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管理知识发展及业务管理知识模式.docx
《某公司管理知识发展及业务管理知识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管理知识发展及业务管理知识模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奇虎360发展及业务模式发表时间: 2011-03-29 来源: i美股 x 浏览次数: 4000报告内容 周鸿祎,这位有着乔布斯式偏执与狂热的领导者,即将带领360登陆纽交所。在过去的5年中,这家主打“免费杀毒”模式的公司,将用户数量一路培育到4亿。 不过庞大的用户数及对桌面客户端的强势占领,并未让其如竞争对手腾讯那样,坐收滚滚而来的财富。至少从IPO招股书来看,360的盈利与创始人宏大抱负、 用户数间存在显而易见的落差,赚钱对于它来说才刚刚起步。 那么360会成为比肩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的网络巨头么?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并非不能探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360的挑战仍会是如何将4亿用户有
2、效迁移,通过更多样化的盈利平台,去收获真金白银,此役是否能顺利通关,直接决定它能否成长为市值百亿的公司。 与此同时,360的局限性和其优势同样明显,即360仍未提供交互性很强的互联网产品,而仅仅提供功能性的软件。无法建立用户关系网络,导致其不能像 Facebook、腾讯那样开发用户价值,展开多种多样的增值服务,只能依靠“卖流量”初级方式进行盈利,其间差距不言而喻。 以下研究报告将从奇虎360的发展历史、业务模式、营收构成及财务数据、行业竞争态势及面临风险、公司结构及股权结构等方面,对其做一解读,以增进投资者了解。 一、奇虎360发展简史 1.奇虎诞生:从雅虎中国出走的创业者 追溯奇虎创建的原因
3、,绕不开这样三家公司3721、雅虎中国、阿里巴巴。1998年10月,周鸿祎创建3721,推出“3721网络实名”,开始为人所 知。“流氓软件式推广”让3721快速普及,到2003年装机量达到7000万台,市场占有率80%以上。彼时齐向东已加入3721,担任3721公司总 经理。 2003年11月21日,3721被雅虎收购,并入雅虎(中国)公司,被收购后的3721改名为雅虎助手。2004年3月 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齐向东出任雅虎中国副总裁兼3721公司总经理。进入雅虎后,周鸿祎给自己的定位是突围,试图“用一到两年的时间给大家一个震 撼”,并在当年推出多项改革措施。但此次战略转型以兵败而终,
4、其竞争对手百度却扶摇直上,并在2005年8月登陆纳斯达克。 2005年7月,周鸿祎闪电离职。2005年8月,齐向东离职。2005年8月的另一件大事为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2005年9月,齐向东创立奇虎,在 接受采访时齐向东称“如果雅虎中国没有卖给马云,我应该还在雅虎中国,我对雅虎中国希望很大可惜现在只能重新做一个”。 据媒体报道,奇虎创业团队中有100多人来自3721和雅虎中国旧部,占到当时雅虎中国员工总数的2/3。换句话说,在周鸿祎、齐向东出走后,原雅虎中国有一半以上员工跟随其到奇虎。 2.奇虎探索期:从搜索商转向杀毒服务商 奇虎创建后定位为搜索技术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帮助各大社区、论坛增加搜
5、索功能,希望借鉴web2.0的理念从大量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中甄别出与用户意愿更相关内容,同时以社区搜索“根据地”,探索更多的互动产品的 搜索服务。但社区搜索并没有取得成功。2006年初,奇虎花费1000万元现金收购易之唐,开展无线增值业务。 2006年3月, 红杉、鼎晖、IDG和天使投资人周鸿祎共同投资奇虎2000万美元。在完成A轮融资后,周鸿祎出任奇虎董事长兼CEO,重新确立公司业务发展方向,决定从 “社区搜索”转向杀毒领域。2006年7月27日,奇虎360正式推出360安全卫士,以反流氓软件为切入口进入互联网市场。由于当时中国互联网领域流
