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测评方法.docx
《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测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测评方法.docx(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测评方法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论 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可持续发展评价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同样需要理论的指导。然而,用某一理论来指导实践并不难,难的是要获得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明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评价论一、认识论的评价论从认识论出发的评价论认为,评价活动属于认识活动。评价只是认识上的反映,它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属性与评价者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反映活动。评价活动的实质就是主体对客体属性是否满足主体需要这一客观关系进行反映。然而,人的需要不同于对需要的意识,它在本质上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人类的需要并非都能被自己意识到,不能被自己意识
2、到的需要不能成为评价活动的出发点。利益是需要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它使人对能满足自己需要的评价对象的属性作出肯定的评价,利益是评价活动的主体标准。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些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会相互冲突。从需要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来说,各种需要对于处在一定状况下的具体社群所产生的作用在客观上是不一样的,所以各种需要是可以比较的。然而,在需要没有转化为利益时,人们就无法对没有进入意识的需要进行比较。需要转化为利益,人类需要的丰富性就转化为人类利益的丰富性。各种利益相互依赖,彼此从属,形成完整的利益体系,人在评价活动中必然会对各种利益进行比较,根据自己的所处具体情况,权衡得失,选择某种
3、利益作为评价标准。不同社群的需要与同一区域复合系统的属性可以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人类选择评价标准的实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众多价值关系中,选择与某种人类需要相联系的价值关系作为评价活动反映的对象。二、基于认识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基于认识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这样表述:可持续发展评价就是评价者对可持续发展系统属性与评价者可持续发展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反映活动,即明确价值的过程。因此,要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不同的地区具体表现为人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随着人类结构及其与周围世界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需要的丰富性和需要的历史发展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可持续
4、发展是人类的理想目标,在达到这一理想目标的过程中,人类总是根据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来评判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属性的意义。当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满足人类需要的评价信息反映到人的意识时,就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当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价值信息反映到人的意识中时,就给予否定性的评价。通过上述可知,基于认识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往往会限制可持续发展评价活动的研究视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它应有的实际作用。因为这种基于认识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仅仅把评价看成是一种纯粹的反映活动,而不是一种实践活动。我们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系统的当前的状态如何,是否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通过
5、评价获得对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本质特征、运行规律的认识,使其具有预测、规范和纠正等实际作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不能是单纯的反映和判断等认识活动,它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一种能够揭示、发掘评价对象的本来面目,并能“改变现实事物”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再者,根据人的需要来评价可持续发展系统属性的意义,可能会使人们在理解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过程中产生误解。因为正如我们一致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异常复杂的巨系统。面对这样的一个研究客体,人的理性的局限性往往会使人们有时无法自觉地判断自身的需要是否合理、是否被正确地意识到,能否对各种利益进行正确的比较,从而能够把握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如果人
6、对自身的需要和利益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基于这种情况进行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必然会产生误导,不利于指导实践,尤其是不利于长期的目标决策。三、本体论的评价论本体论的评价活动不同于认识论的评价活动,它试图从本体论路向出发,走出只在认识论中探索评价论的局限。实践本体论基础上的评价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它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批判、发掘、展开和筹划,它不仅具有反映的功能,而且还有预测、规范和纠正的实际作用。评价的本体论阐释是:“评价”活动既是对“价”的意义追求,又是“评”的语言活动。它根本上是一种追求人的存在意义的活动,因而,它更是一种现实的实践活动。1. 意义的本体论追溯当我们追问评价所追求的“意义”时
7、,人们大都会表露出实用主义的色彩:或者把它说成是否“满足”主体需要,或者把它说成是否对主体“有用”。人们很少对“意义”给予人之原本存在上的必要思索,换言之,没有从人的存在上追问价值“意义”的所指。价值是人的价值,价值的意义只能是人的意义或对人的意义。何为人的意义?它首先不仅仅是指对人的有用性,否则,这对人、对价值乃至对意义都是不幸的偏狭。评价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是否有“意义”的判断和筹划。在此,人们作出判断和筹划的核心是人的“何所向”和为了人的“何所向”,因而一方面人们的评价是去发掘和判断人之种种发展的可能性,是去筹划其可能性之“所向”的有效实现;另一方面,人们的评价是为了人的价值意义的实现而筹
8、划,它既是发扬可能性实现的种种有利条件,又是贬责和去除阻碍这种可能性实现的种种不利障碍。所以,评价是判断、筹划、发掘等现实的活动。2. 语言的本体论探究评价是一种言说,言说的本体论基础表明:评价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因而,人不得不进行评价,它是人的存在方式的组成部分。同时,评价并不只是人们常说的对对象的言说,它更是评价者对存在状态的表白和展示。评价对意义的追求使得人们进行评价时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状态,以及这种状态实现的可能性条件,换言之,评价是对这些状态、条件的展示和批判。在评价与世界的关系上,评价不仅构成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而且展开世界,揭示世界,使世界得以显现。3. 实
