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团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团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新的起点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团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要求,要扎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团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省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手抓经济总量扩张,一手抓发展质量提升,超常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连创新高、连超规划”,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一、发展成效1、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较快,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一是经济总量持续扩张。近年来,团风纳入全市全省考核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
2、均水平。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68亿元,同比增长一五.2%,为“十五”末的2.72倍。二是发展综合指标稳步提升。无论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还是可持续发展指标,在总体上都实现了稳中有升。在2010年度全市综合考核排名中,团风获得进位第一名,团风镇进入全市二十强。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县域经济发展提速,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竞争力不断增强。2、工业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工业强县格局初步成形。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省级团风经济开发区,按照“一区带十园”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县域工业已形成以钢构产业为龙头,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
3、、医药化工等为主导的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2.6%,与2006年相比,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了近7倍,年均增长43.4%。二是工业经济占全县比重不断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27.2:40.3:32.5调整为2009年的24.95:50.75:24.3,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比重中首次超过一、三产业,占一半以上,县域工业挑起了大梁。三是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26亿元,比上年增长36.32%,实现利润25
4、602万元,比上年增长66%;上缴税收41一八 万元,比上年增长一八.7%。3、一批骨干企业加速成长,产业集群规模放大。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民创业和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扶持成长性较好的工业企业加快发展,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一是规模企业不断成长。2010年规模企业(旧口径)新增23家,达到104家;完成增加值12.95亿元,分别为“十五”末的4倍和12.6倍,是近几年规模企业增加户数、上缴税收、综合效益指数完成最好的一年。湖北鸿路钢构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37.6亿元。二是逐渐形成多个龙头带动的产业集群。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扶持特色产业、提升
5、传统产业,形成了以鸿路钢构、东坡粮油、永信食品、山河建设、永安药业等为主体的骨干企业群体。钢结构产业集群连续三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2010年鸿路钢构产值突破10亿元,并实现成功上市;山河建设集团连续五年被省政府评为建筑企业综合实力20强第二名,并荣获“鲁班奖”和“中国房地产与建筑业500强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有力拉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4、县域经济综合效益显现,财政实力明显增强。集中表现为“两个提高”:一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2010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9749万元,同比增长28.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6、一八084万元,同比增长28.一八%;与2006年相比,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45%上升到60.8%,提高了14.2个百分点。二是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98一八万元,同比增长54.3%,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56.8%,比2006年提高4.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提高,财政实力不断提升。5、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对推动团风跨越发展构成强有力的支撑。201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27亿元,同比增长33.6%,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62%,位居全市第一。与2006年相比,县域全社会
7、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了5.88倍。2010年,全年实施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42个,其中一八个项目竣工投产,带动钢结构、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快速扩张。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一个个工业园区、一片片工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势头正旺。鸿路钢构、辉创重工、永信食品、永康油脂、商业步行街等一大批投资大、产出高、效益好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对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二、主要问题深刻分析我县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制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解放思想的力度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反映在思路上,视野狭窄、观念陈旧,习惯于经验主义,跳不出定式思维;反映在工作上,不敢试,不
8、敢闯,墨守成规,畏首畏尾,求稳怕乱,不敢越雷池一步;反映在行动上,遇事一看二慢三通过,在观望中放走机遇,在争论中错过机遇,在徘徊中丧失机遇;反映在精神状态上,进取精神不足,“太平”思想有余。干部的思想观念普遍不如沿海新,气魄不如沿海大,办法不如沿海多,干劲不如沿海足。2、工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偏低。我县工业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长远来看,我县工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运行质效还待进一步提高。以钢结构为主的新兴产业,目前大部分还处在简单的来料加工,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不高;以回龙山为主的传统纺织业,以但店为主的石材加工业,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与江浙发达地区相比,工艺落后,
9、产品附加值偏低,企业抗击风险能力弱,竞争力不强,难以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3、农业产业结构还待进一步优化。在农业上,我县目前基本形成了优质稻、蛋鸡、水产、花生、蔬菜、林果等六大板块,也引进了一些龙头加工企业,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县除东坡粮油、永信食品、永康油脂等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规模比较大之外,其他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时,市场体系建设也比较滞后,土地流转平台还不完善。缺乏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信息不灵,导致农户生产有较大的盲目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经营难以上规模、产品难以上档次、难以进入现代化的流通渠道。4、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由于建县时间短、县
10、城规模小等客观原因,我县第三产业发展一直处于比较滞后状态,商贸气息不够浓厚,经济总量偏低,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在三产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饮食住宿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占比较大,而电子商务、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文化娱乐等新兴行业占比小,服务县域能力弱,与工业的快速发展极不协调。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十分滞后,我县人文底蕴深厚,有大崎山等优美的生态资源,但多年来都未进行深度开发,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还处在低档次、低水平,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和团风发展的要求不相符。5、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城乡社会事业资源分布与群众需求不相适应。就全县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而言,近60%的人力、设备、技术
