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综合征课件.ppt
《骨质疏松综合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疏松综合征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质疏松综合征,吕苏梅,1.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它表层为密质,内层为松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力强。松质呈海绵状,布于骺部和骨内部。2.骨膜:是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它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骨膜内的一些细胞即能分泌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它们在骨的发生、成长、改造、修复时功能最为活跃。3.骨髓:在长骨骨髓腔及松质骨腔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内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红骨髓有造血功能,6岁前后,长骨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成为脂肪的贮存库,红骨髓仅保留在椎骨、肋骨、胸骨及肱内和股骨上端的松质骨内继续造血。,骨质疏松症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影响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护理预防,骨质疏松症,是指
2、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修正的骨质疏松定义为:是以骨强度(是骨密度和骨质量的综合反映)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型:1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病、血液病、胃肠道疾病、长期卧床制动等。(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少年,女性多于男性,常有家族遗传史。,目前,骨质疏松已成为大规模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据统计,骨质疏松影响到2800万美国人,每年因其医药费和经济损失达60-1
3、00亿美元。据国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老年的骨质疏松患病人数约为5312.6万,且每年有26.3万新增患者。随着人口寿命延长和人口结构的改变,将会更严重,全球骨质疏松人数2亿多人,在常见、多发病中占第6位,医学界已经将骨质疏松与心肌梗塞、中风放在同等的重要位置。,骨质疏松症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影响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护理预防,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骨吸收和骨形成协调活动形成体内骨转换的稳定状态,骨质净量无改变。当骨吸收过多或骨形成不足引起平衡失调,会最终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细结构的变化,形成骨质疏松。,影响因素(一)激素1.性激素 雌激素对维持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它可对抗
4、破骨反应,阻止骨组织被吸收;雄激素的作用与雌激素类似。性激素缺乏,则不可避免地发生骨质疏松,但男性雄激素比女性雌激素减少过程缓慢,发生骨质疏松男性比女性晚,且症状较轻。,2.1,25-二羟维生素D3 其对骨量的影响是双向的。生理剂量的1,25-(OH)2D3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和骨基质形成,防止骨质疏松;但大剂量时,破骨细胞过度活跃,可使骨吸收明显增强。3.降钙素(CT) 它使骨钙向骨中移动和“沉着”而降低血钙,且CT有增加肠钙吸收和骨矿含量(BMD)、抑制胶原分解。CT水平下降,对破骨细胞及甲状旁腺激素抑制作用减弱,从而使骨吸收降低。4.甲状旁腺激素(PTH) 它是促进骨吸收的重要介质.当PT
5、H分泌增加时,加强了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过程。,(二)营养因素 蛋白质、钙、磷、维生素C和维生素D与骨代谢关系密切。每日钙摄入量低于40mg就会造成骨代谢负平衡,加上老年人的食量小,胃酸分泌减少,胃肠功能差,更影响钙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将影响钙在肠道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C缺乏,骨胶原纤维成熟发生障碍,影响骨基质形成;蛋白质和氨基酸是提供骨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摄入不足会使骨质减少。,(三)遗传因素 白种人、黄种人比黑种人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多,且症状较重;身材矮小的人较身材高大的易发生骨质疏松。日本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证实,具有BB型相对遗传基因的人,比EB型或bb型遗传基因的人骨密度明显低下,遗传
6、基因在骨量和骨强度的获得上起重要作用。,(四)免疫因素 70-80岁的老年人,其骨髓低增生现象普遍,骨髓内脂肪组织增加,造血细胞减少;且骨细胞和免疫细胞通过各自释放的体液因子和细胞因子,共同发挥着骨髓与骨之间彼此关联的功能,保持骨钙平衡,一旦平衡打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减少,将发生骨质疏松。,(五)物理因素 其包括是否经常运动,日光照射情况,重力负荷等。经常伏案工作、长期卧床,及偏瘫患者,肢体失用,使正常骨代谢失调,形成负钙平衡,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增强,骨钙融出,易发生骨质疏松。不经常接受日光照射,接受的紫外线少,皮肤内的维生素D合成相对较低,不利于钙的吸收。,(六)其他因素 某些疾病可
7、继发骨质疏松,如糖尿病、骨髓病、白血病、贫血、慢性肾病、肝功能不全、胃肠吸收障碍综合征、慢性炎性多关节病等;吸烟和喝咖啡也会促进发生骨质疏松;服用类固醇药物、肝素、免疫抑制剂、抗惊厥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均可造成不同程度骨矿丢失。,危险因素,性别:男女均会患骨质疏松,然而在美国80%的都是女性年龄:年龄越大越容易患骨质疏松体态:越瘦越容易患骨质疏松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Ca和VitaD摄入不足吸烟:成人每天吸一盒烟可导致5%-10%的骨流失过度饮酒缺乏运动,骨质疏松症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影响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护理预防,在美国,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骨折,约20%的髋部骨折患者在一年内并发
8、肺栓塞、肺炎而死亡。据欧盟1998年报道,骨质疏松骨折终身危险,女性高达40%,男性达13%,到2050年,髋部骨折人数将由90年的170万增至630万,1/3的女性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预计其相关医疗费用在50年内将增加1倍。骨质疏松症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患者带来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负担。,骨质疏松症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影响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护理预防,据统计,35%-50%的患者无症状,50%-70%的患者有症状,主要症状是疼痛、四肢乏力、下肢肌肉痉挛,主要体征是身高缩短、驼背骨折、指甲变软、易裂等 1.疼痛 是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常见部位为腰背部、肋部及髂
9、部。在早期,保持某一固定姿势时间过长会引起腰背疼痛经活动后可缓解,后期常会出现持续性疼痛负重后疼痛加重。,2.身长缩短、驼背 这是脊椎体发生慢性累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结果。女性在60岁以后,男性在65岁以后逐渐出现身高缩短,女性在65岁时平均缩短4cm,75岁时缩短9cm,特别是活动度较大,负重较大的第11、12胸椎和第3腰椎,变形显著或出现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从而造成整个脊柱前倾、背屈,形成驼背。驼背越严重,腰背痛越明显。,3.骨质疏松症骨折 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约占骨折总发生率的50%,好发部位为富含松质骨的胸椎、髋部、股骨上端、踝关节等。髋部骨折是对老人最大的威胁,国外报道髋部骨折后大约
10、有10%-25%骨折患者死亡,除骨折部位疼痛外,还有肢体功能活动障碍,骨折恢复困难,同时易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静脉栓塞,压疮等。桡骨骨折多见于绝经后5-8年的妇女,因为该阶段骨质疏松最为明显。,4.呼吸系统障碍 由于脊柱变形和胸廓畸形,造成呼吸系统障碍,但临床上很少有明显症状出现,若出现,可见胸闷、气短等。,骨质疏松症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影响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护理预防,辅助检查 国际骨质疏松会议强调本病的三个特点:即低骨量、微结构破坏和易骨折,但尚未发生骨折,且未做骨活检的病人,低骨量成为实际的唯一诊断标准,X线测量法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X线表现:矿物骨成分减少,平片上可见骨透光度增高和骨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质 疏松 综合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