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发展报告.docx
《城市绿色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色发展报告.docx(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组委会中绿时代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绿色画报2008年11月15日我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一城市绿色发展的研究3(一)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3(二)我国城市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4我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4我国城市工业污染问题4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5(三)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模式6(四)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7(五)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常用指标8二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评价方法9(一)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原则9(二)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101. 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1002. 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初评办法102.1 空气质量1
2、002.2 城市环境治理102.3 水、能高效利用112.4废物处理率11 2.5 城市绿化 12 2.6 环境治理投资 122.7总评分计算及城市排名办法122.8数据来源123. 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第二阶段评价办法13三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进展13(一)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绿色发展进展13(二)我国城市废物处理绿色发展进展17(三)我国城市环境治理进展28(四)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投资进展39(五)我国城市资源高效利用进展52(六)我国城市绿地建设进展59(七)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781. 我国直辖市绿色发展评价792. 我国副副副省级市绿色发展评价803. 我国地级市绿色发展评价804. 我国县
3、级市绿色发展评价82一城市绿色发展的研究(一)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走绿色发展之路, 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模式。胡鞍钢指出:所谓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ohn Knott of Charleston认为绿色发展就是“回归一种结合新技术,对气候、地理、文化影响良好的发展方式”。显然,“绿色发展”要求既要改善能源资源的利用方式,还应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共同进化。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首先是生态环境响应:不能对自然系统结构与过程造成破坏,还要通过绿色的发展设计实现城市自然
4、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是高效的资源利用效率。第三是城市居民可持续的消费行为。第四是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生态风险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第五是人与人的和谐,城市社会平等不断进步。绿色发展模式是我国在城市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城市建设之路。绿色发展中“绿色”的涵义与“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分不开的。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代表“世界环境与保护委员会”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观包涵着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所负有的责任,另一个是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5、。因此绿色发展的涵义包涵着多方面的内容:(1) 社会、经济、环境复杂系统之间保持平衡;(2) 世界能源具有有限性;(3) 城市建设者、决策者、管理者、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承担;(4) 维护人类代际平等;(5) 尊重人类的同时也尊重自然;(6) 将能源高效利用、弹性设计和可循环使用的材料相结合;(7) 保护城市居民不受污染物危害。(二)我国城市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世界其他城市一样,中国城市建成区在城市化影响下环境质量恶化,对能量和水的需求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在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污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仍然非常严峻。我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地区,空气质量都
6、是一个核心的环境问题。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一样化碳、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颗粒物及地面层臭氧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大气污染与人群的许多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孙小莉, 2008)。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世界范围内,城市空气污染造成每年约800 000人死亡。美国癌症协会研究发现,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每升高10g/m3,总死亡率、肺心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的危险性分别增加4%、6%和8%(Health Effects Institute,2003)。空气污染全球化且日趋严重,使地球变暖、城市热岛效应加剧、酸雨蔓延,给人类带来了空
7、前的危机(王燕侠等, 2007;Zhang GC et al., 2007; Gopikrishna I et al., 2007)。另外,空气污染还使植物产生产量下降、品质变坏等严重后果(周新青,2006)。因此,治理空气污染物、减少空气污染已刻不容缓。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在监测的地级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2.4%,二级标准的占58.1%,三级标准的占36.1%,劣于三级标准的占3.4%。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占72.0%,劣于三级标准的占
8、2.2%。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占79.1%,超过三级标准的占1.2%。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其中86.9%的地级城市达到一级标准)。我国城市工业污染问题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全国城市工业污染控制取得比较好的成效,除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和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率比上年略有下降外,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重点工业企业的烟尘、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稳定达标率均较上年有所提高。全国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4.71%,比上年下降了1.01个百分点,有31个城市未按要求进行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在全国283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
