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性再现性课件.ppt
《重复性再现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复性再现性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绪论,第9章 计数型量具与破坏性试验的MSA,第5章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3章 测量不确定度,第6章 测量系统的偏倚分析,第7章 测量系统的线性分析,第8章 测量系统的R&R分析,第2章 测量数据的误差理论,2022/12/19,第4章 测量系统过程变差与来源,测量系统分析第8章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R&R),2022/12/19,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掌握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定义;,结合实例掌握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的方法;,掌握测量系统R&R的分析方法;,理解引起测量系统重复性、再现性问题的可能原因;,2022/12/19,8.1 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
2、定义与计算,2022/12/19,1 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GR&R概念,重复性( Repeatability)测量系统的固有变动 ;在同一条件重复测量同一对象;同一测量者;同一测量仪器;同一环境条件;同一测量方法;也称重复试验错误或短期变动;也称Equipment Variation (EV)。,2022/12/19,8.1 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概念,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同条件下测量同一对象(以下至少1项满足);不同测量者;不同测量仪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方法也称Appraiser Variation(AV)长期(Long Team)变动,2022/12/19,8.
3、1 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概念,定义:同一人利用同一装备重复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虽不正确但重复性好!,虽然正确但重复性太差了!,重复性低的潜在原因测量仪器 :GAGE需要修理;环境原因(照明,噪音); 需要更精密的GAGE人:身体原因(视力);有需要改善的部品 。,2022/12/19,8.1.1 重复性的定义与计算,重复性标准偏差或仪器变差的估计 为:,式中 为重复测量的极差平均。,重复性标准偏差或仪器变差的估计(EV)为:,*,*,2022/12/19,8.1.1 重复性的定义与计算,8.1.1 重复性的定义与计算,重复性计算实例,重复性分析时,采用了2个人,多个零件,貌似与重复性定
4、义不符实际理解应为:抽样了2个人重复性(平均掉人产生的差异),且每个人又抽样了5个零件的测量数据(平均掉零件差异),就只剩下“机”的影响EV)。,注意均值的求法按每个人测的每个零件,2022/12/19, (标准差表示), (99%置信区间表示), 重复性分析的前提是测量系统(过程)稳定 ,2022/12/19,8.1.1 重复性的定义与计算,2022/12/19,8.1.1 重复性的定义与计算,计算EV,计算AV,计算PV,定义:不同人利用同一装备采用同一测量方法测量同一部品的同一特性。,虽不准确,但检查者间再现性非常好!,检查者间再现性非常不好! 测量方法还没形成标准化?,低再现性潜在原因
5、测量步骤不明确;没有学好 GAGE使用方法和 GAGE读法;测量定义不明确,2022/12/19,8.1.2 再现性的定义与计算,再现性的标准偏差:a=Ra/d2 * (Ra为评价人最大平均值减去最小平均值测量人之间产生的极差:2人均值的极差,包括了重复性的影响)。再现性AV=5.15 Ra/d2 * 。(d2的值取决于评价人的人数m和参与计算的极差的个数g,可从附表2.18中查得)由于量具变差影响了该估计值,必须通过减去重复性部分来调整(将人产生的变差分离出来)。校正后的再现性的标准偏差:a=AV/5.15,*,校正前,2022/12/19,8.1.2 再现性的定义与计算,注意均值的求法按人
6、求均值,2022/12/19,8.1.2 再现性的定义与计算,8.1.2 再现性的定义与计算, (标准差表示), (99%置信区间表示),2022/12/19,剔除了“料”的方差公式,8.1.2 再现性的定义与计算,计算EV,计算AV,计算PV,2022/12/19, (99%置信区间表示), (标准差表示),2022/12/19,8.1.2 再现性的定义与计算,8.1.3 零件间变差,由同一或不同的评价人,采用同一个的测量仪器,同一测量方法,测量不同零件(但要同规格) 的同一特性时零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零件间标准偏差:p =Rp/d2*( Rp为样品平均值极差)。零件间变差:PV=5.15
7、Rp/d2 * 。( d2* 取值取决于量具研究使用的零件数m和参与计算的极差个数g,可从附表2.18中查得)。,2022/12/19,2022/12/19,8.1.3 零件间变差,注意均值的求法按零件, (标准差表示), (99%置信区间表示),2022/12/19,8.1.3 零件间变差,8.1.3 零件间变差,计算EV,计算AV,计算PV,2022/12/19, (标准差表示), (99%置信区间表示),2022/12/19,8.1.4 测量系统总变差的计算,也可以是2.95.15=14.94, 测量系统变差太大,分辨力不足。, 数据分级数5。,2022/12/19,8.1.4 测量系统
