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干熄焦技术推广难的症结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docx
《当前干熄焦技术推广难的症结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干熄焦技术推广难的症结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当前干熄焦技术推广难的症结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讨黑龙江宝泰隆煤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孙明君一、干熄焦工艺的优点与不足 所谓干熄焦工艺是与湿法熄焦工艺相对应的。湿法熄焦简单的说就是对离开炭化室的红焦直接喷水冷却,而干熄焦则是将离开炭化室的红焦置于一个流动的相对密闭的系统中,通过系统中的惰性气体与红焦的接触和相对运动进行冷却。在干熄焦技术发明之前,炼焦行业普遍采用湿法熄焦工艺。现今阶段,国际国内多数焦化厂仍然采用湿法熄焦工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湿法熄焦更为普遍。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干熄焦工艺与传统的湿法熄焦工艺对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不足:优点:1、焦碳质量明显提高转鼓强度提高,真密度增大;大块焦减
2、少,中块焦增多,焦碳粒度的均匀度提高;反应性降低,提高高炉的利用系数,增加高炉允许喷煤量; 有关资料介绍和应用经验表明,干熄焦比湿熄焦焦碳强度M40可提高3%5%,M10可降低0.2%0.5%;高炉炼铁焦比可下降2%5%,高炉生产能力可提高约1%。2、充分利用红焦显热,节约能源 湿法熄焦对红焦直接喷水,产生的蒸汽直接排入大气,红焦的显热被全部浪费;在干熄焦工艺中配套装备热量回收装置,可以回收红焦显热的83%,每干熄1吨焦碳可回收热量约1.35GJ。3、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 有效避免湿法熄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酚、氰化物、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直接排放,对附近设备设施的腐蚀和对周围环境及大气的
3、污染。不足:干熄焦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熄焦过程中红焦与循环气体发生少量的化学反应,要损失部分焦炭。现阶段一般约损失0.30.8%。随着干熄焦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焦碳损失率会逐渐降低。二、目前干熄焦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干熄焦装置的基本情况 干熄焦工艺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技术,60年代前苏联取得突破性进展,多数焦化厂采用干熄焦技术。70年代全球能源危机,干熄焦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多数发达国家都提倡和鼓励应用干熄焦技术,到90年代日本就建成30多套干熄焦装置。2005年初世界各国正在用于生产的干熄焦装置约130套。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宝钢一期工程首次引进应
4、用干熄焦技术至今,先后有十几个厂投产了44套干熄焦装置。干熄焦技术发展到至今,虽然出现了不同的形式,但基本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只是装焦、排焦、热量回收方式、循环气体除尘等方面有所不同。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国TSOA公司设计的干熄焦工艺和日本新日铁设计的干熄焦工艺。中国现有的干熄焦工艺多数是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首钢设计院、鞍山焦耐设计院等冶金设计院已具备了干熄焦工艺设计能力,部分干熄焦装置国内也具备了加工能力,干熄焦装置设计和制造有望全部实现国产化。图一 宝钢一期工程引进日本干熄焦工艺示意图目前的干熄焦工艺装置,基本上都是采用冷却循环气体加热水体产生蒸汽的方式回收红焦显热的。应用较多的是蒸汽带动发
5、电机发电的回收利用方式。这种方式的干熄焦装置组成如图一所示,该图为宝钢一期工程干熄焦装置系统示意图,该装置由焦炉1、拦焦车2、焦罐3.15、横向移动车4、接焦运载车5、横向移动驱动装置6、提升架7、熄焦炉8.9、氮气补充管10、排焦装置11、运焦皮带12、提升台车13、提升平台14、装焦装置16、熄焦炉盖17、一次除尘器18、循环气道19、废气排空管20、循环风机21、二次除尘器22.24、废热锅炉23、锅炉水处理装置25、高温气道26组成。该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装入焦罐的红焦通过水平运输、垂直提升、再水平运输、下放的红焦运输方式将红焦装入熄焦炉内。红焦在熄焦内靠自重及底部排焦装置控制匀速下
6、移,低温循环冷却气体在风机的作用下,从熄焦炉下部进入熄焦炉并向上运动与下行的红焦均匀接触吸收焦碳热量,下行焦碳温度逐渐降低,上行循环气体温度逐渐升高。当焦碳运行到底部排焦口时温度降到200度以下由排焦口排出,经运焦皮带机运到焦场存放(或用焦点待用)。上行的循环气体运行到排气口时温度上升到800900度,经除尘器有效除尘后进入废热锅炉加热水体,出锅炉的循环气体再经过与锅炉给水进行热交再换利用后进入风机入口实现循环冷却。锅炉产生的中压蒸汽输出作为发电动力或作为其他用热热源利用。武钢干熄焦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与宝钢基本相同,只是没有地面横向水平运输装置。现有干熄焦装置存在的问题纵观国内现有干熄焦工艺
7、装置,包括多数国外干熄焦工艺装置,无一例外的都是干熄炉设在地面,如图二、图三所示。装焦工艺设有高大的提升运输井架。装入焦罐的红焦通过水平运输、垂直提升、再水平移动、垂直下放的运输方式装入熄焦炉内。这种工艺方式存在着投资大、设备机型大制造难、运行时间长、运行费用高、故障多生产保证差、安全保证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该技术的广泛推广。具体分析如下:1、投资大 图二 武钢2#干熄焦熄焦炉及提升架布置图三 马钢干熄焦干熄炉及提升井架布置由图一可以看出,红焦运输系统由焦罐3、焦罐台车(横向移动车)4、横向移动驱动装置6、提升塔架7、提升机(提升台车)13、上部提升机运行平台14、提升连接装置
8、、塔架底部台车定位装置等组成。以武钢焦化公司7号、8号焦炉从日本引进的140吨/小时干熄焦装置为例,分析说明红焦运输提升运输装置的投资大问题,该干熄焦红焦提升运输装置主要参数及预计 额如下:焦罐:容积58立方米,自重34吨。投资约70万元。焦罐台车:自重32吨,电机功率18.5千瓦。投资约50万元。提升塔架及轨道等:高度约40米,重量约500吨。投资约400万元。提升机:自重约40吨,提升电机功率400千瓦,事故提升电机功率75千瓦,行走电机功率75千瓦,事故行走电机功率7.5千瓦,提升高度34米,最大提升速度20米/分钟。提升滑轮直径1340毫米,重约1.5吨,整套提升机投资约900万元。塔
9、架底部台车定位装置:自重约3吨,电机功率33千瓦,投资约50万元。提升系统计算机控制装置:投资约20万元。武钢单套干熄焦装置运输提升装置总投资约1400万元。红焦运输提升投资占总投资约1520%。2、设备制造难度大由于提升机机型较大、工作负荷较大、提升下放运行平稳可靠性、对位准确性要求高,选材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自动化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所以,国内一般加工企业制造较为困难,多数依靠进口。3、运行时间长理论设计和实际验证,焦罐台车从地面开始横向移动到焦运行到装焦装置需要时间约4分钟,一个装焦循环运输往返需8分钟,约占整个单孔出焦熄焦总时间的30%以上,相当于湿法熄焦的全部时间,时间过长占用焦炉检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 干熄焦 技术推广 症结 问题 改进 措施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93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