6、氓 软件泛滥,免费的360安全卫士很受用户欢迎。在查杀流氓软件基础上,360安全卫士又逐渐加上杀木马、防盗号等功能,其用户群迅速扩张。 2006年11月,奇虎完成由高原资本领投,红点参与的规模为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A轮投资商红杉、 CDH、Matrix和IDGVC也参与第二轮融资。2007年9月,奇虎宣布360安全卫士用户量已超过瑞星、金山,成为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安全软件。 3.360转型:从单一产品转身安全平台 2008年3月,360官方网站正式启用360x域名,完成从产品向安全平台蜕变。周鸿祎同时对外宣布,将360安全卫士正式从奇虎公司剥离单独运 作,新公司由奇虎原有股东共同出资3.6
7、亿元组建。拆分360后,奇虎剩余业务包括奇虎与奇酷,奇虎定位为经验问答网站,奇酷为社区热点新闻。截止目前奇 虎仍独立存在,而奇酷网址则自动跳转至360导航网站(hao.360x)。 2008年奇虎360推出杀毒软件测试版及 360安全浏览器,2009年9月发布杀毒软件正式版。2010年1月一八日,360杀毒用户规模突破1亿。在网络安全市场取得巨大用户数量后,360开 始借助“网络安全平台”拓展业务线,进入网站导航、软件下载、手机安全等众多领域,同时为网游公司、电子商务网站、软件及应用等合作者提供服务。截止 2011年1月,360拥有3.39亿活跃用户,覆盖中国网络用户的85.8%。 在进入20
8、11年后,360开放平台继续保持推 出新产品速度。2月一八日,360推出一款专为网页游戏量身打造的浏览器;2月23日,推出“360团购开放平台”,汇集拉手网、美团网等200家团购网 站;3月1日,360发布了一款酷似iPhone APP应用的产品360安全桌面。 二、周鸿祎与奇虎360 没有周鸿祎就没有3721,当然也不会有后来的奇虎360。周鸿祎 对于奇虎360的意义,不亚于马云之于阿里、李彦宏之于百度、马化腾之于腾讯,虽然与后三家互联网公司相比,周鸿祎的360帝国影响力、声望与赚钱能力要 逊色很多。作为互联网界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周鸿祎在江湖中以“狠勇好斗”著称,先后与杨致远、马云等人交恶
9、,最新的敌人则为腾讯马化腾。 1.一直在战斗的周鸿祎 从3721时代到奇虎360,周鸿祎一直在打仗。第一场战争是与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当时3721的盈利模式为提供中文网络实名服务,并 收取流量导入费,而CNNIC随后也仿效其推出中文域名服务,直接争夺3721客户与市场。在当时实力比较弱小的情况下,如果3721不有效反击,将意味 着其前途全部断送。周鸿祎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于是抓住CNNIC官商角色混乱这一点,进行猛烈的抨击,甚至指责CNNIC为“私刻公章的非法机构”。最后 虽然打输了侵权名誉的官司,却最终保全3721。 第二场战争是与百度。百度的出现是对3721模式与规则的颠覆,因
10、为用户搜索请 求直接可在百度及百度工具条上完成,而不用再去3721,双方矛盾由此爆发。在战争期间,3721与百度将用户桌面作为战场,不仅让自己的客户端插件难以 卸载,而且互删对方的客户端,流氓手段不断升级。此战最终结果为3721被判停止妨碍百度工具栏安装,3721实力因此被削弱。 第三场战争是与雅虎中国。周鸿祎在出走雅虎中国,主政奇虎后,推出360安全卫士专杀流氓软件,其直接目标即指向雅虎助手(原3721系统)。数据显示, 当时通过360安全卫生每日卸载的雅虎助手达60万次以上。刚接手雅虎中国的马云因此与周鸿祎反目,斥其为“伪君子”,并发誓旗下所有公司都不会再与周鸿 祎合作。在360安全卫士回
11、砍老东家同时,双方间的口水战不断升级,最后的结果360的崛起以及3721的完全没落。 第四场战争 是与腾讯,又称3Q之战。360与腾讯之间的争斗贯穿整个2010年,并在10月28日全面爆发。360在战争开始后快速推出重型武器“扣扣保镖”,禁止 QQ弹出广告并禁止相关插件,该款软件72小时内装机量突破1000万,按照当时发展速度,腾讯的收入预期将遭遇重创。11月3日,腾讯做出了那个众所周 知的“艰难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要求用户二选一。此次战争因工信部的介入而平息,360的客户端装机量不久后也恢复正 常。 其实早在3Q战争之前,360已与其他互联网安全服务公司广泛结怨
12、。例如:2010年3月,百度工具栏和地址栏两款软件被 360安全卫士定义为“恶评插件”,被百度告上法庭;2010年5月,360安全卫士强行卸载金山网盾;2010年5月,可牛公司的“可牛杀毒软件”刚上 线,就被360拦截等等。可以说,360崛起过程就是不断与其他公司争斗、抢夺市场份额的过程,在上述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周鸿祎好斗性格暴露无遗。有 分析者认为,周鸿祎从事工作的“排他性”非常强,在规则混论的中国互联网领域,注定得通过打来解决问题,比如地址栏插件只能有一个存活,安全软件客户端只 能有一家。但不管怎么说,360能够在网络安全领域闪电崛起,与周鸿祎彪悍战斗作风直接相关。 2. 从“流氓软件