8、总变差的评价,8.1.4 测量系统总变差的评价, 测量系统接受条件 ,0GR&R10%:测量系统可接受;,10%GR&R30%:测量系统在特定条件下 可接受;决定于该测量系统之重要性, 量具成本、修理所需之费用等因素,可能是可接受的。,GR&R30%:测量系统不可接受;须予以改进。必要时更换量具或对量具重新进行调整,并对以前所测量的库存品再抽查检验, 如发现库存品已超出规格应立即追踪出货通知客户, 协调处理对策。,数据分级数5。,2022/12/19,8.2 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控制图分析,2022/12/19,1)测量步骤:取包含5个零件的一个样本,代表过程变差的实际或预期范围;指定评
9、价人A、B(至少2人),并按1至5给零件编号,使评价人不能看到这些数字;如果校准是正常程序中的一部分,则对量具进行校准;让评价人A以随机的顺序测量5个零件,并让另一个观测人记录结果。让评价人B以同样的方法测量5个零件;使用不同的随机测量顺序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至少3次;,2022/12/19,8.2.1 控制图分析方法,2) 数据收集,2022/12/19,8.2.1 控制图分析方法,8.2.1 控制图分析方法,零件均值控制图:其控制限是基于重复性变差,而不是零件间的变差;与传统的SPC控制图不同,点超出控制界限越多越好,至少50%以上才表明测量系统区分零件间变差能力足够。,注意:指零件的极差平均
10、(不同人不同零件),反映重复性。,按不同人不同零件的平均值的极差,反映再现性。,按零件的平均值的极差,反映零件间变差。,2022/12/19,将每个评价人/零件组合的观察值画在均值控制图中,均值控制图的控制限由下式计算:,均值控制线是以重复性变差而不是零件间变差为基础,所以点超出控制限正常,表明零件变差未淹没在重复性变差中,测量系统辨别零件间变差的能力强(最好50%以上的点超出控制限)。,甲测的第4个零件的均值超限(重复性极差限)零件变差大。,2022/12/19,8.2.1 控制图分析方法,虚线左边为甲,右边为乙,极差控制图:将每个评价人/零件组合的极差画在极差控制图中,极差控制图的控制限由
11、下式计算:,2022/12/19,8.2.1 控制图分析方法,R图受控,表明甲乙两人看起来是“相同”的,若失控,表明测量系统对测量人敏感,需要改进。,虚线左边为甲,右边为乙,将每个评价人/零件组合的观察值画在均值控制图中,均值控制图的控制限由下式计算:,均值控制线是以重复性变差而不是零件间变差为基础,所以点超出控制限正常,表明零件变差未淹没在重复性变差中,测量系统辨别零件间变差的能力强(最好50%以上的点超出控制限)。,甲测的第4个零件的均值超限(重复性极差限)零件变差大。,2022/12/19,8.2.1 控制图分析方法,虚线左边为甲,右边为乙,测量系统R&R计算和分析,测量系统R&R标准偏
12、差:,总标准差:,测量系统R&R总变差:,总变差:,2022/12/19,8.2.2 GR&R分析实例,测量系统R&R计算和分析,2022/12/19,8.2.2 GR&R分析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显示测量系统的%R&R为50.5%,不符合测量要求;数据分级数小于5,表明测量系统分辨率不够;测量系统的重复性是测量系统%R&R不合格的主要原因;,2022/12/19,8.2.2 GR&R分析实例,8.3 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评定指南,2022/12/19,确定使用环境,环境影响试验(以保证量具对环境不敏感),稳定性(验证系统一直测量正确变量),偏倚和线性,重复性和再现性(R&R),2022
13、/12/19,均值极差法,试验设计,获取数据,极差图,均值图,计算变差,评定报告,方差分析法,试验设计,获取数据,数据图示,计算变差,评定报告,极差法,试验设计,获取数据,计算变差,评定报告,2022/12/19,8.3.1 GR&R评价的准备,有效分辨率?,可视分辨力:如游标卡尺0.02mm的最小读数,有效分辨力:考虑整个测量系统极差控制图可显示分辨力是否足够,控制限内有至少4个数据分级,2022/12/19,2022/12/19,8.3.1 GR&R评价的准备,2022/12/19,8.3.1 GR&R评价的准备,2022/12/19,8.3.1 GR&R评价的准备,分辨力,2022/12
14、/19,8.3.1 GR&R评价的准备,极差法均值极差法方差分析法(ANOVA),2022/12/19,8.3.2 GR&R评价方法,极差法,2人5个零件;,每人每个零件测1次;,不能将重复性和再现性分开,更不能将“人/件交互作用”从数据中分离出来;,只适用于零件(产品)数不超过300件时。,概念:一种经修正的计量器具研究方法。能快速提供一测量系统变差的估计值,但只对测量系统提供变差整体情况的估计,无法实现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分离,通常用在快速检查验证GR&R是否有变化的场合。,2022/12/19,8.3.2 GR&R评价方法,2022/12/19,8.3.2 GR&R评价方法,2022/12/
15、19,8.3.2 GR&R评价方法,人与5,2022/12/19,8.3.2 GR&R评价方法,均值-极差法,均值极差法:常用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用来研究测量系统的双性:R & R。它也称为大样法(Long Method)。研究R & R的前提:测量系统已经过校准,而其偏倚、线性及稳定性已经过评价并认为可接受。,同时评估不同操作员对量具熟练度,2022/12/19,8.3.2 GR&R评价方法,8.3.2 GR&R评价方法,在过程中随机抽,从而保证与被测零件属同一过程,且要求n个零件同规格。,评价人应熟悉并了解一般操作程序, 避免因操作不一致而影响分析的可靠度 。,2022/12/19,2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复性 再现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9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