11、等资源主要集中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而承担为大多数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农村卫生机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条件差、水平低。尽管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对村卫生室建设投资加大,但投入仍然有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6、发展环境不优。少数部门和干部思想观念落后,服务意识和能力不强。这既是投资环境不优的表现,也是导致环境不优的思想根源所在。具体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太多,对企业不敢给政策,不愿给政策,生怕承担责任或者让企业得到好处太多;也不善于给政策,不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据了解,园区有超过40的企业反映“政策缺乏创新精神”或“不如其他县市优惠”。有的部门
12、和同志只算小账、眼前账,不算大账、长远账,往往因为自身认识不到位,拒绝了很多想要来投资的企业,妨碍了经济发展。三、对策思路省委、省政府提出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团风而言,目前面对的最大县情是:当前正处于县域发展的起步阶段;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加速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应立足于解放思想,着眼于“一主三化”,致力于城乡一体,落脚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来说:1、在发展思路上实行“三坚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先进地区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活跃,发展才有活力;思想僵化,必然导致思路不宽、目光不远、政策不活、扶持不多。只有在解放思想上先人一步,抢抓机遇才能高人
13、一筹;只有在解放思想上率先胜出,才能在加快发展上走在前列。思想解放不解放,不单是思想方法的问题,也是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问题。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会有干事创业的强烈欲望,才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才会全力以赴把事情办成办好。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县域跨越的先导,并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二是坚持产业第一。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精准的市场判断,审视本地资源、区位优势,进行正确的产业发现和产业选择。突出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并把园区建设作为打造产业的基本阵地,把项目建设作为打造产业的必由之路,把集群发展作为打造产业的主攻方向,把品牌创新作为打造产业的长效名片,不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三是坚持项目
14、支撑。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总抓手,是加快经济增长、促进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撑。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要以抓大项目、抓产业类项目为突破口,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为重点,坚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全民创业项目一起抓,坚持一二三产业项目一起要,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坚持当前项目和长远项目一起擂,持之以恒地抓好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2、在发展重点上把握“三为主”。一是工业以走新型化的路子为主。坚持“一主三化”,提升工业发展理念。要敢于谋“大”。想尽办法谋划大项目、引进大企业,建设以带动和支撑工业经济全局的战略投资项目,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要精于谋“深”。大力发展工业品深加
15、工、精加工和配套加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要善于谋“远”。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着眼长远认真制定工业长远发展规划,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抓住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农业以走产业化的路子为主。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以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产品、创名牌产品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农业产品优势产业带或优势区域。优化和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在培育精品,发展精品,全面提升主导产业的档次和扩大规模上狠下功夫,把其做大做强。同时,要有重点、有目的地培育和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和优
16、势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效益。着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在抓规模、上档次上下功夫,以增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立足长远,突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业重点区域、重要产业带和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创业以走民营化的路子为主。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科学规划民营经济发展布局,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建设,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初创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骨干民营企业超常规发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完善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不断做大做强民营经济蛋糕。3、在发展方
17、法上紧扣“三突出”。一是突出城乡一体。把县域与城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筹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共享、产业互补配套和资源高效配置。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推动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推动生活方式向农村普及,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二是突出生态第一。致力绿色发展,把建设生态文明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积极引进清洁式、循环式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低碳产业。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倡导绿色消费。三是突出民生优
18、先。坚持把社会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积极争取和实施好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卫生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民生工程,不断扩大民生工程实施范围,惠及更多群众。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4、在发展保障上致力“三加强”。一是加强领导保障。县域经济是责任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班子。要确立科学的选人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智力
19、保证和人才支撑。同时要注重聚焦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和精力,引导、集中到办实事上、到促发展上、到抓落实上,形成干部群众共话发展、共谋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环境保障。坚持从转变作风入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着力营造一个合心合力合拍、谋事干事成事的发展环境。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自觉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主动为基层、为企业搞好服务,努力为发展提供最佳的环境保障。三是加强党建保障。坚持把党的建设融于经济发展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源头活水,把党的建设作为提升精神区位的力量之源,进一步深化“五星创建”、“五个常态”、“双增双促”活动,把各级干部的思想聚焦到谋发展上,把干部的精力聚焦到干事上,把干事的标准定格到发展的实绩上,以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保障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12.19.202200:5800:58:2722.12.1912时58分12时58分27秒12月. 19, 2219 十二月 202212:58:27 上午00:58:272022年12月19日星期一00:58:27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9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