9、市中,工业危险废物未按要求进行处置的城市有14个。全国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率为89.33%,比上年下降了0.85 百分点;重点工业企业烟尘、二氧化硫、粉尘的平均排放稳定达标率分别为90.94%、90.73%、90.16%,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26、1.96 和1.65个百分点。一些城市的工业污染控制水平依然比较低,工业污染控制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全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全国仍有1/4 左右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城市建设问题突出。2007 年,全国“城考”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
10、理率平均为51.95%,比上年提高了9.40个百分点,其中,296个城市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高于60%,比上年增加了36个,162个城市的城市生活污水未经二级处理且未达到排放标准,比上年减少了43个。在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生活污水未经二级处理且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城市有46个。2007年,全国“城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67.58%,比上年提高了8.10个百分点,其中,330个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80%,比上年增加了11个。城市生活垃圾未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城市158个,比上年减少了34个。在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生活垃圾未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城
11、市有38个。2007 年,全国“城考”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国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平均为73.63%,医疗危险废物未按要求进行集中处置的城市155个,比上年减少了13个。其中地级城市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77.24%,比上年提高了7.02个百分点。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有61个城市的医疗危险废物未按要求进行集中处置,比上年减少了17个。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如何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需要着重解决城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发展问题。(三)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模式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最近发表的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首次提
12、出在中国应当选择绿色发展之路,这是不同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以“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先污染、后治理”,被视为危险之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发展极不平衡,贫困人口深受其害。中国有可能不需要经过许多西方国家曾经经历的高消耗资源、高污染排放的过程,直接进入“绿色发展”阶段;也不必要等到达到较高收入时在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胡鞍钢,2008)。21世纪世界发展的核心是人类发展,人类发展的主题是绿色发展。中国也不可能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也不可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指出:第一,欧美、日本等在发动工业化时,就积极参加了国际贸
13、易,与世界市场相互联系起来,以战争和殖民方式积累原始工业资本,开拓国际市场,靠工业化和国际贸易两个轮子促使经济起飞;中国在经历了百年磨难之后开始对外开放时,国际市场早就分割完毕,以初级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使之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第二,中国发动工业化的时间晚,经济发展起点低,与工业化国家相比,生产技术和开发、利用资源能力差距甚大,虽有后发优势,但障碍重重;第三,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及欧美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没有条件实现高消耗资源生产型、高消费生活型的物质高度现代化;第四,中国不可能像过去的工业化国家那样通过战争和资源掠夺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只能从中国的内部改革和发展之中寻找出路(胡鞍钢,
14、2008)。对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模式,胡鞍钢认为:“中国的发展战略必然要不同于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而应采取符合中国国情的非传统现代化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实行低度消耗资源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经济体系,保证社会效益与社会公平的社会体系,不断创新、充分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技术体系,促进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的、更加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等。” (胡鞍钢,2008)(四)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愈来愈重要,并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中的决定性要素而制约城市发展的质量和趋势。绿色
15、城市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追求城市整体综合功能最佳来满足人与自然健康发展的需要,达到资源能源清洁高效、自然环境健康宜人、基础设施完善舒适、社会环境和谐文明。1990年,印度R.麦由尔博士在绿色城市一书中强调了绿色城市不仅注重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而且注重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阐明了绿色城市的本质,认为绿色城市应该超越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层面,不仅强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还强调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因此他认为绿色城市应具备八个必备条件,也就是他提出的绿色城市的发展目标:(1) 生物材料和文化资源以最和谐的关系相联系,生机勃勃、自养自立、生态平衡;(2) 自然环境具有完全的生存能力,能量平衡,甚至输出剩
