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复习课件.ppt
《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复习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绪论,通信的目的、信息的概念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各部分功能信号按参量取值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通信系统中的两种变换已调信号的两个基本特征数字通信的特点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模拟系统:有效传输带宽和输出信噪比数字系统:传输速率(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差错率(误码率和误信率)信息量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信息量的计算等概时具有最大熵值多进制信号的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学习辅导:期末试题精选,第2-3章 信号,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均值、方差和自相关函数平稳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平稳随机过程通
2、过线性系统输出过程的均值输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输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输出过程的概率密度分布窄带随机过程: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第4章 信道,无线信道中天线高度的确定:天线尺寸不小于电磁波波长的1/10信道分类: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振幅-频率特性;相位-频率特性随参信道的特征:信号的传输衰减随时间而变信号的传输时延随时间而变存在多径传播多径效应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三要素:信道带宽(Hz)、信号功率(W)、噪声功率谱密度(W/Hz),第5章 模拟调制系统,载波调制、调制信号、载波、已调信号的概念AM信号频谱的构成:载频分量、上边带、下边带;带宽调制效率:AM最大为1/3,DSB为1
3、00。VSB信号对输出滤波器要求:在载波处必须具有互补对称(奇对称)特性。即解调方式相干解调:条件包络检波制度增益:DSB=2;SSB=1;AM=2/3;FM,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信号单极性波形;双极性波形;单极性归零波形;双极性归零波形;差分波形(以相邻码元的电平跳变和不变来表示消息代码,而与码元本身的电位或极性无关)几种常用的传输码型AMI码:0保持不变,1交替的用1和-1来表示双相码:0码用01表示;1码用10表示CMI码:1码交替的用11和00表示,0码固定的用01表示,HDB3码:首先,将消息码变换成AMI码;然后检查AMI码中连“0”的情况:当没有发现4个以上(包括4
4、个)连“0”时,则不作改变,AMI码就是HDB3码。当发现4个或4个以上连“0”码元串时,就将第4个“0”变成与其前一个非“0”码元(“1”或“1”)同极性的码元。将这个码元称为“破坏码元”,并用符号“V”表示,即用“+V”表示“1”,用“V”表示“1”。为了保证相邻“V”的符号也是极性交替: * 当相邻“V”之间有奇数个非“0”码元时,这是能够保证的。 * 当相邻“V”之间有偶数个非“0”码元时,不符合此“极性交替”要求。这时,需将这个连“0”码元串的第1个“0”变成“B”或“B”。B的符号与前一个非“0”码元的符号相反;并且让后面的非“0”码元符号从V码元开始再交替变化。,消息码: 1 0
5、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AMI码:HDB3码:信息码: 1 0 1 1 0 0 1 0 1差分码:HDB3码 :+1-1 0 0 0-V+1 0-1+1 0 0 0+V-B 0 0-V+1 0-1+1-1信息码:,+1 0 -1+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1,+1 0 -1+1 0 0 0+V-B 0 0 -V+B 0 0+V-1 0 +1,0 1 1 0 1 1 1 0 0 1,1 1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1 1 1,误码产生的原因:码间串扰(产生原因)和加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原理 第六 版樊昌信 复习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9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