13、之父”到“产品经理” 在3721时代,为推广3721这款产品,周鸿祎想到在浏览器地址栏做插件方式。即当用户打开某个网页或安装某软件时,3721插件就强行安装进用户电脑,且无法卸载,并不断弹出弹窗广告。3721由此被视为流氓软件,周鸿祎则被称为“流氓软件之父”。 时隔7年后,周鸿祎再次创业,对于3721恶意破坏用户体验的行为进行反思,扛起“用户利益至上”的大旗,并为360注入重视用户感受、持续改进用户体 验的理念。这种理念直接体现在360推出的产品中,例如奇虎刚推出360安全卫士时,先是从清初恶意插件入手,等该功能做深做细并受到普遍欢迎后,再提供 木马查杀、漏洞修复等项目;再例如在客户端弹出提醒
14、上,为了不对用户造成干扰,360通常会在电脑普通状态时提示,如果它感知用户在全屏或游戏状态,就会 不弹出提示。对于产品的专注与细致,也让周鸿祎被一些IT人士赞为“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经理”,没有之一。 注重产品体验的理念同样 体现在360杀毒、360保险箱、360软件管家以及360浏览器等系列产品中。周鸿祎此前在接受采访时称,“人们通常认为免费无好货,但在互联网上免费 有好货,甚至比收费的更好。因为互联网上产品间的转移成本太低了,如果产品不好用,用户说走就走,反正也没花过钱,不心疼”,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周鸿祎为 何持续改进360安全卫士等免费产品的原因。 三、奇虎360的业务模式:免费+增值服务
15、1.奇虎360赚钱路径:将用户流量变现 奇虎360的业务模式为Freemium,即Free(免费)+Premium(增值服务)。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是推广手段,用来培养用户忠诚度,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互联网增值类服务。 Freemium模式第一步是要推出网民日常必用的一项免费服务,360选择了网络杀毒(百度提供搜索、腾讯提供即时通讯),但如何能让杀毒这项服务快 速获得用户,周鸿祎选择“逆向操作”策略。周鸿祎对此描述为“传统的杀毒公司都卖软件,360就把杀毒作为服务;传统杀毒一年升级几次,360就天天升 级;传统杀毒收费,360就免费。别人怎么做,我就从相反的方向去做。”免费策略让360在最短的时
16、间内获得海量用户,截止2011年1月,360活跃用 户数量接近4亿,覆盖85.8%的中国网络用户。 Freemium模式第二步是打通用户流量与盈利之间的通道。简单来说,360 赚钱途径是这样,先用安全软件建立公信力,吸引海量用户,再将360海量用户转换为360浏览器用户,浏览器会带360网址导航与搜索框,因此可以将用户 流量变现。具体来看流量变现的四种方式:1)当你打开360浏览器后,会看到360导航页(首页),首页上每个位置都有广告;2)360浏览器上会有搜索 框,当用户在搜索框中搜索,360就可以从搜索引擎处分成;3)提供由第三方开发的网络游戏,即网页游戏联合运营业务,如偷菜等游戏,收入可
17、与游戏方分 账;4)提供产品入口(如360软件管家),收取软件推广费等。来自百度3月24日统计数据显示,360安全浏览器3月份的市场份额达19%,仅排在第一 名IE浏览器之后。 除了上述四种流量变现方式,360还提供其他增值服务收费,例如安全备份存储等。2010年7月,周鸿祎接受 采访时称360未来计划推出两个增值服务:一个是安全存储,预计1%的人可能愿意买,大概一个月收入能达3000万;第二个是真人一对一的远程维护服务, 比如说中老年人对电脑不懂,360会有技术人员远程连到其电脑上,一对一贴身服务,并收取服务费用。 2. 奇虎360的用户规模及增长速度 以360安全卫士一款产品起家,360目
18、前已拥有三大用户入口360安全卫士、360杀毒与360浏览器。据已提交的SEC文件,截止2011年1月,360拥有3.39亿活跃用户,主要产品及占网络用户数量比例如下图所示: 从中可以发现,360安全卫士、360杀毒与360浏览器3大产品用户,在过去2年中均快速增长,其占中国网络用户数量的比例也同步提高,其中360杀毒增长速度最快。具体占比增长幅度如下图所示: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360在2010年1月份收购手机安全软件商信安易,2010年3月4日正式推出360手机安全卫士,这两款软件用户增速很快。据易 观国际2010年四季度数据,360(包括360手机卫士与信易安)在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占有51.
