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培训要点课件.ppt
《食品添加剂培训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添加剂培训要点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添加剂培训,一、与原标准的区别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基本框架三、乳制品中各种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及管理制度,一、与原标准的区别,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代替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GB/T12493-19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2008年6月1日起)与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相比:1、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2、增加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一、与原标准的区别,3、增加了食品分类系统。4、在危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食品分类系统,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5、调整了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的检索方式,分为
2、以食品添加剂汉语拼音排序和以食品分类号排序两种形式 即可查:某种添加使用标准;某种食品的使用标准。,一、与原标准的区别,6、增加了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名单,以及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所例外的食品类别名单。7、整合修订了GB/T12493-19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8、对GB2760-1996的附录进行了调整。,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基本框架,前言正文 范围、术语和定义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食品用加工助剂 胶姆糖中胶基物质及其配料等附录,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基本框架,附录规范性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
3、定规范性附录B:食品用香料名单规范性附录C:食品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规范性附录D:胶姆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名单资料性附录E: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资料性附录F:食品分类系统,带入原则,根据本标准,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而带入的水平;由配料带入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举例,符合带入原则 牛肉干制品 微量苯甲酸捡出不适用带入原则,但是符合标准 橘子味饮料,允许使用柠檬黄不适用带入原则,也不符合标准 乳制品,不允许使用柠檬
4、黄,食品分类系统的制定背景,标准的使用范围中所涉及的食品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存在食品名称不够规范、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如“芥末酱”、“辣根膏”以及“生湿(干)面条”、“生面湿制品”等食品类别层次缺乏,使用范围过粗或过细,如:罐头(太粗);GB2760缺乏对食品类别的标准化编码,很难查找某种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情况,这往往是添加剂使用和监督中最常遇到的困难,制定背景,国际及国外发达国家对添加剂使用“食品分类”的规定 GSFA:食品分类系统(Food Category System,FCS) 美国:美国21 CFR 170中对直接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限量的规定中,提出了食品总分类(gene
5、ral food categories),共43类食品 澳新:澳新食品法典(Food Standard Code)1.3.1食品添加剂部分专门提出了用于界定添加剂使用范围的食品分类系统,与FCS相类似。,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CAC、美国和澳新等国家地区有关添加剂使用的“食品分类” 参考我国相关食品的行业分类标准,结合GB2760-1996中涉及的食品类别,从而确定食品分类系统的框架内容,工作方式,建立食品分类系统专门工作小组。吸收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部门(包括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的专家参与研究,进行分组讨论,意见汇总形成初稿,考虑食品添加剂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前
6、后召开会议20多次,耗时最长。,“食品分类系统”的说明,1、本食品分类系统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的定位方法,不是法定的产品归类方法,也不用于产品的标签。 2、本分类系统包含了最大可能完整的食物类别,包括那些不允许使用添加剂的品种。 3、主要针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特点划分食物类别,以行业分类标准(或标准体系表)作为重要参考。,“食品分类系统”的说明,4、使用的产品名称大部分根据国家相应的标准进行表述。其余类别以市场通用名称表述,同时对该类产品进行了特征性描述(涵盖范围、原料、工艺特点和形态等) 如:14.04.02.01 特殊用途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等) 15.03.01.04
7、特种葡萄酒(按特殊工艺加工制作的葡萄酒,如在葡萄原酒中加入白兰地,浓缩葡萄汁等),“食品分类系统”的说明,5、食品分类采用分级系统,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一个总的类别时,则允许其可应用于总类下的所有亚类(另有规定的除外) 举例:原则上03.0冷冻饮品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其下所有的亚类都能使用。 但是,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下允许使用的添加剂, 03.04食用冰不能使用。,食品分类,1、大类编号顺序与CAC基本一致,共分为16大类01.0 乳及乳制品(13.0特殊营养用食品涉及品种除外) 说明:含乳饮料(14.0大类)、冰激淋等乳基甜点( 03.0大类)除外02.0 脂肪,油和乳化脂
8、肪制品03.0 冷冻饮品04.0 水果、蔬菜(包括块根类)、豆类、食用菌、藻类、坚果以及籽类等05.0 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类巧克力和代巧克力)以及糖果,食品分类,06.0 粮食和粮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粉、杂粮、块根植物、豆类和玉米提取的淀粉等(不包括07.0类焙烤制品)07.0 焙烤食品08.0 肉及肉制品09.0 水产品及其制品(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及其加工制品)10.0 蛋及蛋制品11.0 甜味料,包括蜂蜜12.0 调味品13.0 特殊营养用食品14.0 饮料类15.0 酒类16.0 其他类(第01.0-15.0类除外),食品分类,2、大类基础上细分
9、为亚类、次亚类等原则不超过4级,个别食品分到5级;各级之间以“.”号分隔 举例: 04.01.02.08.01 蜜饯类 04.02.02.03.01 酱渍的蔬菜 04.04.01.03.01 炸制半干豆腐,食品分类代码,3-10位数字组成,同级食品代码位数相同 举例: 3位数:01.0 乳及乳制品(13.0特殊营养用食品涉及品种除外) 4位数:01.01 乳及调制乳 6位数:01.01.01 纯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包括复原乳,三、乳制品中各种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及管理制度,乳品体系是一种复杂的胶体分散体系,分散介质是水,分散质有乳糖、无机盐类、蛋白质、脂肪、气体等,是一种不稳定体系。乳制
10、品既是高营养的,又是易腐败的极不稳定的物质。目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下面八大类乳制品中:奶粉、液态奶、酸牛奶、乳饮料、干酪(国外称Cheese),冰淇淋(国外将冰淇淋列为乳品类)、奶油和炼乳。在乳粉中作用:添加营养原料,达到强化营养作用, 常见的有复合维生素添加剂,维生素B12等。在液态奶中作用:营养强化,稳定乳体系,延长保质期。在牛奶中添加营养原料,如麦类、谷类、蛋类等物质时,添加复合乳化稳定剂,延缓乳脂肪的上浮和蛋白质的沉淀达到乳状液的平衡,使产品不分层,不改变结构,延长保质期。,在酸奶中的作用:营养强化,增加持水,调整组织状态,改善口感作用。目前市场中的酸奶产品大都是搅拌型酸奶。因为搅拌
11、型酸奶是在发酵后经搅拌形成新的网络结构才能制成流动性好的酸奶,但这一工艺破坏了原有的组织结构易造成出水(乳清),酸乳中的酪蛋白也极易沉淀,这就给产品的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因此要靠增稠剂等物质来调整组织结构和口感,增加持水性,以解决产品在放置、贮存或运输中出水的问题(乳清析出)。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在冰淇淋中的作用:在过去的老式冰淇淋生产中,大都用几种单体胶作为添加剂,近年来,随着添加剂产业的发展,给开发多种冰淇淋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使用稳定剂后提高了产品的膨胀率、抗融性、保形性。由于乳化剂的使用,使脂肪粒子细微,分布均匀,提高了乳状液的稳定性,控制了粗大冰晶的产生,从而使产品口感更加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添加剂 培训 要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0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