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品 工程原理课件第七章传质原理及应用课件.ppt
《食 品 工程原理课件第七章传质原理及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 品 工程原理课件第七章传质原理及应用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欢迎进入 第七章,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林向东 2013.06,第七章 传质原理及应用,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传质的基本概念,分子扩散与涡流扩散、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掌握稳定分子扩散的基本计算及应用、吸收与解吸的基本原理;掌握蒸馏与精馏的概念,填料塔和板式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及各自的特点;掌握两组分连续精馏的基本原理,理解理论塔板数的确定方法及塔效率的概念。,概 述:,食品工程原理以单元操作为单位划分又综合形成完整的系统;概括为“三传”过程。,对均相物系,要定向进行分离,一般是采用平衡分离。但需利用另外一相,依组分物质在两相中的性质 (溶解度、挥发度等)产生的差异,将其中的某物转向另一相而实现分离。,
2、非均相(质点流体力学)、均相 (物质传递),另一分离称速率分离,气体扩散、电泳等,物质从一相向另一相转移的过程 质量传递,食品工程中重要的传质过程:,传质过程,吸收、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浸提、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食品的干燥,蒸馏、精馏,相际间传质,建立模型,传质推动力,浓度差 (温度,压力,电场),相际传质过程的极限是相际平衡。,以扩散为基础,与换热器中对流间壁式传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比传热过程更加复杂。,重点描述传质过程中的速率及主要的影响因素。,膜分离、离子交换、超临界流体萃取。, 1 传 质 学 基 础,扩散作用(现象):,一、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法,1、质量浓度与摩尔浓度,2、质量分
3、数与摩尔分数,3、质量比与摩尔比惰性组分指传质过程中不在相际传递的物质。即在传质过程中质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4、气体总压与组分的分压,二、相平衡及计算,20氨在空气与水两相间的平衡关系,NH3在空气相与水相中的平衡关系,0.5,0.7,101.3KPa,三、传质速度与传质通量,1、传质速度,绝对速度 主体流动速度 扩散速度 uA um (uA um),2、传质通量,传质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质方向上单位面积物质的量。用传质速度与浓度的乘积表示。,a.以绝对速度表示:,b.以扩散速度表示:,j i = r i (u i u) kg / ( s)J i = c i (u i u ) km
4、ol / ( s),j = S j iJ = S J i, 2 传 质 原 理,一、质量传递的方式,1、分子传质(分子扩散)分子扩散:因浓度差引起的仅靠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而产生的宏观统计结果的传质现象。,AB,AB,cA1cB1,cA2cB2,相间质量传递三步骤,Fick law,传质速率与浓度梯度的大小成正比。,721,组分的实际传质通量分子扩散通量主体流动通量,722,2、涡流扩散:,3、对流传质:,依靠流体湍动和漩涡而引起的 质点物质的扩散。,指两相界面间因流体流动引起的物质传递过程。,二、分子传质(扩散),1、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双向、单向),、 等分子双向扩散:二元气体混合物在总压和
5、温度不变时,两组分的扩散通量相等。,723,、单向扩散,主体流动(总体流动),单向扩散描述,主体流动与扩散流的区别:扩散流是微观运动的宏观表现,传递的是组分A或B;主体流动是宏观运动,携 A、B流向界面2。,为便于比较与单分子扩散的差别,需替换p或c,723,P / PBM (C/CBM)的作用如顺水推舟。证明主体流动将加强分子扩散,使其通量加大,故将其称“漂流因子”或移动因子。当 A 组分浓度很小时,P / PBM 1,则单向扩散近于等分子扩散。,理想态的精馏、离子交换属于等分子双向扩散;结晶、吸收、吸附、浸取属于单向扩散。,2、液态中的稳态分子扩散,、等分子反向扩散,、单向扩散,3、固体中
6、的稳态分子扩散3.1. 与固体内部结构无关的稳态扩散3.2. 在多孔固体中的稳态扩散,4、分子扩散系数D,扩散系数是分子扩散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表征物质传递特性的参数,标志着物质在介质中借助于某种动力而迁移的能力。影响因素:介质种类和含量、温度、压力基础工作、资料、经验公式,4.1. 气体中的扩散系数,气体扩散系数受浓度影响小,0.112/s,比液态大 105 倍。食品工程中液态扩散系数使用较多;液体扩散系数与浓度C 密切相关,但压力的影响作用常可略。,D 常用经验公式估算,如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公式为:,4.2. 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三、对流传质(扩散),1、对流传质类型与机理按发生原因分