9、践的本体论阐释所谓实践本体论,是指包括评价活动等在内的语言现象都只能在实践活动中生成与持存,表明语言活动对实践活动的本质依赖。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评价活动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它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并包含在实践活动中。评价活动昭示并敞开着人的实践的在世方式。而这种昭示与敞开又表明,评价本身一方面必然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方式的一种批判;另一方面是对人的存在意义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一种实际的揭示和筹划。这种揭示和筹划包括: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否具有可能性、如何实现可能性以及人类共同体的存在如何更加合理性等。由于马克思实践理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我们的实践评价论不再是一种简单的
10、被动反映,而是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揭示、展开、批判和筹划等,这是我们确立实践本体论并把评价建立其上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它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关怀。而实践本体论上的评价活动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存在方式、人的实践的在世方式的一种展开。无疑,用实践本体论的评价论指导可持续发展评价,是非常恰当的。因此,可持续发展评价就可以这样表述:可持续发展评价是评价者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揭示、发掘、展开和筹划。可持续发展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方式是否是可持续的。其二是揭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面目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征属性、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等等。最后
11、就是对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可能性和有多大可能性的一种发掘和展开,包括以下内容: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能吗?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可能条件是什么,以及这种条件是否可能、是否合理?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指标),我们不能再像基于认识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一样,根据人的利益和需求来选择评价标准(指标),而是要根据从实践本体论出发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容来选择评价指标。总之,从实践本体论出发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避免了在认识论范围内研究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种种局限,丰富了评价活动的现实意义,使可持续发展评价更具有合理性和全面性。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相对性一、评价指标的相对性可持续发展系统总是处于不
12、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某一时刻反映可持续发展系统变化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另一时刻可能会降为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由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系统变化的特征、规律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因而这种基于对系统发展变化的认识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也有相对性。所以,必须随着系统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改和补充评价指标,以保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便于进行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再者,由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空间差异大,因而,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时,必须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一般性认识的基础上,考虑具体区域的特殊性。二、指标权重的相对性和评价指标一样,指标的权重也有时空变化。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
13、,各个指标对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性不一样,因而其权重会有变化;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指标的权重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脱贫,如何维持社会系统中的人口的生存是当务之急,因而经济指标的权重要高一些;而在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相当高,人们强烈追求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因而环境指标和公共事业的权重要高一些。因此,在确定指标权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政府部门和群众的意见。三、评价标准的相对性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关键问题是确定评价标准,即用什么基准值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及其变化。这个衡量标准就是可持续发展要达到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
14、不能没有目标,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不能没有标准。然而,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使我们无法把握一种具有确定性和普适性的标准。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任何标准都是相对的,都是以现实为基础提出来的。也就是说,任何评价标准都有社会性、历史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以这种标准所做出的评价必然地带有社会历史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变化状况,找出制约发展的因素,以便通过可持续发展规划、有关管理和技术对策去改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根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侧重点以及研究的目标和任务,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使之符合研究目标,有利于反映
15、实际情况从而指导实践。四、评价结果的相对性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的相对性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指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客观的,评价结果往往只具有某种程度的参考意义。因为虽然可持续发展指标具有客观基础,对现实的反映也具有一致性,但是,可持续发展系统毕竟是个内容异常丰富的系统,在评价的整个系统过程中,难免会渗入人的主观因素,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那种想获得绝对客观的评价结果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其二是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果不是十分精确的,也不可能是十分精确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不明晰,更没有形成一套自身的、独立的研究方法。要获得精确的评价结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并不是否定当前的评价结果
16、,或许,意识到评价结果的非绝对精确性可能会避免在实践中走上激进的道路。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果进行辩证的理解,不仅可以看到当前研究的不足,而且可以让我们更为现实地看待问题。五、评价的合理性评价的合理性是指评价者在一定的约束条件限度内所作出的适合实现指定目标的、对客体有意义的衡量。所谓“约束条件”,就广义而言是指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实践,狭义的是指这种实践在评价者意识中的内化、凝结。所谓“指定目标”是指决定这一评价和这一评价将引导的实践目标。在现实中,任何评价都是相对一定的实践目标而进行的,人们为了实践而进行评价,通过评价采取行动。作为评价的目标,可以理解为评价的目的、意图,即我
