入全国7个地区、46家医院的5,206例高血压患者,调查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流行
3、病学及治疗现状,赵冬,等. 中国高血压合并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现状CONSIDER研究,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吸烟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7,中国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患者陡增,19.5%,28.7%,17.2%,无,1种CV危险因素,3种CV危险因素,百分比(%),34.6%,2种CV危险因素,CV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超重,5.8%,22.6%,36.1%,35.5%,无其他危险因素,1个危险因素,2个危险因素,3个危险因素,患者比例%,Gu DF, et al. Circulation. 2005;112:658-665.,赵冬.CONSIDER研究.
4、 2010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2010年1个危险因素 94.2%,2001年1个危险因素80.5%,14690例,5206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中国、美国、欧洲高血压指南强调高血压是一种血管综合征,高血压是“全球死亡风险最高的疾病”,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1月第39卷第1期,2011年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细化血压管理,戒烟,血脂管理,血糖管理,生活方式管理,高血压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10,高血压是“生活方式病”,一、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的基石,JNC8 生活方式管理,全社区范围
5、内减少钠的摄入、防治肥胖、增加体力活动对降低血压有一定帮助.需要获得更好的初级卫生保健并提高对高血压风险的意识.,12,低盐(5g)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限制甜食、含蔗糖饮料和红肉的摄入,13,最好的运动方式:步行 3040分钟/天 5天/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或相同程度中强度和高强度结合的有氧运动 每次运动至少应持续10分钟以上,运动对血脂的影响,有氧运动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分别降低36 mg/dl和6 mg/dl。对甘油三酯和HDL-C没有显著影响;抗阻力训练可以使LDL-C、甘油三酯和non-HDL-
6、C降低69 mg/dl,对HDL-C没有影响。,体力活动对血压的影响,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连续进行12周、每周34次、每次平均约40分钟,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25 mmHg和14 mmHg。,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也是患者唯一能够自我控制的致病因素。医生的职责除了劝诫患者戒烟外,通过促进政府立法避免二手烟的危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鼓励心血管医生要坚持不懈把戒烟指导融入日常临床工作中。,17,詹姆斯里帕心脏健康之路2004年3月第一版101页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1月16日(),18,男性:腰围90cm 女性:腰围85
7、cm,关注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不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ESC欧洲高血压指南,2009ESC指南再评价,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2KDIGO:CKD血压管理指南,2012加拿大指南,2103年JNC8,为了优化血压管理,近年来各国指南推陈出新,2011NICE高血压指南,2013ADA糖尿病指南 2013 ESC 高血压指南,二、高血压患者降压管理,2103年AHA/ACC,2013年6月14日ESH/ESC联合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血压管理指南,European Heart Journal doi:10.1093/eurheartj/eht151,2013 ESH/ESC高血压分级
8、、分类、分期 “立体化”三维管理理念,分层,原发,继发,European Heart Journaldoi:10.1093/eurheartj/eht151,2013 ESH/ESC指南更加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评估整体心血管风险的意义,2013年ESH/ESC高血压新指南新增肥胖为心血管风险分层危险因素之一,European Heart Journaldoi:10.1093/eurheartj/eht151,2013年指南新增加肥胖这一危险因素,2013 ESH/ESC 高血压指南推荐,心血管高危和低危患者统一目标值140/90mmHg糖尿病患者目标舒张压推荐降至85mmHg老年高血压SBP1
9、60mmHg患者,降至140-150mmHg; 80岁老年患者如能耐受也可考虑降至140mmHg,2013有效控制高血压科学建议要点,降压目标值为140/90mmHg 突出噻嗪类利尿剂的一线降压药地位 不再推荐阻滞剂作为一线降压药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联合使用2种降压药物,例如噻嗪类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ARB)或CCB联合,或ACEI与CCB联合。,2013年11月15日AHA/ACC/CDC “高血压管理科学建议”推荐,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要改变生活方式,并考虑应用噻嗪类利尿剂;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
10、100mmHg),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推荐联合使用2种降压药物,例如噻嗪类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ARB)或CCB联合,或ACEI与CCB联合。,2013年12月18日JNC8报告,新指南根据年龄对降压目标值区分为: 60岁患者血压目标值为150/90mmHg60岁者目标值为140/90 mmHg18岁的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目标值为140/90 mmHg。,JNC8报告2014年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2013年ADA糖尿病指南高血压患者目标值,140mmHg/80mmHg更低的收缩压,如130mmHg对于特定人群,如年轻患者可能是合适的,如果不经过过度降压治疗就能达到。,20
11、13年9月13日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6亿人,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制定权威且可操作的国家级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并以此开展科学规范的患者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制定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是慢性病防治的需要高血压教育需要规范化,降压达标,改善高血压控制率是中国高血压面临的主要任务,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控制率低于10%一般患者,在能耐受情况下,逐步把血压控制到140/90mmHg以下,是保证降压获益的根本。老年患者,降压目标为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血压达标不仅仅是要求诊室血压达标,还需做到平稳达标、尽早达标和长期达标(指长期随访
12、中大多数时间血压达标)。,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高血压管理的3G理念,中国高血压指南防治修订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即:平缓达标,即:晨起达标,即:长期达标,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坚持治疗。定期测量血压;规范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控制血压,家庭血压测量13585mmHg,动态血压监测 13080mmHg,诊室外血压,2013ESH高血压指南更加关注诊室外血压顾“诊断”兼“评估”,European Heart Journal doi:10.1093/eurhear
13、tj/eht151,新指南将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引入高血压诊断和管理,只依赖诊室血压会误诊“白大衣高血压”和漏诊“隐匿性高血压”,诊室血压(mmHg),Hypertension2002;40:795-796,管理精髓是-管理清晨高血压,“清晨四最”血压最高血压变异最大药物浓度最低CVD风险最高,血压管理,清晨突破清晨心脑血管事件高发,与清晨血压升高重合,Br J Cardiol. 2008;15:31-34.,2012最新文献:清晨血压升高还可导致多种血管并发症增加,Yano Y, Kario K. Curr Hypertens Rep. 2012 Jun;14(3):219-27.,转变观
14、念,优化高血压患者管理?,从医院到家庭进行血压管理,家庭高血压患者的院外细化管理,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强化社区管理内涵!,清晨诊室外血压(即:患者在医院就诊前在诊室外测量的血压)1、清晨家庭自测血压(即:患者起床后 服药前测量血压)2、动态血压监测,J Hum Hypertens. 2010 Dec;24(12):779-85.,2013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家庭自测血压指南推荐:,清晨血压如此重要,如何落实到临床实践中?清晨血压的测量,强调诊室外血压监测的重要性,European Heart Journal doi:10.1093/eurheartj/eht151,诊室外血压与高血压导致的器
15、官损害,特别是左室肥厚关系更密切; 诊室外血压比诊室血压更能预测心血管发病和心血管死亡; 强调家庭自测血压(HBPM)的预后价值及在高血压诊治方面的作用,仅次于动态血压监测(ABPM),家庭自测血压更能客观地反映血压状况,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通过长期定时自测血压了解血压波动和降压效果。24小时昼夜血压波动是很大的,24小时血压波动可达到50/20mmHg,而夜间血压最低c清晨血压较高。通过动态血压监测了解昼夜血压变化。,建议自测血压的几个时段,一是每日清晨睡醒时测血压二是服降压药前测血压三是服降压药后26小时测血压四是在刚开始服用降压药或换用其他药物每隔数小时测量一次,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立体化 管理 进展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2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