19、16%份额,第二名网秦占有32.69%。 3. 奇虎360的主要产品及业务布局 如上图所示,360除了进入网络安全、浏览器、网址导航、手机安全领域外,还进入下载、播放器等领域。除了自己研发产品外,360还通过“起飞计划”投 资不少于10家公司,包括世界之窗浏览器、手机安全厂商信安易等。“起飞计划”的模式为,360首先向这些公司提供资金、流量导入等支持,帮助它们快速聚 集用户、抢占市场份额,等到其能获得稳定收益后再进行分成。 除了“起飞计划”,周鸿祎个人还投资迅雷、酷狗、快播、迅游、Discuz等公司,这些公司产品的特点均为免费,且大多为客户端软件。在上述个人投资中,迅雷为周鸿祎最得意的一笔,最
20、新消息称迅雷最快将于2011年4月启动上市,募集资金约2亿美元。 4.奇虎360打造的产业链与生态系统 如果认为奇虎360会安心于上述业务布局,就过 于小看周鸿祎的雄心壮志。360虽以安全软件起家,但安全只是其业务的最底层支柱,360在此基础上可无限至延伸其产业链,打造众多平台型产品。360杀 毒、360浏览器、360网址导航,这些已出现平台入口,无一不在360品牌旗下崛起,2011年最新的产品为360团购开放平台、360安全桌面。对于 360而言,它可以围绕客户端、浏览器的4亿用户,不断的想方设法迁移用户,向新产品与合作伙伴导入流量并培育市场。 360的未 来无疑充满想象空间,不过暂且将其与
21、腾讯做一对比。腾讯凭借即时聊天工具QQ,逐步打造出集游戏、搜索、门户、电子商务、浏览器等为一体的生态系统,因而 能所向披靡,赚得盆满钵满,360要想重走腾讯之路却将面临障碍。腾讯成就的是人际关系平台,QQ端用户转移成本高、黏性强,360作为安全商,表面上用 户依赖很高,但实际上用户选择成本并不高;QQ端属前端软件,在其上加载各类产品与服务都水到渠成,但360客户端属后台软件,用户主动打开次数很少,这 意味着其无法“高调”进行推送。 可见,360要想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仍充满重重困难。最理想的路径当属360推出更具黏性 的客户端,并将多个360客户端整合其中,让用户不用打开其他客户端就能满足
22、种种需求,例如游戏、购物、娱乐、搜索、SNS、下载,那么这会不会成为 360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不一定!假如你已使用过360安全桌面,会发现这个桌面平台几乎容纳下各种应用,包括视频、聊天工具、游戏等等,并且受 到许多用户的好评。因此走构建生态系统之路,360并非毫无机会。 同样的思路也体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360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 360手机安全卫士的市场占有率,再联系到2010年底360高调抛出“打造移动互联网绿色空间”,未来360将在移动互联网发力当属确定无疑。在安全品 牌下,360会继续将PC端的优势逐一迁移手机端,甚而或许会打造APP联盟。 5.从互联网软件跨越到互联网产品 虽然
23、360在未来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必须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在用户桌面上它还只是一款功能性软件,能不能变成交互性很强的互联网产品,尚不清 楚。在向交互式产品跨越的路途上,360最大障碍就是用户关系的建立,无法建立用户关系网络,4亿用户的基础只会是流量平台,建立其上的盈利模式也只能依 靠“卖流量”初级方式进行。 360在路演中自称“中国版Facebook”,但Facebook是用户交互的平台,是能产生无数用户价值信息的社交网络,是各种各样增值服务开展的天然平台,但360的增值服务却只能依赖于浏览器这类替代性很强的软件,其间差距不言而喻。 总之,虽然在用户数量上奇虎360已能和腾讯等巨头叫板,但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公司 管理知识 发展 业务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9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