17、们为什么要做这一评价。在衡量一个评价是否合理时,该评价的目标与该评价过程的自洽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合理的评价必须满足三个层次的条件。最低层次上,它必须对评价客体和评价所包括的事实的把握是准确的,即评价所包含的关于评价客体的信息必须符合实际。在第二个层次上,它必须具有自洽性、和谐性。整个评价必须以评价目标为支点,来选择评价的视角、评价的标准,即评价的视角、评价的标准必须与评价的目标具有逻辑自洽性、和谐性。在第三个层次上,该评价所引导的行为必须符合人类发展性和社会进步性。任何评价都是为一定的行为提供依据,都将引导一定的行为,因此,对评价合理性的最高尺度检验就是以它所引导的行为结果(或者说实践结
18、果)为标准。当一种评价所引导的行为符合人类追求进步的目标,对人类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时,它就是合理的;否则,它就是不合理的。评价合理性的三个层次都是相对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言的。人对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是有限的,对逻辑和谐的把握是有限的;人类的需要在一定阶段是有限的,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因此,对于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人来说,上述三个层次上的评价合理性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言的,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认为是合理的,在另一历史条件下,同属合理的评价,也因相对于这一历史条件的合理性的程度不同区分为更合理和较合理等。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相对性进行讨论并不是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否定。可持续发展的
19、研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那种静止地、绝对地看待可持续发展评价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只有意识到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相对性,才能使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具有灵活性,更能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987年,可持续发展概念首次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所发布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并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作为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被广泛传播。在这次大会之后,越来越多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和公众开始接受可持续发展概念,并认为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将引导人类社会走向未来的21世纪,走向我们共同的未来。各国
20、际组织、政府和学术团体对如何度量可持续发展,即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关注日益增加。因为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构建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个部分。它可以使政府确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同时给决策者和公众一个了解和认识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有效工具。第一节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国际层次1.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指标体系是以“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四大系统”和“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DFSR)为基础,以21世纪议程有关章节内容为脉络而建立起来的,共由33个指标构成。
21、指标间的逻辑性强,尤其突出了环境受到胁迫与环境退化和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也可以从整个指标体系中对环境指标的倚重反映出来。但是对于社会经济指标,这种模型的应用似乎难以显示其内在的逻辑性,而且指标的归属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指标体系的分解粗细不均,从整体上来看指标体系的结构失衡,在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本质中失之清晰的脉络。 (2)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指标体系OEC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3类指标体系: OECD核心环境指标体系,该体系约50个指标,涵盖了OECD成员国反映出来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框架,分为环境压力指标、环境状态指标和社会响应指标等3类,主要用于跟踪
22、、监测环境变化的趋势。 OECD部门指标体系,着眼于专门部门,包括反映部门环境变化趋势、部门与环境相互作用、经济与政策等3个方面的指标,其框架类似于PSR模型。 环境核算类指标,指与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有关的自然资源核算指标,以及环境费用支出指标,如自然资源利用强度、污染减轻的程度与结构等。 为便于社会了解以及更广泛地与公众交流,在环境核心指标的基础上,OECD又遴选出了“关键环境指标”,旨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引导公众和决策部门聚焦关键环境问题。(3) 联合国统计局(UNS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联合国统计局(UNS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指标的框架模式上类似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驱动力状态
23、响应模型指标体系,指标按21世纪议程中的问题经济问题、社会/统计问题、空气/气候、土地/土壤、水资源、其他资源、废弃物、人类居住区、自然灾害等9个方面的问题,分为“社会经济活动,事件”、“影响与结果”、“对影响的响应”、“存量、背景条件”等4个方面组织指标。指标数目达88个,而且对环境方面反映较多,社会经济方面反映较少,制度方面没有涉及,指标数目较多且混乱。 (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人文发展指数(HDI) 人文发展指数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人均GDP”3项基础变量所组成的综合指标,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同,但对指标变量的选择与计算仍有较多的争议。此外,人文发展指数更多地偏重于现状
24、的描述和历史序列的分析,其预测和预报的功能还有待于完善。(5) 联合国统计局“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 联合国统计局注意到1986年颁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所存在的未考虑自然资源稀缺和环境质量下降两大缺陷,因此于1993年开始开发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SEEA意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GNP/GDP加以改进,即“绿化”(绿色GNP/GDP)。因此,SEEA是一个旨在研究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巨数据系统。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在实施中存在着数据的可获得性等一些实际情况的限制,而且目前该体系仍不完善。尽管如此,SEEA对当前各国的生态、环境核算体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学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测评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9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