16、余的能量产生价值;(3) 自然资源得到保护,尽量消除或减少废物,对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4) 自然空间广阔,与人类同居共存的其他物种丰富多样;(5) 维护人类健康,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6) 各组成要素要按美学关系规划安排,聚居地优美而有韵律感(7) 文化发展全面,充满欢乐与进步;(8) 提供面向未来文明进程的人类生存地和新空间。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先生也曾提出了建设绿色城市的六条标准和九条途径。这6条标准是:合理的规划布局;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有效的控制污染,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状态;选择使用清洁能源;城市有一定比例的绿化覆盖;居民有强烈的环境意识。九条途径是:“制定科学合
17、理的城市规划;推行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模式;建设功能齐全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立快捷便利和清洁的城市交通系统: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建设环境优美、服务配套和高品质环境质量的生态居住区;开发和研制对环境有利的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观,公众特别是领导人树立牢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决策和消费时能够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这6条标准和9条途径不仅从环保和生态的角度为绿色城市指引了发展目标,也指出了绿色城市的建设途径,为我国绿色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引导。(五)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常用指标城市绿色发展措施的效果需
18、要用一定的指标来加以评价,选择正确的评价指标不仅对于评价、鼓励绿色城市的发展成果具有重要作用,也对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具有引导的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选用一些能更好地反映绿色发展的实用措施或城市绿色发展效果的指标进行评价,但是在统计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则应根据实际情况以鼓励、引导城市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的指标进行评价,才能达到评价的真正目的,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下是国内外常用的一些城市绿色发展的指标:(1) 能源利用效率;(2)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 污染治理状况;(4) 废弃物循环利用状况;(5) 环保投资;(6) 空气质量;(7) 公众满意度;(8) 原料采集、
19、生产和运输的距离;(9) 机动车载人数量;(10) 步行、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鼓励引导政策;(11) 城市步行、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通道、设施建设;(12) 污染排放源(如CFC冰箱)使用情况;(13) 屋顶低反光材料与屋顶绿化的情况;(14) 地面透水材料推广情况;(15) 环境友好、能源高效的建筑材料使用情况;(16) 建筑低耗能、低污染设计;(17) 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18) 耐干旱、乡土植物种类利用情况;(19) 植物健康生长条件及环境要素的保障情况;(20) 公园植物、遮荫植物和大茎材树木的保护情况;(21) 自然生境和野生动物保护、改善情况;(22) 光污染、噪声污染情况;(2
20、3) 自然降水利用情况。二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评价方法(一)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原则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主要用于评价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由于该评价体系必须能反映城市自然生境、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水平,并鼓励城市为绿色发展作出努力,为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城市绿色发展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绿色城市本身的发展现状,同时要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为政府确定绿色城市的发展、规划及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制定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应该考虑一下原则:(1) 应该具有良好的可定量性和可操作性;(2) 应该具有行为引导功能:通过指标指引城市绿色发展的途径;(3) 既注重成效也
21、鼓励各种尝试和努力;(4) 既显示公平性又显示竞争性。另外,本评价体系的指标强调以下内容:(1) 改善空气质量;(2) 减少废物和污染气体的排放;(3) 改善能源和水的利用效率;(4)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5) 加强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力度;(6) 鼓励公众参与。(二)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1. 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10项:(1) 公众环境质量评价;(2) 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 废物处理率;(4) 高效用水、高效用能情况;(5) 城市环境治理;(6) 城市绿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7) 环境治理投资增长率;(8)
22、 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9) 当地政府对中央各项环保法规政策的落实纳入情况;(10) 专家和组委会对整个城市的整体形象评价;2. 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初评办法参评城市的初评得分由以上10项中的6个客观指标决定,各指标的定义参见“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实施细则”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具体指标及评分方法如下:2.1 空气质量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指一年当中空气质量达到良或优的天数。2.2 城市环境治理城市环境治理情况主要考察3个子指标,包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和工业烟尘处理率(即工业烟尘去除量/(工业烟尘去除量+工业烟尘排放量)2.3 水、能高效利用高效用
23、水、高效用能情况考察2个指标,即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水耗。单位GDP 能耗单位GDP 水耗2.4废物处理率城市废物处理率考察3个指标,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5 城市绿化城市绿化考察2个指标,即城市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6环境治理投资环境治理投资增长率是当年相对于前一年的环境投资额增长比例,考察3个指标,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增长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额增长率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长率。2.7总评分计算及城市排名办法经过相关分析发现,城市绿化分值与其他各项指标的分值成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可以以绿化分值为主,兼顾各指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绿色 发展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9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