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理课件.ppt
《日本地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地理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1,t课件,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日 本,日本在我国的东面,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2,t课件,4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日本的国土组成:,北海、九州与本州之间有隧道相通,四国与本州之间有桥相连。,所以日本又是一个“岛国”,3,t课件,日本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4,t课件,纬度位置,45N,25N,25N45N125。 E145。E,125。E,145。E,日本的地理位置 请从左图,判读出日本的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2)纬度位置:,5,t课件,(1)山地多,平原少(2)海岸
2、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最大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是富士山。,富士山,关东平原,试说日本地形特点,岛国曲折的海岸线,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6,t课件,重要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东 横 名 大 神,长期(崎)居九州”,长崎,找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城市。,7,t课件,活动:2、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南北狭长,并且与经线斜交。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哪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日本所跨经度和纬度大约都是20度,英国所跨的经纬度大约各是10度,日本跨越的大。跨越的经
3、纬度越大的岛国,它的海岸线会更为曲折,地理环境会更加复杂。,8,t课件,富士山,日本的国家象征,火山,这里山顶常年积雪,洁白晶莹;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座美丽的山峰是一座火山。在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这又使得日本成为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9,t课件,10,t课件,3、分析图7.5,并对下列问题谈谈你的看法。(1)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这里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此多火山、地震。 (2)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
4、利于农业生产,火山间歇期间可成为旅游地、地学科研基地等等。(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图7.6和图7.7)。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我国位于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上(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也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防震减灾的办法:及时监测、预报地震;建筑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进行防震演习,学习防震知识,提高国民防震能力等。,11,t课件,日本国土面积虽然很小,但是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世
5、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人们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例如,公路上奔跑着日本汽车(如:丰田、本田)商店的橱窗里摆放着的日本照相机(SONY、Canon(佳能)、东芝,夏普等)。在我国的市场上,也经常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12,t课件,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呢?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因此对外依赖愈加严重。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如煤、铁矿石,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
6、贸易为主的经济。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例如日本在美国有500多家独资或合资企业,遍及各产业领域,包括钢铁、机械、汽车、电力和纺织以及电子工业产品。,13,t课件,图7.9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14,t课件,图7.10 20世纪末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15,t课件,图7.11 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16,t课件,图7.12 20世纪末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17,t课件,1、读图7.13,看看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18,t课件,2、将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本 地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8464.html