7、为:自然对流 和 强制对流;(层流、湍流)按流体作用方式分为:固液界面,液液界面。,2、对流传质系数,kmol / s,3、相际传质模型,物理模型 对于难以用数学方法描述的过程通过需简化成某种物理图像加以描述,称为物理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理论式;再与实验结果比较,最后确定其正确性。,双膜模型、溶质渗透模型、表面更新模型。,双膜模型双阻力模型有效膜模型,要点:气液相界面稳定,有静止膜,属分子扩散;界面上气液平衡;静止膜外浓度一致。,Whiteman 1923,从上式看,有效膜厚度与对流状态有关,而与组分的扩散系数无关。但实验参数表明:,说明Z是与D有关的,故Z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膜厚,而
8、是一虚拟膜厚,故此式应用有限制。,溶质渗透模型:适于两相间高度湍动难溶气体吸收的状况,属非稳态的传质模型。,无稳定相界面和稳定扩散,由于溶质的液相扩散系数小,故开始从界面进入液膜到建立稳定的浓度梯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溶质从相界面向液膜深度逐渐渗透,故称溶质渗透理论。,简化:气液接触时,液相中微元向界面移动,因有浓度梯度的存在,短时间里在界面上发生不稳定传质,随时间延长,渗透越深入。经过等距离的时间qc ,旧的流体被新的流体置换回到液相主体中去。等待再一次的移动,Higbie 1935,表面更新模型:,主要思想:流体流动时表面是不断更新的即不断有液体从主体转为界面,暴露给气相,使传质机会大大加强。
9、,引入一模型参数表面更新率 S:单位时间里表面被更新的百分率。 可理解为模型之二是qc 时间下的表面更新模型三是随时的更新。, 3 传 质 设 备 原 理,对传质设备的基本要求:设法增加两相充分接触的机会。1、增加相间接触面积;2、增大湍动程度; 3、相间有较大的推动力(物理、浓度);4、传质后能分离完全;5、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小等。,分为微分传质设备和分级传质设备填料塔,板式塔。,填料塔特性:塔内以填料为气液接触的元件,液体自上而下在填料上分布,形成大面积液膜,气体自下而上与液体充分接触,进行传质。塔内浓度沿塔高呈连续性变化,且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故称之为连续性接触式气液交换设备,也称微
10、分接触式传质设备,特点:结构简单,压降低,适于真空蒸馏,属大气量的气液传质设备,填料种类选择多,耐腐蚀,式塔特性板:在塔中设置带孔道的塔板,可供上升气体通过并与下降的液体在塔板上充分接触,液体靠自然重力下降,气体靠压强上升,在宏观上气液呈逆流接触状态,塔内溶液浓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因每板上气液呈错流交换,呈分级状,故称之为分级接触式传质设备。,特点:空塔气速高,生产能力大气液比范围较广,放大生产稳定性好,结构复杂,压降高。, 4 吸 收 与 解 吸,一、概述 吸收依不同气态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用适当的液体与混合气体接触,使气体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溶液,而难溶组分保留在气相
11、中,从而达到使混合气体分离的单元操作。,概念:液体吸收剂;被溶解的气态组分 吸收质,不被吸收的组分惰性气体(载体)。,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碳酸饮料、净化气体、水果香精的回收、氢化油脂制造、CO2气体在葡萄酒表面吸收起抑菌保藏作用。,吸收方法分为:单组分与多组分;物理与化学等温与非等温,吸收的逆过程称解吸(脱吸)。天然油类脱臭,果汁、罐头脱气、吸收后溶质回收等。,吸收塔,加热器,解吸塔,冷凝器,加热器,二、气相液相间的平衡关系,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2、亨利(Henry)定律,741,10 6 kpa,E 随温度增高而增大;易溶气体 E 值小,难溶气体 E 大;溶液越稀符合程度越高。,T,74
12、1,摩尔浓度kmol / m3,溶解度系数kmol / m3kpa,m E ,气体难溶于水的程度加大。,m相平衡常数,由道尔顿分压定律可推得:,3、吸收剂的选择,3、吸收速率(传质速率)方程,单位传质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吸收的溶质量。,吸收速率吸收系数推动力,3.1.传质方向:,视溶质气体在气相中的分压 pA 与其液相平衡分压 p 的大小比较而定。,3.2.平衡极限:相平衡过程达到极限时,传质速率为零,此时为一动态平衡,有如下关系:,由上可知,在吸收平衡过程中,吸收液中的浓度(最高)和离开的气体浓度(最低)是有一定限度的。,通常吸收剂的量小,浓度大,但若过小时,xA2也不会无限高,它必为与当时的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原理课件第七章传质原理及应用课件 工程 原理 课件 第七 传质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0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